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Argenx的暴力美学:从隐忍到爆发的创新药传奇

Argenx的暴力美学:从隐忍到爆发的创新药传奇

  在创新药领域,暴力美学并不罕见,Argenx就是最新的例子。2017年上市时,Argenx的市值仅为约10亿美元;如今,其市值已飙升至275亿美元,并有望在短期内突破300亿美元。其市值增长的背后,是营收和利润端的显著变化。  艾加莫德的成功与增长  Argenx的首发产品艾加莫德(Efgartigimod)是其市值大幅增长的关键。2021年,艾加莫德在重症肌无力(MG)领域取得胜利,获得FDA批准上市。2022年,艾加莫德的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2023年,这一数字增至12亿美元。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8.75亿美元,同比几乎翻倍。  与此同时,Argenx的亏损也在逐年缩减。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4.36亿美元;2023年缩窄至1.23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缩窄至3300万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盈利,预计全年有望实现盈利。  长期隐忍与战略选择  Argenx成立于2008年,其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隐忍和蛰伏的结果。早期,公司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探索,从最初的IL-6抗体Gerilimzumab,到CD70抗体ARGX-110,再到c-Met抗体RGX-111,均未能成功。然而,Argenx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在艾加莫德的开发上取得突破。  艾加莫德首次进入临床试验是在2014年。2020年,在临床III期的重症肌无力研究中取得成功,并于2021年获得FDA批准上市。尽管研发过程相对顺利,但在核心数据公布之前,市场对Argenx的认可度并不高。2017年上市之初,Argenx的市值仅为10亿美元,而许多同期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值已轻松达到50亿甚至100亿美元。  技术与策略的双重胜利  Argenx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还得益于明智的战略规划。公司开发的抗体药物技术平台,如SIMPLE Antibody,具备延长抗体半衰期、增加组织渗透率、提高疾病靶标率等潜在优势。这些技术优势为Argenx在多个治疗领域持续进行尝试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Argenx的适应症布局策略也非常巧妙。公司选择了标准疗法较为陈旧、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不理想的领域,如重症肌无力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这些领域的核心治疗手段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虽然有效但存在较大安全性问题。艾加莫德的出现,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选择,具有广泛的适用人群、显著的疗效、迅速的起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艾加莫德的广泛应用与未来展望  目前,艾加莫德已获批用于治疗全球范围内的重症肌无力、日本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美国的CIDP。随着这些适应症的市场放量,艾加莫德的销售额有望持续增长。此外,艾加莫德正在针对15个适应症进行开发,如果有新的适应症获批,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Argenx也在加速推进其他管线的研发。例如,公司正在推进首创C2抑制剂empasiprubart的研究,该药物目前正在评估用于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移植物延迟功能(DGF)、皮肌炎(DM)和CIDP。同时,公司还在评估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激动剂ARGX-119,用于治疗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MS)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长期主义的胜利  Argenx的成功,展示了生物科技公司从长期隐忍到快速爆发的过程。任何一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物科技公司,都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准备。尽管目前国内创新药行业依然年轻,大部分企业表现低迷,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它们的黄金时期尚未到来。  Argenx的故事提醒我们,生物科技公司的崛起往往遵循从0到1,从1到10,再从10到50的跃迁式发展路径。一旦突破瓶颈,便能实现快速增长。因此,对于创新药行业的从业者和投资者来说,耐心和坚持是不可或缺的。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的生物科技公司像Argenx一样,从隐忍中爆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创新的治疗选择。
脊髓损伤研究的新突破:空间组学绘制时空动态图谱

