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确用药指南:解答空腹服用药品的疑问

正确用药指南:解答空腹服用药品的疑问

找药助理
1228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zx20240520082007656722588694_副本.jpg

服用药物时常常会出现各种疑问,明明已经阅读药品说明书,却依然不清楚该如何正确用药。

药物说明书中注明“空腹服用”,具体指的是什么时间?是不是必须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能服用?如果在饭后才服用药物,会不会影响它的功效?

服用一种退烧药无效,可以口服另一片吗?是否可以更换其他种类的退烧药呢?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逐一回答这些问题,确保大家正确并有效地使用药物~

多吃退烧药会让降温更快吗?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咳嗽和发烧都很普遍。很多人发烧后第一反应是吃退烧药,希望尽快康复。

发烧和退烧是常见的身体反应,以下是关于这两个问题应该了解的一些知识点:

发热(生病引起的体温升高)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水平。通常口腔温度≥37.3℃或腋温≥37℃就属于发热。然而,这只是一个指标,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体温都有差异。特别是针对婴儿来说,需要除了观察体温数字,还要留意宝宝是否有异常表现,比如感觉不适、情绪变化、是否精神不佳等。

发热并非疾病,而是病症的一种表现。应对发热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导致发热的具体原因。在确认病因前,不宜自行退烧治疗。

1. 退烧常用的药品

阿司匹林、安乃近和尼美舒利等药物通常不适宜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例外。

使用解热药的方法

不建议同时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来降低体温,尽管这可能更有效。不过,这种方式并不能提高舒适度,并且这种退热是否在临床上具有意义尚不清楚。

另外,有关联合或交替使用时的安全性信息较为不足。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使用剂量不同,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因此通常不建议同时或交替使用两者。

通常药物在使用后60分钟内即可看到效果,3~4小时后效果达到顶峰。若服用解热镇痛药后3~4小时,体温仍高且不适没有改善,可以考虑停止对乙酰氨基酚,转而使用布洛芬。

服用布洛芬3~4小时后,若体温未下降且症状未缓解,可考虑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发热对某种降温药物更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将对乙酰氨基酚替换为布洛芬,或者将布洛芬替换为对乙酰氨基酚,这只是简单的药物更换,而非交替使用。

药物更换与药物轮替

请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为例进行补充解释:

替换药物:如果换用布洛芬后疗效好的话,请持续使用布洛芬,停止使用泰诺林。

轮流使用:先使用泰诺林,然后使用布洛芬,接着再用泰诺林,然后再布洛芬,不断交替。

许多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都包含对乙酰氨基酚。在同时使用退烧药(通常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之前,请务必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用药过量,因为严重后果可能导致致命的疾病,比如肝坏死。

出现持续发热或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更多药物吃下去,是不是就能更快康复?

许多人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即认为药物的疗效与用量成正比,因此一旦生病就会大量服药,或者觉得病情加重就会自行增加药物剂量,误以为这样可以加快康复速度。

事实上,正确的观点是这样的:

●有时候这样行事是正确的,但通常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必须遵循医生的指示或药物说明书,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药物,切勿随意更改。

●药物的使用效果并非线性增长,而是呈现一个适宜范围。如果用药量低于此范围,则会导致疗效不佳,无法达到治疗预期;若用药量高于此范围,则会出现药效过强或无效,同时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举例来说,对于经常服用的氨氯地平这类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通常每日建议服用1~2片(5~10mg)。如果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应该寻求医生的指导,而不是自行增加剂量至3~4片(15~20mg),可以考虑询问医师是否需要更换药品或者联合使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物。

药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性别、年龄、体重等,但最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对药效的影响。若患者肝、肾功能不佳,在服药前务必查看药品说明书,并在必要时向医师和药师寻求建议。

空腹服药是否更有效?

有些人认为空腹服药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进而增强药效,就好像饥饿时吃饭会更美味一样。然而,实际上此举有时可行,有时却不可取。

对于这一议题,我们应该这样思考:

不同情况下,对于空腹的定义会有所不同。

例如进行化验、接受胃镜检查以及服药时需要注意空腹的要求,应按照具体的指引进行。空腹服药通常指的是在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服用药物。

许多药品说明书上还注明“饭前服用”、“餐中服用”或“饭后服用”。其中,“饭前服用”表示在进餐前15~30分钟服用药物,“餐中服用”表示与用餐同时服用药物,而“饭后服用”通常指在进餐后15~30分钟左右服用药物。

当然,这里所说的“餐”不仅仅是指午饭或晚饭,吃了零食、水果之类的也算吃饭后。

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做出判断。

服药时是否需要空腹取决于药物的性质。

根据文献记载,大约20%的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比如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在进餐前服用,若在饭后服用会导致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影响药物的吸收,从而影响疗效;约有20%的药物需要在饭后服用,例如治疗缺铁性贫血所用的硫酸亚铁片,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饭后服用,例如降糖药阿卡波糖,进餐时服用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然而,大约60%的药物没有在说明书中指明应该饭前或饭后服用,这些药物通常无论是在饭前还是饭后都可以服用;如果出现肠胃不适症状,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当然最明智的做法是向药剂师或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引起百日咳的原因有哪些呢
引起百日咳的原因有哪些呢
百日咳,又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以其特有的剧烈咳嗽为主要症状,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严重程度。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和医疗机构中传播得较为广泛。那么,百日咳是如何引起的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引起百日咳的原因: 1. 百日咳杆菌感染:百日咳主要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空气中的飞沫中含有百日咳杆菌,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会被感染。 2. 直接接触: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口水等,也可能导致百日咳的传播。 3. 疫苗保护期的衰减: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保护力会逐渐减弱,使得接种者在一定时期后再次容易感染百日咳。 4. 免疫系统未成熟:婴儿和幼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容易受到百日咳杆菌的侵袭,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患上百日咳。 5.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对百日咳杆菌更敏感,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感染并发展为百日咳。 6. 缺乏及时治疗: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百日咳,病情可能会加重,同时患者也更容易传播给其他人。 百日咳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目前,百日咳疫苗被列为常规接种疫苗之一,建议在儿童时期接种完整的疫苗程序,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对于疑似感染百日咳的个体,及时就医、进行合理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终,了解引起百日咳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消灭百日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科学家、医生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百日咳的发病率,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

