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A股医药产业链企业IPO计划谨慎,CXO企业暂停上市

A股医药产业链企业IPO计划谨慎,CXO企业暂停上市

A股的首次公开发行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涉及医药产业链的企业来说。去年底,许多CXO企业纷纷宣布取消上市计划。仅在去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周,包括皓天科技、湃肽生物、思睦瑞科等多家CXO产业链企业终止了他们的IPO计划。这并不复杂。生物科技行业突然进入下行周期,CXO企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再加上IPO审核日益严格,CXO企业最终未能成功上市。目前看来,不仅是高管企业,创新药企上市也颇具挑战性。但是,如今看来情况似乎有所好转。5月15日,CRO公司益诺思科在创业板IPO中获得了证监会的注册批准,这意味着成功取得了上市资格。在当前频繁出台鼓励医药产业链企业发展的政策情况下,这是否代表了一个新的起点呢?IPO被限制。去年许多医药产业链企业选择退出市场,是A股IPO政策趋紧的一个缩影。毕竟,一些业绩表现看似不错的公司也选择了退出。湃肽生物主要专注于研发多肽化妆品原料药,在合作方面与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等化妆品企业展开合作。随着多肽化妆品概念的日益普及,神经递质类、抗衰老等多肽化妆品需求逐渐增加,许多女性选择使用含多肽成分的化妆品来呵护肌肤。湃肽生物在市场上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业绩大幅提升,三年间收入从8596.88万元增长至2.1亿元,公司主要业务多肽化妆品原料销售额也由4611万元增至1.38亿元。随着司美格鲁肽的批准,GLP-1类多肽药物迅速走俏,多肽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存在技术门槛,相关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湃肽生物积极把握这股机遇,帮助那些想参与GLP-1热潮的企业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优化工艺流程,提供多肽原材料药或高级医药中间体。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湃肽生物目前的产品线包含诸如亮丙瑞林、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利那洛肽等知名品种。凭借在多肽原料药领域积累多年的经验和坚持,湃肽生物把握住了行业发展的机遇。然而,湃肽生物未能成功上市,最终遗憾地终止了上市计划。自然,并非只有CXO企业在IPO方面踩下刹车。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仅有3家,智翔金泰登陆市场后,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没有任何企业完成上市。IPO新一轮浪潮来临?目前,益诺思成功获得注册批准,可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根据IPO进程,益诺思也算是被“暂停”的公司。去年九月份,益诺思已成功会审,只等待证监会注册,但至今未有进展。益诺思获得批文,可能意味着新的IPO周期已经开始。毕竟,今年以来监管文件显示,监管对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态度非常明确。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促进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16项措施》,旨在支持尚未盈利的企业。根据《措施》,首要支持那些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的科技型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发行,并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绿色通道”机制。《措施》还特别强调,要依法依规支持那些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进行上市。《措施》还明确了一个目标,即要保持新股发行的常规化,利用发行监管线的协同作用,持续提高审核效率和透明度,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根据市场情况,发布《措施》表明已经暂停的IPO,尤其是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开始上市。当然,就业绩而言,益诺思不属于尚未盈利的企业。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2亿元人民币、8.63亿元人民币和10.38亿元人民币,相应地取得了净利润8452.01万元、1.18亿元和1.82亿元。随着益诺思成功上市,那些未盈利的企业是否还会继续进行IPO呢?
炎症性肠病和帕金森病的遗传基础曝光:LRRK2基因的角色