脊髓损伤研究的新突破:空间组学绘制时空动态图谱

  近日,《发育细胞》杂志刊载了一项重要的科学突破。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方燕姗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彭广敦团队以及暨南大学的李昂团队共同完成。他们成功绘制出脊髓损伤后原位基因表达和细胞互作的时空动态图谱,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策略。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极为有限。脊髓损伤后,轴突退化、神经元丢失、脱髓鞘、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复杂变化,往往导致难以逆转的功能障碍。这些损伤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医学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以往研究多依赖单细胞测序技术。然而,这种方法缺乏空间位置信息,难以准确捕获某些关键细胞类型,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差。近年来,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全面解析脊髓损伤后基因表达和细胞响应的空间动态变化提供了新工具。  研究方法与创新  研究团队采用10xVisium的原位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脊髓全横断模型进行了多时间点、多位置的基因表达分析。通过对超过22,800个空间位置点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整合,他们在组织结构被严重破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定义脊髓的解剖结构。  这种方法不仅揭示了损伤后不同脊髓解剖区域、不同损伤时间的基因表达动态变化,还通过自主开发的新计算策略和工具,绘制了脊髓损伤后原位细胞-细胞交互的动态图谱。这一创新大大降低了传统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的假阳性率,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重要发现:星型胶质细胞亚群与Igfbp2基因  在细胞互作网络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从脊髓白质迁移到脊髓灰质的星型胶质细胞亚群。这一亚群在脊髓损伤后的特征基因为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通过脊髓实质注射和lineage tracing实验,团队证实了这些由白质向灰质定向迁移的星型胶质细胞的存在,并将其命名为“损伤诱导的灰质迁移星型胶质细胞”(Astro-GMii)。  进一步的实验显示,Igfbp2基因在脊髓损伤后表达上调,不仅促进星型胶质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反应性,还通过分泌Igfbp2蛋白作用于神经元,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这一发现为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实验验证与应用前景  研究团队通过原代星型胶质细胞培养、原代神经元培养以及条件培养基共培养等实验,验证了Igfbp2基因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表达Igfbp2不仅可以促进星型胶质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还能通过其分泌的Igfbp2蛋白促进神经元的轴突生长。  为了进一步验证Igfbp2蛋白的治疗潜力,研究人员将其与基质胶制备成生物材料,注射进小鼠脊髓损伤部位。结果显示,损伤位点附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存活显著提高,最终有效促进了小鼠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建立脊髓损伤交互式时空数据库  研究团队不仅绘制了脊髓损伤后的时空动态图谱,还建立了脊髓损伤交互式时空数据库(https://spasi.ccla.ac.cn/)。这一数据库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分子信息和数据分析工具,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  结语  通过全面深入的空间转录组分析,研究团队揭示了脊髓损伤后基因表达和细胞互作的动态变化,发现了具有治疗潜力的Igfbp2基因。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脊髓损伤的时空重组提供了丰富的分子信息,还为未来的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些努力,科学家们有望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南加州大学的科学突破:B细胞变身为抗癌和抗艾武器