#病因

2024-11-15

得了骨癌要注意什么
得了骨癌要注意什么
得了骨癌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病,在面对这样的诊断时,患者和家人都会感到震惊和不安。骨癌是一种在骨组织中发展形成的恶性肿瘤,因此需要全面的治疗方案和精心的护理来帮助患者度过这一艰难时期。以下是一些在应对骨癌时需要注意的重点: 1. 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 得了骨癌后,第一步就是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骨癌的治疗需要由专业医护团队共同制定,包括肿瘤专家、骨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2. 积极配合治疗 ​ 骨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式,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尽管治疗过程可能会伴随着一些不适和副作用,但通过与医生密切合作并严格遵守治疗计划,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3. 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体力状况 ​ 骨癌的治疗通常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食欲下降、体力减退等。因此,患者需要通过科学的膳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来维持良好的营养和体力状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速度。 4. 心理调适与支持 ​ 骨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寻求心理支持尤为重要。患者可以寻找心理医生、参加支持小组或与亲友交流,分享内心的情感和困惑,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5. 定期复诊和随访 ​ 骨癌的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得了骨癌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患者仍有望战胜疾病,重返健康的轨道。希望每一位骨癌患者都能坚强勇敢地面对治疗过程,获得健康和幸福的未来。

#饮食

2024-11-15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预防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预防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胃酸和胃内内容物倒流到食管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尽管GERD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们可以预防其发生。同时,了解影响GERD发病的因素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抵御这一疾病。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辛辣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增加纤维和膳食纤维含量,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患GERD的风险。 控制体重 肥胖和超重是GERD的危险因素,因此要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压力和减少GERD的发生。 避免过度进食和晚餐过于丰盛 大餐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增加胃内容物倒流的可能性。晚餐后尽量避免立即躺下,可以适当放松或行走,有助于消化。 戒烟 吸烟会减弱括约肌的功能,增加GERD的发病率。戒烟有利于减少GERD症状的出现。 影响因素 饮食习惯 摄入太多油脂食物、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会增加患GERD的风险。饮食不规律、过度进食、暴饮暴食也会诱发GERD。 肥胖 肥胖是GERD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重会增加腹压,导致胃酸易倒流到食管。 姿势 弯腰、趴着、躺下时,胃内的酸液更容易倒流到食管,答应出现GERD的症状。建议站立或坐姿进食,用枕头略高头部睡觉。 饮食摄入时间 晚餐过晚或者睡前进食,使胃酸有更多机会倒流到食管,增加GERD症状的发生几率。 结语 预防GERD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戒烟等。了解导致GERD的影响因素并调整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如果出现持续性胃灼热、酸呕吐、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获得专业的治疗和建议,以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能够减少GER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让更多人享受健康的生活。

#预防

2024-11-15

风寒感冒该如何预防
风寒感冒该如何预防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进入了易感感冒的季节。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感冒的风险,让健康成为我们的常态。下面将介绍一些预防风寒感冒的方法。 1. 注意保持体温 寒冷的天气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我们更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尤其要注意保持身体温暖。穿上合适的衣服,包括帽子、手套、围巾等,避免在寒冷的天气里裸露身体。 2. 多锻炼增强免疫力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提高身体抵抗力。无论是室内锻炼还是户外运动,都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3. 保持室内清洁 保持室内通风并且定期清洁卫生是预防感冒传播的关键。经常清洁家居表面,勤洗手,减少病毒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 4. 注意饮食均衡 秋冬季节,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5. 定期通风换气 在封闭的空间里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体内的病毒和细菌,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对预防感冒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风寒感冒虽然常见,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等措施,我们可以让健康成为我们的常态,远离感冒的困扰。希望大家能够在冬季健康度过,迎接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生活的快乐!

#预防

2024-11-15

该如何避免中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该如何避免中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我们的免疫系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中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为了维护我们的健康,避免中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我们保护免疫系统,预防该病的发生。 1. 保持均衡饮食 营养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糖分和饱和脂肪,这些食物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 积极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规律的有氧运动和体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并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功能。 3. 管理压力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发生问题。学会合理的应对压力,通过冥想、呼吸练习、运动以及良好的睡眠来放松身心,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4. 避免烟草和酗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对免疫系统有害,会降低身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减少中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同时有助于全面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5. 定期体检和医疗咨询 定期进行体检是发现潜在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如果出现疲劳、反复感染、发热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演变为中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疾病。 维护免疫系统健康无疑是我们维持整体健康的关键一环,而避免中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任务。通过合理饮食、锻炼、压力管理、远离有害物质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健,并为未来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走上一条健康的道路,享受更加充实、健康的生活!

#预防

2024-11-15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