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获批上市,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获批上市,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4年9月25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其下属企业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制药”)成功开发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获得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利斯的明贴剂。这款贴剂的上市标志着在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其不仅简化了用药管理,还有效降低了诸如恶心和呕吐等肠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适合那些在睡眠中、无反应或无法吞咽口服药物的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的挑战与需求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认知功能逐渐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受到显著影响。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报告,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位老年人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显示出这一疾病的日益严重性。阿尔茨海默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乙酰胆碱的作用至关重要。这种神经递质在记忆和学习相关的脑区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水平往往较低,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因此,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利斯的明)来提高乙酰胆碱的水平,成为治疗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利斯的明的作用机制  利斯的明是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缓乙酰胆碱的降解,进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水平。这一机制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传统的口服制剂虽然有效,但常常伴随着显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和呕吐。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拒绝。因此,开发新型的给药方式,尤其是能够降低副作用的制剂,成为了医疗行业的迫切需求。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优势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上市,标志着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又一重要突破。这款透皮贴剂的设计使其能够实现一日一次的缓释给药,使用方便,患者只需将贴剂贴于背部、胸部或上臂,药物便能通过皮肤持续稳定释放,24小时内保持有效浓度。  在临床试验中,该贴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利斯的明口服胶囊的三分之一。这一显著的改善,使得透皮贴剂成为目前唯一获准用于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经皮治疗产品。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患者,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均可安全有效地提供治疗方案。  患者福音与市场前景  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获批上市,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那些因吞咽困难而无法使用传统口服药物的患者,透皮贴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这一新型制剂的推出,响应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对降低药物副作用、提升用药依从性的迫切需求。  市场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推动了对有效治疗方案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内,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市场将继续扩大。作为首个国产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泰德制药的产品无疑将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药行业在药物给药方式、配方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成功上市,显示出透皮给药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未来,研究人员可继续探索其他有效成分的透皮给药方式,扩展其应用范围,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总之,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的上市不仅是泰德制药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产品的成功将推动更多创新药物的开发,进一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
揭示古菌FttA因子依赖型终止机制的三维结构研究——基于冷冻电镜的分子解析