炎症性肠病和帕金森病的遗传基础曝光:LRRK2基因的角色

炎症性肠病(IBD)和帕金森病(PD)都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两种疾病可能有一个共同的通路,其中包括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 2(LRRK2)基因。最近发表在《基因组医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患有这两种疾病的人中罕见基因变异的情况,以确定这两种疾病可能共享的遗传基础。与炎症性肠病(IBD)和帕金森病(PD)相关的话题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群胃肠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表现为肠道不同部位的长期炎症损害。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大脑特定区域中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患者会出现运动迟缓、僵硬、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目前认为这两种情况存在一组相同的风险因素,并经由相同的途径演变,尽管它们会影响到较远的器官。这可能是因为慢性全身性炎症,也可能是由肠脑通路引起,个体由于多种基因变异增加了神经退行性变的脆弱性而处于危险之中。近期的一项涉及 1200 万名患者的大规模 Meta 分析似乎突显了这一前提的合理性,该研究显示 IBD 患者被诊断为 PD 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在 65 岁以后。相反,使用抗炎药物如 TNF-α抑制剂与 PD 风险明显下降相关。这些研究报告表明 IBD 和 PD 可能是由炎症、共享基因或两者共同引发的。LRRK2是与 IBD-PD 相关最为深入研究的基因,因为活性增加的基因突变与CD和PD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但是,这些风险与特定的基因变异相关,例如PD的G2019S和CD的N2081D。目前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以深入了解它们潜在的共同机制,并特别关注LRRK2基因的错义变异。研究人员调查了这些变异对帕金森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和炎症性肠病伴随帕金森病的风险有何影响。关于该研究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欧洲的 67 名患有 PD 和 IBD 的患者的基因组数据,以及来自Bio Me BioBank 和 UK Biobank 的完整外显子组数据。研究旨在探讨LRRK2的非功能性变异对这两种疾病单独或共同发生的影响。为了确定新的基因候选者,研究人员分析了与高影响罕见基因突变相关的网络。进一步的测试评估了这些基因的相对重要性,根据它们在生物学上的相关性。此外,他们进行了一项全外显子表型组关联研究 (PheWAS),以探究优先基因在患有炎症性肠病 (IBD) 和帕金森病 (PD) 的个体中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了什么结果?研究显示,有些 LRRK2 基因的错义变异与 IBD 和 PD 的同步发病相关,比如 G2019S 和 N2081D。此外,还认为其他一些变异可能会增加或减少这种同步发病的风险。在PD和IBD中,G2019S更常见,而N2081D与PD和CD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表明P1542S变异仅与IBD-PD的高风险相关。相对而言,R1398H、N551K和I723V变体对IBD-PD有保护作用。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显示,LRRK2和IL10RA与IBD-PD有显著关联。以前的研究指出,编码IL10和IL10受体的基因对抗炎过程至关重要,其变异与早发IBD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 6 个基因簇与 IBD-PD 存在生物学相关性。其中有两个是与早期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还有四个可能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或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的其他途径相关的基因。我们发现一些通路在与溃疡性结肠炎(IBD)、帕金森病(PD)和推定的IBD-P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另一些被鉴定为仅富含IBD-PD基因集。将与IBD-PD相关的基因与已知的与IBD或PD相关的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往往高于随机预期。生物相关性分析发现了 14 个最优先的 IBD-PD 基因。