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脂肪摄入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肠道微生物的角色揭秘

脂肪摄入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肠道微生物的角色揭秘

找药助理
1472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中山大学的宋尔卫、陆勇军和胡海等人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高脂饮食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介导的亮氨酸产生和PMN-MDSC分化促进了癌症进展”。

这项研究表明,与高脂饮食有关的肠道细菌释放大量的亮氨酸,激活骨髓干细胞中的mTORC1信号通路,导致多形核骨髓抑制细胞(PMN-MDSC)的产生,从而促进癌症的发展。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肿瘤生成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肠道-骨髓-肿瘤”轴。

另外,脱硫弧菌在肥胖患者的粪便中聚集,与肿瘤生长、粪便亮氨酸、PMN-MDSC水平呈正相关,暗示脱硫弧菌属为促进癌症进展的关键组成部分。

临床资料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点,显示高脂饮食引发的肠道微生物群使外周血中的亮氨酸水平升高,与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内大量PMN-MDSC浸润及不良临床预后相关。

b1e57077e68b4f6ebf08ea3c84ff1386-dceXRsNFaXRC.jpg

在这个研究中,科研人员首先检查了5031位患有乳腺癌的个人数据。结果显示,与体重指数大于24的患者相比,体重指数小于等于24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

在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中,体重指数超过24与较短的总生存期紧密相关。这暗示肥胖可能会促进肿瘤发展,减缓化疗疗效,最终导致预后不佳。

通过对6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发现,与体重指数≤24的患者相比,体重指数>24的患者的粪便中富含脱硫弧菌属和红螺旋菌。相反,Feacalimonas、Solobacterium和Gemella属的丰度显著减少。

另外,观察到脱硫弧菌在患者中的数量与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呈正相关,这说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促发肥胖相关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b8be84255d04a3a91478090a484e443-bU9JbjuJ0uhS.jpg

随后,研究人员建立了乳腺癌小鼠模型,包括正常饮食组(NFD),高脂饮食组(HFD),正常饮食粪便微生物移植组(NDFMT),以及高脂饮食粪便微生物移植组(HDFMT),研究了肥胖相关肠道菌群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与非偏食组及非偏食膳食组相比,高脂膳食组和高脂膳食膳食组均明显加速了小鼠乳腺肿瘤的发展,暗示肿瘤增长速度受肥胖和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影响。

在研究中,使用抗生素喂养摄入高脂饮食的小鼠,以清除肠道菌群后,研究人员观察到抗生素喂养可以减缓高脂饮食对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施行了抗生素喂养和横向粪菌移植(HDFMT)的小鼠,也发现肿瘤生长变得减缓。

0da182f771d64ef58c92c85f4b3c4e06-fbRhBR3ajbZw.jpg

另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发现与乳腺癌小鼠模型得出的结论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失调的方式促进肿瘤的发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摄入高脂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释放大量亮氨酸,导致血清亮氨酸水平升高,激活骨髓祖细胞中的mTORC1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多形核骨髓源性抑制细胞(PMN-MDSC)的分化,为癌症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亮氨酸灌胃实验发现,这显著促进了乳腺肿瘤的发展,提高了肿瘤的浸润程度,同时增加了PMN-MDSC的循环水平。在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

87e2e58471b64315bc28357d469398bf-yv8xO55H0Ed4.jpg

研究人员还发现,脱硫弧菌在肥胖人士的粪便中富集,且与肿瘤生长、粪便中亮氨酸含量、PMN-MDSC水平正相关。这显示脱硫弧菌属可能是促进癌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研究人员对181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亮氨酸与BMI以及肿瘤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与患有良性肿瘤者相比,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亮氨酸水平明显较高。血清亮氨酸水平较低与更长的无病存活期以及较低的复发风险相关联。

综合以上所述,研究结果显示,摄入高脂食物导致肠道微生物释放大量亮氨酸,从而激活骨髓祖细胞中的mTORC1信号通路,诱导PMN-MDSC分化,最终通过肠道-骨髓-肿瘤轴加速乳腺癌恶化。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血友病的心理调节
血友病的心理调节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因缺乏凝血因子而容易出现过度出血的情况。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和挑战,血友病患者也经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以维持心理健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血友病患者的心理调节,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困难。 首先,血友病患者应该认识到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要及时察觉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情绪。 其次,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对于血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人、朋友、医疗团队和心理健康专家可以成为患者倾诉、获得支持和指导的重要来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难有助于减轻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血友病患者可以通过寻找健康的应对方式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规律的运动、深呼吸、冥想和放松技巧等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接受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能够提供患者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并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最后,积极面对生活、树立乐观的心态也是帮助血友病患者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因素。要学会接受疾病的存在,并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与疾病和谐相处,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而言之,血友病患者在应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挑战时,同样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通过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方式,血友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困难,保持心理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每位血友病患者都能够在强大的心理支持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饮食