揭示古菌FttA因子依赖型终止机制的三维结构研究——基于冷冻电镜的分子解析

  终止终止是RNA聚合酶在合成RNA链的过程中结束延伸,把RNA从DNA模板上解离出来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对于调节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RNA聚合酶的再利用至关重要。 因子转录终止终止作为普遍存在于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机制,涉及特殊的转录因子,这些因子通过与RNA聚合酶和RNA的转录终止终止。 然而,尽管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调控终止机制已得到全面的指引,古菌生命的第三域,其因子依赖型调控终止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  202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组联合美国罗格斯大学Richard Ebright团队、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Thomas Santangelo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题目为《古菌FttA依赖型终止复合物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c of archaeal FttA-dependent转录终止)。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古菌FttA依赖型终止复合物的结构基础三维结构,揭示了FttA因子如何介导古菌RNA聚合酶进行终止的分子。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因子依赖型终止机制的趋同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背景与现实情况  终止终止是RNA聚合酶停止合成并释放RNA的步骤,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下游基因的表达激活,RNA聚合酶重要的无法有效循环利用,甚至威胁到基因组的分裂。细胞和真核生物中的调控终止机制得到了敏感的信号。比如,细胞中的Rho因子通过结合RNA并沿着RNA分子5'→3'方向转位,施加机械力使RNA切除DNA模板,然而,古菌的因子依赖型终止终止监测尚老虎。  古菌终止因子FttA,也称为aCPSF1,是一类与真核生物整合子复合物中的INTS11亚基和CPSF73亚基具有同源性的蛋白质。它不仅具有核糖核酸内切酶和外切FttA的功能还与唯一在三大域中都存在的Spt5转录因子紧密相关,Spt5能够促进生命FttA的终止活性,但其具体机制一直不存在响亮。  解决方法与结构解析  为了揭示FttA如何介导终止,研究团队形成利用外部RNA切割和解离实验,验证了FttA、Spt5和RNA聚合酶可以具有活性的终止终止复合物。由于终止过程具有高度动态性,研究人员通过出现突变的FttA蛋白稳定复合材料,立即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分辨率为2.2Å至2.5Å的终止的复合材料三维结构。  结构显示,FttA结合在RNA退出通道的预测,使得RNA从RNA聚合酶退出通道直接进入FttA的切割中心。Spt5的N端结合RNA聚合酶,C端则与FttA结合,发挥桥梁作用,解释了Spt5如何促进FttA介导的终止。FttA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中FttAprox负责RNA的切割,而FttAdist则通过与mRNA的应答增强复合物的稳定性,并寻址地识别终止信号序列。  FttA的二聚体形式大大增强了其RNA切割活性。通过核糖连接内切酶的活性,FttA首先切割RNA,然后通过外切酶活性沿着RNA分子5'→3'方向切割和转位,最终施加机械力将RNA聚合酶解离,从而完成终止。  比较三域生物的因子型依赖终止机制  该研究还进一步比较了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因子依赖型缩短终止机制,发现虽然三大域的终止因子存在显着差异,但它们依赖于相似的分子机制来执行生命终止。中,Rho因子通过结合RNA并沿5'→3'方向转位,施加机械力激发终止;在古菌中,FttA通过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双重活性激发终止;而在真核生物中,INTS11和CPSF73RNA负责的切割,并通过类似的5'→3'方向转位施加力,完成终止终止。研究提出,这些终止机制可能代表了三域生物因子依赖型终止的趋同进化模式,揭示了终止机制在生命起源与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结论与未来展望  最近研究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古菌FttA依赖型终止补充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阐明了Spt5蛋白如何介导FttA与RNA聚合酶的应答,并揭示了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中因子该研究不仅为理解古菌转录终止提供了分子基础,还为探索古菌转录-翻译偶联的质量控制机制奠定了结构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的科学家可以进一步探讨FttA与其他古菌调节因子的良好机制,揭示更多与古菌调节相关的功能和结构特点。这将有助于理解古菌生物学以及生命进化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新疆古代奶制品与乳酸菌的和谐历史——基于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新疆古代奶制品与乳酸菌的和谐历史——基于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食品发酵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技术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变迁,农业的快速发展,发酵技术也随之演变,不同的文化对发酵背景食品有着不同的影响。发酵奶制品作为最早出现的发酵食品,已经在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中引发了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发酵食品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与人类发酵持久的相互作用史,特别是在长期驯化过程中发酵保湿功能性基因的转变,仍知之甚少。  202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古丝绸之路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 (Cell)发表了针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最古老奶酪”的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距今约3500年的奶酪样本中揭示了发酵微生物菌的下一步进程,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开菲尔乳酸菌与人类的和谐进程,并揭示了新疆地区古代发酵技术和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研究生院招生方法  研究团队历经11年探索,首次成功从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奶酪样本中提取了震菌全基因组,并自主设计了震菌全基因组位点标记,极大提高了古代DNA的检测效率。距今约3500年的古代奶酪样本中,研究人员培育出了高质量的乳酸菌基因组,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通过这些样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现代乳酸菌不同的进化分支,揭示了开菲尔乳酸菌在东亚内陆的独特传播路线。  主要研究  1.古代奶酪与开菲尔乳酸菌的关系:通过古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证实这些古代奶酪样本来自开菲尔酸奶,并由开菲尔谷物发酵而成。通过基因组分析,研究发现了乳酸菌东亚内陆传播路径,揭示了乳酸菌在东亚的独立基地路线。  2.乳酸菌的排行榜:相比于青铜时代的开菲尔菌,现代乳酸菌出现了多种与性、细胞防御机制及适应人类破坏环境相关的基因变化。现代开菲尔菌通过水平基因变化转变,获得了抵抗环境压力、适应人类降解等特性,显示了其在长时间的驯化过程中发生的显着变化。  3.菌株的传播路线:通过对开菲尔乳酸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其两大主要分布:一个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沿海和岛屿地区,另一个主要分布在东亚内陆地区新疆古族群用于发酵的乳酸菌来自东亚内陆的系,并以其为基础,表明开菲尔酸奶的制作技术可能是通过文化和技术交流在东亚内陆传播的。  古代人群与持久的共生:研究,随着人类长时间的驯化,开菲尔乳酸菌的基因组发生了显着的共生变化,特别是在适应人类破坏和降解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功能基因的水平转移。例如,现代开菲尔乳酸菌具有与削弱损害因素相关的基因,反映了与人类长期共生、互利的一个过程。  结论与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与发酵的深度相互作用,还通过系统性基因组分析厘清了开菲尔菌的先导路线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历史。研究表明,古代人类在利用发酵技术时,不仅推动了乳酸菌的恢复,同时也与这些微生物形成了长期共生的关系。通过重建古代菌株的基因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开菲尔乳酸菌的传播路线在适应环境压力和与适应环境压力下的关系。人类互动中的基因是一个过程。  此项研究为探索古代修复与发酵修复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分子证据,并为认识人类技术文化的发展与人类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对过去重要的古代修复基因组研究,科研人员得以揭开数字千年中人类社会与发酵复苏应对的复杂历程,呈现了古代人群的迁徙、技术交流与微生物共生的必然图景。  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揭示了发酵食品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联,为研究古代微生物与人类共生关系提供了全新思路。未来,科学家将继续探索人类更多古代发酵食品的基因组,进一步揭示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和谐设置机制。
研究揭示咖啡与茶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病风险的潜在预防作用