南加州大学的科学突破:B细胞变身为抗癌和抗艾武器

  在现代医学领域,癌症和艾滋病毒(HIV)被视为两大最强劲的敌人。然而,来自南加州大学(USC)的科学家们最近取得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将人体B细胞转化为微型监视机器和抗体工厂的方法。这些重新编程的B细胞能够持续生产专门设计的抗体,用以摧毁癌细胞或艾滋病毒。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标志着在利用抗体力量治疗多种疾病(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关节炎)方面的重大进展。  科学背后的原理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对B细胞基因的编辑技术,该技术能够增强B细胞对抗入侵者的能力。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杰出教授、资深作者保拉·坎农(Paula Cannon)解释道:“在某些疾病或病症中,B细胞产生的天然抗体不足以对抗病原体。例如,艾滋病毒不断变异,总是能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我们认为,通过基因编辑,可以让B细胞产生一种广谱抗体,使艾滋病毒难以通过变异逃脱。”  CRISPR基因编辑的应用  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定制抗体的生产指令插入B细胞DNA中天然抗体生成的位置。这一精确的插入使B细胞能够被重新编程,成为专门生产定制抗体的生物工厂。这些改造后的B细胞在骨髓、淋巴结和脾脏中长期驻留,并在需要时激活,成为对抗慢性疾病的理想工具。  灵感来源于CAR-T细胞疗法  这项研究受到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的启发。CAR-T细胞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癌的治疗方法。在这种疗法中,患者的T细胞被取出体外,通过基因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表面的标记物,然后再注回体内以对抗疾病。然而,T细胞在体内的存续时间有限,而B细胞则适合长期监视和抗体生产。  实验室验证与未来展望  为了验证这项技术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利用扁桃体组织在培养皿中复制免疫系统,观察抗体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重新编程的B细胞能够有效地产生定制抗体,并且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南加州大学史蒂文斯创新中心正与研究团队合作,授权该技术用于商业用途,以加速其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  商业化前景  南加州大学史蒂文斯中心的执行主任艾琳·奥弗斯特里特(Erin Overstreet)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帮助推动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这项突破性发现有潜力改变我们治疗某些疾病的根本方式。”该技术的商业化将有助于将这一新方法应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潜在应用领域  这项研究的潜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对抗癌症和艾滋病毒外,B细胞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慢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关节炎、以及其他自体免疫疾病。通过定制抗体的生产,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针对不同疾病的特异性疗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结语  南加州大学的这项突破性研究为利用B细胞对抗癌症和艾滋病毒等重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将B细胞转化为专门生产定制抗体的生物工厂。这一发现不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完善,这一新方法有望成为医疗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步,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SH2B1基因及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SH2B1基因及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肥胖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其成因复杂,涉及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多种环境因素。近期,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研究揭示了肥胖相关基因SH2B1对大脑功能的分子影响机制,为我们理解肥胖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Advanced Science》上,题为“SH2B1 Defends Against Energy Imbalance,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via a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us→Dorsal Raphe Nucleus Neurocircuit”。  SH2B1基因的作用与研究发现  SH2B1基因在调控饮食摄入和能量平衡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该基因的变异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脂肪性肝脏疾病(以前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功能障碍紧密相关。SH2B1基因精细调控人体的食欲与能量消耗,肥胖的发生源自两大对立过程的失衡:过量饮食与能量消耗不足。  研究人员定位了SH2B1基因在大脑中的活动区域——下丘脑室旁核(PVH)。PVH作为大脑的一个中枢区域,主要负责血压与体液平衡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表达SH2B1的神经元构成了一条神经环路,与脑干中的背侧中缝核(DRN)相互作用。DRN区域与能量平衡、体重控制及情绪驱动的行为息息相关。刺激这条特定的神经环路能有效抑制小鼠的饥饿感,反之,抑制PVH中SH2B1表达的神经元则会导致肥胖。  SH2B1与BDNF/TrkB信号传导  此外,研究还阐明了SH2B1如何通过加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信号传导帮助维持体重稳定。BDNF/TrkB信号在发育期促进大脑成长,成年后则维护大脑健康。一旦该信号通路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肥胖及代谢性相关疾病。研究者提出,有理论认为,与体重增加相关的炎症可能间接干扰这一信号通路,削弱了停止进食的生理信号。鉴于SH2B1在从昆虫到人类的广泛物种中高度保守,它如同“通用货币”,在细胞信号增强、瘦素与胰岛素分泌促进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对食欲及新陈代谢的调控至关重要。  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未发现增强SH2B1蛋白活性的副作用,这与某些流行药物如索马鲁肽(Ozempic)和替西帕肽降糖版(Mounjaro)激活GLP-1受体的方式有所不同。若能找到方法增强SH2B1的活性,或将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此前未被认知的PVH-SH2B1→DRN神经环路,其中SH2B1通过强化BDNF/TrkB信号传导,构筑起一道抵御肥胖的防线,为肥胖症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与潜在靶点。这一发现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肥胖成因的理解,也为未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深入研究SH2B1基因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探索更多可能的治疗途径。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试验,或许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调控SH2B1的活性,从而为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带来突破性进展。  结语  肥胖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其多重因素的影响,更在于其对健康的广泛危害。理解基因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更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肥胖基因SH2B1在大脑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未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我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
全球艾滋病现状与挑战

