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南开大学等团队成功解析BDQ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

南开大学等团队成功解析BDQ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222042、32100976、32394010)等资助下,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贡红日教授、饶子和院士团队联合广州实验室刘凤江副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高岩副研究员,在研究贝达喹啉(Bedaquiline, BDQ)及其衍生物TBAJ-587抑制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BDQ及TBAJ-587对结核分枝杆菌和人源ATP合成酶的抑制机制(Inhibition of M. tuberculosis and human ATP synthase by BDQ and TBAJ-587)”为题,于2024年7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侵袭肺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BDQ是一种靶向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抑制剂,可以高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研发上市的第一个抗结核新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耐利福平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长程治疗方案的首选药物。然而,研究发现BDQ与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而且对人源ATP合成酶也存在潜在的交叉抑制活性。因此,揭示BDQ的作用机理及其抑制人源ATP合成酶活性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型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抑制剂、减少治疗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采用了“基因敲入-基因敲除-基因过表达”策略,结合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蛋白纯化方法,成功获得了耻垢分枝杆菌中均一稳定有活性的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蛋白样品。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BDQ结合状态下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他们发现,BDQ及其衍生物TBAJ-587主要通过喹啉基团(A基团)和二甲氨基基团(D基团)与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多个跨膜区域位点相互作用,阻止了ATP合成酶跨膜区域c环的旋转,从而阻断质子的运输和ATP的合成,最终切断结核分枝杆菌的能量获取,实现对病菌的杀伤效果。  此外,研究团队还成功解析了人源ATP合成酶结合BDQ的冷冻电镜结构,发现BDQ和TBAJ-587对人源ATP合成酶均存在交叉反应。基于BDQ中B基团和C基团优化产生的TBAJ-587能够降低与hERG蛋白的相互作用,但要进一步优化其A基团才能降低与人源ATP合成酶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全面解析了BDQ及其衍生物TBAJ-587抑制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分子机理,揭示了它们与人源ATP合成酶之间的交叉反应机制。这为开发出更高选择性、具有更少副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进一步优化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可以减少对人源ATP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同时保留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强效抑制能力。  该研究不仅在科学理论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也为临床上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更多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些发现有望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手段,为结核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这项研究进展展示了科学家们在抗结核药物研发领域的创新思路和努力,推动了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深入理解药物与靶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团队为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的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CAR-T细胞与HSCT组合治疗恶性血液病取得新突破!

CAR-T细胞与HSCT组合治疗恶性血液病取得新突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270234、82130003)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黄河教授和胡永仙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的王东睿教授团队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的张鸿声教授团队,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项研究成果以“无需GVHD预防的CD7 CAR-T细胞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Sequential CD7 CAR-T Therapy and Allo-HSCT without GVHD-prophylaxis Drugs)”为题,于2024年4月25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在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然面临复发的风险。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被认为有望提高难治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然而,传统的移植方案通常需要进行清髓性预处理化疗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这些化疗及免疫抑制药物不仅具有较大的副作用,还可能清除体内的CAR-T细胞,影响其抗肿瘤效果。因此,如何合理设计CAR-T与HSCT结合的临床方案,在造血干细胞成功植入的基础上保留CAR-T细胞的功能并控制GVHD,是提高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关键问题。  针对复发或难治性CD7阳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一体化”(all-in-one)方案,即CD7 CAR-T与HSCT序贯治疗,无需传统的清髓性预处理和GVHD预防药物。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所有10名患者均达到了完全缓解状态。在随后的半相合HSCT过程中,8名患者实现了完全供体嵌合,1名患者出现自体造血,1名患者在第13天因感染性休克和脑炎死亡。另有3名患者出现了HSCT相关的2级急性GVHD。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5.1个月时,6名患者处于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完全缓解状态。患者1年的总体生存率为68%,无病生存率为54%。  这项研究发现,无需GVHD预防的CD7 CAR-T细胞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不仅安全且有效,为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治疗策略,可以在不使用传统的清髓性预处理和GVHD预防药物的情况下,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并保留CAR-T细胞的功能,从而有效控制疾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为未来CAR-T细胞治疗与HSCT结合的新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研究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方案效果不佳的难治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这一研究进展有望推动CAR-T细胞治疗与HSCT结合策略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性的治疗方案,科学家们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CAR-T细胞治疗与HSCT结合的可行性,也在实践中展示了其临床应用的潜力。
神经调控技术:缰核DBS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突破

