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人类大脑能否抵御CWD病毒传播?最新研究给出答案!

人类大脑能否抵御CWD病毒传播?最新研究给出答案!

找药助理
1430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一项最新研究利用人类大脑组织模型研究朊病毒疾病显示,存在重大物种障碍,可以阻止慢性消耗性疾病(CWD)从鹿、马鹿和骆驼传播给人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新发传染病》期刊上发布的研究结果,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数十年来对类似动物模型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

朊病毒病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发现在某些哺乳动物身上。这些疾病主要导致大脑退化,同时也会对眼睛和其他器官造成影响。当异常蛋白质折叠、聚集,并招募其他朊病毒蛋白进行同样的动作,最终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就会发生。目前尚无预防或治疗朊病毒病的方法。

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是在鹿科动物群体中被发现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这些动物通常是狩猎对象。尽管在人类中尚未发现CWD,但多年来围绕其传播潜力存在着疑虑:食用受感染的鹿科动物肉会导致患上CWD吗?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英国(UK)出现了一种不同的疯牛病,也称为牛海绵状脑病(BSE),并在其他国家的牛群中有病例,包括美国。在随后的十年中,英国有178人因食用被认为感染BSE的牛肉而患上了一种新的CWD类型,称为变异克雅氏病,并且死亡。研究者后来发现,这种疾病是通过被感染性的病毒蛋白污染的饲料在牛群间传播的。这种从饲料到牛再到人类的传播途径让英国民众感到惊慌,也让世界对于其他可能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慢性消耗疾病保持警惕。CWD是一种潜在传染率最高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出在鹿科动物之间高效传播的迹象。

在过去,科学家们曾利用小鼠、仓鼠、松鼠猴和食蟹猴来模拟人类的朊病毒疾病,有时会持续观察动物是否表现出慢性废弃综合症症状长达十余年。而在2019年,蒙大拿州汉密尔顿的落基山实验室NIAID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了模拟克雅氏病的人类大脑器官模型,用以评估潜在的治疗手段,并研究特定的人类朊病毒疾病。

人类大脑类器官是由人类脑细胞组成的微小球体,在大小上有所不同,从罂粟籽到豌豆大小不等。科学家们已成功在培养皿中使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这种类器官。这些脑类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电信号均与真实脑组织相似,因此被视为迄今最接近人脑的实验室模型。这些类器官能在受控环境中存活数月,科学家利用它们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室中的大脑类器官已被用于研究其他疾病,例如寨卡病毒感染、阿尔茨海默病和唐氏综合症。

在最新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研究中,多数研究完成于2022年和2023年。研究小组成功地使用人类克雅氏病朊病毒(阳性对照)感染人类大脑类器官来验证研究模型。随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他们将健康的人类大脑类器官暴露在来自白尾鹿、黑尾鹿、梅花鹿以及正常脑组织(阴性对照)的高浓度CWD朊病毒中,持续7天。接着,研究人员持续观察这些器官将近六个月,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人被CWD感染。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直接暴露于 CWD 朊病毒,仍然表现出对感染传播具有显著的抵抗能力或屏障。研究作者承认其研究具有某些限制,包括可能存在少数人具有未被考虑的遗传易感性,并且新的病原体株可能导致感染屏障降低。他们对根据目前数据推断出的结论非常乐观,认为人类极不可能因意外食用感染 CWD 的鹿肉而感染朊病毒病。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膝关节损伤的物理治疗效果如何
膝关节损伤的物理治疗效果如何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负荷。由于运动、老化、跌倒或其他意外原因,膝关节损伤在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中都非常常见。这些损伤可能导致疼痛、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下降。物理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对于膝关节损伤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物理治疗在膝关节损伤中的效果及其实现机制。 物理治疗的目标 物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及恢复运动能力。针对膝关节损伤,物理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管理:采用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等技术,减轻膝关节区域的疼痛和肿胀。 2.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训练,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进而恢复正常的功能。 3. 软组织治疗:包括按摩、牵拉等方法,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过程。 4. 教育和自我管理:指导患者了解自身的损伤情况,培养正确的运动习惯,避免再次受伤。 物理治疗的效果 1. 缓解疼痛 临床研究表明,物理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水平。尤其是在损伤后的早期阶段,冷敷和电刺激疗法等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和肿胀,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2. 改善关节功能 经过系统的物理治疗,许多患者在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上都有明显改善。通过针对性的运动疗法,患者能够逐步恢复弯曲与伸展能力,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3. 增强肌肉力量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是保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物理治疗中的强化训练可以有效增加大腿前后肌群(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从而减轻膝关节的负担,降低再次受伤的风险。 4. 促进心理健康 膝关节损伤不仅影响身体功能,也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物理治疗中的互动和支持可以增强患者自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更积极地面对康复过程。 结论 物理治疗在膝关节损伤的康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运用疼痛管理、运动疗法和教育等手段,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的疗效。物理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与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密切合作,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物理治疗的不同技术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治疗

