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精准布局:Morphic的高价出售之路

精准布局:Morphic的高价出售之路

  在当前的经济寒冬中,许多亏损多年的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都面临着如何以一个好价格出售自己的困境。最近,礼来公司斥资32亿美元收购了Morphic,这一交易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更成为了如何在困境中达成高价交易的经典案例。  精准布局:为并购而生  Morphic长期以来被视为免疫学领域的潜在并购标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主要管线产品——选择性口服小分子α4β7整合素抑制剂MORF-057。MORF-057瞄准的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这一庞大的市场。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疾病,全球约有超过680万人患有此类疾病,市场需求巨大。  MORF-057旨在阻止淋巴细胞表面的α4β7整合素与粘膜内皮细胞配体MAdCAM-1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淋巴细胞迁移,进而缓解与IBD相关的炎症。Morphic自称MORF-057是“口服版Entyvio”,而Entyvio是武田制药的一款重磅UC新药,年度销售额达50亿美元。这无疑引起了大药企的关注,包括礼来。  礼来的果断出击  礼来在2020年底便与Morphic签订了保密协议,并且双方一直保持接触。然而,直到2023年4月,礼来才主动联系Morphic,表达了收购意愿,并于4月底提出了每股46美元、总价23亿美元的收购提案。这个价格较Morphic前收盘价溢价64%,但显然未能满足Morphic的期望。  抬价策略:教科书般的谈判技巧  面对礼来的首次报价,Morphic没有立即接受,而是选择了反击。他们邀请礼来进行尽职调查,以此让礼来更深入地了解MORF-057的潜力,提高其议价权。在尽调过程中,Morphic向礼来展示了更多详细数据和未来潜力,这使得礼来在5月底将报价提升至每股50美元。  然而,Morphic并未满足这一报价,再次展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他们要求每股60美元,礼来则表示这一价格过高,并最终将报价提高到57美元。看到礼来已亮出底牌,Morphic迅速同意这一价格,最终在7月达成了总价32亿美元的并购协议。  单吊策略:专注一个潜在买家  在并购市场中,通常企业会通过引入多个潜在买家形成竞购战,以此抬高价格。然而,Morphic选择了专注于礼来,自2020年与礼来建立联系后,始终没有“广撒网”。尽管期间公司股价暴跌,合作遇挫,但Morphic始终对礼来保持信心。  这种单吊策略的成功,关键在于Morphic对自身产品管线的信心,以及对礼来并购策略的透彻理解。礼来首席科学官Dan Skovronsky曾表示,礼来专注于那些内部未曾探索的靶标或较现有疗法更为先进的产品。当礼来对某个靶标有足够信心时,会勇于从多个方向进行尝试,这包括与其他公司的交易。  启示与借鉴  Morphic与礼来的并购案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1. 精准定位并购标的**:明确自身产品的市场潜力和独特优势,吸引具有相关布局的潜在买家。  2. 充分利用尽调提高议价权**:通过详细的尽职调查,让潜在买家更深入地了解产品的未来潜力,提高其出价意愿。  3. 专注一个有实力的买家**:在确定一个有意愿、有实力的买家后,不必广撒网,而是深入谈判,提高交易成功率。  4. 充分准备与积极沟通**:在谈判过程中,保持积极沟通与合理反击,通过一系列的谈判技巧和策略,最终达到理想的交易价格。  Morphic与礼来的成功交易,展示了在经济寒冬中,biotech企业如何通过精准定位、充分尽调和高超的谈判技巧,最终实现高价出售的成功案例。这一策略无疑值得其他生物技术公司借鉴与学习。
减肥药物扎堆,国内市场挑战重重

