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康哲药业磷酸芦可替尼乳膏获批:为白癜风患者带来新希望

康哲药业磷酸芦可替尼乳膏获批:为白癜风患者带来新希望

  9月24日,康哲药业宣布其磷酸芦可替尼乳膏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受理,适应症为白癜风。该乳膏为Incyte公司研发的JAK1/JAK2选择性抑制剂芦可替尼的创新制剂,已经在美国获得批准,专门用于12岁及以上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局部治疗。  康哲药业与Incyte于2022年达成合作,获得了该药在中国及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独家许可权。这一合作为康哲药业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广大白癜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根据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的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第24周达到F-VASI 75的比例为49.5%,显著高于预定目标。这一结果证明了芦可替尼乳膏能够有效缩小白癜风的皮损面积,恢复肤色,且所有次要疗效指标均与主要疗效一致。  不良反应方面,该药物的副作用大多为1级或2级,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康哲药业于2023年8月获得海南省药监局的临床急需进口批准,并已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应用。同时,芦可替尼乳膏也于2024年在澳门获得上市批准,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在推进新药上市的过程中,康哲药业还在进行产品的境外生产转移至国内的工作,目前已完成小试和中试,进入放大生产阶段。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康哲药业在白癜风治疗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努力。  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脱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估算,中国约有1400万白癜风患者,其中85%为非节段型白癜风。当前,现有的治疗手段如外用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疗效有限,且存在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若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在中国获批上市,将成为国内首个用于白癜风复色的处方药,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康哲药业的磷酸芦可替尼乳膏的上市申请不仅展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也为广大白癜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预示着未来治疗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警惕“食脑虫”感染:致命的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

警惕“食脑虫”感染:致命的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

  近日,我国台湾地区疾控部门报告了一例罕见的“食脑虫”感染案例,患者为一名30岁女性。在室内水上乐园游玩五天后,她出现了头痛和肩颈僵硬等神经系统症状,随后发展为发热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终于就诊三天后不幸去世。检测结果显示,水上乐园的环境样本中发现了致命的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也被称为“食脑虫”。这种感染的致死率高达95%以上,曾在中国报道的所有“食脑虫”感染病例均以死亡告终。  “食脑虫”的感染途径与危险性  “食脑虫”主要指的是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原虫,尤其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它们通常栖息在温暖的湖泊、河流、温泉及氯消毒不完全的游泳池中。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鼻腔吸入,这通常发生在游泳或玩水时,阿米巴原虫通过鼻黏膜进入大脑,导致脑膜脑炎。  这种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嗅觉障碍、发热、头痛和意识障碍等,患者在短时间内可能迅速恶化。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即使在医疗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患者的病死率也高达97%。相比于狂犬病等致命感染,食脑虫感染的致死性和急迫性令人警惕。  预防“食脑虫”感染的措施  由于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疫苗,预防成为了应对“食脑虫”感染的主要手段。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游泳选择:尽量在正规消毒的游泳池中游泳,避免在天然水域(如河流、湖泊)游玩,特别是温暖的水体。  2. 游泳后处理:在天然淡水中游泳后,可以使用鼻腔消毒液或咽喉喷雾剂清洗鼻腔,以减少感染风险。  3. 警惕症状:游泳后若出现喉咙痛、嗅觉异常或鼻塞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治疗现状与未来展望  目前,针对“食脑虫”感染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虽然已有研究尝试使用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药物,但大多数患者仍难以得到有效救治,最终以死亡告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批准抗癌药物米替福新用于治疗“食脑虫”感染,但其有效性仍需更多临床数据验证。  在我国,科学家们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研究“食脑虫”感染,建立了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但至今,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仍然缺乏,这使得感染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  “食脑虫”感染是一种潜在致命的疾病,公众需要增强对其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随着水上活动的普及,特别是在夏季,确保自身安全至关重要。科学界也需继续加强对“食脑虫”及其相关感染的研究,以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降低此类感染的威胁。
C-Lung-RADS:为中国人群量身定制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