研究揭示咖啡与茶对高血压患者精神病风险的潜在预防作用

  近期,来自中国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和茶的消费与高血压患者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一项排序研究》的论文,揭示了咖啡和茶在降低高血压患者罹患癫痫症风险方面的潜在作用。该研究的结果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健康建议,表明通过预告片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有助于降低痴呆症的潜在风险。  研究背景  此前的研究指出,前期喝咖啡或茶能够降低身体反应,保护血脑屏障功能,这两者都与降低痴呆风险有密切的关联。然而,关于含咖啡因饮料与痴呆风险的直接关联,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风险的具体表现,目前还没有足够明确的研究。因此,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和茶的消费与高血压患者患癫痫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为了寻找这种联系,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的数据,该数据库包含了 50 多人的健康记录。茶的习惯,评估这些习惯对癫痫发作率的影响。分析中还考虑了其他影响因素,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主要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高血压患者患癫痫症的风险较无高血压的人群,但在高血压患者中,患咖啡或茶的人群患癫痫症的风险明显较低。具体而言,每天晚上喝两杯到一杯或茶的高血压患者,其咖啡明显效应明显低于不喝咖啡因饮料的人。  重要的是,前置的咖啡种类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自行研磨咖啡豆的人受益最大。尽管如此,研究团队也强调,这项研究是基于相关性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明确加强患者含咖啡因饮料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机制推测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含咖啡因饮料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癫痫风险。首先,咖啡因可能能够发挥作用,其次保护脑组织和血脑屏障。其次,咖啡因或其他咖啡成分可能会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调节,从而降低神经退行的风险。另外,咖啡和茶中的抗氧化成分也可能对降低痴呆症风险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晚上睡觉前含咖啡因饮料后明显风险降低的原因。  结论及临床意义  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建议,即早餐喝咖啡或茶可能可以降低患有癫痫症的相关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尽管研究结果基于性分析,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但这一发现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预防强迫症的途径。早餐后含咖啡因的饮料,特别是咖啡,可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康干预方式,帮助减少癫痫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饮食习惯在神经退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高风险人群,如高血压预防。未来,更多的研究将致力于探讨含咖啡因饮料的具体成分它对大脑健康的长期影响,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痴呆症提供更具体和有效的指导。
新研究揭示SLC44A2在主动脉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新研究揭示SLC44A2在主动脉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21001、82241211、82030013、82070278、82070475、81820108002、82222009)的资助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季勇教授、韩艺教授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的谢利平教授团队,在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以“SLC44A2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参与主动脉瘤病变”为题,于2024年6月25日在《临床研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血管疾病,当前临床上缺乏有效抑制或延缓其进展的药物。因此,深入探讨主动脉瘤形成的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维持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病理条件下,收缩型VSMCs可以向合成表型转化,进而产生弹性蛋白酶和促炎因子。这种表型转换被认为是主动脉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识别VSMC表型转换中的关键分子,可能为主动脉瘤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通过对多个主动脉瘤相关数据库的分析,并结合主动脉瘤临床样本和动物模型,研究团队发现,主动脉瘤中的平滑肌细胞表达溶质载体家族44A2(SLC44A2)的水平显著升高。此外,研究还证实SLC44A2在主动脉瘤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代偿性保护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LC44A2能够介导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整合素β3(ITGB3)的结合,从而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这一通路的激活有助于维持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表型,并减轻主动脉瘤的病变进程。此外,研究还发现SLC44A2的表达受到转录因子RUNX1的调控。通过低剂量来那度胺的实验,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通过促进RUNX1的表达,从而提升SLC44A2的水平,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抑制主动脉瘤的发展。  本研究的成果揭示了SLC44A2在主动脉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明确了SLC44A2-NRP1-ITGB3复合体在VSMC表型转换调控中的重要性。这一发现为开发针对主动脉瘤的新型药物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可能为未来的治疗方案开辟新的方向。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期待能够进一步验证这些机制,并推动临床应用,帮助改善主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新研究揭示骨髓造血干细胞放射损伤与修复机制