2025-04-04

急性支气管炎能通过改善饮食控制症状吗
急性支气管炎能通过改善饮食控制症状吗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它会导致支气管的炎症与吞咽困难、咳嗽、咳痰及胸闷等症状。虽然急性支气管炎通常通过休息、充足的液体摄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缓解,但饮食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症状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饮食对急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1. 增强免疫力 饮食是影响免疫系统的重要因素。营养丰富的食物能够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对抗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和蔬菜(如西红柿、菠菜)可以增强免疫反应。此外,含锌的食物(如坚果、谷物和海鲜)也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提高。 2. 抗炎作用 某些食物具有抗炎特性,可以减轻支气管的炎症反应。比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鲑鱼、沙丁鱼)和亚麻籽能够帮助降低体内的炎症水平。而橄榄油和坚果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也被认为有助于缓解炎症。 3. 保持水分 脱水会导致痰液变得粘稠,难以排出,从而加重咳嗽和不适。因此,保证适量的液体摄入非常重要。除了水,温热的汤和饮料(如草药茶、蜂蜜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能舒缓喉咙,减轻咳嗽。 4. 避免刺激性食物 进食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支气管炎的症状。例如,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刺激气道,导致咳嗽加重。因此,患有急性支气管炎时,建议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条、煮熟的蔬菜及瘦肉。 5. 增加抗氧化食物摄入 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浆果、坚果以及各种颜色的蔬菜,适量摄入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改善的综合策略 要通过饮食来控制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可以采用以下综合策略: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各类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以获取全面的营养。 定时进餐:建立合理的饮食作息,避免过饥过饱带来的不适。 注重卫生:保持饮食环境的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倾听身体信号:关注身体对食物的反应,如果某些食物导致不适,及时调整饮食。 结论 虽然饮食改善不能替代医疗治疗,但合理的饮食确实可以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康复提供支持。通过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保持水分和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在控制症状、促进恢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医生的建议,注重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将更有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

2025-04-04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pinocerebellar Ataxi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共济失调、肌张力失常和意识障碍等。患者通常会出现行走困难、语言障碍、眼球震颤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对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临床预后。在针对该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社会对于患者的预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虽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对于患者的预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临床上,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变程度、患者年龄、疾病进展速度、并发症等。一般来说,对于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会相对较好。在个性化治疗方面,针对患者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预后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发展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支持。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可以找到更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和战胜这一疾病,重获健康和幸福。

#饮食

2025-04-04

鼻窦炎的饮食建议
鼻窦炎的饮食建议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窦的炎症,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面部压迫感等症状。虽然鼻窦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依赖于药物和其他医疗方法,但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并促进身体的康复。以下是一些关于鼻窦炎的饮食建议,供患者参考。 1. 保持水分充足 水分摄入对缓解鼻窦炎症状至关重要。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鼻腔及鼻窦中的粘液,促进排出。建议每天至少饮用八杯水,此外,汤、果汁和 herbal teas 也是不错的选择。 2. 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炎症。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包括: 水果:如蓝莓、草莓、橙子、猕猴桃等。 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甘蓝、番茄等。 通过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患者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身体的免疫反应。 3. 选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消费此类食物可能会帮助减轻鼻窦炎症状。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 脂肪鱼:如鲑鱼、鲭鱼和沙丁鱼。 坚果和种子:如亚麻籽、奇亚籽和核桃。 4. 限制乳制品和糖分摄入 一些研究表明,乳制品可能会加重鼻窦炎的症状,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粘液的产生增加。建议鼻窦炎患者适量减少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的消费。此外,高糖饮食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因此应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5. 适量摄入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姜和大蒜)能够促进鼻腔和鼻窦的排流,从而减轻鼻塞。不过,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所以应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适量食用。 6. 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能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红椒、绿叶蔬菜等。 7. 考虑抗炎草药和补充品 某些草药和补充品也对缓解鼻窦炎有帮助,例如: 姜黄:含有强效抗炎成分,可以添加到饮食中。 薄荷油:可帮助通鼻,但应适量使用。 结语 虽然饮食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但合适的饮食调整可以帮助缓解鼻窦炎症状,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患者在选择饮食时,建议关注自身身体的反应,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在管理鼻窦炎时,不仅需重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也是十分关键的。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饮食

2025-04-04

中耳炎会出现耳道流水吗
中耳炎会出现耳道流水吗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是指中耳(耳鼓膜内部的空腔)发生炎症。这种疾病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很多人会问:中耳炎会导致耳道出现流水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中耳炎的类型 中耳炎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1. 急性中耳炎:这种类型通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流感)后,导致耳道内液体积聚并引发感染。急性中耳炎一般伴有剧烈的耳痛、高热、听力下降等症状。 2. 慢性中耳炎:这是指中耳持续性炎症,症状可能不如急性中耳炎明显,但可能会出现耳道分泌物。慢性中耳炎通常会导致耳膜穿孔,从而使得中耳腔中的液体能够通过耳道流出。 中耳炎与耳道流水的关系 在急性中耳炎的情况下,虽然耳道内部可能因为感染而产生液体(例如脓液),但通常情况下这液体是在中耳腔内,而不是耳道内。如果炎症非常严重,耳膜可能会破裂,导致液体通过耳道流出。这种情况是急性中耳炎的一个并发症,常常会伴随耳痛和耳鸣的症状。 而在慢性中耳炎患者中,耳道流水常常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由于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粘液或脓液可能从中耳腔流出,造成耳道内有分泌物。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耳道潮湿,并且可能伴有异味,甚至出现耳阻塞感。 如何处理耳道流水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耳道流水的情况,无论是伴随耳痛还是其他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您的耳道和鼓膜,确定是否存在中耳炎或其他耳部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 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类型,医生可能会开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 耳道清洁:在某些情况下,耳道可能需要专业清洁,以去除多余的液体和分泌物。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耳膜或其他相关结构。 结论 中耳炎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导致耳道流水,尤其是当中耳腔内的液体通过破损的耳膜流出时。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耳炎,出现耳道流水的症状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可以帮助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与听力损失。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饮食

2025-04-04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