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谁可以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家庭共济如何操作?

谁可以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家庭共济如何操作?

找药助理
1012次浏览

关键词: #健康资讯

最近,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禁止冒用他人医保卡,否则将面临处罚!》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表示关注,也有一些网友建议编者对政策进行更深入的解读。为了回应大家的疑问,编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回答,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虑。

请问:医保卡里的资金可以供家人使用吗?

回答:若您所指的职工医保卡内的款项是指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即为可以。加入职工医保后,可以通过设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来授权已参保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使用个人账户资金,例如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中个人实际支付部分等。

比如说,李明的孩子李小明生病了,需要看医生买药,自己要支付100元。李明参加了医保,账户里还有钱。通过家庭共济,李小明可以用他爸爸的医保账户里的钱来支付这100块钱,这就是家庭共济的作用。

请问如何注册“家庭救助计划”?

回答:有社保身份(通常是参加协助计划的人)的人可以透过国家医疗保险服务平台的地方专区APP、当地医保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协助”功能,来实现网上办理。具体操作方式将由各个统筹区的医保部门向社会公布;对于操纵智能设备困难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也可以选择在线下医保服务大厅来办理。

家庭成员是否都有资格参与“家庭共济”计划?

回答:不是的。只有参与了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家庭成员才有资格享受该政策的福利。

李明的家庭情况是这样的:他的妈妈、儿子和岳父都有参加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都有余额。但其中,只有他的儿子一起给李明办理了家庭共济。李明只能使用儿子个人账户的余额来支付费用。因为妈妈的账户未办理家庭共济,所以不能使用其中的余额支付。岳父不符合家庭共济的条件,因此无法办理这项服务。

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医保卡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可以供父母、配偶、子女使用,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使用人也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二是您必须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共济成员不包括配偶的父母;二是被共济人不能同时享受共济人的医保报销待遇,即您可以为您的父母使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但具体报销金额仍需依据他们参与的医保制度,参加职工医保的享有相应待遇,参加居民医保的享有相应待遇。

家庭共济计划办理完毕后,就医和购买药品时应该使用哪个人的医疗保险卡?

回答: 无论何时,就医购药时都需出示患者本人的医保卡。家庭共济政策中,“共济”指的是职工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而不是医保卡本身。

医保的基本原则是“谁参保谁享受待遇”。即使是家庭共济,这个原则也不改变,参保者依然使用自己的医保卡就医,享受个人的医保待遇。

用通俗的说法来解释,金钱可以共享,而卡不能共享。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许多误会。

是否就医不使用个人的医保卡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答:若未使用本人医保卡进行挂号就医,被称为“冒名就医”,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结算暂停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所谓的“假冒医疗”是指为了非法占有而利用他人的医保凭证,在特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挂号就医,并获得医保支付的待遇,以此来欺骗医保基金。这里所说的“他人”,指的是未参加医保的非本人,包括未按规定参加“家庭共济”的家庭成员。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第17条规定,参保人员必须携带自己的医疗保障证,在就医和购买药品时主动展示并接受检查。第41条明确规定,若将医疗保障证交给他人冒名使用,导致医疗保障基金损失,将被责令退回;若属于参保人员本人的,则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若使用他人医疗保障证冒名就医和购药,造成医疗基金损失,还将处以骗取金额2至5倍的罚款。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诈骗罪。

例如,报道中提到的小晴,她擅自使用她的表妹小兰的医保卡进行挂号就诊,属于非法冒名就医。又如,在安徽,徐某使用别人的医保卡在某医院看病取药,并享受了该人的门诊慢性病报销待遇,骗取了医保基金12万余元,还将药品二次售出,非法获利1.5万元。经法院审理后,徐某被判处二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罚款5000元。徐某的行为不仅触犯了“冒名就医”,还触犯了刑法,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做出了判决。

问题:家中长者行动不便,子女可以替他们买药吗?

可以的。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17条第2款规定,若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委托他人代购药品,必须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

因此,在老年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下,子女可以代为购买药物。但在购买药物时,需要用药物使用者本人的医保卡,并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

务必记住: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互相帮助,但绝不可共享任何人的医保卡!

中国医保,保你平安!只需三步,仅需7秒钟,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国家医保局的公众号并收藏,即可获取更多便民服务、科普知识和医保政策。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患有先天性环状束带一般有什么影响
患有先天性环状束带一般有什么影响
先天性环状束带,是一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即胎儿周围出现一环绕的束带。这种情况可能对胎儿和婴儿的发育和健康产生一系列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先天性环状束带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 1. 影响: 1. 胎儿生长受限: 先天性环状束带可能在胎儿周围形成紧缩带,阻碍胎儿在子宫内正常发育和生长。这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偏低等问题。 2. 胎儿缺氧: 如果环状束带过紧,可能会影响胎儿供氧。缺氧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和其他器官的发育,导致后续的健康问题。 3. 羊水过少: 环状束带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羊水的流动受限,进而导致羊水过少。羊水过少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发育。 2. 处理方法: 1. 产前监测: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环状束带的存在,评估其对胎儿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产后处理: 出生后,医护人员会进一步评估婴儿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受到环状束带的影响。针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婴儿得到妥善的护理和治疗。 3. 随访: 对于患有先天性环状束带的婴儿,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长期的随访,监测其发育情况,并及时干预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处理先天性环状束带的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是保障婴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定期的医疗检查和跟进,可以帮助确保婴儿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处理由先天性环状束带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 因此,对于患有先天性环状束带的婴儿和家庭来说,关注健康发展、与医护团队保持密切联系、遵循医嘱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专业治疗和周到的照顾,可以帮助这些婴儿克服潜在的健康挑战,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

