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转录激活机制及其促癌功能

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转录激活机制及其促癌功能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涉及多个分子和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近年来,RNA解旋酶DDX21在癌症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2024年9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刘辰莹和杜鹏团队在国际期刊《Oncoge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RNA helicase DDX21 activates YAP to promote tumorigenesis and is transcriptionally upregulated by β-catenin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促癌作用及其转录激活机制。研究发现,DDX21是β-catenin的直接转录靶基因,并通过激活YAP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结直肠癌发生机制的认识,还提出了基于DDX21和YAP通路的潜在治疗策略。  01 DEAD-box RNA解旋酶的作用机制与DDX21  DEAD-box RNA解旋酶家族在RNA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核糖体生物发生、基因转录和基因组稳定性方面。DDX21作为这一家族的成员,具有多重功能,既能调节核糖体RNA的合成,又参与双链DNA断裂(DSB)的修复。然而,DDX21的高表达与基因组不稳定密切相关,进而可能诱发肿瘤。以往的研究表明,DDX21在结直肠癌中表现出高水平的mRNA表达,但其上调的具体机制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  为了进一步研究DDX21在CRC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其转录激活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DDX21是β-catenin的直接靶基因,β-catenin能够通过转录激活DDX21的表达,并与DDX21共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02 DDX21通过YAP激活在结直肠癌中的促癌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DDX21的下游分子,研究人员进行了RNA测序分析,并发现DDX21与YAP通路有显著关联。YAP/TAZ是Hippo通路的主要下游效应分子,参与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调控。在DDX21敲除的HCT-116细胞中,YAP靶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表明DDX21通过激活YAP来发挥其促癌功能。  具体来说,DDX21缺失导致YAP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并使YAP发生细胞质转位,抑制其在核内的转录活性。这一过程减少了YAP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如CTGF、CYR61和AXL等经典YAP靶基因。而当重新激活YAP时,DDX21缺失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则能够被部分逆转,这进一步表明了DDX21通过YAP途径在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DDX21的过表达能够显著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而YAP的敲低则能够削弱这一效应。这一发现表明,DDX21不仅通过调控YAP靶基因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还可能通过其他尚未明确的机制增强肿瘤侵袭性。  03 核糖体应激与YAP激活的关系  核糖体应激是指核糖体功能受损时,细胞激活一系列应激反应以应对损伤。在结直肠癌中,研究人员发现核糖体应激通过ZAKα-MKK4/7-JNK轴上调DDX21的表达,进而影响Hippo通路中的LATS蛋白,导致YAP的激活。LATS是Hippo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下调会导致YAP去磷酸化,并增强YAP在核内的活性,促进基因转录。因此,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高表达不仅受β-catenin的调控,还受到核糖体应激的影响,这为理解结直肠癌的复杂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一发现揭示了DDX21通过核糖体应激与YAP激活之间的关联,并为针对这一通路的联合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诱导核糖体应激和抑制YAP,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的进展,这为未来的抗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04 研究小结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转录激活机制及其促癌功能。研究表明,DDX21是β-catenin的直接转录靶基因,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DDX21通过激活YAP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增殖和迁移,核糖体应激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结直肠癌发生机制的理解,还为未来开发基于DDX21和YAP通路的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DDX21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作用,并评估靶向DDX21和YAP的治疗策略在临床中的潜在应用。此外,核糖体应激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揭示其在肿瘤发生中的更广泛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揭示了DDX21在结直肠癌中的促癌机制,还为未来开发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发现为临床上靶向DDX21和YAP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望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人工智能与连接组结合的新型策略:神经回路功能预测的突破