神经调控技术:缰核DBS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突破

  缰核是连接前脑和脑干单胺能核的一个保守结构。多维度的研究表明,缰核尤其是其外侧部分与多种精神疾病,特别是重度抑郁症密切相关。脑深部刺激(DBS)作为一种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潜在方法,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并传递电脉冲来调节神经活动。目前,关于DBS调节缰核神经活动、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及其对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尚不清楚。  为了研究缰核刺激在减轻人类抑郁症状方面的临床疗效和神经机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合作,对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双侧缰核DBS植入,并给予高频持续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首次DBS开机时,研究团队探讨了急性刺激缰核对局部神经活动及相关奖赏环路关键脑区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上。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6名患者的17条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在1个月随访时降低了62.1%,3个月随访时降低了64.0%,6个月随访时降低了66.2%;同时,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在1个月随访时降低了59.6%,3个月随访时降低了64.1%,6个月随访时也降低了64.1%。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频刺激缰核对其神经活动的影响,研究团队在首次DBS开机时记录了双侧缰核在DBS关闭和开启时的局部场电位。研究发现,DBS开启后,所有患者右侧缰核θ频带功率均显著增加。此外,在所有随访期间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中,右侧缰核θ频带功率增加更为显著。  为了研究高频刺激缰核对奖赏系统的影响,研究团队分析了首次DBS开机时刺激关闭和开启时低频波动的分数幅度(fALFF)。结果显示,DBS激活后,奖赏系统中的关键脑区如内侧眶额叶皮层、中缝核和黑质致密部的fALFF均持续升高。  这项研究工作展示了缰核DB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了缰核DB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局部电生理变化及其对奖赏环路的调控机制,为临床上采用缰核DB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提供了重要证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这项研究不仅为DBS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了解缰核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通过这项研究,科学家们展示了DBS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潜力和有效性,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项技术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DBS作为一种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有望进一步揭示更多关于大脑功能和神经环路调控的奥秘。
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建库技术助力基因组研究

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建库技术助力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信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三代长读长测序组装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PacBio高保真测序技术以其高精度被视为三代测序的金标准。然而,PacBio标准建库方法对DNA输入量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小型昆虫或珍稀样本中的应用。虽然DNA扩增可以减少样本输入量,但容易引入扩增偏好和人工嵌合序列等错误,从而影响基因组的完整性及变异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开发一种低DNA用量、无扩增且操作简便的PacBio建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024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勇研究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阮珏研究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ow-input PacBio sequencing generates high-quality individual fly genomes and characterizes mutational proces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Tn5转座酶的低DNA用量、无扩增、低成本的PacBio建库技术——LILAP。研究团队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实现了两个单只雄性黑腹果蝇的全基因组测序和高质量组装,获得了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完整基因组。基因组分析发现了两种突变特性:复杂转座事件更倾向于发生在non-B DNA序列富集区域,以及基因转换事件使转座子同质化。  LILAP技术通过Tn5转座酶和发卡结构的PacBio测序接头组成二聚体转座复合物,一步实现DNA片段化和测序接头连接。整个流程在单个试管内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库过程中DNA的损失,并简化了建库流程。此外,测序接头内可以添加条形码,用于多样本混合建库测序。  为了评估该技术,研究团队使用黑腹果蝇ISO1品系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两个单只果蝇的读段测序质量中位数达到了36,即碱基错误率低于0.02%。从头组装的基因组N50值超过6MB,质量分数超过60,即碱基错误率低于10^-6,保守单拷贝基因组装覆盖度大于98%,这些指标均超过了已发表的单只果蝇基因组质量。  此外,科研人员在全基因组组装结果中还发现了内共生微生物Wolbachia pipientis的完整基因组。通过检测Wolbachia基因组内的变异情况,他们发现了三个新突变,这为后续研究共生菌和宿主的互作提供了新的线索。  LILAP作为一种低DNA输入量的三代测序建库方法,在无需扩增的情况下将PacBio测序的DNA投入量降低至100ng,适用于解析小型生物及其内共生体基因组。未来,LILAP有望在小型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较大物种的体细胞变异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果蝇个体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宿主-共生体协同进化研究等,都有望从这一技术中受益。  通过这一研究,LILAP展示了其在降低DNA用量需求、提高基因组测序质量方面的优势,为基因组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这项技术不仅能推动对小型昆虫及珍稀样本的研究,还能为更大物种的基因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LILAP的应用前景广阔,将进一步促进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申请上市,重磅突破肝癌治疗新局面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申请上市,重磅突破肝癌治疗新局面

