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救治新突破,肝素拯救生命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暑期野外活动与蛇咬伤风险
暑期来临,许多城市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往乡村参与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然而,这些活动虽然充满乐趣,却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侵害。蛇咬伤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险的一种。如果处理不及时,蛇咬伤可能导致致命或严重的伤害。
蛇毒研究的重大进展
近日,悉尼大学和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在蛇毒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发现,一种常用的血液稀释剂——肝素,可以作为眼镜蛇毒素的解药。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显示出肝素这种廉价且易于获得的药物,有望大幅降低因眼镜蛇咬伤导致的致命和严重伤害风险,特别是在贫困和落后地区。
全球蛇咬伤现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数千人因眼镜蛇咬伤致死,另有约十万人因毒素引起的组织和细胞坏死而遭受严重伤害,甚至需要截肢。目前的抗蛇毒血清治疗价格昂贵,且无法有效治疗咬伤部位的组织坏死。新研究发现,肝素不仅能显著减少眼镜蛇咬伤引起的坏死,还能减缓毒素扩散,提高生存率。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使用CRISPR技术找出了眼镜蛇毒素需要的、导致咬伤周围组织坏死的人类基因。毒素所需的目标之一是生成肝素硫酸酯和肝素所需的酶,这些分子存在于许多人体和动物细胞中。肝素硫酸酯位于细胞表面,而肝素在免疫反应中释放,其相似的结构使得毒素能够结合两者。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阻止人类和小鼠细胞坏死的解药。
肝素类药物的应用前景
与目前使用的抗蛇毒血清不同,新开发的肝素类药物作为“诱饵”解毒剂,通过在咬伤部位布满“诱饵”肝素硫酸盐或相关肝素类分子,能够结合并中和毒液中引起组织损伤的毒素。肝素价格低廉、易于获取,并且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基本药物。在成功的人体试验后,这种药物可以被迅速推广,成为治疗眼镜蛇咬伤的安全、有效且廉价的选择。
蛇咬伤的全球挑战
蛇咬伤目前仍是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中最致命的一种,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村社区更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蛇咬伤列为优先解决的被忽视热带疾病之一,并计划在2030年前将全球蛇咬伤负担减半。这一新发现有望大幅减少蛇咬伤导致的伤亡,特别是在全球最贫困的社区中。
合作与研究背景
这一突破得益于悉尼大学和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团队的密切合作。悉尼大学团队利用CRISPR技术识别了毒素在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使用的基因靶点,并设计出阻断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从而保护人们免受毒素导致的致命危险。而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则在过去50多年里,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深入理解蛇毒的生物学特性,并提高热带地区蛇咬伤受害者的抗毒血清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未来展望
随着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人体试验的成功,肝素作为眼镜蛇毒素解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这一发现不仅为蛇咬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蛇咬伤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减少因蛇咬伤导致的致命和严重伤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