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增胖?专家揭示背后原因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肥胖是一个常见问题,但许多人对它的了解存在误解。很多人低估了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有人认为只有在严重肥胖的情况下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而轻度或中度肥胖则认为无大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曲伸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肥胖被认定为一种疾病,因此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其次,对于肥胖程度,需根据代谢是否异常来判断。第三,对于肥胖的治疗,并无万全之策,不同病例需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
近来据悉,世界肥胖联盟公布了《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根据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将近33亿成年人面临超重和肥胖风险,高BMI(超重+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将从2020年的42%上升至2035年的超过54%,5至19岁的年轻人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将达到39%。中国的超重或肥胖情况也十分堪忧。
据了解,根据科学研究,肥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疾病,主要是由大脑调节,受到生物、遗传、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大脑内的“饥饿中枢”和“饱腹中枢”保持相对平衡,但一旦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会导致“饥饿中枢”明显增强,引发强烈的饥饿感,由此导致食欲增加,无法简单依靠意志力来控制进食的欲望。
曲伸教授指出,在临床实践和疾病原因的基础上,他将肥胖分为红(高代谢型肥胖)、白(代谢正常型肥胖)、黑(炎症代谢型肥胖)、黄(低代谢型肥胖)四种类型。能吃、能喝、患有高血压,喝酒后面颊发红、嗓门洪亮的人被称为“红胖子”,他们的代谢旺盛,吸收效率极高。“红胖子”未来最容易罹患高血压病。“我们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合作研究已证实这类肥胖患者的存在。”他解释道。
黑胖子通常非常强壮,就像鲁智深一样,既能吃又能干。许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都是黑胖子。如今年轻的黑胖子数量较多,特征为颈部变黑、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增多、肌肉发达,脂肪也较多。
黄胖子很罕见,通常表现为易胖主要在腹部,缺乏活力、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下降,代谢率降低,即使少吃也容易发胖,易患疾病。
身体代谢健康但体重超标的人被称为'代谢性肥胖',他们肥胖但皮肤紧致,体重指数高但代谢正常。
这四类肥胖患者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对于黄胖子,医生将提高激素水平,促进代谢率的增加,从而自然而然地减肥。黑胖子很难减重,因此必须降低体内胰岛素水平。红胖子常常遭受大便干燥的问题,需保持肠道通畅后才能成功减肥。至于白胖子,则不宜轻易减重,以免导致月经不规则和乏力等问题,需要预防持续性肥胖。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增胖,而有些人却无论吃多少都不胖,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曲伸教授告诉记者,不同的基因构成会决定个体的新陈代谢类型,从而对体重产生影响。另外,心理因素和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有些人胰岛素水平高,所以喜欢吃东西,有些人则总觉得吃不饱,这可能与中枢调控有关。专家还表示,他们目前正在研究肥胖的中枢调控机制,发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大脑就设置了一个体重“调定点”,即认为自己应该达到多重。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会胖到100公斤,而其大脑会认为这样就足够了。
曲伸教授指出,一个人的体形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但如果一个人有高度的自律,并且对疾病有提前的认识,也许可以控制不增加体重达到原定水平;但如果放任自己变得更加肥胖,那将会产生严重问题。这位专家解释说,因此,我们常说的“超级肥胖”现象就是由此引发的。
更年期女性容易发胖这一现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曲伸教授认为,更年期女性最主要的困扰是心脏性肥胖,对于更年期的替代疗法(通常指激素替代疗法)可能是一种减肥的有效方法。“我们所说的‘替代疗法’实际上相当复杂,不单单是雌激素替代疗法,还需要有针对缺乏钙和维生素D等问题进行特殊处理。”他强调道,“通过调整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紊乱,可以避免体形剧烈改变;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和脂肪肝,保持肠和肝的健康,腰围也就不会继续增加。”曲伸教授解释说。
减重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曲伸教授提到,“我始终认为减肥不应该只有一种方法。”对于目前社会流行的生酮饮食、低卡路里饮食、16+8节食等“瘦身方式”,这名专家认为这些都只是“追随潮流”。他坦言,改善营养摄入是首要步骤。曲伸教授指出,因肥胖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增加,以及引发肿瘤的可能性令人担忧。但是,要注意过度减重后因骨质疏松而导致更多死亡案例,所以切忌过度减重:该减的要减,不该减的不可随意减去。大规模研究揭示了“U形曲线”:体重指数低于18.5的人群整体死亡率远高于体重指数在25到30之间的人。整体死亡率是指特定时期内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总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之比。
很多肥胖症患者可能采取快速但不健康的方式来减重,比如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但这些方法实际上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个性化治疗即是根据不同的病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尤其对于那些患有肥胖症且合并心血管等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通常伴随着慢性生理或心理障碍,因此需要接受跨学科综合护理或多种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不仅仅是减重,还应包括处理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