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与转移: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尽管手术和免疫疗法有效缓解了CRC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结直肠癌转移率的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成为改善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寻找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期,郑州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指出其在肿瘤生成和转移中的关键角色。
CCDC113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CCDC113在CRC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CDC113属于CCDC家族,该家族包含180个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螺旋-环结构域,广泛参与肿瘤生成、蛋白质支架等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研究发现,CCDC113不仅在体外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还在体内模型中显著增强了CRC的肿瘤生成和肝转移能力。
CCDC113过表达促进CRC细胞增殖与迁移
为了验证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建立了CCDC113过表达的细胞系。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研究人员观察到CCDC113过表达后,CRC细胞HCT116和RKO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侵袭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CDC113过表达显著促进了HCT116和RKO细胞的迁移能力。此外,研究表明CCDC113过表达还降低了细胞凋亡率,进一步证实其在促进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CCDC113过表达增加了与肿瘤侵袭和迁移相关的MMP2蛋白的表达,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上升。这些结果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分析相一致,表明CCDC113过表达促进了CRC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CCDC113过表达促进体内肿瘤生成与转移
在体内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CCDC113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结直肠癌肿瘤生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CDC113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且肿瘤组织中CCDC113和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在尾静脉转移模型中,CCDC113过表达的HCT116细胞在裸鼠体内引发了更多的肝转移结节,表明CCDC113过表达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的转移能力。
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RNA-seq和TCGA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CDC113与TGF-β信号通路呈正相关。TGF-β信号通路在多种癌症中被证实是一个关键的调节通路,它不仅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参与了肿瘤的转移。通过使用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加仑塞替,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在体外和体内逆转由CCDC113过表达引起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的现象。这进一步证明了CCDC113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来促进CRC的发生和转移。
CCDC113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研究结果表明,CCDC11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CDC113不仅能够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还可能成为治疗的靶点。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消除CCDC113过表达导致的致癌效应。这意味着,针对CCDC113或TGF-β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有望为CR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总结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关键作用。CCDC113过表达促进了CRC的肿瘤生成和转移,而其敲低则显著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可以逆转其致癌效应。研究表明,CCDC113不仅是CRC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还可能成为未来治疗CRC的新靶点。这一发现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或将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带来新的希望。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