C-Lung-RADS:为中国人群量身定制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

  肺癌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头号癌症杀手”,在中国的发病和死亡率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达106.06万,死亡人数为73.3万。早期肺癌往往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属晚期,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的研究显示,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82%,而晚期肺癌仅为7%。因此,及时识别肺结节的风险,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为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联影智能、上海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了一种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C-Lung-RADS。该系统能够全方位评估肺结节的风险等级,从而帮助医生精准筛查可疑恶性结节。这一新方法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肺癌筛查领域的重大进展。  中国肺结节风险分级系统的必要性  尽管国际上已有多个肺癌筛查指南,但目前缺乏适合中国特定人群的风险分级系统。我国的肺癌发病原因更为复杂,除了吸烟,环境因素如二手烟和油烟等对肺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现有的国际标准如Lung-RADS,往往未经过针对中国人群的验证,难以适配真实病情。许多临床医生在评估肺结节时,往往依赖经验,这导致了诊断的准确性差异,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手术。  C-Lung-RADS系统的创新设计  C-Lung-RADS系统的研发过程涉及了对12万名中国患者的肺部影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该系统采用多维度的数据驱动模式,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肺结节分级。具体而言,C-Lung-RADS首先通过影像大数据将肺结节划分为低、中、高、极高风险四个等级。然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图像级别的恶性概率,综合影像和临床信息进行精确诊断。最后,基于随访结果,开发多维度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全面评估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个性化管理建议。  经过验证,C-Lung-RADS在多个敏感性指标上优于现有国际标准,能更精准地识别高危肺结节,大大减少漏诊情况。这一系统的实施,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提供了有力支持。  促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C-Lung-RADS的推广,不仅帮助医院提高了肺结节的诊断效率,还显著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在边远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早期筛查难以进行。研究团队开发了智慧健康管理移动车,将C-Lung-RADS系统与移动医疗相结合,使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自2022年起,这一移动筛查车已在四川广安、绵竹等地服务超过3万名群众,并发现了100多例早期肺癌患者。李为民教授表示,C-Lung-RADS不仅在数据源头上具有“中国特色”,还能为医生提供更专业的肺结节评估方案,提升了我国重大疾病诊断的标准化水平。  结论  C-Lung-RADS系统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肺癌早筛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该系统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肺癌的早期筛查,为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希望。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未来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肺癌筛查的准确性,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FOXM1抑制剂耐药性机制的研究:通过铁死亡通路逆转癌细胞抗性的新策略

FOXM1抑制剂耐药性机制的研究:通过铁死亡通路逆转癌细胞抗性的新策略

  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癌细胞获得性耐药性的产生,这种耐药性会降低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乳腺癌,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ER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常常会面对癌细胞对现有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困境。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在《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Resistance to FOXM1 inhibitors in breast cancer is accompanied by impeding ferroptosis and apoptotic cell death”。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通过引发铁死亡(ferroptosis)来克服癌细胞对FOXM1抑制剂耐药的新疗法。  FOXM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FOXM1是一种促癌转录因子,它在正常的成人组织中几乎不存在,但在多种癌症中却高表达,尤其在乳腺癌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FOXM1不仅促进细胞增殖,还能抑制细胞凋亡,这使得它成为癌细胞存活和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FOXM1是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在靶点。  研究人员Benita Katzenellenbogen教授指出,FOXM1的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存活和侵袭性密切相关。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名为NB化合物的FOXM1抑制剂,最初该抑制剂能有效阻断FOXM1的活性并杀死乳腺癌细胞。然而,部分癌细胞逐渐对NB化合物产生耐药性,这使得它们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进而导致肿瘤的持续增长。  铁死亡与FOXM1抑制剂耐药性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离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铁死亡与癌细胞的代谢息息相关,因为癌细胞对铁的需求量非常大。研究团队通过全局RNA基因分析发现,当乳腺癌细胞对FOXM1抑制剂产生耐药性时,其体内的铁死亡抑制基因水平显著升高。这一发现表明,FOXM1抑制剂的耐药性可能与铁死亡的抑制有关,诱导铁死亡或许可以逆转这种耐药性。  这一发现令研究团队感到意外,他们随即对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中铁死亡状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者观察到,FOXM1抑制剂耐药性与铁死亡的抑制密切相关。如果能够诱导铁死亡,就有可能恢复FOXM1抑制剂的疗效。研究表明,铁死亡激活剂或许能够成为一种有效工具,帮助克服癌细胞的耐药性,从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前景与未来的临床应用  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细胞实验层面进行,研究者们计划在动物模型中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并最终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研究团队还指出,他们正在研究类器官模型——一种更接近乳腺癌自然环境的多细胞结构——以更准确地模拟癌症发生的环境。类器官的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FOXM1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铁死亡在其中的作用。  如果未来研究能够证实铁死亡激活剂能够逆转对FOXM1抑制剂的耐药性,这将为乳腺癌,尤其是对现有疗法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这种新型疗法有望通过调整细胞死亡通路和恢复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帮助提高癌症治疗的成功率。  结论  该研究表明,铁死亡机制在克服乳腺癌对FOXM1抑制剂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发铁死亡,研究人员有望逆转癌细胞的抗药性,进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不仅揭示了FOXM1抑制剂耐药性的新机制,还为未来开发新型抗癌疗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尽管这一理论还需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但它无疑为治疗耐药性乳腺癌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前景。
线粒体移植助力T细胞“增压”:抗肿瘤疗法的全新突破