这些候选基因涉及免疫、炎症和自噬等过程,表明它们对于 IBD-PD 的发病和发展可能具有潜在作用。而 PheWAS 结果则更加支持这一假设:这些基因在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罕见而非常见的基因突变上,这些突变可能导致 IBD-PD 合并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假设,罕见的基因变异占疾病例数的大部分,而常见的变异仅占很小一部分。其他病例可能由慢性炎症和环境触发因素造成。结论研究团队发现,正如之前的研究所预言的那样,LRRK2与 IBD-PD 有关,并且他们还发现了新的相关性。通过识别参与自噬和炎症途径的新基因,他们扩展了对于 IBD-PD 起源的认识。此外,这也强调了需要在治疗这些并发疾病的同时抗击全身炎症的重要性。“深入研究IBD-PD合并症的遗传决定因素对于全面了解潜在的发病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分层和个性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评估已确认的候选基因,需要借助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以评估常见和罕见变异的影响。这些基因可能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表现出症状或体征。
大脑睡眠时清除功能受抑,或加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大脑睡眠时清除功能受抑,或加重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一项最近刊登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麻醉和睡眠期间大脑间隙会变窄。睡眠表示身体处于一种脆弱的非活动状态。鉴于这种状态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人认为睡眠可能对身体有好处。有研究表明,睡眠可以帮助清除大脑中的毒素和代谢物,类似淋巴系统的功能。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长期缺乏睡眠可能导致毒素清除功能下降,有可能加重阿尔茨海默病。大脑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是如何被清除的仍不为人所知,关于清除机制和途径存在争议。根据淋巴系统假说,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由动脉脉搏搏动产生的静水压梯度驱动着液体流,主动清除脑实质中的溶质。此外,在使用镇静剂时,麻醉剂可以提高这一清除速率。至于睡眠是否会透过增加总体流量来促进清除速率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研究和结果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测试了小鼠大脑中液体的流动和清除速率。首先,他们测定了荧光染料FITC-葡聚糖的扩散系数。他们将FITC-葡聚糖注射到小鼠的尾壳核中,然后在额叶皮质中测量荧光强度。最初的实验是观察稳定状态的等待,利用小组织体积内的漂白染料,并通过未被漂白的染料进入漂白区域的移动速率来确定扩散系数。为验证这一方法,通过测量琼脂糖脑模体凝胶中FITC-葡聚糖的扩散率来实现,该凝胶已进行修改以模拟大脑的光吸收和光散射特性。光的分布可视作半球状的高斯分布。荧光消退后30秒内记录荧光恢复的情况。研究者观察到记录的数据与理论预测的时间进程高度一致。此外,扩散系数的数值与无光漂白时采用的直接方法估计值一致。进行接下来的实验,测量FITC-葡聚糖在体内的扩散系数。一旦注射到尾壳核,就能在额叶皮层中探测到它。荧光在注射后的6至7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以每小时6%的速度减弱。在下降阶段,我们记录下了白化的恢复过程。最后,荧光的回收率与理论预测吻合。根据时间进程推算出有效的组织扩散系数,并确定警觉状态(睡眠、清醒和麻醉)。在所有警觉状态下的平均扩散系数为32.1 μm^2/s,对应于弯曲度 -2.5。这与啮齿动物新皮质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FITC-葡聚糖在皮质内的运动主要是受扩散作用驱动。需要注意的是,在麻醉或睡眠期间,扩散动力学没有差异。随后,研究团队对不同警觉状态下的脑间隙进行了测量。他们在小鼠中注射了生理盐水或麻醉剂,并使用了少量荧光染料AF488。据报告,这种染料能够自由移动到实质中,有助于准确地量化大脑的清除速率。此外,还对清醒和睡眠状态进行了比较。在最高浓度下,给小鼠注射盐水的清除率为70%至80%,这意味着标准的清除机制没有受到破坏。然而,戊巴比妥、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甲苯噻嗪这些麻醉剂的清除率明显降低。此外,相对于清醒状态下的小鼠,处于睡眠状态下的小鼠的清除率也有所减少。