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华东医药与澳宗生物达成依达拉奉口服制剂TTYP01片独家战略合作协议

华东医药与澳宗生物达成依达拉奉口服制剂TTYP01片独家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7月12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华东医药”)与苏州澳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澳宗生物”)宣布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聚焦改良型新药依达拉奉口服制剂TTYP01片(依达拉奉片)的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覆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简称“许可区域”)。  依据协议条款,澳宗生物将获得首付款10,000万元人民币,并有望在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实现时,累计获得最高不超过118,500万元人民币的付款。此外,澳宗生物还将获得分级最高达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此次合作协议明确了华东医药将在许可区域内全权负责TTYP01片(依达拉奉片)的所有适应症的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与此同时,澳宗生物将继续负责在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工作。该交易自协议签署之日起生效。  关于TTYP01片  TTYP01片是由澳宗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依达拉奉口服片剂,是改良型新药。该药物已在国内完成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Ⅲ期研究,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申报新药上市申请(NDA)。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抗氧化应激脑保护剂,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起到保护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  TTYP01片作为全球唯一的依达拉奉口服片剂,较传统注射剂型更具患者顺应性和便利性。这一特点使其能够覆盖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和康复期,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选择和潜在获益。依达拉奉片通过口服形式,使得患者在家中也能方便使用,极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战略合作的意义  华东医药与澳宗生物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依达拉奉片的商业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依托华东医药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强大能力,TTYP01片有望在许可区域内迅速推广,惠及更多脑卒中患者。此次合作也将推动依达拉奉片在市场上的应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展望  随着TTYP01片在国内临床Ⅲ期研究的顺利完成和即将进行的新药上市申请,未来几年内,这一新药有望在市场上取得重大突破。凭借其独特的药物机制和患者便利性,TTYP01片将成为脑卒中治疗领域的重要补充。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华东医药与澳宗生物不仅加强了在药物开发和商业化领域的合作,也为双方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合作有助于加速新药的市场推广进程,使更多患者能够早日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  结语  总的来说,华东医药与澳宗生物此次关于TTYP01片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双方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脑卒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依达拉奉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药物,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这一合作展示了两家公司在创新药物开发和市场推广方面的雄心和实力,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气孔调控机制研究

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气孔调控机制研究

面对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适应机制。其中,通过气孔介导的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植物调控自身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的关键途径。气孔通过开闭运动控制水分散失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分子水平上,气孔的开闭运动由保卫细胞中的离子通道调控。离子通道通过介导离子跨膜流动来控制保卫细胞的膨压变化,进而驱动气孔的运动。在高浓度二氧化碳、臭氧、干旱以及微生物侵袭等环境胁迫条件下,气孔通常会关闭以保护植物。在这一过程中,慢型阴离子通道SLAC1起到关键作用。SLAC1通过感知外界信号并改变自身分子构象来关闭气孔。此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宇航研究组报道了植物SLAC1的第一个冷冻电镜结构。该结构主要展示了SLAC1的跨膜结构域,而由于N端约180个氨基酸和C端约60个氨基酸具有较大的柔性,这些部分未能在结构中被观察到。这些柔性区域携带磷酸化位点,是SLAC1离子通道激活所必需的。前期的蛋白质质谱和电生理学研究鉴定了6个位于N端的关键磷酸化位点,但磷酸化修饰对SLAC1通道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近期,陈宇航研究组利用生物信息学、电生理学和AlphaFold建模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SLAC1的磷酸化激活机制。研究发现,SLAC1的柔性N端和C端部分在胞质内形成了一个调控结构域(CRD),该结构域与跨膜结构域(TMD)互作,维持SLAC1在静息状态下的自抑制状态。在SLAC1激活过程中,磷酸化修饰引起CRD的构象变化,解除自抑制状态。该研究证实了CRD在静息状态下的自抑制功能,并揭示了其在磷酸化后对维持离子通道开放的必要性。通过从分子构象、通道活性和生理功能等层面揭示磷酸化修饰驱动SLAC1通道激活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推进了科学家对气孔如何感知和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理解。这一发现有望为耐旱作物的精准设计和种质创新提供新的思路。7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该成果由遗传发育所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完成。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植物气孔调控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作物的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孔调控机制,科学家们或许能够开发出在多种环境胁迫下仍能保持高效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作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这对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尿常规体检项目解读:重要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尿常规体检项目解读:重要指标及异常情况处理