减肥药物扎堆,国内市场挑战重重

  近年来,GLP-1减肥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备受瞩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药物研发速度的加快,GLP-1药物已经难以带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近期几项重磅临床数据的公布,包括博瑞医药的BGM0504、礼来的替尔泊肽、以及甘李药业的GZR18,均未能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这反映出市场对于GLP-1药物的敏感度正在逐渐降低。  竞争激烈导致市场脱敏  GLP-1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新药物迭代速度极快。仅在半年多以前,礼来的GCGR/GIPR/GLP-1R三重激动剂Retatrutide被认为是减重效果最强的药物之一,每周注射一次12mg的Retatrutide在48周治疗时间内可以帮助肥胖者体重减轻24.2%。然而,不久之后,安进的AMG-133和罗氏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CT-388又分别从长效和减重速度两个方面超越了Retatrutide。  国内市场同样不乏竞争者。例如,甘李药业的GZR18虽然在临床数据上表现优异,但其处于临床2b期,进度上并不占据优势。此外,礼来的Retatrutide已经在国内开启了多项三期临床,信达生物的玛度仕肽也已经递交上市申请。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无疑削弱了市场对单一药物临床数据的敏感度。  国内市场的商业化挑战  尽管全球GLP-1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却更加复杂。2022年,全球GLP-1相关药物的销售额高达222.27亿美元,而预测到2030年,美国GLP-1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美元。然而,国内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预计只有461亿元。即便如此,国内市场上争夺这部分市场的GLP-1药物却多达近50款。  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四款获得减重适应症批文并商业化的GLP-1药物,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这些药物作为“第一梯队”,占据了先发优势。第二梯队的药物则包括信达生物的玛度仕肽和华东医药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预计将在2024年初上市。  然而,第三梯队的药物竞争更加激烈。礼来、诺和诺德等国际巨头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国内药企如先为达、鸿运华宁、恒瑞医药和石药集团等也纷纷布局。但这些药物大多以GLP-1单靶点注射为主,缺乏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海外融资与创新的启示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上的一些小型Biotech公司通过创新获得了巨额融资和BD合作,给国内药企提供了重要启示。例如,Metsera公司通过BD引进构建了丰富的减重产品管线,包含多款多靶点口服激动剂,这不仅解决了注射方式的局限性,还提升了口服药物的减重疗效。  此外,新靶点和新机制的探索也是一大方向。35Pharma和EraCal Therapeutics等公司通过研究全新的减重靶点,如TGF-β超家族靶点和调节食欲的未公开蛋白质,展现了巨大的创新潜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减肥药伴侣”的开发。随着GLP-1药物使用人群的扩大,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减肥过程中的肌肉流失问题。BioAge和Versanis等公司已经在这一领域获得了资金支持,开发出针对该副作用的药物。  结语  综上所述,GLP-1药物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快速迭代,使得单一药物的临床数据难以再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应。同时,国内药企需要在差异化竞争和创新方面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未来,药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和临床数据,更依赖于商业化能力和创新模式的持续推进。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阶段: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的革新与展望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阶段: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的革新与展望