人工智能与连接组结合的新型策略:神经回路功能预测的突破

  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如何有效测量和理解神经回路中每个神经元活动的问题。虽然现代技术已经能够成功测定神经元的连接性,但在动态变化和神经计算方面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为了揭示神经回路的功能机制,图宾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的文章《Connectome-constrained networks predict neural activity across the fly visual system》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AI)与连接组结合的新型策略。这一策略不仅能够从连接性数据中推测出神经元的功能,还能够通过AI模拟预测果蝇视觉系统中的神经元活动,为理解神经回路的计算原理提供了新的工具。  从连接组数据到神经回路功能预测  当前,神经科学家已经能够准确测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性,生成所谓的“连接组”——一种描述神经元及其连接的完整图谱。然而,单纯的连接组只能提供神经网络的静态快照,无法揭示神经元如何进行动态计算。研究人员希望能够通过连接组推测出神经元的功能和动态变化,进而预测大脑的计算方式。此次研究正是基于此目标,通过将连接组数据输入AI模型,研究人员成功预测了果蝇视觉系统中的神经元活动,并为未来的大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人员仅依靠从果蝇视觉系统连接组中收集到的神经回路连接性数据,结合AI的深度学习算法,便能够准确预测单个神经元的活性,而无需在活体实验中进行测量。这一突破表明,借助连接组与AI结合的新策略,神经科学家能够在不借助复杂实验的前提下,预测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对大脑回路的功能进行推测。  AI与连接组:从静态到动态的突破  此次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静态的连接组数据推测动态的神经活动。以往的实验需要在实验室中对活体动物的大脑进行详细测量,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通过结合AI与连接组,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推断出每个神经元的动态特性,尽管他们没有直接测量这些神经元的活动。AI模型不仅能够再现已有实验的结果,还能够揭示新的神经元功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是如何通过神经元连接来计算和处理信息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详细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的每个神经元和突触都与果蝇大脑中的真实神经元和突触相对应。尽管并没有关于每个神经元和突触的动态数据,但研究人员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推断出这些未知的参数,并将其与神经回路的功能目标(如运动检测)相结合。研究表明,这一策略能够准确预测64种神经元对视觉输入的反应,并再现过去二十多年实验中的结果。  连接组数据如何改变大脑研究方式  这项研究最为显著的突破之一在于,它展示了连接组数据如何能够改变神经科学家们产生并验证假设的方式。过去,研究人员需要通过繁琐的实验来验证他们关于大脑功能的假设。如今,通过连接组与AI结合的策略,科学家们可以在生成假设的同时,利用AI模型直接进行测试和验证。这一新策略不仅能够加速研究进程,还能够显著减少实验时间和资源的消耗。  研究人员生成了超过450页的预测结果,包括识别出了一些此前未被发现的、可能参与运动检测的细胞。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后续的实验加以验证,为未来的大脑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这种基于连接组数据的预测模型能够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复杂的神经计算机制,同时为跨物种和不同大脑区域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可能性。  新策略的应用潜力与未来发展  研究者认为,这一新型策略特别适用于神经元连接稀疏的场景,这是生物学神经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征。果蝇视觉系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案例,研究人员通过连接组与AI模型的结合,不仅能够预测神经元的动态活动,还能够生成更加全面的假设用于未来实验研究。这一突破表明,AI和连接组结合的策略具有跨物种的普遍适用性,未来甚至可能应用于哺乳动物,甚至人类的大脑研究。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策略有望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方法需要长时间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而借助AI模型,研究人员可以快速生成关于神经回路功能的预测,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同时,连接组与AI技术的结合还能够帮助神经科学家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的复杂计算过程,并推动新一代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论  本文展示了研究人员通过结合AI与连接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策略,能够通过神经回路的连接性测量,推测出神经元的动态活动。研究不仅为果蝇视觉系统的神经回路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也为跨物种和跨区域的大脑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技术的进步,AI与连接组结合的策略将在神经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理解大脑的复杂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基于连接组与AI的神经回路功能预测新策略