2025-04-13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早期症状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早期症状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肺部疾病,其初期症状通常不太明显,导致疾病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诊断。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早期症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首先,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胸膜上皮细胞,这是覆盖心脏和肺部表面的一层组织。这种疾病通常与长期暴露于石棉等有害物质有关,因此患者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工作环境中的石棉接触者。 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或与其他常见疾病混淆。一些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1.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感觉呼吸急促或不能深呼吸,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功能受到影响或疼痛引起的。 2. 胸痛:持续性的胸痛是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另一个常见早期症状,这种疼痛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3. 干咳或咳嗽: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干咳或咳痰,尤其是出现血痰时,可能是胸膜间皮瘤的早期信号。 4. 胸部肿块或肿胀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胸部某一部分出现肿块,或感觉到胸部不适、沉重或充满液体。 5. 体重下降和疲劳:恶性肿瘤会消耗人体的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并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 虽然这些症状并不一定表明患者患有恶性胸膜间皮瘤,但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伴随有慢性石棉接触史或其他潜在危险因素,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最后,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其预后通常不容乐观。因此,对于有可能患有该病的人群,定期体检和注意身体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的几率,从而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症状

2025-04-13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监护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监护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监护和治疗,其中心电监护在病情评估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心电监护,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发现心律失常和其他潜在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心电监护是通过心电图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监测患者心律是否规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通过连续监测心电图,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心脏功能改变或者并发症的迹象,从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监护,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律监测: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风险,如房颤、室颤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血液不畅通,增加心脏负担。定期的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肌钙蛋白监测: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心肌损伤。通过监测肌钙蛋白水平,可以及时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3. 起搏器监护: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律稳定。心电监护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心脏功能正常。 总的来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监护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心脏功能和心律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干预心脏问题,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医患双方应密切合作,注意监测和评估心电图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共同努力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诊断

2025-04-13

恶病质的诊断标准
恶病质的诊断标准
恶病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通常用于描述身体非常虚弱和虚弱的状态。在医学领域,恶病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是机体严重疾病或病变进展的结果。对于医生来说,正确诊断恶病质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诊断恶病质时,医生通常需要考虑一系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恶病质诊断标准: 一、体格检查: 1. 体重明显下降:持续性体重下降是恶病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在短时间内体重骤降。 2. 皮肤状态:恶病质病人的皮肤常常干燥、蜡黄、粗糙,有时也会出现水肿症状。 3. 营养不良表现:慢性疲乏、乏力、食欲减退等都可能是恶病质的表现。 4. 肌肉萎缩:恶病质患者常常出现肌肉萎缩现象,体力明显减退。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电解质检测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炎症水平。 2. 肝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功能情况,了解肝功能是否受损。 3. 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 1.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MRI等有助于评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可能导致恶病质的潜在病变或并发症。 总的来说,诊断恶病质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早发现和治疗恶病质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医生在诊断恶病质时应该细心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诊断

2025-04-13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