  2024年7月17日,君实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今日受理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这是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内地递交的第十一项上市申请。  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HCC为主(约占90%)[1]。根据GLOBOCAN 2022报告,2022年全球肝癌的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86.6万和75.9万[2]。我国是肝癌大国,2022年肝癌新发病例数达到36.8万(占全球病例的42.4%),居国内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31.7万(占全球病例的41.7%),居国内恶性肿瘤第2位[3]。由于起病隐匿,约70%-80%的中国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4],中位OS仅约10个月,5年生存率约12%[5]。近些年来,随着以免疫治疗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方案的不断涌现,晚期HCC的治疗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化降期后获得根治逐渐变成可能。  本次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主要基于HEPATORCH研究(NCT04723004)。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与标准治疗索拉非尼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在全国57家临床中心开展。  2024年6月,HEPATORCH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基于独立影像评估)和总生存期(OS)均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相较于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同时改善客观缓解率和至疾病进展时间等次要终点。特瑞普利单抗安全性数据与已知风险相符,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关于详细的研究数据,君实生物将在近期国际学术大会上公布。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0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6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2024年4月,香港卫生署药物办公室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已作为首款鼻咽癌药物在美国获得批准,其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领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2022年12月和2023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2023年11月和2024年1月,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其中TGA授予1项孤儿药资格认定,HSA授予1项优先审评认定。
国内外医药市场热点