全球艾滋病现状与挑战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近日发布的题为《当务之急:抗艾十字路口》的最新报告中,披露了全球艾滋病疫情的严峻形势。据报告,目前全球约有3990万人携带HIV病毒,其中将近1/4,即930万人无法获得必要的救治。每日,全球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人死于艾滋病,这一数据反映了疫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尽管国际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里为抗击艾滋病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新增感染病例仍然远超预期。根据原计划,全球应在2025年将新增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而2023年的新增病例却高达130万例,是原定目标的3.5倍多。  资金短缺与弱势群体的困境  报告指出,全球抗艾资金投入的减少是导致抗艾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全球为艾滋病防治投入的资金约为198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5%。许多中低收入国家近年来因债务问题削减了相关预算,这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在这些地区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弱势群体的权益不被重视也是抗艾事业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射吸毒者、性工作者等群体的HIV感染率高,但他们往往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数据显示,该群体的HIV携带者占据了新增病例中的55%,比2010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这一情况不仅反映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揭示了社会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歧视。  抗艾事业的成就与希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抗艾事业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球正在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占据病患总数的75%,而2010年这个覆盖率仅为47%。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从2010年的130万人下降至2023年的63万人,死亡率降低了一半多。同时,全球艾滋病感染率也下降了39%,其中非洲国家的降幅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感染率比2010年降低了59%。这些成就展示了全球抗艾努力的效果,也为未来的抗艾工作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区域疫情变化  UNAIDS的报告还显示,近年来艾滋病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东欧-中亚以及拉丁美洲三大区域。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首次被排除在“疫情重灾区”之外,这标志着该地区在抗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抗艾工作可以放松警惕,其他地区的疫情增长提醒我们,抗艾战争仍未结束。  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报告强调,2023年是“决定全球抗艾事业成败的一年”。如各国领导人能在今年调整防疫政策、采取果断措施,国际社会仍有可能实现2030年的原定目标。UNAIDS执行主任敦促各国领导人恪守承诺,称他们的努力“能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他呼吁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确保每一个感染者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抗击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疫情。各国政府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享抗艾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结语  全球抗艾事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资金短缺、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新增感染病例的高企,都是当前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然而,只要全球各国能够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2023年有望成为全球抗艾事业的重要转折点。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关注,确保每一位艾滋病患者都能获得公平、公正的治疗机会,从而实现2030年消除艾滋病的宏伟目标。
蛇咬伤救治新突破,肝素拯救生命

蛇咬伤救治新突破,肝素拯救生命

  暑期野外活动与蛇咬伤风险  暑期来临,许多城市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往乡村参与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然而,这些活动虽然充满乐趣,却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侵害。蛇咬伤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险的一种。如果处理不及时,蛇咬伤可能导致致命或严重的伤害。  蛇毒研究的重大进展  近日,悉尼大学和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在蛇毒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发现,一种常用的血液稀释剂——肝素,可以作为眼镜蛇毒素的解药。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显示出肝素这种廉价且易于获得的药物,有望大幅降低因眼镜蛇咬伤导致的致命和严重伤害风险,特别是在贫困和落后地区。  全球蛇咬伤现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数千人因眼镜蛇咬伤致死,另有约十万人因毒素引起的组织和细胞坏死而遭受严重伤害,甚至需要截肢。目前的抗蛇毒血清治疗价格昂贵,且无法有效治疗咬伤部位的组织坏死。新研究发现,肝素不仅能显著减少眼镜蛇咬伤引起的坏死,还能减缓毒素扩散,提高生存率。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使用CRISPR技术找出了眼镜蛇毒素需要的、导致咬伤周围组织坏死的人类基因。毒素所需的目标之一是生成肝素硫酸酯和肝素所需的酶,这些分子存在于许多人体和动物细胞中。肝素硫酸酯位于细胞表面,而肝素在免疫反应中释放,其相似的结构使得毒素能够结合两者。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阻止人类和小鼠细胞坏死的解药。  肝素类药物的应用前景  与目前使用的抗蛇毒血清不同,新开发的肝素类药物作为“诱饵”解毒剂,通过在咬伤部位布满“诱饵”肝素硫酸盐或相关肝素类分子,能够结合并中和毒液中引起组织损伤的毒素。肝素价格低廉、易于获取,并且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基本药物。在成功的人体试验后,这种药物可以被迅速推广,成为治疗眼镜蛇咬伤的安全、有效且廉价的选择。  蛇咬伤的全球挑战  蛇咬伤目前仍是被忽视的热带疾病中最致命的一种,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村社区更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蛇咬伤列为优先解决的被忽视热带疾病之一,并计划在2030年前将全球蛇咬伤负担减半。这一新发现有望大幅减少蛇咬伤导致的伤亡,特别是在全球最贫困的社区中。  合作与研究背景  这一突破得益于悉尼大学和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团队的密切合作。悉尼大学团队利用CRISPR技术识别了毒素在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使用的基因靶点,并设计出阻断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从而保护人们免受毒素导致的致命危险。而利物浦热带医学学院则在过去50多年里,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深入理解蛇毒的生物学特性,并提高热带地区蛇咬伤受害者的抗毒血清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可负担性。  未来展望  随着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和人体试验的成功,肝素作为眼镜蛇毒素解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这一发现不仅为蛇咬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全球范围内的蛇咬伤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减少因蛇咬伤导致的致命和严重伤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介观显微物镜:推动光学成像新纪元