  在体检项目中,尿常规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检查。尿液能够反映人体的代谢状况,是诊断许多疾病的重要指标。体检报告中的尿常规结果通常包括20多个指标,涵盖了大量专业术语和数据,普通人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意义。究竟尿常规中哪些项目是关键?当结果出现异常时又该如何处理?针对这些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徐爱民提供了详细解读。  “体检中的尿常规主要用于检测受检者的泌尿系统和代谢功能,”徐爱民指出,尽管尿常规结果涵盖多个指标,但人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四个关键指标: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尿糖(葡萄糖)。如果这四个指标正常,那么尿常规大概率是正常的。  在人体中,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外界病菌的入侵,当身体出现炎症感染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加。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会有少量白细胞,检测时高倍视野下数量不超过5个,尿常规镜检结果显示“阴性”。当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时,尿白细胞计数增高,尿常规结果会显示“阳性”或以“+”表示。当出现尿急、尿频症状较轻时,建议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做好定期检查;如果白细胞数量远超正常值,且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是膀胱炎、肾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建议及时就医。  尿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结果正常应为“阴性”或“-”。如果显示“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标,尿液中有血。女性在经期体检时可能会出现这一结果,属于正常现象。此外,如果红细胞计数结果为阳性且有3个“+”或以上,可能是尿道损伤、膀胱黏膜损伤或膀胱肿瘤引起的出血,这种情况需尽快到泌尿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检测尿蛋白主要是为了了解肾功能。正常尿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难以检测到。正常尿蛋白指标应为阴性,即“-”;不正常则显示为阳性,即“+”。如果体检前一天进行了剧烈运动,尿蛋白可能显示阳性,出现一两个“+”,这属于正常的代谢应激反应,休息后再检查通常会恢复正常。如果没有进行剧烈运动而尿蛋白呈阳性且提示多个“+”,可能是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球肾炎,需要到肾内科复查,由专科医生结合血糖、血压等指标判断具体病情。有些受检者的尿蛋白结果显示“+-”,表示可疑阳性,并不是真正的阳性。  尿糖的检测主要是为了检查是否有糖尿病。尿糖结果正常应为阴性;若显示阳性,即“+”,则需进一步检查血糖指标。如果血糖不高,可能是体检前一天进食过多导致;如果血糖超出正常值,建议到内分泌科进一步复查。  为了提高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徐爱民建议受检者在体检前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正常饮食,不要过度进食大鱼大肉,避免饮酒。女性则应避开经期进行体检。此外,采集尿样时应确保尿液不受外界污染。  总之,尿常规是体检中的重要项目,通过关注关键指标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健康。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药学科普的重要性及药学服务技能提升

药学科普的重要性及药学服务技能提升

在2024年7月4日举行的MKM杯·2024药学服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强调了药学科普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公众对药品知识的了解普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药的风险。因此,加强药学科普教育,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显得尤为关键。赵志刚表示,药学科普对于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潜在副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向公众进行药学科普,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可能的副作用,从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指出,患者若能了解特定药物的作用机制,即药物在体内如何起作用,这将有助于他们明白为什么需要使用某种药物,以及它如何帮助他们治疗症状或疾病。此外,药学科普还可以提供关于正确用药的指导,包括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频率和使用方法。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患者最大化药物的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用药错误带来的风险。赵志刚进一步强调,药师不仅仅是发药的人,更应成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同时承担起向患者普及药学知识的责任。他指出,用药安全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师应肩负起患者合理用药的重任,成为公众用药安全的“守门人”。尽管我国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在过去十多年中不断增加,但药学技术人员在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却持续下降。无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接受药师服务的时间都大大缩短。因此,确保公众合理用药的“最后一厘米”,首先要加强药师队伍的培养和服务能力的提升。MKM杯·2024药学服务技能大赛的设立初衷是通过竞赛激发广大药师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推动药学服务的创新发展。赵志刚表示,“大赛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每一位药师都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这项比赛迄今已举办十届,参与药师达50万人次,成为中国药师界的一大盛事。药学科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升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通过技能大赛等形式,可以促使药师不断学习最新的药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例如,药师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最新的药物研究成果、治疗方案及用药注意事项,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药学服务。此外,药师还应加强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全面的医疗服务。药师可以通过参与临床讨论、制定用药方案、监测用药效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用药错误和副作用的发生。总的来说,药学科普和药学服务技能的提升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药学科普,可以提高公众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用药安全意识。而通过药学服务技能的提升,药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未来,随着药学科普和药学服务技能的不断发展,相信药师在医疗团队中的作用将会愈加重要,为保障公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居民饮食健康:营养素度量模型的重要性和应用

