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亚洲BRCA基因突变患者乳腺癌卵巢癌风险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来自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校区、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NCCS)、马来西亚癌症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马来西亚大学、以及剑桥大学的一支由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组成的*STAR团队,在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对亚洲人群中携带BRCA1和BRCA2(乳腺癌基因1和2)的个体进行了迄今规模最大的研究。通过对该群体进行精准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评估,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有望更好地指导亚洲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治疗管理。
新加坡女性最常见和主要的癌症死因是乳腺癌,卵巢癌在同类中排名第六。根据新加坡国家精准医学计划的一项研究,2022年显示,每150人中大约有1人携带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全球估计表明,3-5%的乳腺癌和10-15%的卵巢癌是由这些基因突变所致。BRCA1和BRCA2基因是最常见的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携带者患这些癌症的风险较高。
然而,目前对于BRCA1和BRCA2携带者的大规模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血统的人群中。考虑到其他基因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影响BRCA携带者罹患癌症的风险,而这些因素在亚洲人和欧洲人之间存在不同,因此亚洲BRCA携带者的癌症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亚洲BRCA1和BRCA2携带者的临床管理仍有待改进,因为迄今为止只开展了4项规模较小的研究。需要更多资讯来指导对亚洲BRCA1和BRCA2携带者的积极监护和监测。
为了满足紧急的临床需求,一个由临床医生、科学家、遗传咨询师和研究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572个BRCA1和BRCA2突变家族的临床数据展开研究。这些家庭成员的年龄介于20岁至79岁之间,涵盖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在1,121名BRCA1携带者中,分别有144人和65人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在1,275名BRCA2携带者中,152人患有乳腺癌,19人患有卵巢癌。统计分析被用来评估携带者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并根据种族、地点和出生年代进行对比。
主要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有乳腺癌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加,尤其是在1960年后出生的人中增幅最大。这种增加可能是由城市化和生殖模式的变化导致的。研究估计各种族的乳腺癌发病率在55岁时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
该研究还指出,新加坡的BRCA1和BRCA2基因携带者患癌症的风险与西方人群相似。图中的蓝线、蓝色圆圈和蓝色方块分别表示美国的亚洲人、马来西亚华人和新加坡华人的患病累积风险;而橙色线、橙色圆圈和橙色方块则代表英国的亚洲人、马来西亚印度人和新加坡印度人,分别。
新加坡华人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 BRCA1 和 BRCA2 携带者累积风险与美国亚裔相似(美国东亚人的 37%),但高于马来西亚华人。新加坡印度裔 BRCA1 和 BRCA2 携带者的累积风险与英国亚裔相近(英国南亚人的 47%),但高于马来西亚印度裔。
临床管理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结果为估计亚洲携带者的癌症风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框架,为该人群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方法。JAMA肿瘤学杂志2024年2月号的一篇社论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更便捷、更经济地鉴别BRCA1和BRCA2携带者,并因此可以实施依赖于全国癌症综合网络纲要的癌症风险管理策略(由美国33个癌症中心联盟成员组成)。该策略包括在25岁时进行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核磁共振造影,30岁时进行乳房X光检查,以及采取降低风险的手术和治疗干预措施。同时,同一期内,有一项针对北美和欧洲2488名女性的研究表明,BRCA1携带者接受核磁共振监测显著降低了乳腺癌死亡率,与不进行核磁共振监测相比。另一项针对4332名BRCA1或BRCA2携带者女性的研究显示,卵巢切除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
BRCA1和BRCA2基因携带者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根据个体在最早及最可治疗的阶段评估患癌风险并进行筛查选择,同时采取降低风险的手段,例如药物干预(如抗雌激素治疗、地西泮等)和预防性手术(如乳腺切除术、输卵管切除术以及卵巢切除术)。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