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找药助理
1527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华中农业大学王湘如团队最新发表了一篇名为“链球菌细胞外囊泡通过自噬降解OCLN恶化肺泡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小鼠感染链球菌后,肺部受损和肺泡上皮屏障(AEB)功能受损严重。链球菌感染导致小鼠肺组织和A549细胞中OCLN(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降低,并激活了巨噬细胞的自噬。

在机制方面,链球菌引发自噬囊降解OCLN,从而导致A549单层AEB受损。链球菌释放的pEVs可被肺泡上皮细胞摄入。作者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了pEVs内的载体蛋白,发现这些pEVs中含有多种毒力因子,作者鉴定出一种类似真核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StkP。摄入的StkP可以诱导BECN1(beclin 1)在Ser93和Ser96位点磷酸化,启动自噬并导致自噬依赖的OCLN降解和AEB功能障碍。最终,删除链球菌中的stkP完全保护了感染的小鼠免于死亡,显著减缓了内部OCLN的降解,并在体外基本上阻止了pEVs引起的AEB损害。总体来看,结果显示pEVs在链球菌毒力因子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pEVs中的载体蛋白StkP能够与宿主靶蛋白相互作用,甚至操纵BECN1自噬启动途径,促进AEB破坏和细菌致病性。

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机会性病原体,是全球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这种细菌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侵袭性疾病。S. pneumoniae通常寄居在人类鼻咽和上呼吸道,但一旦传播至下呼吸道,可能引发严重疾病。这种细菌可以穿过肺泡上皮屏障(AEB)和血管内皮屏障进入气道间隙,进而进入血液,增加肺部通透性。通常来说,肺小叶炎的发展是由细菌附着于肺泡上皮细胞,随后复制并引发宿主损伤反应所致。这些过程受到细菌分泌产物与肺泡上皮之间以及随后的先天免疫防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然而,至今仍有一些S. pneumoniae引起肺泡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细菌膜囊泡(MVs)已被确定为一种独特的分泌途径,可将特定物质运送至细菌。这些MVs,也叫外膜囊泡(OMVs),已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广泛研究和鉴定,而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研究较为有限。近期研究提供了证据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也能释放出称为细胞外囊泡(EVs)的球形膜小颗粒。这些EVs将细菌成分传递至宿主细胞,参与了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引发细胞毒性效应,增加细菌的致病性。例如,研究表明,源自金葡萄球菌(S. aureus)的EVs能刺激Toll样受体,在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尽管观察到EVs进入上皮和内皮细胞后增加了屏障通透性,但有关EVs如何破坏AEB完整性的证据还不足。

噬React/自噬是一种传统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可清除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避免导致多种细胞和器官过度受损和细胞功能障碍。一方面,自噬通过作为对外部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例如在缺氧情况下,有助于防止内皮细胞CLDN5的重新分布和异常堆积,从而减轻了BBB功能障碍。但另一方面,自噬过度可能导致自噬细胞死亡,进而导致组织受损。研究指出,自噬可以降解紧密连接蛋白(TJ蛋白),并提升肠道和呼吸道上皮屏障的通透性。有报道称,S. pneumoniae感染可能在人类肺泡上皮细胞(AECs)、人类角膜上皮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中诱导自噬激活。S. pneumoniae在细胞内可以被杀伤性自噬所识别,同时某些S. pneumoniae的蛋白质被认为是自噬激活的因子,例如表面暴露的胆碱结合蛋白CbpC、能形成孔的致病性链球菌裂素PLY和S. pneumoniae内切蛋白O PepO。然而,与S. pneumoniae感染相关的自噬的AEB破坏的直接证据和基本机制仍未可知,也尚未有关S. pneumoniaeEVs(pEVs)如何操纵这些自噬过程的研究。

1714554112346_8096335_副本.jpg

这项研究表明pEVs可以诱导肺泡上皮细胞自噬,造成AEB完整性破坏。研究人员还发现pEVs在A549细胞内部进入导致MAP1LC3/LC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水平增加,这是自噬激活和自噬体形成的标志,并促使OCLN(occludin)通过自噬过程降解。此外,研究还鉴定出pEVs中含有真核丝氨酸-苏氨酸激酶(eSTKs)蛋白StkP,其进入细胞内后通过磷酸化BECN1(beclin 1)诱导自噬激活。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作为pEVs的载体的细菌蛋白质StkP能够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期间诱导宿主自噬,揭示了革兰阳性细菌EVs通过自噬介导的细胞降解途径对造成上皮屏障破坏具有一个先前未知的作用。总的来看,这些发现加深了作者对pEVs及其载体对屏障破坏在细胞内影响的理解,为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疾病进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血友病的心理调节
血友病的心理调节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因缺乏凝血因子而容易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和挑战,血友病患者也经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以维持心理健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血友病患者的心理调节,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困难。 首先,血友病患者应该认识到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要及时察觉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情绪。 其次,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对于血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人、朋友、医疗团队和心理健康专家可以成为患者倾诉、获得支持和指导的重要来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难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血友病患者可以通过寻找健康的应对方式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规律的运动、深呼吸、冥想和放松技巧等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接受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能够提供患者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并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最后,积极面对生活、树立乐观的心态也是帮助血友病患者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因素。要学会接受疾病的存在,并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与疾病和谐相处,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而言之,血友病患者在应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挑战时,同样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方式,血友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困难,保持心理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每位血友病患者都能够在强大的心理支持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饮食