基于连接组与AI的神经回路功能预测新策略

  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在测定大脑中神经元连接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于如何将这些连接性数据转化为对大脑功能机制的深入理解,科学家们仍面临诸多挑战。虽然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成功测量神经回路中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但动态的神经活动特性仍无法被完全掌握。为了弥补这一缺口,研究人员通过结合人工智能(AI)和连接组学的潜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策略,能够通过神经元连接性数据,推测神经回路的功能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发表,题为“Connectome-constrained networks predict neural activity across the fly visual system”,为神经科学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和思路。  该研究的核心在于利用连接组与AI技术来预测神经元的活动,而不必通过活体实验逐个测量神经元的动态变化。这一策略尤其适用于复杂的神经系统研究,比如果蝇的视觉系统。通过收集果蝇视觉系统的神经回路连接性数据,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详细的AI模拟模型,该模型成功预测了果蝇视觉系统中单一神经元的活性。该系统不仅能够再现过去数十年实验中的结果,还揭示了新的神经元功能,为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关于大脑功能的研究,多依赖活体实验室的复杂测量。然而,这类实验存在技术限制,许多潜在的重要信息往往无法捕捉。而AI和连接组的结合使得神经科学家们能够通过已有的连接性数据,推断出神经元的活性,并提出有待在实验室中进一步验证的假设。果蝇的视觉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研究人员通过建立AI模型,成功预测了64种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此外,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再现已有实验结果,还能为未来的实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详细的连接组数据,建立了一个与真实大脑高度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尽管研究人员无法直接获取每个神经元的动态变化,但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他们能够推断这些神经元的动态特性,并结合对神经回路功能的已有认识,生成详细的假设。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不仅揭示了新的神经元功能,还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参与运动检测的细胞。这些细胞为未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的突破点在于成功实现了连接组与神经活动的结合。尽管连接组学提供的是大脑静态结构的快照,但研究人员通过新型策略,成功弥合了静态连接组与活体大脑动态计算之间的差距。这项研究证明了,通过AI和连接组学的结合,神经科学家能够在无须直接测量每个神经元活动的情况下,预测大脑回路的功能。这一方法不仅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和成本,还为跨物种和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回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项研究主要集中于果蝇的视觉系统,但该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物种及大脑区域。尤其是在神经元连接相对稀疏的情况下,这一策略的效果更为显著。通过对果蝇的实验验证,研究人员展示了该策略的强大潜力,并认为未来在哺乳动物,甚至人类的大脑研究中,该方法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到,随着AI和连接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实验室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通过这一新型策略,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已有的连接性数据,生成关于神经回路功能的详细假设,并对其进行预测性验证。这不仅加快了研究进程,也使得神经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脑复杂的计算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结合连接组学与AI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回路功能预测策略。这一策略利用神经元的连接性数据,成功预测了果蝇视觉系统中多个神经元的动态活动,为理解大脑的计算机制提供了新的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方法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物种的大脑研究,推动神经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开创神经外科新纪元