国内外医药市场热点

  飞利浦呼吸机遭遇重大问题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项公告,对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多款呼吸机发出最高级别的召回令。这些呼吸机主要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但由于其故障警报装置可能失效,这些设备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导致通气不足、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召回的产品中有两款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  强生公司发布第二季度财报  7月17日,强生公司公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与传奇生物合作的CAR-T疗法Carvykti表现突出,二季度销售额为1.86亿美元,上半年销售总额为3.43亿美元,同比增长81.5%。强生预计,2024年全年的销售额将达到880亿至884亿美元。这一预测反映了公司对未来市场表现的乐观预期。  国产放射性药物走向国际  辐联科技近日宣布,将FL-091放射性药物的全球独家权利授予SKBiopharmaceuticals公司。FL-091是一种靶向神经降压素受体1型(NTSR1)阳性的癌症治疗药物。此次交易总金额为5.715亿美元,包括首付款、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此外还有未计算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这一合作标志着国产放射性药物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进展。  市场速递  辐联科技核药对外授权  7月17日,辐联科技宣布,授予SKBiopharmaceuticals全球独家权利,用于临床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FL-091放射性药物,该药物针对靶向NTSR1阳性的癌症。这项交易总额为5.715亿美元,包括首付款、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特许权使用费未计算在内。  诺和诺德回应“口服司美格鲁肽”销售问题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以“口服司美格鲁肽”“口服GLP-1”为噱头的产品,并声称与诺和诺德有技术合作。对此,诺和诺德方面表示,公司在中国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开展此类合作。  卫材授予佐藤制药氟沙康挫在亚洲和大洋洲的独家开发权  7月17日,卫材中国宣布,与佐藤制药就抗真菌药物氟沙康挫在亚洲/大洋洲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达成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卫材将该药物在上述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独家授权给佐藤制药。  博雅生物拟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  7月17日,博雅生物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8.2亿元协议受让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罗欣药业控股子公司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7月17日,罗欣药业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罗欣安若维他药业(成都)近日收到了美国FDA签发的现场检查报告,确认已完成并通过现场检查。  资本信息  艾力斯实际控制人提议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  7月17日,艾力斯公告,实际控制人提议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建议以公司总股本4.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洁特生物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930%  7月17日,洁特生物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3050万元,同比增长929.77%。  迈普医学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27.05%-177.51%  7月17日,迈普医学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2700万元–3300万元,同比增长127.05%-177.51%。  医药动态  济民可信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及原料药获批上市  7月17日,济民可信宣布,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规格:20mg)已获批上市销售,适用于择期行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LDT)的成年患者。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7月17日,君实生物宣布,NMPA已受理公司抗PD-1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器械跟踪  冠昊医疗颅内压监测仪终止注册  7月17日,据NMPA官网,冠昊医疗颅内压监测仪终止注册。  迪玛克医药非顺应性PTCA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  7月17日,据NMPA官网,迪玛克医药非顺应性PTCA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  史赛克支架系统等多款产品获批上市  7月17日,据NMPA官网,史赛克支架系统、球囊导引导管等多款产品获批上市。  爱德华瓣膜成形环获批上市  7月17日,据NMPA官网,爱德华瓣膜成形环获批上市。  波士顿科学胆管支架获批上市  7月17日,据NMPA官网,波士顿科学胆管支架(配有NaviFlexRX输送系统)获批上市。  海外药闻  飞利浦多款呼吸机在美被最高级别召回,两款国内有售  日前,FDA发布消息,以最高级别召回飞利浦旗下多款呼吸机产品。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呼吸机故障警报装置失效,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后果。目前,召回的产品中有两款已进入国内市场。  强生第二季度销售额2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4.3%  7月17日,强生公司公布财报,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24.4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调整后净利润68.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强生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额将达到880亿至884亿美元。  新型生发器FoLix获FDA批准上市  7月17日,全球首款点阵激光生发器FoLix获得FDA批准上市。FoLix可以根据治疗区域类型和患者耐受性进行个性化设置,利用精确的激光脉冲微光束,均匀地照射在组织上,通过刺激毛囊,增加头发数量和毛囊单位。只需4-6个月的疗程即可见效,无需化学品、针头、麻醉或手术。  罗氏口服GLP-1一期研究结果积极  7月17日,罗氏宣布其口服GLP-1布CT-996一期临床试验的两个治疗组取得了积极结果。数据显示,对无2型糖尿病的肥胖受试者接受CT-996治疗4周后,经安慰剂调整后的平均体重减轻幅度达到了-6.1%(p<0.001)。  总结而言,过去一段时间内,医药行业内外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飞利浦呼吸机的召回、强生公司出色的财报表现、国产放射性药物走向国际以及多家医药公司在研发和市场拓展上的新进展,都表明了这一领域的持续活跃和快速发展。
勃林格殷格翰2024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4%

勃林格殷格翰2024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4%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强劲增长,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7.4%,达到129亿欧元。  其中,人用药品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3%,达到了103亿欧元。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欧唐静®家族和维加特®的强劲销售表现。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勃林格殷格翰在生产与供应网络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今年1月,公司宣布投资1.2亿欧元升级扩建位于希腊Koropi的工厂,以提升新上市药品和现有药品的产能,包括一些处于晚期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勃林格殷格翰积极为未来的产品组合以及即将上市的产品做准备。过去几个月,公司在各个重点治疗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年内,公司还计划发布关于肿瘤(Zongertinib)、精神健康(Iclepertin)与肺纤维化(Nerandomilast)领域的更多临床研究最新结果。  在促进整体心肾脏代谢(CRM)健康方面,勃林格殷格翰的研究努力达成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其中,survodutide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的II期临床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积极结果:与安慰剂(18.2%)相比,高达83%接受survodutide治疗的MASH成人患者实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组间差异:64.8%,95%CI:51.1% - 78.6%,p<0.0001)。此外,该试验的一项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25.9%)相比,多达64.5%的F2和F3期纤维化(中度至晚期疤痕)成人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且MASH无恶化(组间差异:38.6%,95%CI:18.1% - 59.1%,p=0.0005)。  此外,勃林格殷格翰启动了一项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合酶抑制剂(ASi)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公司还将与牛津人口健康中心合作,开展一项使用ASi治疗慢性肾病的III期临床试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肾代谢关联性疾病患者的负担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勃林格殷格翰已与美国心脏协会心肾代谢健康倡议达成了多年的赞助协议。这一最新宣布的举措将帮助公司深入了解心肾代谢疾病的患者需求,从而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肿瘤治疗领域,勃林格殷格翰通过定向投资重返这一重要领域。HER2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ongertinib治疗HER2变异阳性实体瘤患者的Ia/Ib期试验结果显示,Zongertinib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显著的有效性。尽管Brigimadlin治疗去分化脂肪肉瘤的Brightline-1临床试验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但其获益-风险评估结果仍然为阳性。这两项临床试验的详细结果将于近几个月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展望未来,勃林格殷格翰人用药品业务预计到2030年将取得多达25项获批上市的成果。动物保健业务预计到2026年将在各地市场收获20项新注册上市成果,包括产品迭代、适应症拓展和新产品的上市。  总体而言,勃林格殷格翰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战略性合作,公司正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和更高效的健康管理。
拜耳达罗他胺加ADT联合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存,引发前列腺癌治疗新希望