  医保支付方式进入2.0阶段:三大利好措施  2023年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正式进入“2.0阶段”,包括按病组(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的2.0版分组方案正式亮相。  新方案的发布,带来了特例单议机制、除外支付机制和基金预付机制三大利好措施,旨在优化医保支付方式,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特例单议机制是指对于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使用新药新技术的复杂病例,医疗机构可以自主申报特例单议,数量控制在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除外支付机制则针对新药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通过加权方式支持,积累足够数据后再纳入DRG/DIP付费体系。基金预付机制鼓励医保基金提前预付部分费用,以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确保其正常运营。  DRG/DIP支付改革的推进与过渡  截至2023年底,全国超过九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实施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住院医保基金的“按项目付费”比例已降至约四分之一。国家医保局要求,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方案,已开展的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向2.0版分组的切换准备工作。到2025年,各统筹地区将统一使用2.0版分组。  在执行过程中,针对DRG/DIP捆住医生诊疗手脚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挂钩。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不受支付方式的限制。  此外,医保支付改革还包括加快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完成清算,并鼓励通过基金预付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与医保有长期合作、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医疗机构将在基金预付方面获得优先支持。  DRG/DIP2.0版分组方案的创新与优化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2019年和2021年,国家医保局分别发布了DRG分组1.0版和1.1版,2020年发布了DIP1.0版病种库。随着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部分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反映现行分组不够精准、不够贴近临床。  最新发布的DRG2.0版分组涵盖了26项主要诊断大类(MDC)和409条核心分组(ADRG),比上一版增加了33组,细分组(DRGs)增加到634个。重点优化了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和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并对联合手术和复合手术进行了完善。最新的DRG2.0版分组入组率达到92.8%,分组效能(RIV)提升至71.0%。  DIP2.0版病种库包含9520组病种,较1.0版减少了2033组,但增加了肿瘤基因治疗、分子治疗、免疫治疗及部分放射治疗等新病种,分组更加精细,覆盖更全面。  深水区中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将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住院服务医疗机构,实现病种和医保基金的全覆盖。  相比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DRG/DIP支付方式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在项目制付费模式下,医保基金为治疗过程付费,导致医疗机构可能会开大处方、多做检查,医疗费用不断增长。而在DRG/DIP支付方式下,医保基金按预先打包支付和结余留用的方式为治疗结果付费,鼓励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DRG/DIP支付方式的改革推动医疗机构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诊疗路径,降低药品耗材等成本,加大对医务人员的价值激励。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  展望未来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将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和医保基金的全覆盖。这一过程将不断优化和更新分组方案,以适应临床实践和医疗需求的变化。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普遍每1-2年更新一次DRG分组版本。我国也将逐步建立DRG/DIP分组的常态调整机制,确保分组方案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总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深化,将为我国医疗体系带来更加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优化支付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最终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的目标。
探索轮虫的抗生素偷窃行为:抗感染的新希望