介观显微物镜:推动光学成像新纪元

  引言  光学显微镜作为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其性能的提升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显微镜物镜作为其核心组件,决定了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和成像视场这两个关键参数。然而,这两个参数通常是相互制约的,高分辨率物镜的成像视场往往较小,无法满足跨尺度高通量成像的需求。因此,研制出能够同时实现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的物镜成为了显微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介观显微物镜的发展与挑战  近年来,介观显微物镜由于其复杂的光学结构和优秀的像差优化能力,逐渐成为实现高数值孔径和超大成像视场的重要工具。相比于传统显微物镜,介观物镜能够显著提升光学显微镜的成像通量,使得在大尺度样本上进行高分辨成像成为可能。然而,目前的介观物镜存在成像波段单一的问题,仅能进行可见光或近红外单波段成像,无法满足多样化荧光成像的需求。此外,现有的介观物镜成像视场直径主要集中在3mm至6mm,进一步提升成像视场以获取更高的成像通量仍是一个挑战。  史国华团队的研究突破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史国华团队近期在介观显微物镜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具备平场复消色差结构的介观视场物镜,成功研制出了目前已报道的亚微米分辨率下成像视场最大且工作波段最宽的介观显微物镜。  技术细节与性能指标  该介观物镜具备8mm的视场直径和0.5NA的数值孔径,其成像波段覆盖了从400nm到1000nm的范围。这一宽广的波段范围使得该物镜能够同时进行可见光和近红外成像,满足了多样化荧光成像的需求。研究团队利用这一物镜对小鼠脑和肾切片进行了成像实验,获得了单帧13.5亿像素的超高通量图像。  性能对比与多光子成像应用  为了验证该介观物镜的性能,研究团队将其与市售的20倍0.5NA物镜进行了定量对比。结果表明,该介观物镜的成像质量与商业物镜相当,但其成像视场面积是商业物镜的40倍。此外,该团队还在同一个物镜上实现了单光子和双光子介观成像,进一步展示了该物镜在大尺度样本高分辨多波段成像中的潜力。  应用前景与研究意义  该介观物镜在大尺度样本高分辨多波段成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脑图谱绘制、跨脑区单光子/双光子成像、类器官高分辨成像等。尤其是在脑科学研究中,能够在大尺度范围内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对于理解大脑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史国华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介观显微物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他们所研制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不仅在成像视场和分辨率上实现了突破,还能够满足多波段成像的需求。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光学显微镜的成像通量,也为大尺度高分辨成像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进一步优化介观物镜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其成像性能和应用范围,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探索介观物镜在更多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生物医学诊断、材料科学研究等,也将为这一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介观显微物镜有望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支持与发表  相关研究成果以“Large-field objective lens for multi-wavelength microscopy at mesoscale and submicron resolution”为题,发表在《光电进展》(Opto-Electronic Advances)上。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青年团队计划等的支持。
运动与激素:探索催产素的秘密