线粒体移植助力T细胞“增压”:抗肿瘤疗法的全新突破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 ACT)通过提取患者的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在体外修饰并扩增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已成为治疗癌症的潜在有效手段。然而,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肿瘤微环境的恶劣条件使得T细胞容易耗竭,线粒体功能的下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耗竭不仅削弱了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还显著降低了免疫疗法的疗效。因此,如何恢复T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成为提升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  新型线粒体移植技术的提出  近日,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cellular nanotube-mediated mitochondrial transfer enhances T-cell metabolic fitness and antitumor efficacy”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通过增强T细胞线粒体活性从而提升其抗肿瘤效力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多能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中的健康线粒体转移至T细胞内,使得T细胞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为其“充电”。这种新颖的线粒体移植技术为免疫疗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突破点。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经过线粒体移植的T细胞在肿瘤模型中的表现显著优于未经处理的T细胞。这些被“增压”的T细胞不仅能够更有效地穿透肿瘤组织,减少了T细胞耗竭的现象,还表现出更持久的抗肿瘤能力。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标志着细胞器疗法的曙光到来,即通过将细胞器直接运输到细胞中,以恢复或增强其功能。  CAR-T疗法的突破与线粒体功能的增强  过往关于恢复T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尝试主要集中在基因靶向和特定代谢通路的调控上。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无法应对线粒体已被损伤或功能失调的情况。相比之下,该研究采取了全新的策略:将完整的健康线粒体通过纳米管直接转移到T细胞中,犹如在细胞层面进行“器官移植”。这一方式不但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还显著增强了T细胞的代谢能力。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纳米管从免疫细胞中吸收线粒体,这一机制为研究提供了启发。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着手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相互作用。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科学家观察到BMSCs能够利用纳米管将线粒体传递至T细胞中。这种线粒体转移的方式通过恢复T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能力,使其在面对肿瘤时展现出更强的抗癌潜力。  线粒体移植的抗肿瘤效果  为了验证这项技术的实际效果,研究团队将经过线粒体增强的T细胞注入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结果显示,携带额外线粒体的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反应,且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T细胞不仅能更有效地穿透肿瘤,还能快速繁殖,并将额外线粒体传递给后代细胞。这使得新生的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效的代谢和呼吸能力,延长了其存活时间,并显著减缓了T细胞耗竭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经过线粒体移植的人类T细胞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能力。这为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免疫治疗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中,由于线粒体功能损伤而表现不佳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CAR-T细胞,通过线粒体增强后,其抗癌效果显著提升。  未来的应用与前景  这一研究为过继性T细胞转移疗法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科学家可以利用患者匹配的BMSCs来为T细胞“增压”,以提升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线粒体移植技术的成功不仅为免疫疗法开辟了新的方向,也为细胞器医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突破性的技术不仅可能显著提高癌症治疗的成功率,还为其他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总之,该研究首次确立了细胞间线粒体转移作为细胞器疗法的原型,为开发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通过增强T细胞代谢能力以克服肿瘤微环境不利条件的技术,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或将成为未来免疫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ARP囊泡:细胞内新型快速循环机制的发现与研究