新研究揭示骨髓造血干细胞放射损伤与修复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30090、82273571)的支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包括王军平教授、杜长虹副教授和王崧副教授,在骨髓造血干细胞(HSC)放射损伤与修复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以“线粒体丝氨酸分解代谢保护稳态和损伤时造血干细胞池的维持”为题,于2024年8月23日在《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  造血干细胞是维持机体终生造血功能的关键,其主要定植于骨髓中。正常情况下,骨髓HSC的数量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电离辐射等环境压力下,HSC的数量会显著减少并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可能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然而,骨髓HSC在放射损伤后的修复机制尚不清晰,目前对于有效的防护措施也较为匮乏。  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骨髓HSC在丝氨酸代谢上存在独特性和异质性。尤其是在平衡分化HSC中,外源性丝氨酸的依赖性和线粒体丝氨酸分解代谢能力较强。电离辐射导致小鼠体内迅速出现低丝氨酸血症,进而引起HSC的线粒体丝氨酸代谢障碍。这一过程导致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H)水平降低,增加了HSC发生铁死亡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机制,研究团队进行了丝氨酸补充实验。结果表明,补充丝氨酸不仅能够减轻骨髓HSC在放射损伤后发生铁死亡的风险,还能显著提高重度放射损伤小鼠的存活率。这一发现为防治放射损伤后的造血功能衰竭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本研究揭示了骨髓HSC在放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HSC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临床救治放射损伤相关的造血功能衰竭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丝氨酸代谢的调控,促进HSC的修复与功能恢复,为放射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王中林教授回国加盟中科院,继续引领纳米能源研究

王中林教授回国加盟中科院,继续引领纳米能源研究

  近日,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开创者、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的王中林教授正式回国,结束了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数十年科研生涯,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担任所长、首席科学家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教授是该研究所的创始成员之一,此次回国标志着他将在国内继续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  王中林教授于1961年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1978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2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选中参与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攻读纳米科学,并于1987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多个知名研究机构工作,包括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1995年,王教授加入佐治亚理工学院,成为该校纳米能源领域的领军人物。  王中林教授的成就斐然,他于200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欧洲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教授于2018年获得世界能源界最高奖——埃尼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科学家。2019年,他又获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继续巩固其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  根据Google Scholar的数据,王中林教授的学术论文引用量超过30万次,H指数高达267,使其在全球材料科学领域的引用数和H指数中均名列第一。他在世界标准化引文指标全科学作者数据库中排名第二,是前100名科学家中唯一的华人,而在年度科学影响力排名中则稳居第一,连续五年保持这一地位。  作为纳米能源领域的奠基人,王中林教授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纳米发电机和自供电传感器的研究领域,推动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的基础研究。他的研究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2022年,他在《Materials Today》期刊发表的论文拓展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磁场理论推广到运动介质中,为运动介质电动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教授在纳米发电机开发方面的突破,使得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机械能为移动传感器供电的技术路线得以明确。他首次证明了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麦克斯韦位移电流有关,使得这一经典理论在现代应用中重新焕发活力。王教授的自供电纳米系统研究,激发了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微纳米系统收集环境能量的关注,成为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  此外,他还引入了压电势门控电荷传输过程,制造出应变门晶体管,推动了新的电子、光电子、传感器及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王教授的压电晶体管在智能MEMS/NEMS、纳米机器人及人机电子界面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他还发明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测量单根纳米管和纳米线机械和电学特性的原位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纳米技术的前沿研究。  王中林教授的回归无疑将为中国的纳米科技研究注入新的动力,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新模型PertKGE助力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新模型PertKGE助力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课题组在《细胞-基因组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题为《Identifying compound-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of perturbation transcriptomics》。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型——PertKGE,旨在通过微扰转录组数据解耦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CPI)。  在药物发现的过程中,化合物与蛋白质是两个核心要素,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开发的基础。然而,目前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和解释所有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利用多种生物数据,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构建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知识图谱。  微扰转录组学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将化合物与组学数据相连接,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在化合物微扰后所产生的生物学变化。这种方法为解耦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生物数据中存在的噪声、细胞的稳态以及转录组表达的动态变化使得CPI的分析面临挑战,通常难以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直接反映。  为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了PertKGE模型。该模型受到微扰组学分析中因果推断模型的启发,并结合了知识图谱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构建了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生物知识图谱。该图谱涵盖了三大部分:原因部分(化合物与特定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部分(生物系统中的多层级调控事件对CPI信号的放大)以及结果部分(微扰的结果通过差异表达基因表现出来)。通过结合知识图谱嵌入技术,PertKGE能够有效建模这些因果链接,从而从差异表达基因中解耦出CPI。  广泛的计算实验结果显示,PertKGE在化合物冷启动和靶标冷启动场景下均展现出卓越的CPI预测性能。此外,通过因果策略引入的多级调控事件,PertKGE有效缓解了CPI数据集中代表性偏差对模型学习的影响,从而显著提升了预测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研究中,PertKGE被整合进基于表型和靶标的药物发现流程中,成功发现了TNKS抑制剂K-756的新靶标ENPP1,并为其独特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提供了分子层面的机制解释。在针对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新型靶标ALDH1B1的筛选中,研究团队以10.8%的高命中率筛选到了5个具有全新骨架的潜在化合物。  该团队的研究不仅将CPI预测任务应用于真实的药物发现场景,还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PertKGE在药物发现流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构建和推理CPI图谱提供了创新的策略。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等多项资助,并获得了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的技术支持。这一研究的成功为药物发现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秋分后心脑血管健康指南:警惕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秋分后心脑血管健康指南:警惕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秋分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变得愈发干燥,这些气候变化对心脑血管系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来说,更需提高警惕。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葛庆指出,秋季气温下降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或波动。此外,秋季干燥的气候使得人们的饮水量不足,这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气压的不稳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气压升高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往往随之上升;而当气压降低时,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可能导致胸闷、气短等不适,影响心脏和大脑的供血。  葛庆强调,极端天气的出现,尤其是气温的剧烈变化,常常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诱因。对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应对措施。天气变冷时,及时增加衣物,尤其要注意保暖头部、颈部和脚部,以防外周血管因寒冷而剧烈收缩,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气温骤降前,做好防寒准备,保持室内温暖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人们往往会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户外活动减少,这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葛庆建议,秋季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同时,应适量增加水分的摄入,建议多喝白开水和淡茶水,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保持良好的循环。  在运动方面,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合进行散步、慢跑和太极拳等户外活动,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心脏的稳定状态。然而,如果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避免早晨外出锻炼,建议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温度相对较高时再进行户外活动,或者选择在室内锻炼,以避免寒冷对身体的影响。  葛庆特别提醒,情绪波动也可能威胁心血管健康。尤其在气温和气压变化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焦虑或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患者曾有血糖、血压或血脂异常的历史,建议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一旦发现明显波动,应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切忌盲目调整药物。  总之,秋季气候变化明显,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关注自身健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管理,才能更好地应对季节交替带来的影响,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海和药物与大化制药携手推出首款口服紫杉醇制剂:改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体验

