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关注食盐加碘防病保健平衡营养

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关注食盐加碘防病保健平衡营养

找药助理
1572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我国将于5月15日举办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卫生健康委确定的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病保健平衡营养”。

碘缺乏病是由于环境缺乏碘,导致人体缺少碘摄入,进而引发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以及影响生育的不孕、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情况。这些病症过去被称为不同的名字,如今合称为碘缺乏病,更全面地描述了因缺乏碘而引起的多种健康问题。临床表现因缺碘程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而各异。成年人碘缺乏可能会导致畏寒、精神不佳、便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白天打盹现象可能是因甲状腺素不足导致基础代谢率减缓。未成年人缺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生长,表现为学习困难、反应迟钝、身材矮小,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为呆小症。孕妇碘缺乏可能导致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新生儿面容怪异,体重偏低。

碘缺乏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缺乏碘和不均衡的饮食。一些远离海岸和海拔较高的山区,土壤和水中缺乏碘元素,尤其是冰川冲刷区和洪水频发的平原地带。此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未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鲜、海带、海藻和紫菜,也会导致碘元素缺乏。

碘缺乏病带来的危害非常广泛,因此被称为“综合征”,涵盖了最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最为严重的地方性克汀病(又称呆小症),以及因碘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各种不良妊娠结果。

最新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即使是轻度碘营养不足也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难以察觉,一旦出现便无法通过增加营养摄入或治疗来恢复。因此,保持孕妇和胎儿的碘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 578-2017)》的规定,成年人每天摄取碘的量应在120微克到600微克之间;孕妇每天应摄取230微克碘,哺乳期妇女每天应摄取240微克碘。

为了防止和治疗碘缺乏病,我们可以实施如下措施:

饮食调整:要多摄入海带、紫菜等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正在成长的儿童,需要注意确保摄入足够的碘。

碘盐是有效预防碘缺乏的方法之一,国家实施食盐加碘计划,让居民在日常购买和使用中获得碘盐。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调整饮食,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和酗酒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疾病的风险。

对特殊群体,比如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出现碘缺乏问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和关心。

当出现碘缺乏病的症状时,务必尽快就医接受全面检查,随后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治疗方式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比如采用加碘食盐烹饪等。

一地区内的碘元素水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确保是否患上碘缺乏病。根据《碘缺乏区和适碘区划定标准(WS/T 669-2020)》规定,饮用水中碘含量中位数低于40微克/升的地区被划定为碘缺乏地区。据称,各地选择国家标准下的碘盐加碘量是经过科学衡量和实践检验的。除了正常膳食外,如果没有其他碘来源或高碘食物的长期摄入,碘盐的使用可以确保当地居民获得科学和适量的碘营养摄入。如果长期不摄入碘盐且缺乏其他来源的外源性碘补充,将会导致碘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

长期实践表明,在国内外,加碘食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经济、最简便、最安全的有效途径;均衡合理的碘营养摄入是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关键之一。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咽喉肿痛疼痛怎么缓解
咽喉肿痛疼痛怎么缓解
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环境因素等。咽喉肿痛会导致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进食。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缓解咽喉肿痛的有效方法。 一、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 咽喉肿痛时,保持身体的水分充足是很重要的。多喝温水、温茶或清汤,不仅可以润滑喉咙,还有助于减少炎症。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使喉咙更加干燥。 二、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帮助消除喉咙的炎症和不适。将一茶匙盐溶解在一杯温水中,每日漱口数次,可以有效缓解咽喉肿痛。盐水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清洁口腔并减轻肿痛感。 三、使用喉糖或喷雾剂 市面上有许多种类的喉糖和喷雾剂,专门用于缓解喉咙痛。这些产品可以提供即时的舒适感,并帮助润滑喉咙。这些含有薄荷或蜂蜜成分的产品,尤其有效。 四、保持空气湿润 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咽喉的不适感。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喉咙的干燥和刺激感。此外,热蒸汽吸入也可以缓解喉咙不适。 五、避免刺激性食物 在咽喉肿痛期间,避免辛辣、酸性和粗糙的食物,这些可能会刺激到喉咙,造成更大的不适。建议选择温和、软烂、易于吞咽的食物,例如粥、汤和蒸菜。 六、适当休息 身体需要时间来恢复,充分的休息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加速康复。在喉咙痛期间,尽量避免大声说话和过度用喉,保护好声音。 七、使用止痛药 如果咽喉肿痛严重,可以考虑使用无处方的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使用前请遵循说明书或医师建议。 八、咨询医生 如果咽喉肿痛持续时间较长,伴随高烧、严重吞咽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确定具体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语 咽喉肿痛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通过适当的自我护理和调整生活方式,大多数咽喉疼痛可以得到缓解。不过,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咨询医生是最好的选择。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你减轻不适,早日康复!

#治疗

2025-04-06

如何通过避免病毒感染预防肝硬化?
如何通过避免病毒感染预防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预防肝硬化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避免病毒感染。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通过避免病毒感染来预防肝硬化的 如何通过避免病毒感染预防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肝脏严重疾病,其常见原因之一是病毒感染,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预防肝硬化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采取措施避免病毒感染。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您保护肝脏,远离肝硬化的威胁。 1. 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病毒之一。定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同时,在可能情况下,接种丙型肝炎疫苗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疫苗可以有效地帮助您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抵抗这些病毒的侵袭。 2.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之前和之后、上厕所后,以及在公共场所之后。避免与已经感染病毒的人分享个人用品,如牙刷、注射器等。从公共场所返回后,确保对衣物、鞋子等进行彻底清洁。 3. 避免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避免与感染病毒的血液或体液直接接触,避免分享注射器、针头等物品。同时,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以减少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风险。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筛查是关注肝脏健康的重要方式。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毒感染可以有效减少肝硬化的发生风险。若发现感染,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并接受治疗。 5.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锻炼和充足睡眠是保持肝脏健康的关键。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也可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通过采取这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硬化,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肝脏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珍惜每一次机会,关爱您的肝脏健康!