探索轮虫的抗生素偷窃行为:抗感染的新希望

  近日,牛津大学、斯特林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MBL)的一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项令人振奋的发现:一种小型淡水动物——蛭形轮虫,通过从细菌中“偷取”抗生素配方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轮虫独特的防御机制,还可能为开发新型抗菌剂提供新的方向。  轮虫简介  蛭形轮虫是一类微小的淡水动物,其名字源于它们的爬行方式。尽管体型微小,比一根头发还细,但它们却拥有与其他动物相似的复杂结构,包括头、嘴、肠道、肌肉和神经系统。这种独特的生物长期以来吸引了科学家的兴趣,尤其是它们的基因获取方式。  抗生素的基因窃取  研究发现,当蛭形轮虫暴露于真菌感染时,它们会启动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那里获取的数百个基因。这些基因中,有许多在轮虫体内产生抗菌物质,如抗生素和其他抗菌剂。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轮虫利用外源基因来对抗感染的能力。  牛津大学的主要研究作者克里斯·威尔逊表示:“当我们解读这些被盗基因的DNA密码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基因包含了制造抗生素的配方,这些化学物质原本被认为是动物无法自主生产的。” 这种基因窃取现象表明,轮虫通过从微生物中获取有用的基因,进化出了新的防御机制。  轮虫的自卫机制  抗生素对现代医疗至关重要,但大多数抗生素实际上是自然界中真菌和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人类只是借助这些自然界的产物开发出相应的药物。这项新研究表明,轮虫也在进行类似的操作,通过复制微生物制造抗生素的DNA来对抗感染。  研究团队观察到,当蛭形轮虫面对真菌感染时,启动了从微生物中获取的基因,这些基因指导它们合成抗菌化学物质。威尔逊解释道:“我们看到感染幸存的轮虫体内产生的抗生素配方是死亡轮虫的十倍,这表明这些基因对抗感染非常有效。”  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与机遇  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致病微生物进化出对现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寻找新的抗菌剂变得愈发紧迫。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最近的报告中警告说,“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来应对耐药性威胁。  轮虫使用的抗生素配方与已知的微生物基因不同。斯特林大学的研究作者鲁本·诺埃尔指出,这些基因虽然长短和复杂程度相似,但部分DNA代码已经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进化过程改变了基因配方,使轮虫能够产生新的化学物质,这为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非核糖体肽的研究前景  轮虫从细菌中获得的基因编码了一种不寻常的酶,这种酶将氨基酸组装成小分子,称为非核糖体肽。这些肽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抗菌剂。研究合著者Irina Arkhipova表示:“下一阶段的研究应该包括鉴定由蛭形轮虫产生的多种非核糖体合成肽,并建立诱导这些化合物合成的条件。”  开发新药的一大问题是,许多由细菌和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对动物有毒或有副作用。只有一小部分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清除人体有害微生物的治疗方法。如果轮虫能够在自己的细胞中产生类似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其他动物,包括人类,更加安全。  轮虫为何能大规模获取外源基因?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轮虫能如此高频率地从微生物那里借用有用的基因。研究合著者蒂姆·巴拉克拉夫提出了一种理论:轮虫的独特生殖方式可能是关键因素。轮虫不需要雄性进行繁殖,母体直接产卵孵化成自己的基因副本。这种无性繁殖可能导致基因的缺乏变异,使得它们更容易感染疾病。  巴拉克拉夫解释说:“如果轮虫无法找到改变基因的方法,它们可能会灭绝。借用外源基因,特别是那些帮助它们应对感染的基因,可能是它们生存的策略。”  诺埃尔补充道,轮虫和它们被盗的DNA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轮虫使用了数百种在其他动物中没有发现的基因。这些抗生素配方令人兴奋,其他一些基因甚至看起来像是从植物中获取的。”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基因转移的理解,也可能为新型抗菌剂的开发提供宝贵线索。  通过对蛭形轮虫的研究,科学家们不仅揭示了其独特的生物学机制,还为人类抗感染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希望。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今天,探索轮虫的基因偷窃行为,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治疗方法和防御手段。
胃癌治疗新突破:DDR1抑制剂的潜力与机制研究

胃癌治疗新突破:DDR1抑制剂的潜力与机制研究

  近年来,胃癌(GC)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中山大学曾乐立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DR1 Drives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by Suppressing HIF-1α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DR1),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外基质(ECM)受体,在胃癌进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泛素化和降解,DDR1增强了其对血管生成的转录调控,并通过激活HIF-1α/Ras同源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信号通路促进肌动蛋白骨架重组,从而增强了转移能力。研究表明,抑制DDR1的药物可以有效阻止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DX)和类器官模型中胃癌的进展和血管生成。  背景知识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造成了每年约76.9万人的死亡。虽然早期胃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五年生存率超过90%,但由于其分子和临床特征的高度异质性,晚期胃癌的预后较差,扩散到远处器官后,患者的生存率仅为10%以下。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因其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高效性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胃癌特异性治疗靶点的缺乏限制了靶向治疗的应用。因此,寻找新的胃癌治疗靶点变得尤为重要。  细胞外基质(ECM)是一个由细胞外大分子和矿物质组成的复杂网络,在物理组织的维持以及细胞过程(如增殖、粘附、迁移、极性、分化和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胶原蛋白作为ECM的重要成分之一,通过ECM-细胞相互作用调节肿瘤细胞和基质的生物学特性。DDR1是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的成员,作为胶原受体在ECM-细胞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DDR1介导的胶原诱导信号传导被发现与肿瘤的化疗耐药和免疫逃逸有关。在胃癌中,DDR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生存率相关,抑制DDR1可以延缓转移,表明DDR1在胃癌中的重要性。然而,DDR1在胃癌中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DDR1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进一步探讨了DDR1对肿瘤进展的影响。通过皮下注射过表达和未过表达DDR1的AGS细胞,研究发现过表达DDR1的细胞形成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增加,并且微血管密度也显著提高。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DDR1的移植瘤中HIF-1α和VEGF-A的表达水平较高,同时RhoA信号通路也上调,并促进了移植瘤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  通过尾静脉注射胃癌细胞建立肺转移模型,研究发现DDR1的过表达增加了肺微转移结节数量。此外,HIF-1α的表达被沉默后,DDR1诱导的血管生成和转移能力显著下降,提示HIF-1α是DDR1诱导胃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重要介质。  DDR1抑制剂的治疗潜力  为了研究DDR1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潜力,研究人员在PDX和类器官模型中使用高选择性的DDR1抑制剂7rh苯甲酰胺来阻断DDR1信号通路。实验显示,7rh苯甲酰胺抑制DDR1能够显著降低PDX模型中HIF-1α和VEGF-A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在类器官模型中,抑制DDR1也能阻止细胞骨架的重组,增强E-cadherin和ZO-1的表达。  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DDR1通过与HIF-1α直接相互作用,抑制其泛素化降解,从而促进胃癌恶性进展的机制。DDR1通过HIF-1α/RhoA/ROCK1信号通路促进细胞骨架重组和肿瘤转移。研究表明,药物抑制DDR1能够有效延缓PDX和类器官模型中胃癌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DDR1是一个有前景的胃癌治疗靶点,DDR1拮抗剂7rh苯甲酰胺作为胃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选择展现出巨大潜力。
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希望:多学科综合治疗与新型疗法