2025-04-04

急性支气管炎能通过改善饮食控制症状吗
急性支气管炎能通过改善饮食控制症状吗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它会导致支气管的炎症与吞咽困难、咳嗽、咳痰及胸闷等症状。虽然急性支气管炎通常通过休息、充足的液体摄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缓解,但饮食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症状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饮食对急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1. 增强免疫力 饮食是影响免疫系统的重要因素。营养丰富的食物能够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对抗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和蔬菜(如西红柿、菠菜)可以增强免疫反应。此外,含锌的食物(如坚果、谷物和海鲜)也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高。 2. 抗炎作用 某些食物具有抗炎特性,可以减轻支气管的炎症反应。比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鲑鱼、沙丁鱼)和亚麻籽能够帮助降低体内的炎症水平。而橄榄油和坚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也被认为有助于缓解炎症。 3. 保持水分 脱水会导致痰液变得粘稠,难以排出,从而加重咳嗽和不适。因此,保证适量的液体摄入非常重要。除了水,温热的汤和饮料(如草药茶、蜂蜜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舒缓喉咙,减轻咳嗽。 4. 避免刺激性食物 进食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支气管炎的症状。例如,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刺激气道,导致咳嗽加重。因此,患有急性支气管炎时,建议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煮熟的蔬菜及瘦肉。 5. 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 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浆果、坚果以及各种颜色的蔬菜,适量摄入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改善的综合策略 要通过饮食来控制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可以采用以下综合策略: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各类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以获取全面的营养。 定时进餐:建立合理的饮食作息,避免过饥过饱带来的不适。 注重卫生:保持饮食环境的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倾听身体信号:关注身体对食物的反应,如果某些食物导致不适,及时调整饮食。 结论 虽然饮食改善不能替代医疗治疗,但合理的饮食确实可以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康复提供支持。通过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保持水分和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在控制症状、促进恢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医生的建议,注重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将更有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

2025-04-04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共济失调、肌张力失常和意识障碍等。患者通常会出现行走困难、语言障碍、眼球震颤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对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临床预后。在针对该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社会对于患者的预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虽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对于患者的预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临床上,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变程度、患者年龄、疾病进展速度、并发症等。一般来说,对于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会相对较好。在个性化治疗方面,针对患者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发展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支持。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可以找到更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和战胜这一疾病,重获健康和幸福。

#饮食

2025-04-04

鼻窦炎的饮食建议
鼻窦炎的饮食建议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窦的炎症,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面部压迫感等症状。虽然鼻窦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依赖于药物和其他医疗方法,但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并促进身体的康复。以下是一些关于鼻窦炎的饮食建议,供患者参考。 1. 保持水分充足 水分摄入对缓解鼻窦炎症状至关重要。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鼻腔及鼻窦中的粘液,促进排出。建议每天至少饮用八杯水,此外,汤、果汁和 herbal teas 也是不错的选择。 2. 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炎症。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 水果:如蓝莓、草莓、橙子、猕猴桃等。 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甘蓝、番茄等。 通过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患者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身体的免疫反应。 3. 选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消费此类食物可能会帮助减轻鼻窦炎症状。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 脂肪鱼:如鲑鱼、鲭鱼和沙丁鱼。 坚果和种子:如亚麻籽、奇亚籽和核桃。 4. 限制乳制品和糖分摄入 一些研究表明,乳制品可能会加重鼻窦炎的症状,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粘液的产生增加。建议鼻窦炎患者适量减少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的消费。此外,高糖饮食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因此应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5. 适量摄入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姜和大蒜)能够促进鼻腔和鼻窦的排流,从而减轻鼻塞。不过,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所以应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适量食用。 6.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能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红椒、绿叶蔬菜等。 7. 考虑抗炎草药和补充品 某些草药和补充品也对缓解鼻窦炎有帮助,例如: 姜黄:含有强效抗炎成分,可以添加到饮食中。 薄荷油:可帮助通鼻,但应适量使用。 结语 虽然饮食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但合适的饮食调整可以帮助缓解鼻窦炎症状,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患者在选择饮食时,建议关注自身身体的反应,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在管理鼻窦炎时,不仅需重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也是十分关键的。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饮食

2025-04-04

中耳炎会出现耳道流水吗
中耳炎会出现耳道流水吗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是指中耳(耳鼓膜内部的空腔)发生炎症。这种疾病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很多人会问:中耳炎会导致耳道出现流水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中耳炎的类型 中耳炎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1. 急性中耳炎:这种类型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流感)后,导致耳道内液体积聚并引发感染。急性中耳炎一般伴有剧烈的耳痛、高热、听力下降等症状。 2. 慢性中耳炎:这是指中耳持续性炎症,症状可能不如急性中耳炎明显,但可能会出现耳道分泌物。慢性中耳炎通常会导致耳膜穿孔,从而使得中耳腔中的液体能够通过耳道流出。 中耳炎与耳道流水的关系 在急性中耳炎的情况下,虽然耳道内部可能因为感染而产生液体(例如脓液),但通常情况下这液体是在中耳腔内,而不是耳道内。如果炎症非常严重,耳膜可能会破裂,导致液体通过耳道流出。这种情况是急性中耳炎的一个并发症,常常会伴随耳痛和耳鸣的症状。 而在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道流水常常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由于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粘液或脓液可能从中耳腔流出,造成耳道内有分泌物。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耳道潮湿,并且可能伴有异味,甚至出现耳阻塞感。 如何处理耳道流水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耳道流水的情况,无论是伴随耳痛还是其他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您的耳道和鼓膜,确定是否存在中耳炎或其他耳部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 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类型,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 耳道清洁:在某些情况下,耳道可能需要专业清洁,以去除多余的液体和分泌物。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耳膜或其他相关结构。 结论 中耳炎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导致耳道流水,尤其是当中耳腔内的液体通过破损的耳膜流出时。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耳炎,出现耳道流水的症状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可以帮助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与听力损失。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饮食

2025-04-04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