我国自主研发的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开创神经外科新纪元

  2024年9月18日,华科精准宣布其自主研发的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上市。这款手术机器人不仅是国内首款针对脑与脊柱外科的手术机器人,也是全球首款具备三重功能的全能型系统,涵盖了脑外科手术定位、导航以及脊柱外科手术定位三大功能。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全球领先地位。  据了解,华科精准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凝聚了华科精准团队20多年的研究成果。该系统是基于高精度的自动化机械臂和触觉反馈技术,结合先进的可视化导航和动态追踪功能,实现了脊柱手术中对患者体位的实时动态追踪与微创操作。通过视觉定位技术,该手术机器人能够识别患者在呼吸中的体位变化,并同步调整手术定位,确保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颅内疾病,如肿瘤、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症和三叉神经痛等。在脊柱外科领域,该系统可以用于执行复杂的外科手术操作,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以及经皮椎体成形术等。这一新型智能手术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手术的高精度定位,还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微创程度。  华科精准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TO)刘文博介绍,早在2011年,华科精准团队就与清华大学合作,启动了手术机器人的研发项目。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公司于2015年正式注册成立,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尤其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凭借技术优势,华科精准已迅速成长为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  华科精准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成就并非偶然。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已成功推出多个型号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业内专家一致认为,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作为全球首款全能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其推出不仅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也表明我国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可用性和应用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标准。  这种突破性的成就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技术前沿同台竞技的能力。在欧美手术机器人行业长期领先的背景下,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并为我国的医疗科技产业树立了新标杆。  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不仅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也将对我国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随着该系统的上市,手术机器人将为神经外科全科业务提供全新的智能化平台,进一步提升脑外科与脊柱外科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未来,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有望在更多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造福更多的神经外科患者,推动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华科精准X1000系列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批准上市,不仅是华科精准自主研发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技术创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策略的升级与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策略的升级与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咳嗽、咳痰、气短和呼吸困难。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我国,慢阻肺病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控这一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规范和加强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  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及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现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加入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一举措标志着慢阻肺防治工作的重心进一步下沉至基层,推动了慢阻肺的早期发现、诊断与干预,增强了社区医疗机构在慢阻肺管理中的作用。  为配合上述政策的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发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这一规范明确了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服务对象是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并规定了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建档、定期随访、分类干预以及健康检查等。同时,规范还详细规定了慢阻肺患者随访服务的流程、质量要求和评价指标,以确保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相关服务工作。  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慢阻肺病的防治核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强调,当前我国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由于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常常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许多患者在病情恶化至中重度或极重度时才开始接受治疗,此时的干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规范的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早期慢阻肺的重要手段,而在确诊后,规范使用吸入制剂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钟南山还指出,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是慢阻肺防治的第一线,尤其是在高危人群筛查、戒烟干预、长期随访管理和康复治疗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开展了一系列慢阻肺病防治项目,其中包括慢阻肺规范化分级诊疗、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等。此外,该中心还在全国多个地区试点推行慢阻肺病基层健康管理服务,并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了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慢阻肺防治能力。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阻肺病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效果,推动了疾病防控的整体水平。  《通知》还特别指出,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财政补助标准将提升至每人94元。这笔新增经费不仅用于扩大慢性病患者的服务覆盖面,还将用于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服务等。对于慢阻肺患者,政策着重强调要强化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尤其是在肺功能筛查、戒烟、疾病管理等方面,力求通过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此外,针对老年人健康服务,文件也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特别是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服务,除了现有的免费体检项目,还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扩展检查项目。例如,一些次均费用较高的体检项目可以按周期进行检查,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通知》还鼓励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服务,以丰富健康管理手段。  总的来说,国家对慢阻肺病防治的政策正朝着更加精细化、基层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提高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的覆盖面,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力量,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望进一步优化,疾病的防控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增加,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将更加充分,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也将不断提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也为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GCS1通过USP10介导的GRP78去泛素化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

GCS1通过USP10介导的GRP78去泛素化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

  在结直肠癌的研究领域中,内质网应激作为调控癌细胞生长、增殖及死亡的关键机制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南京医科大学傅赞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GCS1通过USP10介导的GRP78去泛素化作用,在抑制内质网应激的同时,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及转移过程。该发现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本文对该研究的背景、实验发现及机制解析进行了详细阐述。  01 结直肠癌的背景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高发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尽管临床上采用了多种治疗方式,但CRC的五年生存率仍然较低。因此,研究CRC的分子机制,尤其是与癌症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关键调控因子,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R应激)在CRC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内质网作为细胞中蛋白质折叠、成熟和运输的关键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会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导致细胞内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通常情况下,GRP78(糖蛋白78)作为UPR的主要调控蛋白,能够与多个UPR关键传感器结合并维持其不活化状态。然而,在应激状态下,GRP78与这些传感器分离并激活UPR的下游信号通路,帮助细胞恢复稳态。若应激过于严重且不可修复,细胞将通过UPR诱导凋亡。  02 GCS1在体外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GCS1在CRC中的功能,研究人员对多种结直肠癌细胞系进行了实验验证。他们发现,GCS1在CRC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差预后密切相关。为验证GCS1在CRC中的具体功能,研究人员对DLD-1和RKO细胞进行了GCS1的敲低实验,并对HCT116细胞进行了GCS1的过表达实验。  克隆形成实验表明,敲低GCS1显著抑制了DLD-1和RKO细胞的增殖,而过表达GCS1则增强了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进一步的EdU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GCS1的高表达组显示出显著的增殖增强效果。此外,CCK-8实验结果显示,GCS1能够有效促进CRC细胞的生长。  在迁移与侵袭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GCS1的高表达还显著促进了CR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伤口愈合实验也显示,GCS1过表达组的细胞迁移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而敲低GCS1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以上体外实验结果表明,GCS1在CRC的恶性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03 GCS1在体内通过USP10介导的GRP78去泛素化减轻ER应激  为了进一步探讨GCS1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对过表达GCS1的HCT116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了RNA测序分析。KEGG富集分析显示,GCS1主要参与了蛋白质加工、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通路的调控。已有研究表明,GCS1能够通过特定机制减轻ER应激。因此,研究人员推测GCS1可能通过调节ER应激中的凋亡信号通路来促进CRC的恶性进展。  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GCS1在ER应激中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GCS1的过表达显著减少了HCT116细胞的凋亡,而GCS1敲低后,DLD-1和RKO细胞的凋亡率则明显增加。此外,Western blot分析显示,GCS1过表达后,CHOP和cl-Caspase 3的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证实了GCS1通过减少ER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了CRC的增殖。  为了解GCS1在体内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皮下异种移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GCS1的促癌效果。实验表明,GCS1敲除显著抑制了CRC细胞的异种移植肿瘤生长,而GCS1的过表达则促进了肿瘤的生长。测量结果也显示,GCS1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04 研究总结与临床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GCS1在结直肠癌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CS1通过招募USP10去泛素化GRP78,从而减轻ER应激,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转移,同时减少ER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该研究首次明确了GCS1作为CRC中的重要致癌基因,并为其成为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未来,针对GCS1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提高CRC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手段。
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与转移: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