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希望:多学科综合治疗与新型疗法

  近年来,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群英指出,通过联合多种治疗手段,有望实现对脑胶质瘤的更高效治疗。脑胶质瘤是一种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至45%。其中,胶质母细胞瘤为IV级,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与影响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言语改变、感觉障碍、身体协调及平衡能力下降等。这种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银生介绍,脑胶质瘤是人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几乎都是脑部最高的。这种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时期,这一时期的患者往往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柱,因此,脑胶质瘤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些传统方法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手术虽然可以去除部分肿瘤组织,但由于胶质母细胞瘤的高度侵袭性,完全切除肿瘤几乎是不可能的。放疗和化疗虽然可以杀死一些癌细胞,但对正常细胞也有很大的损伤,并且容易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新型治疗方法带来的希望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肿瘤电场治疗就是其中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外加电场干扰癌细胞的正常有丝分裂过程,肿瘤电场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杨群英介绍,这种治疗方法在联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肿瘤电场治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中国获批作为标准疗法之一。  杨群英分享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在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的失败后,加入了肿瘤电场治疗的临床实验。经过几年的坚持治疗,她的肿瘤情况得到了稳定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肿瘤电场治疗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  多学科综合治疗与全程管理  “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将是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陈银生表示,多学科综合治疗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包括神经外科、放疗科、化疗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全程管理则强调对患者从诊断到康复的全过程的跟踪与照顾,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杨群英认为,未来脑胶质瘤治疗最主要的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在保存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把肿瘤完整地切除,这样可以提高生存率,这是治疗胶质瘤最主要的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兴疗法的前景  此外,陈银生提到了溶瘤病毒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在未来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溶瘤病毒是一种可以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癌细胞的病毒,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进一步攻击癌细胞。免疫治疗则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虽然这些方法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有望在未来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结语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将是未来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而肿瘤电场治疗、溶瘤病毒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联合多种治疗手段,有望实现对脑胶质瘤的更高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夏季麦粒肿高发的原因及预防与治疗