运动与激素:探索催产素的秘密

  研究背景与目的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杂志近期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唾液和尿液样本在准确捕捉体力运动后皮质醇和催产素水平变化方面的有效性。催产素是一种在调节社交和情绪行为、心血管功能及能量摄入方面起关键作用的激素。通常,通过外周样本(如血液、唾液、尿液和汗液)估计催产素浓度比脑脊液穿刺更可取,因后者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并需要密集的医疗护理。然而,测量唾液和尿液样本中催产素浓度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尚不确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和唾液中催产素和皮质醇水平的测量是否足以准确反映体育锻炼引起的浓度波动。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涉及43名健康成年男性和女性,被分为两组进行测试:  - 第一组(第1组):20名参与者被要求跑步三次,每次10分钟,中间有短暂间隔,以提供心率和唾液样本。他们在基线及跑步和休息后提供心率、尿液和唾液样本。  - 第二组(第2组):23名经验丰富的跑步者被要求以固定速度连续跑步60分钟。他们在基线(跑步前)、跑步后和运动后30分钟休息期间提供心率、尿液样本和唾液样本。  研究人员分析了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催产素和皮质醇浓度,统计分析考虑了特定控制预测因素的影响,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周期阶段和之前的跑步经验。  重要发现  心率变化  比较跑步前后的心率,发现两个研究组的心率都有显著增加,其中第1组的心率相对较高。这表明体力活动确实引发了明显的生理反应。  催产素浓度变化  尿液催产素浓度:与跑步前相比,两组在跑步后和休息后的时间点均观察到显著增加。从跑步后到休息后的时间点,催产素浓度显著降低。总体而言,第2组的催产素浓度略高于第1组。  唾液催产素浓度:两组唾液催产素浓度的波动模式与尿液催产素浓度相似。跑步10分钟后唾液催产素水平升高,并在30分钟后达到峰值。在控制预测因素中,只有年龄与尿液催产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唾液催产素浓度无显著负相关。  皮质醇浓度变化  尿液皮质醇浓度:第2组中尿液皮质醇浓度从跑步前到休息后时间点显著增加。然而,第1组中跑步前、跑步后和休息后时间点之间尿液皮质醇浓度没有显著差异。  唾液皮质醇浓度:两组的唾液皮质醇浓度变化模式与尿液皮质醇相似,尤其在第2组中更加显著。  尿液和唾液催产素与皮质醇浓度之间的关联  从跑步前到跑步后的时间点,尿液和唾液催产素浓度增加在两个研究组中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然而,绝对催产素浓度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从跑步前到休息后的时间点,尿液和唾液皮质醇浓度增加在两组中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至于绝对皮质醇浓度,第1组跑步前的时间点和第2组休息后的时间点的尿液和唾液样本显示出显著关联。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发现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强烈刺激外周催产素分泌,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催产素浓度显著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无论跑步模式和之前的跑步经验如何,两组跑步者运动后尿液和唾液中的催产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这些发现强调,尿液和唾液可以替代血液采样来监测外周催产素浓度,无论是在催产素系统的基础活动期间还是在运动反应中。由于唾液采样具有更高的采样频率,因此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然而,尿液采样具有更高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科学家建议,由于渗透压的差异会干扰尿液激素浓度,应校正样本的肌酐浓度或比重测量值并排除极端异常值。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使用唾液和尿液样本测量催产素和皮质醇浓度来监测体力运动后的生理反应。这为开发非侵入性、便捷且高效的监测方法奠定了基础。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体力活动对催产素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采样和分析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研究发现:T细胞在脂肪性肝炎中的动态变化