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与转移: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尽管手术和免疫疗法有效缓解了CRC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结直肠癌转移率的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成为改善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寻找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对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近期,郑州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指出其在肿瘤生成和转移中的关键角色。  CCDC113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CCDC113在CRC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CCDC113属于CCDC家族,该家族包含180个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螺旋-环结构域,广泛参与肿瘤生成、蛋白质支架等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研究发现,CCDC113不仅在体外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还在体内模型中显著增强了CRC的肿瘤生成和肝转移能力。  CCDC113过表达促进CRC细胞增殖与迁移  为了验证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建立了CCDC113过表达的细胞系。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研究人员观察到CCDC113过表达后,CRC细胞HCT116和RKO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侵袭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CDC113过表达显著促进了HCT116和RKO细胞的迁移能力。此外,研究表明CCDC113过表达还降低了细胞凋亡率,进一步证实其在促进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CCDC113过表达增加了与肿瘤侵袭和迁移相关的MMP2蛋白的表达,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上升。这些结果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分析相一致,表明CCDC113过表达促进了CRC细胞的迁移和转移。  CCDC113过表达促进体内肿瘤生成与转移  在体内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CCDC113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结直肠癌肿瘤生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CDC113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且肿瘤组织中CCDC113和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在尾静脉转移模型中,CCDC113过表达的HCT116细胞在裸鼠体内引发了更多的肝转移结节,表明CCDC113过表达显著促进了结直肠癌的转移能力。  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RNA-seq和TCGA数据库的分析显示,CCDC113与TGF-β信号通路呈正相关。TGF-β信号通路在多种癌症中被证实是一个关键的调节通路,它不仅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参与了肿瘤的转移。通过使用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加仑塞替,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在体外和体内逆转由CCDC113过表达引起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的现象。这进一步证明了CCDC113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来促进CRC的发生和转移。  CCDC113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研究结果表明,CCDC11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CDC113不仅能够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还可能成为治疗的靶点。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消除CCDC113过表达导致的致癌效应。这意味着,针对CCDC113或TGF-β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有望为CR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总结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CCDC113在结直肠癌中的关键作用。CCDC113过表达促进了CRC的肿瘤生成和转移,而其敲低则显著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CCDC113通过TGF-β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可以逆转其致癌效应。研究表明,CCDC113不仅是CRC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还可能成为未来治疗CRC的新靶点。这一发现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或将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带来新的希望。
TAAR1遗传突变与神经精神疾病:从遗传学角度揭示精神健康的新线索