夏季麦粒肿高发的原因及预防与治疗

  近日,有关“长针眼进入高发期千万别用手挤”“麦粒肿为什么夏季高发”等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俗称“针眼”,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方烃就这一问题做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麦粒肿的症状和分类  麦粒肿根据发生位置的不同,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当发生麦粒肿时,相应部位的皮肤往往会发红、肿胀,病情严重时整个眼睑会明显充血变红,伴随眼睑水肿,有时还能摸到小的硬结或肿物。患者常常感到眼皮疼痛,触碰时痛感更为明显。  夏季高发的原因  夏季是麦粒肿的高发季节。李方烃解释说,夏季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皮肤出汗较多,这些因素都容易使细菌进入眼睑腺体,从而导致感染,引发麦粒肿。此外,夏季人们常用不干净的手擦拭汗水,如果手部不洁,细菌更容易通过手部传染到眼部。因此,李方烃特别提醒,注意用眼卫生,切勿用不干净的手揉眼睛。  麦粒肿的预防  要预防麦粒肿,首先要保持眼部清洁。夏季出汗较多,要经常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拭脸部和眼部,避免细菌滋生。其次,不要用手直接揉眼睛,尤其是手没有洗干净的情况下。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隐形眼镜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干净的隐形眼镜。  麦粒肿的治疗  麦粒肿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选择抗感染治疗。李方烃介绍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只需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对于内麦粒肿,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并将氧氟沙星眼药膏等抗生素眼药膏涂抹在结膜囊内,或者将其涂抹在外面的皮肤表面。对于感染的早期,可以通过热敷眼皮加快吸收,但当眼皮红肿明显时,不应再热敷,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李方烃特别强调,如果皮肤出现“脓头”,切忌自行挤压。自行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立即到眼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麦粒肿患者的注意事项  麦粒肿发病期间,患者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和化眼妆,以免加重眼部负担和感染。隐形眼镜和化妆品可能会对眼部造成进一步刺激,影响康复。李方烃还建议,麦粒肿发病期间,在饮食上应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引起体内热气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恢复。  结语  麦粒肿虽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其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少困扰,尤其在夏季高发期,更需要注意预防和正确治疗。通过保持眼部清洁、注意用眼卫生,配合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麦粒肿的发生和复发。李方烃的专业建议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循,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远离麦粒肿的困扰。  总之,夏季是麦粒肿的高发季节,注意眼部卫生和及时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在夏季避免麦粒肿的困扰,保持眼部健康。
云顶新耀推进泽托佐米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试验