海和药物与大化制药携手推出首款口服紫杉醇制剂:改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体验

  9月25日,海和药物与韩国大化制药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紫杉醇口服溶液(研发代号:RMX3001)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中国大陆上市。该药物专为晚期胃癌患者设计,适用于在一线含氟尿嘧啶类方案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  RMX3001是全球首款成功研发的口服剂型紫杉醇药物,其疗效在韩国的III期临床研究DREAM研究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并已在韩国获批用于胃癌的二线治疗。根据在中国进行的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CTR20190050),该药物对经一线治疗后的不可手术切除、复发或转移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得到了再次确认,且其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该研究于2019年4月22日至2022年1月31日进行,涉及53个中心,共招募536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68例,研究显示紫杉醇口服溶液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方面表现良好,试验组为3.02个月,而对照组为2.89个月,证明其不劣于传统注射剂型。更为显著的是,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在试验组为9.13个月,较对照组的6.54个月有了显著提升,延长了2.59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RMX3001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减低。相较于传统紫杉醇注射剂,口服溶液在脱发、外周神经病变、乏力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海和药物首席执行官董瑞平博士表示:“RMX3001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的紫杉醇口服溶液,我们为其在临床研究中所展现的显著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感到高兴。这将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治疗获益,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他还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表示感谢,强调海和药物将继续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并期待这款产品能在未来获批用于更多类型的肿瘤,以造福更多患者。  紫杉醇作为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市场需求量大。现有的紫杉醇上市剂型主要为注射剂,患者需要频繁返回医院进行静脉滴注,可能会面临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因此,口服紫杉醇制剂的研发一直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RMX3001的成功上市,意味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将拥有更多便利性和选择。  RMX3001是由大化制药基于其创新的脂质自乳化药物递送技术开发的紫杉醇口服制剂。早在2016年,RMX3001就获得了韩国药监机构(MFDS)的上市批准,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二线治疗。目前,海和药物已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泰国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权益,标志着中国在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上的进一步进展。  随着RMX3001的上市,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选择将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为国内紫杉醇的使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一创新药物的推出,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