TAAR1遗传突变与神经精神疾病:从遗传学角度揭示精神健康的新线索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靶点,逐渐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期刊《Genomic Psychiatry》上的一篇题为“TAAR1遗传突变与神经精神性疾病之间的关联”的综述文章中,揭示了TAAR1基因突变可能在理解和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TAAR1: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新兴靶点  TAAR1主要在大脑中表达,近年来被认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目前,多个针对TAAR1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然而,TAAR1的遗传突变在人类精神健康障碍中的作用仍然不完全为人所知。TAAR1作为大脑中痕量胺的受体,与大脑信号通路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系统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由于多巴胺在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TAAR1受体功能的改变可能对精神病的发病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罕见TAAR1突变与精神疾病的潜在关联  该综述文章的主要观点之一是,TAAR1的某些罕见突变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联。研究人员发现,在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患者中,识别出多种TAAR1突变。这些突变会显著影响受体功能,破坏关键的大脑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认知功能、情感调节及代谢健康。研究者指出,TAAR1突变不仅可能改变患者对当前靶向性药物的反应,还可能影响患者的代谢状态,进一步加剧精神疾病的症状。  TAAR1突变与痕量胺失衡的联系  痕量胺是一类能够激活TAAR1受体的小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痕量胺失衡可能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多项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等患者的痕量胺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与疾病之间的机制仍未被完全理解。研究人员推测,TAAR1遗传突变可能是痕量胺失衡与精神疾病之间的重要桥梁,突变会导致TAAR1功能异常,从而影响痕量胺的代谢,促进精神疾病的发生。  个体化医学研究的潜力:遗传突变的筛选与靶向疗法  文章强调,理解TAAR1突变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或许能够帮助开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针对TAAR1突变的遗传筛选,未来可能会成为精神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Britto Shajan认为,了解这些罕见遗传突变不仅有助于改善现有疗法的疗效,还能够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TAAR1靶向性疗法在未来可能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等疾病的新型工具。  多巴胺系统与TAAR1的相互作用  多巴胺系统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TAAR1突变可能会通过影响多巴胺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展。TAAR1和多巴胺受体之间的复杂互动使得该受体成为研究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Nair博士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TAAR1遗传突变如何与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相互作用,这可能揭示精神疾病发病背后的更深层次机制。  未来研究方向与临床应用前景  尽管当前的研究揭示了TAAR1突变与精神疾病之间的潜在关联,但研究人员也强调,后续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深入理解这些罕见突变的重要性。同时,还需探索这些突变对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具体影响。TAAR1遗传突变可能为未来的精准精神病学研究提供关键线索,帮助开发针对特定遗传变异的靶向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建议,未来的TAAR1靶向性药物开发应考虑到这些基因突变对治疗反应的潜在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这篇观点综述文章揭示了TAAR1遗传突变在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中的重要作用。TAAR1突变可能通过影响痕量胺代谢及多巴胺信号通路,促使疾病发生发展。理解这些基因突变如何作用于神经系统,将为未来精神疾病的个体化医学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这一研究或许是科学家们揭开人类精神健康疾病背后复杂遗传架构的关键一步,为开发针对这些挑战性疾病的创新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打开了新的大门。
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膳食与营养报告:揭示认知障碍患者饮食结构失衡与潜在健康风险

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膳食与营养报告:揭示认知障碍患者饮食结构失衡与潜在健康风险