拜耳达罗他胺加ADT联合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存,引发前列腺癌治疗新希望

  拜耳近日宣布,其III期ARANOTE试验显示,达罗他胺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时,已成功达到了主要终点——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与安慰剂加ADT相比,达罗他胺加ADT显著提高了患者的rPFS,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达罗他胺加ADT的安全性与安慰剂加ADT相当,这一结果再次证实了之前在ARAMIS和ARASENS试验中观察到的达罗他胺的良好耐受性。基于这两项关键性III期研究的阳性数据,达罗他胺加ADT无论是否联合多西他赛,都在mHSPC患者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达罗他胺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具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以及mHSPC患者(联合ADT和多西他赛),商品名为诺倍戈®。ARANOTE试验的详细结果计划在即将召开的学术大会上公布,拜耳计划将该研究的数据提交给全球各地的卫生监管部门,以支持扩大达罗他胺在mHSPC男性患者中的使用范围。  ARANOTE试验是达罗他胺强大临床开发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研究达罗他胺在前列腺癌各个疾病阶段的应用。例如,III期ARASTEP试验正在评估达罗他胺加ADT与单独ADT治疗激素敏感性高风险生物化学复发(BCR)前列腺癌的效果。这些患者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没有疾病转移的证据,但在基线时PSMA PET/CT呈阳性。此外,达罗他胺还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泌尿生殖系统和前列腺癌试验小组(ANZUP)领导的DASL-HiCaP(ANZUP801)III期合作试验中进行研究,评估其在复发风险非常高的局限性前列腺癌中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  达罗他胺的开发和推广不仅表明了其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的潜力,也展示了拜耳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承诺。通过不断推进和扩大达罗他胺的适应症范围,拜耳希望为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达罗他胺在mHSPC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ARANOTE试验的成功不仅为达罗他胺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临床依据,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前列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公布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推进,达罗他胺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一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拜耳通过ARANOTE试验展示了达罗他胺在延缓前列腺癌进展方面的显著效果,证明了其联合ADT治疗的潜力。随着这些研究结果的进一步验证和推广,达罗他胺有望在未来的前列腺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丽珠医药与纽欧申医药合作加速神经精神类药物开发