CARP囊泡:细胞内新型快速循环机制的发现与研究

  内吞是细胞将外界或细胞膜上的物质通过膜囊泡运输进入细胞的关键过程。在此过程中,早期内体对进入的物质进行分选,大部分受体和膜蛋白通过循环途径回到细胞膜。然而,关于不同膜蛋白的循环途径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尤其是是否存在独立于经典“快速”和“慢速”循环途径之外的新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2023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何康敏课题组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了一项关于细胞内新型快速囊泡循环途径的研究。这项研究通过多种成像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快速囊泡循环途径,并将其命名为Clathrin-associated carriers in recycling pathway (CARP)。  CARP囊泡的发现及其特征  该研究利用前期开发的特异性磷脂探针PI(4,5)P2,通过三色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进行成像,发现了一类clathrin阳性但AP2阴性的囊泡。这类囊泡在细胞膜上短暂停留,能够快速招募PI(4,5)P2探针,并与细胞膜发生短暂的“触-弹”(kiss-and-run)式的互作。该过程持续时间仅为几秒到几十秒,囊泡随后再次回到细胞内。这一发现标志着与经典内吞和循环囊泡完全不同的囊泡动力学,显示出这一囊泡具备独特的循环机制。  通过进一步研究,科研团队利用3D活细胞成像、超分辨成像和光电联合成像等技术,证实这些囊泡来自细胞内clathrin和AP1阳性的结构,表明其与内体内的经典循环途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人员将这一类快速循环的囊泡命名为CARP囊泡。  CARP囊泡的生成与功能  为了深入解析CARP囊泡的生成机制,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TIRFM的活细胞成像筛选和图像分析系统,发现了与CARP囊泡相关的一系列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包括在CARP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前、融合中及囊泡剪切后的过程。研究表明,这些蛋白质介导了CARP囊泡的生成、运输和融合。  同时,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敲除或敲降retromer、retriever等retrieval复合物的核心组分,发现CARP囊泡是以独立于经典retrieval复合物的方式生成于早期内体。更重要的是,CARP囊泡能够介导包括转铁蛋白受体等受体的持续循环,也可以促进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信号转导受体的快速循环。  CARP循环途径的独特性  CARP囊泡的循环途径与经典的囊泡循环机制存在显著不同。在生成方式、膜融合方式、功能及其关键调控因子方面,CARP途径展现了独特性。该研究通过耦合探测膜脂探针、基因编辑、成像技术和图像定量分析等手段,揭示了CARP途径在细胞内囊泡循环中的重要角色,表明其可能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循环机制。  科研工作的支持与展望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展示了在内吞及囊泡循环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CARP途径的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细胞内囊泡循环机制的认知,还为理解某些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膜蛋白循环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一研究为未来深入探索CARP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节和疾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更多研究的推进,CARP囊泡有望成为揭示细胞膜蛋白动态调控的重要分子工具,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干预靶点。  总之,CARP囊泡的发现为膜蛋白循环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为未来细胞生物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中国科技论文与国际影响力的崛起:从全球排名到科研成果