新研究发现:T细胞在脂肪性肝炎中的动态变化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MASH) 是一种由不良饮食和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之一。MASH 的进展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被称为一种“慢性杀手”。近日,《肝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 T 细胞在 MASH 中的作用,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病理学提供了重要线索。  MASH 的病理学  MASH 的病理学主要体现在肝脏中充满了活跃且快速增殖的 T 细胞。这些 T 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身体对抗感染和疾病时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在 MASH 中,这些 T 细胞的行为发生了变化。Burchill 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在 MASH 期间,T 细胞会繁殖并发生功能改变,以应对不良饮食相关的有害物质。  T 细胞的作用  研究表明,与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一样,克隆扩增的 CD8+ T 细胞在患有 MASH 的人类和小鼠的肝脏中积聚。这表明抗原激活的 CD8+ T 细胞在 MASH 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具体来说,这些 T 细胞似乎对肝脏中的特定抗原作出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  研究的重要发现  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MASH 中的 T 细胞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它们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Burchill 团队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和 MASH 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这些 T 细胞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在早期阶段,T 细胞主要表现为增殖和活化,而在晚期阶段,它们则表现出功能衰竭。这一发现提示,T 细胞在 MASH 进展中的作用是动态的,且与疾病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  临床意义  了解 T 细胞在 MASH 中的作用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MASH 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治疗措施仅限于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在 MASH 期间触发 T 细胞活化和生长的特定物质,就有可能开发出新的生物标志物测试和治疗方法。这一理解最终可能导致开发一种生物标志物测试,使医生能够在疾病进入晚期之前跟踪和治疗疾病进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  虽然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 MASH 的病理学提供了重要线索,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肝脏中抗原驱动的 T 细胞反应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它们在疾病进展和解决中的具体作用。此外,还需要研究不同类型的 T 细胞在 MASH 中的不同功能,特别是 CD4+ T 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开发针对 T 细胞的治疗方法。当前,许多研究正在探索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例如 CAR-T 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果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 MASH 的治疗,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总结  MASH 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学涉及复杂的免疫反应和肝脏损伤。通过深入研究 T 细胞在 MASH 中的作用,我们有望开发出新的生物标志物测试和治疗方法,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治疗这一疾病。尽管未来的研究挑战重重,但这一领域的进展无疑将为全球数百万患者带来福音。
结直肠癌转移机制揭示:科学家的新突破

结直肠癌转移机制揭示:科学家的新突破

  在癌症研究领域,转移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在治疗原发性肿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应对转移方面,医学仍显得力不从心。转移过程复杂且致命,约90%的癌症死亡病例与之相关。然而,最近的研究为阻止这一过程带来了新的希望。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小组,领导者为Andreas Moo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重点是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中的定植过程。通过深入探讨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希望为开发阻碍癌症转移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发现分子对接机制  当癌细胞脱离原发性肿瘤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时,就会发生转移。对结直肠癌细胞而言,肝脏常常是它们的首选目标。原因在于,血液在肠道中吸收营养物质后会首先进入肝脏进行代谢。这一过程使得肝脏成为结直肠癌细胞的主要停留地。  研究小组通过对转基因小鼠的复杂实验,揭示了癌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分子对接机制。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肝细胞中存在一种名为Plexin-B2的蛋白质,而结肠直肠癌细胞中含有来自信号素家族的某些蛋白质时,癌细胞便能够附着在肝细胞上。这一发现解锁了长期困扰科学界的难题,即哪些分子机制在癌细胞的定植过程中发挥作用。  信号素的角色  在神经系统中,信号素和神经丛蛋白共同作用,控制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方向,确保它们形成正确的通路。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发现这些蛋白质在肝细胞中也有表达,并且在癌细胞的转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来说,含有信号素的癌细胞在临床研究中被证明更具侵略性,更容易转移到肝脏。  Moor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Plexin和信号素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引发癌细胞的根本变化。在脱离原发性肿瘤之前,癌细胞必须改变其身份,脱离肠道上皮,切断与邻近细胞的紧密联系。一旦进入血液,癌细胞就会变得类似于来自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细胞。然而,当它们找到新的生存环境,得益于肝细胞上的丛蛋白,癌细胞会恢复到静止状态,重新形成上皮样结构。这一过程类似于肠道中的褶皱或肠隐窝。  研究的广泛影响  这一发现不仅对结直肠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影响其他癌症的治疗。例如,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lexin还在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的转移中发挥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激发了更多的科学问题,特别是关于癌细胞如何影响其周围环境细胞的问题。Moor解释道,癌细胞在聚集形成肿瘤时,会建立一个自己的生态系统。  未来的研究方向  如果能够成功抑制Plexin和信号素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就有可能从一开始就阻止癌症形成新的肿瘤。Moor及其团队认为,在转移发展的早期阶段,当癌细胞与其环境细胞之间的关系尚未牢固建立时,干预最为有效。这一理论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尽管距离开发出有效的抗转移药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Moor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研究这些分子机制和相互作用,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新的疗法,阻止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总之,癌症转移的研究不仅需要深入了解癌细胞的行为,还需要探究它们与环境细胞之间的复杂关系。Moor团队的研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揭示了阻止癌症转移的新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致命的过程,最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