  2024年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布了《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膳食与营养报告》。该报告由中国老年保健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携手公益组织发起,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重点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膳食结构、能量摄入和营养摄入情况,以及不同地区膳食习惯对认知障碍的影响。这一报告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膳食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结构失衡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认知功能、尚无有效治愈方法的神经变性疾病。随着老龄化加剧,该疾病的发病率在中国不断攀升,不仅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中国老年保健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解恒革指出,近年来,社会对该病的关注逐渐增多,但在有效的干预与管理上,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出AD患者的饮食结构存在显著不平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表示,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标准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谷薯类和畜禽肉类的摄入量虽符合推荐量,但具体食物种类选择上存在严重偏差,特别是全谷物和薯类的摄入量明显不足,这影响了膳食的整体营养质量。  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与过量  报告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蛋类、水果、鱼虾、蔬菜和奶类等食物的摄入远低于膳食指南的推荐标准,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则显著偏高,达到了推荐量的1.9倍。营养学家指出,这种不均衡的膳食模式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过量摄入某些食物或缺乏其他重要营养素可能加剧认知功能的退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AD患者的能量摄入普遍不足。王刚指出,调查显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均能量摄入量为1128.1 kcal,远低于老年人的推荐摄入标准。这种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机能,影响其健康状况。  膳食炎症指数与认知障碍的关联  此次报告还揭示了膳食炎症指数(DII)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的紧密联系。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DII值为2.46±1.73,显著高于普通老年人群。这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饮食更倾向于促炎性食物,而这些食物可能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AD患者DII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西南地区患者的膳食炎症指数较低,仅为2.1,而西北地区的患者膳食炎症指数则高达2.8,表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对认知健康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改善膳食结构以应对阿尔茨海默病  为了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健康风险,王刚建议,应通过增加全谷物、薯类、果蔬、鱼虾及奶类的摄入,减少促炎性食物的比例,来平衡膳食结构。这种改变不仅有助于控制患者的体重和改善代谢,还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维护认知功能。此外,适当提高能量摄入水平,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社会合作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  解恒革强调,《2024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膳食与营养报告》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膳食需求及其与认知健康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膳食管理和营养干预,制定更加科学、个性化的营养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减缓认知障碍的进展,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膳食结构中的潜在问题,并为未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将逐步得到改善。
Epitomee可吞咽胶囊:无药物体重管理的创新之路

Epitomee可吞咽胶囊:无药物体重管理的创新之路

  以色列公司Epitomee Medical Ltd. 近日宣布,其Epitomee®可吞咽胶囊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这一创新医疗设备旨在为BMI在25-40 kg/m²的成年人提供非药物的体重管理解决方案,用户需配合饮食和运动。该胶囊的获批,标志着体重管理领域的重要突破,为全球数百万面临肥胖问题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Epitomee胶囊的创新机制  Epitomee®胶囊通过纯机械作用帮助患者减肥。当胶囊被吞下并进入胃部后,它吸收胃内水分,形成三维基质结构,占据胃部空间,从而产生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这种无药物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常规的药物或手术疗法,避免了药物相关的副作用或侵入性操作。其创新之处在于完全基于物理占位,不涉及化学物质的作用,使其在安全性和可耐受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Epitomee胶囊是一种标准尺寸的口服胶囊,简单易用,适合希望通过非药物方式减轻体重的超重和肥胖人士。这种新颖的技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还降低了体重管理的门槛,减少了药物治疗的复杂性。  RESET研究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Epitomee®胶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RESET研究中得到验证。该项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招募了279名超重和肥胖的成年参与者。受试者被随机分为测试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每天两次服用Epitomee®胶囊或安慰剂,并配合饮食和运动持续24周。  研究显示,使用Epitomee®胶囊的受试者在减重效果上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5.5%的治疗组受试者体重减少至少5%,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预期的35%阈值(P<0.0001)。此外,Epitomee®胶囊在整个研究期间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高,退出研究的比例也低于安慰剂组。  无药物体重管理的未来  Epitomee®胶囊的获批意味着患者在体重管理领域有了全新的选择,尤其是对那些不愿意使用药物或接受侵入性治疗的人群。这种无药物的方案既满足了安全性要求,又在使用便捷性和效果上表现优异。FDA的批准也进一步肯定了Epitomee®胶囊的市场潜力。  Epitomee Medical Ltd. 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Shimon Eckhouse博士在评论这一获批时表示,这项创新疗法为寻求体重管理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公司CEO Dan Hashimshony博士也补充道,这一突破性的产品是全球肥胖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未来将推向美国市场,并与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其商业潜力。  Epitomee Medical的未来发展  Epitomee Medical Ltd. 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研发安全、有效的健康管理技术。公司除了在体重管理领域推出Epitomee®胶囊外,还专注于生物药物的口服给药平台开发。该平台旨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帮助将药物有效输送至吸收部位。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为药物研发和递送领域带来新突破。  总的来说,Epitomee®胶囊的获批不仅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案,也彰显了无药物治疗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市场的拓展,这款创新产品将进一步改变体重管理领域的格局,造福更多需要减肥的患者。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