中国科技论文与国际影响力的崛起:从全球排名到科研成果

  在全球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逐渐走在世界前列。根据2023年数据,各学科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首次排名全球第一,凸显了中国科研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2024年7月的数据进一步表明,中国在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领域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显示出中国在前沿研究和创新中的重要贡献。  学科影响力期刊中的中国表现  2023年,全球178个学科中共有161种最具影响力期刊,这些期刊通常代表着各学科的最高水平。在这些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1440篇,其中中国的贡献为14227篇,占全球总量的27.7%,首次超越其他国家,排名世界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反映了中国科研的蓬勃发展,也表明了中国科研人员在全球科研网络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在热点和高被引论文中的领先地位  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量达到了2071篇,占全球总数的48.4%,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此外,中国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达到了6.57万篇,占全球的33.8%,虽然尚未超过美国的7.65万篇(占全球39.3%),但差距正在缩小。高被引论文通常代表着在某一领域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和引用频率的提升。  国际顶级期刊中的中国论文  《科学》、《自然》和《细胞》被公认为国际上最具学术声誉的三大科技期刊。这三大期刊不仅反映了全球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也是全球科研人员争相发表成果的场所。2023年,这三种期刊共刊登了5907篇论文,其中中国贡献了395篇,全球排名从2022年的第4位跃升至第2位。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顶级学术圈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引用  根据最新的十年统计数据,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16.20次,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5.76次。尤其是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和数学等七个学科,中国的论文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一。这一表现表明,中国在多个关键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得到了国际科研界的高度认可。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共发表了69.59万篇卓越科技论文,较2022年增加了10.01万篇。其中,临床医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达到了9.06万篇。这些卓越科技论文不仅体现了中国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也展示了中国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强劲创新能力。  国际合作与引用  国际合作在现代科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3年,中国与国际合作的论文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20.4%。其中,中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占比高达73.8%,合作国家包括177个地区和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位列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的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的频率也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论文在发表当年即获得引用的比例中,超过四成来自国际引用,显示出全球科技界对中国科研成果的高度关注。  主要引用来源与领域  印度、美国和韩国是引用中国论文次数最多的国家,其中印度位列第一。俄罗斯科学院是引用中国论文最多的国际机构。这些引用不仅反映了中国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也表明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得到高度认可。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也在稳步上升。2023年,进入本学科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中国期刊有37种,较2022年增加了2种;而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数量达到149种,比前一年增加了12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圈的声誉不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全球科研人员投稿与关注。  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的展现  随着中国核心期刊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发表。2023年,中国科技期刊共发表了3.64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农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环境科学和地学等领域。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自身的科技进步,也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知识积累。  总结  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崛起不仅体现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更体现在国际引用率和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与全球科研伙伴合作,以及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卓越成果,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未来,随着中国在国际科技圈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必将继续加速,推动全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陈志坚与cGAS发现:破解DNA免疫传感的奥秘

陈志坚与cGAS发现:破解DNA免疫传感的奥秘

  2024年9月19日,华人科学家陈志坚因其在DNA传感机制中的杰出贡献,荣获了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这一发现为解释先天免疫系统如何感知外来及自身DNA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也为癌症、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陈志坚教授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担任分子生物学教授及炎症研究中心主任。  cGAS的发现与先天免疫的奥秘  早在20世纪初,免疫学的奠基者埃利·梅契尼科夫就指出,核酸能够刺激免疫反应。然而,科学界长期未能解开这一机制的具体运作方式。DNA通常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当它出现在细胞质中时,细胞便会发出警报,启动免疫反应。这一警报依赖于一种名为模式识别受体的“探测器”,其能够检测并识别病原体或自身衍生的威胁。科学家们曾发现Toll样受体能感知核酸发出的危险信号,但这一机制并非免疫系统的唯一防线。  2008年,美国科学家格伦·巴伯与中国科学家舒红兵分别独立发现了STING蛋白,它在DNA感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启动Ⅰ型干扰素的产生,从而帮助细胞抵御病毒。然而,STING本身并不能直接感知DNA,这意味着在DNA感知和STING激活之间仍存在一个关键的未解环节。  寻找关键环节:cGAS的发现  陈志坚团队的研究集中于揭开细胞内DNA传感器的运作机制。通过实验,他发现了在DNA感知过程中,STING激活是由一个小分子信使引发的,这个信使由鸟苷酸和腺苷酸连接在一起,称为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cGAMP是DNA传感的核心信号分子,它通过与STING结合,促使细胞产生抗病毒干扰素。然而,cGAMP是如何产生的?又是谁负责制造这一信使?  通过进一步实验,陈志坚团队发现了这一关键酶——cGAS。cGAS能与游离的DNA结合,启动酶促反应并产生cGAMP。cGAMP随后激活STING,进而调控Ⅰ型干扰素及其他促炎因子的分泌,形成强大的免疫反应。更为重要的是,cGAS的反应不依赖于DNA的特定序列,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应对多种不同病原体。  cGAS的应用潜力与挑战  尽管cGAS在应对外来病原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也具有“双刃剑”的特性。某些情况下,自身DNA可能意外进入细胞质并激活cGAS,从而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异常激活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密切相关。此外,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也与cGAS的异常活跃有关。这一机制提醒科学家们,尽管cGAS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医学应用前景,但其潜在的副作用同样值得关注。  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cGAS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能够感知并防御多种DNA病毒及细菌,甚至在应对逆转录病毒(如HIV)时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此外,cGAS及其产物cGAMP在疫苗佐剂和癌症免疫治疗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们能够显著增强抗体的产生及T细胞的活性,表明这一分子通路未来可能会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方向。  总结与展望  陈志坚教授及其团队对cGAS-cGAMP-STING通路的发现,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DNA并激活免疫反应的复杂机制。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先天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空白,还为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cGAS的作用机制已经得到初步揭示,但未来仍有许多未知之处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如何平衡cGAS的免疫防御功能与其潜在的病理作用之间,仍是科学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陈志坚的贡献无疑为全球生物医学界带来了新的启示。正如他所言,科学家的好奇心和对答案的不懈追求,揭示了人类免疫系统对抗外部病原体和内部威胁的奥秘,也为人类健康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希望。
行动起来,点亮记忆之光