然而,在麻醉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扩散系数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此外,还进行了脑电图(EEG)功率谱测量;结果显示德尔塔波功率与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表明睡眠愈深,清除率愈低。细胞学实验显示,氯胺酮-甲苯噻嗪麻醉和睡眠状态下染料浓度在注射后3小时和5小时较高。数据表明,AF488的重新分布仅通过扩散实现,证实麻醉和睡眠均会抑制清除动作。结论综上所述,研究显示麻醉和睡眠时大脑间隙减少,与之前的报道相悖。这种间隙可能由于解剖位置不同而异,但变化可能微不足道。然而,氯胺酮-甲苯噻嗪的清除受到明显抑制,并与位置无关。值得留意的是,这些研究结果是基于在细胞外空间中自由移动的少量染料。因此,更大分子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此外,关于睡眠和麻醉如何影响大脑清除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然而,这些发现挑战了关于睡眠核心功能是清除大脑毒素的观点。
成功消除90%以上疱疹感染!实验性基因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功消除90%以上疱疹感染!实验性基因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弗雷德·哈奇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发现,针对生殖器和口腔疱疹的实验性基因疗法成功消除了90%或更多的感染,并抑制了感染个体所释放的病毒数量,这表明该疗法可能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Jerome 和他的 Fred Hutch 团队已在 5 月 13 日的《自然通讯》期刊上发布了一篇文章,他们在疱疹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实验性的基因疗法包括将基因编辑分子的混合物注入血液,以确定疱疹病毒在体内的具体位置。这种混合物含有经过实验室改造的病毒,称为载体,常用于基因疗法,并携带类似分子剪刀的酶。一旦载体抵达疱疹病毒所在的神经簇,分子剪刀就会切割疱疹病毒的基因,以消除或完全消灭这些病毒。“我们目前正在采用一种广谱核酸酶,它能够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上切割疱疹病毒的DNA,”Fred Hutch研究所首席科学家Martine Aubert博士表示。“这些切割对病毒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其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接着,人体自身修复系统会将受损的DNA识别为异物,并将其清除。”通过小鼠感染模型实验证明,一种疗法可以在消除面部感染(即口腔疱疹)后,消除约90%的单纯疱疹病毒1(HSV-1),以及在生殖器感染后,可以消除约97%的HSV-1。治疗后的小鼠约需一个月时间才显示这些减少效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病毒的减少似乎更加显著。另外,科研人员还观察到HSV-1基因治疗显著减少了病毒的释放频率和数量。杰罗姆称:“与带状疱疹患者交流时,许多人会担心感染是否会传染给别人。”“根据我们的最新研究,我们可以降低体内病毒数量和病毒排出量。”弗雷德·哈钦团队还改进了他们的基因编辑疗法,使得其更加安全、更容易制备。在 2020 年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采用了三种载体和两种不同类型的广谱核酸酶。最新的研究只使用了一种载体和一种广谱核酸酶,可以在两个位点切割病毒的DNA。杰罗姆表示:“我们改良后的基因编辑手法可以成功清除疱疹病毒,且对肝脏和神经的潜在副作用较微,这意味着该疗法在安全性和制备便捷性上更有优势,因其成分更为简约。”尽管Fred Hutch的科学家们对基因治疗在动物模型中的成果感到兴奋,并希望将这一发现应用到人类治疗中,但他们对进行临床试验所需步骤非常慎重小心。他们提到,目前的研究虽然侧重于HSV-1感染,但他们正努力调整基因编辑技术以应对HSV-2感染。杰罗姆称:“我们正在与许多合作伙伴进行临床试验,与联邦监管机构紧密合作,以确保基因疗法的安全和有效。”“我们非常感谢疱疹倡导者的支持,因为他们与我们共同愿景一起分享治愈这种感染的愿望。”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普遍的感染,一旦被感染将终身携带。目前治疗方法只能减轻症状,但不能彻底消除,包括痛苦的水疱。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有370亿50岁以下的人(67%)感染 HSV-1,可引发口腔疱疹。据估计,全球15-49岁的人中有4.91亿人(13%)感染HSV-2,这种病毒可引发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其他危害。HSV-2会增加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一些研究也指出认知障碍疾病可能与HSV-1有关。
心脏损伤:脑卒中的隐藏威胁