云顶新耀推进泽托佐米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试验

  2024年6月26日,云顶新耀宣布其正在中国推进的泽托佐米(zetomipzomib)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全球2b期PALIZADE试验已完成中国首例患者给药。泽托佐米是一款全新类型、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包括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  狼疮性肾炎及其挑战  在中国,狼疮性肾炎(LN)的10年肾存活率为81%至98%,它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常见病因之一,也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LN的治疗方法日趋个体化,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和多靶点疗法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LN的治疗缓解率,但LN的复发率仍然较高,约为33%至40%。这种高复发率常常导致肾脏慢性损伤,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此外,治疗相关的合并症,如感染、糖尿病、股骨头坏死和卵巢功能衰竭等,也是导致SLE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PALIZADE试验的设计和目标  云顶新耀与其合作伙伴Kezar Life Sciences共同开展了全球2b期PALIZADE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两种剂量水平的泽托佐米在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全球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目标入组279名患者,这些患者在标准背景治疗的基础上被随机分配接受30 mg泽托佐米、60 mg泽托佐米或安慰剂,皮下给药,每周一次,持续52周。在最初的16周内,将逐步减少皮质类固醇剂量至每日5 mg或更少。  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是第37周时达到完全肾脏缓解(CRR)的患者比例。完全肾脏缓解定义为在未接受挽救或禁用药物的情况下,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小于或等于0.5。此外,治疗结束评估将在第53周进行。  早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泽托佐米在早期的2期临床研究中已经获得了积极的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第25周和第37周时,泽托佐米分别达到了64.7%和88.2%的总体肾脏缓解率(ORR),完全肾脏缓解率(CRR)分别为35.3%和41.2%。此外,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较基线分别平均下降57.0%和83.0%,同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治疗期间保持稳定。研究期间,泽托佐米还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随访期内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泽托佐米的临床潜力  Zetomipzomib(泽托佐米,KZR-616)是一款新型、同类首创、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广泛的治疗潜力。临床前研究表明,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产生了广泛的抗炎反应,同时避免了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在1期和2期临床试验中,泽托佐米已经展示了其在治疗严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  合作与未来展望  云顶新耀于2023年9月获得在大中华区、韩国和东南亚开发和商业化泽托佐米的独家权利。这一合作不仅包括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还涵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试验和适应症的开发。云顶新耀与Kezar Life Sciences的合作,旨在充分发挥泽托佐米在这些疾病中的治疗潜力,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总之,泽托佐米作为一种创新的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展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PALIZADE全球临床研究的推进,泽托佐米有望成为这些疾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未来,云顶新耀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泽托佐米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期待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玛仕度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玛仕度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024年7月22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其研制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III期临床研究(DREAMS-1)成功达成首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玛仕度肽在降糖和减重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对心血管和肾脏代谢指标产生了显著的综合获益。这是玛仕度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玛仕度肽的卓越疗效  DREAMS-1(NCT0562831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玛仕度肽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320例在单纯饮食和运动干预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基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24%,平均体重77.7公斤),并随机分配至玛仕度肽4 mg组、6 mg组或安慰剂组,进行为期24周的双盲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第24周时,玛仕度肽4 mg和6 mg组的HbA1c较基线平均降幅分别为1.57%和2.15%,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0.14%(P值均<0.0001)。此外,玛仕度肽组的HbA1c降幅疗效在第48周时仍得以维持。  玛仕度肽的多重获益  除了显著的降糖效果外,玛仕度肽还在多个关键次要终点上表现出色。第24周时,玛仕度肽4 mg和6 mg组在体重较基线降幅、HbA1c达标率、体重达标率以及HbA1c和体重复合达标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治疗至第48周时,玛仕度肽6 mg组的体重较基线降幅达到9.6%,展示了其强大的减重效果。  玛仕度肽还对多项心血管及肾脏代谢指标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数据显示,玛仕度肽显著降低了餐后血糖、腰围、血压、血脂、转氨酶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等指标。这表明玛仕度肽不仅在降糖和减重方面表现出色,还能为患者带来心血管和肾脏代谢的多重获益。  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安全性方面,玛仕度肽的表现也令人满意。研究显示,玛仕度肽的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其既往临床研究结果一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或中度。此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绝大多数为1级低血糖(3.0mmol/L≤血糖<3.9mmol/L),且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这些结果表明,玛仕度肽在长期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玛仕度肽的多重临床研究  玛仕度肽是信达生物与礼来制药共同开发的一款GLP-1R/GCGR双重激动剂,作为一种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OXM)类似物,玛仕度肽除了通过激动GLP-1R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外,还通过激动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2024年2月,玛仕度肽的首个新药申请(NDA)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目前,玛仕度肽在全球范围内共开展了五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  1. 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开展的GLORY-1研究;  2. 在中重度肥胖的中国肥胖受试者中开展的GLORY-2研究;  3. 在初治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DREAMS-1研究;  4. 在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DREAMS-2研究;  5. 在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受试者中开展的DREAMS-3研究。  其中,GLORY-1、DREAMS-1和DREAMS-2研究均已达成终点,进一步验证了玛仕度肽在降糖、减重以及心血管代谢等方面的综合疗效。  展望未来  信达生物计划于近期向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玛仕度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玛仕度肽在多个临床研究中的出色表现,为其在全球糖尿病治疗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信达生物将继续致力于推进玛仕度肽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总之,玛仕度肽在降糖和减重方面展现出的卓越疗效,以及其在心血管和肾脏代谢方面的多重获益,使其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款重磅药物。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推广的逐步推进,玛仕度肽将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云顶新耀:开创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新纪元