行动起来,点亮记忆之光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相关活动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此次活动由多个专业机构联合举办,旨在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促进早诊早治,为患者和照护者提供支持。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了防治与照护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的田金洲院士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应进行认知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他还提到,临床治疗需要与良好的陪伴结合,强调爱与照护对患者的积极影响。白岩松特别呼吁社会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认为这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活动的主题“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呼吁全社会团结行动,以积极态度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挑战。王华丽教授强调,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导致照护不足。她希望大家用积极的语言来对待疾病,帮助患者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9月20日,相关机构联合发布《“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倡议》,号召各方力量携手,利用科学知识和关爱来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孙永安教授提到,早期干预能有效减缓病情发展,提醒家属注意老年人行为变化并尽早进行认知筛查。  李金河博士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复杂的慢性疾病,需多方位干预。治疗过程中,神经炎症的控制是关键,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解恒革医生指出,照护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照护目标至关重要。孔灵芝则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照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每一份努力都是希望的体现。  赵大鹏提到,家庭照护面临情感与道德上的困境,建议通过“认可疗法”等人性化的技巧改善与患者的沟通,缓解照护者的压力。他希望在居家、社区及机构照护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为失智长辈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与会专家呼吁社会各界立即行动,共同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早诊早治,并为照护者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的良好氛围。
生物医药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生物医药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在2015年至2021年间,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一段资本市场的繁荣期,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监管改革、技术创新的浪潮以及疫情所带来的相关需求爆发,都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自2021年以来,行业面临了一些困难,资本寒冬的背景下,许多新机遇逐渐显现。  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提到,生物医药领域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精神,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时。他强调,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都应该专注于长远目标,具备耐心和应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在他看来,尽管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存在不少困难,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会。  陈义汉特别提到,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创新仍显不足。他指出,尤其是在新药的研发上,中国很少能够发现新的靶点和结构,这表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亟待加强。他呼吁行业应更加冷静、清醒地面对现状,与激光、航天、云计算和量子等技术领域相比,生物医药的创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陈义汉还强调了医疗器械国产化的重要性。尽管当前许多医院的设备质量较高,但大部分设备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发明并不在中国。面对这种状况,他相信,党和政府在推动国产替代方面的努力,将会改变这一局面。  在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资本寒冬问题上,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陈启宇表示,当前市场的不景气只是行业周期的一部分,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创新来渡过这个阶段。他提到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副总经理何苗也分析了市场现状。尽管生物医药行业仍未走出寒冬,但她看到科研和产业界的信心正在恢复。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的生物药品和生物医药制造业规模出现同比增长,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然而,她也指出当前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热门领域扎堆投资、缺乏原始创新及龙头企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2024年推出了规模达到千亿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的规模为215.01亿元人民币。这显示出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何苗提到,投资人已经意识到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更长的周期来完成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的转化过程,因此,上海国投先导母基金的投资期限设定为15年,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尽管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新的机遇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行业依然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主义精神、技术创新以及国产化将是推动生物医药行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