心脏损伤:脑卒中的隐藏威胁

最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主任张鸿飞团队的研究揭示了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脏损伤中交感神经-巨噬细胞轴的作用机制。这项相关研究已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线发表。这项研究的发现是,缺血性脑卒中后会引起心脏的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加,导致心脏的单核细胞聚集,强化炎症反应并造成心脏受损。心脏并发症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肌纤维化等症状。早期研究指出,患脑卒中后,自主神经失调、炎症反应过度激活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情况可能引发心脏损伤。张鸿飞团队在早期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心脏中心嗜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但这些心脏巨噬细胞表现出明显多样性。由此,研究者利用CX3CR1GFP CCR2RFP双荧光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卒中模型,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脏中增加的巨噬细胞主要来源于循环单核细胞。张鸿飞团队利用流式细胞分选结合smart-seq技术发现,心脏中来自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具有显著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尤其是心脏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表现出显著的促炎基因表达模式。为了深入研究心脏巨噬细胞招募的启动因素,张鸿飞团队利用了交感神经荧光报告小鼠联合心脏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发现脑卒中后心脏的交感神经激活增加。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可以减少脑卒中后心脏巨噬细胞的招募,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后会导致心脏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促使单核细胞聚集于心脏,并转化为巨噬细胞,从而恶化炎症反应并导致心脏受损。”张鸿飞作为论文通讯作者表示,该研究从神经免疫角度深入探讨了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脏受损的病理机制,为相关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向。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试验获得明显临床效果

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试验获得明显临床效果

5月15日,烟台荣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宣布:他汀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患者的入组。这项Ⅲ期临床研究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的曾小峰教授领导,于2022年底启动,截至2024年5月13日结束入组,总共有381名患者入组。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比较治疗第24周时ESSDAI评分(评估干燥综合征病情活动的标准)与基线时的变化。近期,一项针对使用泰他西普治疗成年pSS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已在权威期刊《风湿病学》(RHEUMATOLOGY)上发表。研究显示,泰他西普治疗pSS患者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益处。与安慰剂相比,治疗组在第12周和24周时能够显著改善pSS患者的ESSDAI评分和MFI-20多维疲劳量表,并且可以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方案安全耐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在试验期间没有死亡事件。今年4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授予泰它西普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方面的快速通道资格。荣昌生物正在积极推进该适应症在中国和全球的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目前全球尚无一种生物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泰它西普有望填补这个空白,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有关泰特西普泰他西普是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是全球首个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点融合蛋白。它同时抑制BLyS和APRIL两种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有效地阻止B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成熟,从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已经上市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外,泰他西普也申请上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且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gA肾病、视神经脊髓炎和重症肌无力等其他适应症。有关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体损伤。临床表现包括唾液腺和泪腺功能受损,可能伴随多系统多脏器受累,以及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SS通常分为继发性SS和原发性SS(pSS)。pS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我国患病率在0.3%至0.7%之间,女性患者比例较高,男女比约为1∶9至1∶20。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0至50岁之间,但儿童也可罹患。pSS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由遗传、病毒感染、性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目前针对pSS缺乏确切治疗方法,包括对于干燥、疲乏、疼痛或内脏器官受损的治疗都未有经过临床实验证实的有效药物,现有药物多为经验性应用,或参考其他类似疾病的治疗方法。
互联网医院发出首张耐赋康®处方,IgA肾病患者更易就医