#预防

2025-04-06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孕期管理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孕期管理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孕妇常见的一种阴道感染,会给孕期带来诸多不适和困扰。孕期管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症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症状和诊断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阴道瘙痒、灼热感、白色念珠菌分泌物增多、阴道炎性异常分泌物。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分泌增多,更容易患上念珠菌性阴道炎。 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通常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念珠菌培养和酵母菌检测来确定。如果怀疑患上念珠菌性阴道炎,孕妇应尽快就医以获取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孕期管理建议 1. 就医确诊: 孕妇怀疑患上念珠菌性阴道炎时,应尽快就医确诊,避免自行用药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2. 医学指导用药: 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严格遵守医生建议的用药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3. 保持个人卫生: 孕妇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洗液,保持适度的清洁即可。 4. 注意饮食: 建议孕妇在饮食上避免过度甜食和高糖食物,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5. 定期产检: 念珠菌性阴道炎不会对胎儿造成直接危害,但如果治疗不当或复发频繁可能会影响母体健康。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任何阴道感染。 结语 念珠菌性阴道炎在孕妇中较为常见,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孕期管理尤为重要。孕妇在面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并定期进行产检。通过正确的管理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保障母婴健康。希望每位孕妇都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孕期。

#孕产

2025-04-06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能做哪些运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能做哪些运动
自发性心绞痛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的压迫感或疼痛,可能伴随气短、出汗等症状。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多样,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等相关。因此,对于自发性心绞痛患者而言,在运动方面需要格外谨慎,合理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对于促进心脏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可以考虑的运动方案: 1. 温和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散步:每日进行30分钟的快走,保持舒适的速度,避免剧烈运动造成的心脏负荷。 游泳:水中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同时能够提升心肺耐力,是一项理想的有氧运动方式。 骑自行车:室内静态自行车或户外骑行,控制骑行速度和时间,适合体力较好的患者。 2. 拉伸运动 拉伸有助于提升身体柔韧性,减少受伤风险,患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拉伸运动来放松肌肉: 颈部和肩部拉伸:可以缓解紧张,促进血液流通,帮助增强上下肢的活动能力。 腿部拉伸:可以进行适当的腿部拉伸,帮助提升下肢的柔韧度。 3.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对于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也很重要。但需要注意,患者应选择低强度的力量训练,避免使用过重的负荷: 体重训练:如深蹲、俯卧撑等,采用自身重量进行训练。 小器械训练:用轻重量的哑铃或弹力带,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 4. 柔和的心身运动 一些心理放松和体位训练也对自发性心绞痛患者极为有益: 瑜伽: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和课程,注意呼吸,能够有效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 太极:太极运动缓慢且优雅,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平衡性,还能帮助放松心情,促进心脏健康。 5. 注意事项 尽管运动对心绞痛患者有诸多益处,但在进行运动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开始新的运动方案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确保选择安全的活动。 监测症状:在运动过程中,定期监测心脏的反应,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片刻。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锻炼的频率和强度,从轻微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结论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提升心脏健康,改善生活质量。但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尤为重要。保持愉悦的运动心态,适度锻炼,携手走向更健康的生活。

#运动

2025-04-06

胃胀气是否会引起食道灼热
胃胀气是否会引起食道灼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经历胃胀气(或称为胃气胀)的现象,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着不适感,有时还可能引发其他消化系统的不适,如食道灼热。有人可能会问,胃胀气真的会引起食道灼热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胃胀气的成因及其与食道灼热之间的关系。 胃胀气的成因 胃胀气是指胃部因气体积聚而产生的感觉,常伴随明显的饱胀感和不适。导致胃胀气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1. 饮食习惯:快速进食、过量饮水或饮食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都会增加胃内气体的产生。 2. 气体生成:肠道内的细菌对未消化的食物进行发酵,产生多余的气体。 3. 消化不良:某些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形成更多的气体。 4. 压力与焦虑:心理因素也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肠道气体生成增加。 食道灼热的原因 食道灼热,或称为烧心,通常是由于胃酸逆流到食道导致的。胃酸是消化食物所必需的,但当其反流至食道时,会刺激食道内壁,引起灼热感和不适。 食道灼热的常见原因包括: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与胃酸过多、下食道括约肌功能失常等有关。 2. 饮食诱因:辛辣食物、咖啡、酒精及巧克力等都会增加胃酸分泌,促进胃酸的逆流。 3. 肥胖:超重可能会加压于腹部,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 4. 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会放松下食道括约肌,增加食道灼热的风险。 胃胀气与食道灼热的关系 虽然胃胀气并不是食道灼热的直接原因,但二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影响: 1. 内压增加:当胃部胀气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内部压力升高,促使胃酸更容易逆流至食道,从而引发灼热感。 2. 饮食习惯:许多造成胃胀气的饮食习惯(如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同样是食道灼热的诱因,因此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同时引发这两种症状。 3. 消化不良:如果因消化不良而造成的胃胀气严重,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增加食道灼热的发生几率。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胃胀气并不直接导致食道灼热,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胃胀气的存在可能会通过增加胃内压力和影响消化过程,从而间接增加食道酸性反流的风险。因此,改善饮食习惯、减轻压力、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胃胀气和食道灼热的有效方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方案。

#病因

2025-04-06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