#饮食

2024-11-15

先天性环状束带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先天性环状束带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先天性环状束带,是一种罕见但影响深远的先天性畸形。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儿的一部分或多部分被一条或多条带状结构所环绕的情况称为环状束带。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治疗。以下是关于先天性环状束带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1. 定期产检: 孕妇需要定期进行产检,特别是超声检查,以检测任何可能的异常情况,包括胎儿是否受到环状束带的影响。 2. 注意胎动: 孕妇需要密切关注自己感觉到的胎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或减少,请及时向医生咨询。 3. 避免过度活动: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过度活动或搬动重物,以减少环状束带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4.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对于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孕妇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方案: 1. 监控胎儿发育: 医生会密切监控孕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良好。 2. 手术干预: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来解决环状束带给胎儿造成的影响。手术可能会在孕前或分娩时进行。 3. 治疗并发症: 如果环状束带导致胎儿出现并发症,如胎儿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等,医生可能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胎儿的健康。 4. 综合治疗: 治疗先天性环状束带需要一个综合的团队合作,包括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外科医生等,以确保孕妇和胎儿得到最佳的治疗。 先天性环状束带是一种很少见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畸形,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听从医生的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确保胎儿的安全健康发育。在任何情况下,与专业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并遵循他们的建议是至关重要的。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饮食

2024-11-15

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发热、咽部充血等症状。本文将探讨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因、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病因 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主要与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关,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链球菌。其他可能导致急性扁桃体炎的细菌包括类麻疹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性感染也是急性扁桃体炎的常见病因,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抗生素: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医生通常会开立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消炎镇痛药:可使用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 局部治疗: 口腔漱口:使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咽喉不适。 喉咙含服:含服盐水或漱口水可以起到局部消炎镇痛的作用。 3. 休息: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 预防措施 1.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患急性扁桃体炎的人接触,以免传染。 2. 加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3.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4. 预防传染性疾病: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此外,良好的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减少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出现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尽早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急性扁桃体炎的重要措施。

#预防

2024-11-15

急性高原病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急性高原病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案
急性高原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原病,特别是在人们迅速到达海拔较高的地方时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胸痛、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因此,了解急性高原病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急性高原病的注意事项: 1. 缓慢升高海拔 登山或前往高海拔地区时,尽量减慢升高的速度。给身体足够的时间适应高海拔环境,有助于减轻急性高原病的发作。 2. 充足的水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防止脱水,同时有助于减轻高原病症状。避免饮酒和咖啡因。 3. 避免剧烈运动 在高海拔环境下,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以减少发生急性高原病的风险。 4. 合理休息 在高原环境中,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恢复体力和适应高原环境。 5.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均衡,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维持体力和促进身体适应高原环境。 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方案: 1. 氧气疗法 急性高原病患者可通过氧气疗法来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和头痛等不适。 2. 降低海拔 一旦出现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及时降低海拔,让身体适应更低的海拔环境,有助于改善症状。 3. 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推荐某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如去痛片用于缓解头痛,反恶心药物用于减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4. 遵循医嘱 在急性高原病的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总的来说,尊重高原环境,调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我们降低急性高原病发生的风险,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迅速缓解症状。如果怀疑患有急性高原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处理,以免病情加重。希望每位前往高海拔地区的朋友都能够安全健康地享受旅程!

#饮食

2024-11-15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的慢性、进行性扩张,伴随着黏液分泌和气道炎症。该病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其病因、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对于患者及其家人至关重要。 病因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 感染: 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对支气管壁的损伤导致了扩张的发生。 2. 吸烟: 吸烟是导致支气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仅损害支气管黏膜,还会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损伤,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 3.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某些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或污染物也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对职业环境有长期暴露的人群更为常见。 治疗方案 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目标是缓解和控制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预防疾病的进展。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 1. 药物治疗: 包括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支气管扩张舒张剂帮助扩张支气管、类固醇减轻炎症等。 2. 物理治疗: 如呼吸康复训练、气道湿化治疗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调节呼吸。 3. 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如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内支架植入等。 4. 草药治疗: 一些中草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中也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谨慎使用并遵医嘱操作。 预防措施 预防支气管扩张的关键在于降低患病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 1. 戒烟: 对于吸烟者来说,最有效的预防支气管扩张的方法就是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损害肺部。 2.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长时间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对慢性咳嗽、喘息等症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4. 均衡饮食: 进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支气管疾病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管理。通过了解病因、科学治疗和有效预防,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战胜疾病,重拾健康。

#预防

2024-11-15

健康问答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