云顶新耀:开创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新纪元

  2024年7月22日,港股上市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宣布,其同类首创药物泽托佐米(zetomipzomib)在全球2b期PALIZADE试验中,成功为中国首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完成给药。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泽托佐米在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也进一步巩固了云顶新耀在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领先地位。  泽托佐米:创新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新希望  泽托佐米是一款新一类的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专门用于治疗包括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指出,狼疮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性肾小球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肾功能衰竭。目前,中国约有40至60万名狼疮性肾炎患者,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代表着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云顶新耀希望通过其在临床开发、注册上市和商业化方面的优势,加速推进泽托佐米的开发进程,早日惠及中国患者。  泽托佐米是云顶新耀继耐赋康®和BTK抑制剂EVER001之后,第三款用于治疗免疫性肾病的新药。云顶新耀以肾小球类疾病为焦点,不断拓宽其产品管线,稳固在肾病领域的领导地位。根据长城证券的研报,云顶新耀瞄准高潜力、低竞争的赛道,构建出差异化的产品管线。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挑战  SLE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机体广泛免疫异常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LN是SLE累及肾脏时的表现。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亚洲的SLE患者负担更重,疾病更活跃,肾脏并发症更多,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尽管近十多年来,中国的LN治疗方案更加个体化,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尤其是多靶点疗法的应用,显著提高了LN治疗的缓解率,但复发率和并发症仍是治疗中的巨大挑战。高达33%-40%的复发率导致大量患者肾脏慢性损伤,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此外,治疗相关的合并症如感染、糖尿病、股骨头坏死和卵巢功能衰竭等,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亟需创新疗法。  泽托佐米的临床试验进展  2024年2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批准云顶新耀在中国启动泽托佐米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2b期PALIZADE试验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PALIZADE临床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安慰剂对照、2b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两种剂量水平的泽托佐米在L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标是入组279名患者。  泽托佐米的作用机制区别于传统的直接免疫抑制剂,其能够调节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从而降低炎症对器官造成的损伤。这一特性使其具有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1期和2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泽托佐米在治疗严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此前的2期临床研究中,泽托佐米用于治疗LN获得积极结果,第25周(治疗结束)和第37周(即停药随访第12周)时,总体肾脏缓解率分别为64.7%和88.2%,完全肾脏缓解率分别为35.3%和41.2%,尿蛋白肌酐比值分别较基线平均下降57.0%和83.0%,同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治疗期间保持稳定。  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战略布局  近年来,肾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肾病(CKD)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约1.25亿,占全球比例约18%。据2023年财报披露,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云顶新耀战略聚焦的重点治疗领域,公司目前已有多款药物处于商业化或临床开发阶段,未来将持续推进管线的临床开发进程,强化在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耐赋康®是云顶新耀在肾病领域的一款重磅产品,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FDA完全批准用于治疗有进展风险的IgA肾病的药物。自2023年10月以来,该药先后在中国澳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获批,并已于今年5月份在中国大陆开出首张处方,逐步惠及500万中国患者。云顶新耀预计耐赋康®在2030年的峰值年销售规模有望达到50亿人民币。  此外,云顶新耀还在肾病领域布局了EVER001胶囊—新一代共价可逆的BTK抑制剂,以及一款临床前单抗药物,潜在治疗目标包括国内目前无针对性药物可用的200万膜性肾病患者、100万-200万微小病变患者,以及50万-100万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拓展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云顶新耀的重磅产品伊曲莫德在亚洲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分别于去年底和近期取得12周诱导期和40周维持期的积极顶线结果,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向NMP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伊曲莫德已先后在美国和欧盟、新加坡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并于今年4月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云顶新耀预计伊曲莫德在2030年的峰值年销售规模有望达到20亿人民币。  长城证券的研报指出,云顶新耀瞄准高潜力、低竞争的赛道,搭建差异化产品管线。随着大单品的逐步商业化,收入有望持续增长,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总之,云顶新耀在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持续创新,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通过不断推进临床开发进程和强化产品管线,云顶新耀正朝着成为这一领域全球领导者的目标稳步迈进。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