丽珠医药与纽欧申医药合作加速神经精神类药物开发

  近日,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简称“丽珠医药”)宣布与纽欧申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纽欧申医药”)达成一项大中华区独占许可协议,协议内容涉及纽欧申医药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候选药物NS-041。根据协议,丽珠医药将在大中华区独占享有NS-041的所有权利和权益,双方将合作加速NS-041在该地区的开发和上市进程。  根据协议条款,丽珠医药将获得NS-041在大中华区的独占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并将与纽欧申医药合作,推动该药物在该地区的后续开发。与此同时,纽欧申医药将继续负责NS-041在其他全球区域的开发和商业化。  NS-041是一种高选择性的KCNQ2/3激活剂,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和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在临床前研究中,NS-041展示出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数据,有望成为同类最佳药物。目前,NS-041在中国已启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期临床研究。  钾离子通道KCNQ2/3被认为是下一代抗癫痫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有望弥补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此外,该靶点的潜在适应症还包括多种情感障碍,这有助于解决现有药物起效慢、疗效不足等临床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KCNQ2/3靶点的候选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并在癫痫和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上取得了积极的数据。  丽珠医药与纽欧申医药的合作将集中在加速NS-041的临床开发和上市进程。丽珠医药将在大中华区负责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利用其在当地市场的优势和资源,推动NS-041的快速上市。同时,纽欧申医药将继续在全球其他地区领导NS-041的开发和商业化工作,确保该药物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惠及更多患者。  NS-041的开发和推广将有助于填补癫痫和抑郁症治疗领域的空白,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癫痫和抑郁症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者急需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生活质量。NS-041作为一种新型KCNQ2/3激活剂,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临床前数据,使其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全球范围内,KCNQ2/3激活剂的研究和开发正如火如荼,多个候选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NS-041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其开发进展备受关注。通过与纽欧申医药的合作,丽珠医药将在大中华区发挥其专业优势,加速NS-041的临床研究和上市进程,力争尽早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丽珠医药与纽欧申医药的合作不仅是两家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癫痫和抑郁症治疗领域进步的重要一步。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NS-041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的创新药物,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总的来说,丽珠医药与纽欧申医药在NS-041项目上的合作,将在大中华区和全球范围内加速该药物的开发和上市进程,为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和选择。这一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丽珠医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推动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
减少成瘾风险!科学家开发新途径提高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减少成瘾风险!科学家开发新途径提高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亚利桑那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在脊髓中抑制热休克蛋白90 (Hsp90) 的特定亚型,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其负面副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提出了一种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新途径,有望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和成瘾风险。  阿片类药物长期以来被视为慢性疼痛治疗的标准,但它们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如便秘、成瘾和呼吸抑制等。新研究发现,通过调控脊髓中的Hsp90,可以在保持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Hsp90是一种伴侣蛋白,帮助其他蛋白质发挥功能,包括促进肿瘤生长的蛋白。尽管Hsp90主要在癌症研究中被关注,但施特赖歇尔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其在阿片类受体激活和疼痛缓解中的重要作用。此前的研究表明,抑制大脑中的Hsp90会阻断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但在脊髓中抑制Hsp90则会增强这些药物的效果。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在小鼠模型中测试了非选择性Hsp90抑制剂,结果显示吗啡的镇痛效果提高了2至4倍,同时耐药性降低,已经形成的耐药性也得以逆转。然而,早期癌症研究发现,非选择性Hsp90抑制剂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例如黄斑变性。因此,施特赖歇尔团队决定聚焦于Hsp90的四种异构体之一,尝试选择性地抑制这些异构体。  “异构体类似于同一汽车的不同配置,”施特赖歇尔解释道。“它们有相似的功能,但略有不同。”通过使用选择性抑制剂,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和分离在脊髓中和大脑中活跃的Hsp90亚型,特别是Hsp90-alpha,这种异构体与视网膜退化的严重副作用相关联。  团队使用从圣母大学Brian Blagg博士处获得的选择性抑制剂,在小鼠体内进行系统性注射。结果显示,这些选择性抑制剂在增强疼痛缓解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副作用,并避免了一些非选择性抑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Hsp90抑制剂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药物用量,同时保持或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成瘾风险。“我们设想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将阿片类药物与一种Hsp90异构体抑制剂结合起来,”施特赖歇尔说。“这种联合疗法可以提高止痛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  目前,施特赖歇尔和他的团队正在致力于优化选择性Hsp90抑制剂,以开发稳定且可口服的药物。“施特赖歇尔博士的研究展示了创新转化科学的潜力,这种科学有望改变疼痛和成瘾的治疗方式,”疼痛和成瘾综合中心主任托德·范德拉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是开发新疗法的重要一步,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减少破坏性的副作用,帮助慢性疼痛患者恢复健康。”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阿片类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靶向Hsp90的特定亚型,可以在减轻疼痛的同时,降低成瘾和其他负面副作用的风险。这一突破性发现有望为未来的疼痛管理和成瘾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