互联网医院发出首张耐赋康®处方,IgA肾病患者更易就医

中国是世界上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5%至50%。全国约有500万患者,每年新增确诊患者大约为10万人。这些患者可能在预期寿命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的可能性很高。目前国内治疗IgA肾病的方法主要是支持性治疗以及全身免疫抑制剂,缺乏针对性的源头治疗方法,即病因治疗。这导致临床需求尚未得到满足。5月14日,全球独一无二的IgA肾病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NEFECON®)首次在中国大陆开出处方,这一处方以互联网医院的电子形式呈现,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患者更容易就医。IgA肾病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就诊后,依据医嘱在互联网医院获得处方,随后药店将药品迅速寄出。这代表着这种创新治疗药物正式开始在中国大陆进行临床应用,受益的是中国大陆的患者,填补了我国在IgA肾病治疗药物方面的空白。根据资料显示,IgA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点是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也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肾病。其特征在于肾小球中富含IgA的免疫复合物,导致细胞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和受损,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等临床症状。约50%的IgA肾病患者患有高进展风险,在10-20年内可能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接受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耐赋康®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的治疗IgA肾病的药物。根据NefIgArd III期研究结果,耐赋康®可以保护肾功能,延缓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情况,显著减少尿蛋白和血尿,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患病年龄较轻,病情易恶化至晚期肾功能衰竭。相较于欧美地区,中国患者的IgA肾病恶化速度更快,预后较差,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科主任、NefIgArd全球III期临床研究的全球指导委员会成员张宏教授表示,NefIgArd研究结果表明,耐赋康®有助于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阶段,能显著降低尿蛋白和血尿水平,同时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中国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使用耐赋康®能将肾功能下降减少66%,将进展至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推迟12.8年。耐赋康®的上市填补了中国IgA肾病无对因治疗药物的不足,受益于此的是中国患者,有望改善疾病的预后情况,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亚洲地区的IgA肾病危害和防治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主任谢静远教授表示:“IgA肾病在亚洲高发,也是我国青壮年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患有IgA肾病的人群中,亚洲人群发展为晚期肾病的风险比其他群体高出56%,而且疾病进展速度更快。一旦发展为晚期肾脏疾病,将给患者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压力,因此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干预,降低疾病进展风险,延缓进入透析或肾移植阶段。长期以来,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案,导致医疗需求严重不足。耐赋康®是全球首个治疗IgA肾病的药物,自去年4月开始在博鳌先行实验以来,已治疗了一百多名患者,随访结果显示,这种药物能相当有效地稳定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和血尿,并且患者对其耐受性良好。耐赋康®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的意义重大,有助于IgA肾病患者尽早开始对因治疗。”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欣喜之情,因为耐赋康®成功在中国大陆推出首款处方药,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耐赋康®经历了20年的研发历程,成为中国首个被国家药监部门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的非肿瘤用药,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并且唯一通过美国FDA全面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在国内也成为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此类药物。“我们将积极协作,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确保患者能够使用和承受起这一全球首创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并致力于优化肾病诊疗及疾病管理环境,确保更多肾病患者受益。在促进耐赋康®在中国及亚洲市场推广的同时,我们也将全力推动其他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造福更多患者。”之前,在海南博鳌试验区启动早期准入计划后,云顶新耀收到约700名患者的申请。随着耐赋康®在中国澳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获批,去年年底在澳门成功实施首次处方配发,慈善基金会启动了患者援助项目。该项目为中国大陆公民在中国澳门使用耐赋康®的患者提供资金援助,大约有400名患者参与注册。受国家政策推动影响,自去年4月耐赋康®通过绿色通道在博鳌率先进行试用以来,已治疗了100多名患者。耐赋康®的成功批准让许多中国大陆的患者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机会。目前有超过2万名中国大陆IgA肾病患者登记参与基金会的患者援助项目,将在耐赋康®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后成为用药对象,以满足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根据了解,为了协助患者可持续、规范地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推出了“护肾赋康援助项目”。这一项目旨在为中国大陆地区公民在国内使用耐赋康®治疗的IgA肾病患者提供部分药品援助。具体来说,符合项目援助条件的患者可凭临床医生处方自购4盒耐赋康®,并获赠1盒耐赋康®药品,从而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云顶新耀公司表示,将进一步提升该项创新药物的价格可承受性,并致力于2025年前使耐赋康®纳入医疗保险目录,以满足更多中国甚至亚洲的IgA肾病患者的急迫需求,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缺少治疗选择的情况。
全国医保经办机构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全国医保经办机构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全国各级医保经办机构: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在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通知》下发以来,各级医保经办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担当作为,取得积极成效。作为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要内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和生育待遇支付是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提升新生儿参保和生育保险服务温度、让群众可感可及,我们倡议: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脚下无感”。优化服务流程。聚焦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和生育待遇支付,有效破解事项涉及部门多、链条长等问题,优化服务、集成办理,减少群众跑腿,提升办理效率。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免申办”等新举措,满足群众医保经办多样化需求,实现群众“脚下无感”新体验。  二是提升服务温度,彰显“心中有感”。线上服务更温馨。充分发挥医保大数据优势,靠前服务,通过短信等多种形式做到事前应办事项温馨提醒、事后办结事项及时告知,让参保群众感知医保温度。线下服务更热情。医保经办人员服务态度应热情友好,以微笑和礼貌语言对待办理群众,确保为民服务有实招、见实效。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牢记“肩上有责”。医保经办是直接面向广大参保群众的一线窗口,肩负着搭建医保工作与群众“连心桥”的重要使命。广大医保经办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强化服务意识,践行为民担当,从群众需求出发,进一步梳理解决群众堵点、痛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医保经办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让我们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与群众情相通、意相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医保服务可感可及为目标,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奋斗。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
迈威生物的靶向Nectin-4 ADC药物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或可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

