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的成份、性状及规格,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的主要成分就是放线菌素D本身。这种药物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能够杀死微生物、霉菌和细菌。注射用放线菌素D除了主要成分外,还含有辅料蔗糖,呈现为淡橙红色或鲜红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引湿性。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的性状主要表现为鲜红色结晶或橙红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引湿性,但遇光及热时稳定性较差。在溶解性方面,它几乎不溶于水(但在10℃水中可溶解),可溶于乙醇,难溶于乙醚。
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是一种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的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霍奇金病、神经母细胞瘤和淋巴瘤等肿瘤的治疗。放线菌素D拥有独特的成份、性状和规格,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 成份
放线菌素D(Dactinomycin)是由一种称为放线放线菌的真菌所产生的天然产物。它属于一类叫做环肽抗生素(actinomycin antibiotics)的药物。放线菌素D的主要成份是一种呈现出类似DNA的结构的多环多肽(polypeptide),它含有庞大的分子结构,可以与DNA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性状
放线菌素D呈现为淡橙色至橙色的结晶性粉末。它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和二氯甲烷。它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特性,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于260至480纳米之间。
3. 规格
放线菌素D的规格在药物市场上可有多个不同的版本。通常,放线菌素D以冻干粉剂的形式供应,便于配制成注射液。常见的规格是10微克和50微克的单剂,用于肿瘤治疗。具体的规格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放线菌素D作为一种强效的抗癌药物,对霍奇金病、神经母细胞瘤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高毒性药物,使用放线菌素D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用药时机,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结起来,放线菌素D是一种由放线放线菌产生的抗肿瘤药物,它的成份是一种多环多肽,能够与DNA相互作用,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放线菌素D呈现为橙色结晶性粉末,主要以冻干粉剂的形式供应。在使用放线菌素D时应谨慎,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