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家贝娅塔·哈拉西自我实施溶瘤病毒疗法治疗乳腺癌的非凡案例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在癌症治疗领域,溶瘤病毒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乳腺癌患者使用此疗法的案例尚未得到官方批准。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病毒学家贝娅塔·哈拉西(Beata Halassy)在面对自身癌症复发、常规治疗选择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病毒学知识,用自我培养的溶瘤病毒成功缓解了癌症病情。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癌症治疗研究的兴趣,也展示了科学家在面临自身疾病时的勇敢尝试与创新精神。
溶瘤病毒疗法简介及其潜力
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 Virotherapy,OVT)是一种利用特定病毒感染和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此类病毒在注射到肿瘤中后,能够在癌细胞内选择性地复制,从而引发癌细胞破裂死亡,而不伤害正常细胞。此外,这些病毒还能诱发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因此常与其他免疫疗法联合使用。目前,已有4款溶瘤病毒疗法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用于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和胶质瘤等几种癌症。然而,尚未有任何溶瘤病毒疗法被批准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复发与溶瘤病毒疗法的尝试
贝娅塔·哈拉西在2016年被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该亚型乳腺癌以其侵袭性强和复发率高著称。初诊时,她接受了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尽管治疗初期效果显著,但2018年,原发肿瘤切除部位再次出现局部复发,虽然进行了再次手术切除,但仍然留下了一小块血清肿。
2020年,她的血清肿进一步恶化,演变为具有皮肤浸润的实体瘤。面对新的肿瘤复发,她已难以承受新一轮的化疗。身为病毒学家的她,在研究相关文献后,决定采用尚未在乳腺癌治疗中普及的溶瘤病毒疗法。她选择使用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eV)和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这两种病毒均具备感染癌细胞的潜力,并已被应用于临床试验中。
自我培养病毒并实施治疗的过程
贝娅塔具备丰富的病毒培养和纯化经验,因此尽管她并非溶瘤病毒疗法的专家,但她有信心自己能将这一疗法用于自身。她首先在实验室中培养并提纯了MeV和VSV病毒。这两种病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MeV已广泛应用于儿童麻疹疫苗,VSV在最严重情况下也仅会引起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在同事的协助下,贝娅塔将这些研究级病毒直接注射至肿瘤部位,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进行了多次注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贝娅塔的肿瘤医生对她进行了密切监测,确保她的病情保持稳定,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终止溶瘤病毒疗法,转向常规化疗。贝娅塔一共注射了7次MeV病毒,随后在手术切除肿瘤前又注射了3次VSV。手术后,她在手术缝线处再次注射了一次MeV作为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及肿瘤微环境的变化
自我实施的溶瘤病毒疗法效果显著。在治疗后的短短两个月内,她的肿瘤体积从2.47立方厘米减少至0.91立方厘米,肿瘤从坚硬的固定结节转变为软化的可移动结节,伴随的皮肤炎症也逐渐消退。治疗后期,肿瘤的柔软性增加,注射变得更加容易。更为重要的是,她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严重副作用。
手术切除后的肿瘤组织分析表明,肿瘤内的免疫细胞浸润显著增加,表明溶瘤病毒不仅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还激活了患者的免疫系统。CD20阳性B细胞浸润率从10%提升至70%,CD8阳性T细胞从30%增加至60%,巨噬细胞(CD68阳性细胞)浸润率也有所上升。此外,肿瘤在溶瘤病毒治疗后从PD-L1阴性转变为PD-L1阳性,这意味着溶瘤病毒可能增强了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性。
治疗后的长期效果与反复投稿经历
在接受溶瘤病毒治疗后,贝娅塔的肿瘤持续缓解了45个月,远超她之前22个月和21个月的复发间隔。尽管这是一个孤立的病例,但这一疗法的成功为溶瘤病毒作为乳腺癌新辅助疗法提供了可参考的案例。
贝娅塔希望将自己的治疗经历发表成论文,以鼓励更多研究探索溶瘤病毒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然而,她的论文多次被期刊拒稿,编辑担心这一发表会导致癌症患者效仿未被验证的疗法,放弃常规治疗。最终,她的论文在《Vaccines》期刊上得以发表,题为《An Unconventional Case Study of Neoadjuvant Oncolytic Virotherapy f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复发性乳腺癌新辅助溶瘤病毒疗法的非常规病例研究)。
贝娅塔表示,尽管此疗法在她身上取得了成功,但其他患者在缺乏专业病毒学知识的情况下自行实施风险极高。她认为,溶瘤病毒疗法虽在多个癌症类型中展现了良好的潜力,但仍需更多研究和临床数据支持。她的病例只是为癌症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