迈威生物的靶向Nectin-4 ADC药物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或可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

5月14日,迈威生物宣布他们研发的靶向Nectin-4 ADC创新药(研发代号:9MW2821)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发的快速通道认定(FTD),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该癌症患者曾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但未成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认定旨在加快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的开发和审评过程,从而加速这些药物的上市。获得快速通道认定的治疗药物有望在符合特定标准条件下接受优先审评和加速批准。9MW2821 在之前已被 FDA 批准为快速通道药物,并获得了孤儿药品资格认定,分别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道鳞癌和食道癌。有关9MW28219MW2821是迈威生物针对Nectin-4的靶向ADC新药,这是公司利用ADC药物开发平台与自动化高通量杂交瘤抗体分子发现平台两项技术共同开发的创新产品。它是国内同靶点药物中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也是全球同靶点药物中首个披露在宫颈癌、食管癌和乳腺癌适应症方面的临床有效性数据的药物。2024年2月,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并在5月分别获得了治疗食管癌和失败后转移性宫颈癌孤儿药资格认定和快速通道认定。这个品种利用了独有的联结技术和优化的 ADC 结合工艺,成功实现了抗体的有针对性修饰。一旦注射进入体内,9MW2821 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Nectin-4 结合并进入细胞内部。随后,通过酶的作用,精准释放细胞毒素,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
警惕!蜱虫叮咬致命风险高,每年数万人感染!正在高发期……

警惕!蜱虫叮咬致命风险高,每年数万人感染!正在高发期……

    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池云介绍了一起病例,母子俩因被蜱虫叮咬而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这起病例令人震惊,也提醒我们关注这种可能威胁我们健康的新型传染病。  患病的老母亲由于被蜱虫叮咬而血小板减少,鼻腔、牙龈出血,意识欠清,经过治疗后不幸离世。而她的儿子由于年轻、身体抵抗力好,病毒载量低,经过一周治疗便康复出院。    据研究显示,被蜱虫叮咬的人中每10个就有1个发病,一年至少有六万人感染。这起病例再次提醒我们,蜱虫虽然小,但它的危害不可小觑。  蜱虫叮咬事件在江苏并不少见。江苏宋先生的小舅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不幸的是,他们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离世。而宋先生在为家人办丧事时也被蜱虫咬伤,高烧不退、头晕、神志不清,在医院抢救了半个多月才出院。    无独有偶,最近杭州的冯大叔在山上被蜱虫咬伤后并未在意,但不久后却突然四肢抽搐、晕厥在地。他的儿子发现后紧急将其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冯大叔的舌苔、牙龈、肺部等多部位出血严重,经过半个月治疗才脱离危险。    据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蜱虫可以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这意味着蜱虫的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  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头部垂直向上拔出;取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水消毒;拔下来的蜱虫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切勿自行拔出或拍死蜱虫,以免引起发炎或感染。  这起病例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危害,提高对蜱虫的警惕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被蜱虫叮咬。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