中国居民饮食健康:营养素度量模型的重要性和应用

  在现代社会,不合理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显著问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表明,高钠、高脂肪、高糖食品摄入过多,以及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已经成为中国居民饮食的主要风险因素。  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显著上升,这一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为了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避免他们过量摄入油、盐、糖,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营养素度量模型显得尤为必要。7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发布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当天,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报告》。该报告由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国内外营养专业学术机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构建而成,旨在约束和规范“高糖、高油、高盐”食品向儿童青少年的营销行为,同时为食品行业向更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依据。  韩军花介绍,根据营养素度量模型,可以对各类食品进行判定。如果某食品中的总钠、总脂肪或总糖含量超过了其所在类别食品的阈值,则该食品不适合面向儿童青少年进行营销。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及行业协会可参照报告中提供的阈值,制定更加详细有效的规范和政策,并将监管落到实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等,强调将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水平、促进其合理膳食作为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启动了“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倡导全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减少盐、油、糖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高油或高糖”的食品。  在发布会上,来自卫生、健康、营养、食品等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医院、高校、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健康与营养处处长石艾黎博士介绍了营养素度量法在国际上的定义,以及全球多个国家依照营养素度量法所开发的不同NP模型的概况与应用。新加坡和我国上海的专家也分享了在食品正面标签方面的创新探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营养素度量法是指为了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根据食品的营养成分对食品进行分类或排序的科学方法。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根据当地居民的健康需求和饮食状况,采用营养素度量法制定了不同的营养素度量模型,并随着饮食的变化以及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推广和应用。她强调,营养素度量模型的实施将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为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推出和推广,对于规范食品行业行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模型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期待更多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受益于这一科学工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未来。
科学家发现新途径治疗肺动脉高压!

科学家发现新途径治疗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许多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并最终死亡。为了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最近在国际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药物Gq抑制诱导强效肺血管舒张并逆转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报告。来自波鸿鲁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测试了一种名为FR900359的植物物质,结果发现该物质可能有助于降低体内肺动脉高压。FR900359与以往使用的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作用于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信号通路中的不同环节,并且能够同时抑制多种导致肺血管收缩的因素。研究者Seidinger指出,在我们的实验中,FR900359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放松血管,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肺部的血压要低于机体其他部位的血压。当肺部血管收缩并且血管周围的平滑肌增厚时,就会引发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会给身体右侧心脏带来持续的压力,因为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将血液泵送到肺部。结果,心脏会增大,最终可能会因负荷过重而导致功能衰竭。目前尚不清楚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的目标是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人类肺动脉高压。目前的药物是基于通过阻断能够让肺部血管收缩的信号路径中的单一受体来实现的。然而,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血管收缩剂,每一种都有各自的受体,因此,仅仅阻断一个受体可能并不是特别有效。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并没有直接针对信号发送器,而是选择在信号传递的后期阶段进行干预。研究者解释说,在细胞内部,只有少数信号路径能够传递血管收缩的信息,所谓的Gq蛋白通常参与多种通路,这可能使其成为一个很好的干预目标。此前的研究发现,室内常见植物朱砂根含有一种特殊物质FR,对Gq蛋白产生影响,有望用于平衡抑制各种血管收缩剂。研究者试验了这种物质在小鼠肺血管上的效果,并证明了其疗效。Seidinger提到,FR能迅速引起血管松弛作用,在猪体内和人体样本上的测试也验证了这个效果。经过治疗患有肺动脉高压的小鼠后,研究人员发现使用FR可以缓解疾病症状并明显改善小鼠的健康状况。研究人员指出,肺部血管周围的肌肉层厚度可能会减少,也可能根本没有增加;研究人员仅观察到了轻微的负面影响,即患者整体血压可能稍微下降,实际上,这对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可能是有益的;研究者Seidinger总结称,FR有可能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候选药物,但在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可能需要进行多年的深入研究。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了Gq蛋白在肺部血管收缩和重新塑造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并揭示了直接抑制Gq蛋白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理策略。
揭示细胞衰老关键机制

揭示细胞衰老关键机制

研究者跟踪了调节子激活蛋白1(AP-1)的主要活性,并发现它逐步激活不同细胞类型中的成体基因,同时下调参与机体早期生命发育的基因活性。机体衰老和发育之间的关联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近期,《Cell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activity of early-life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 is hijacked in aging through pervasive AP-1-linked chromatin opening”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由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开展,揭示了细胞衰老的关键分子机制,或许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人类在成长和衰老过程中基因调节的成熟过程。迄今为止,他们还不清楚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过程中机体基因表达活性是如何变化的。Nefzger博士表示,通过研究人类和小鼠的分子数据集,对不同年龄组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比较,以探究参与机体发育和衰老的基因活性。主控基因能够调节每个细胞中哪些基因的表达被激活或关闭,确保每个细胞发挥特定功能,就像指挥家指挥音乐家演奏不同的音符一样。研究员追踪了主要激活转录因子AP-1的活性,发现它逐渐启动成体基因,同时下调参与生命早期发育的基因活性,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都有这一共享过程。随着人体逐渐成熟,这种进程在不同生命阶段也是可预测的。当人体成年后,细胞中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AP-1会被各种压力和炎症过程激活,以及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这或许会进一步抑制生命早期活跃基因,可能导致多种可预测的衰老变化。为了处理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代谢性肝病和中风,研究人员需要首先了解导致机体老化的过程; 通过说明AP-1如何成为多种细胞类型老化的主要控制器,研究人员现在可以研究减少其活性以延长生活质量的药物治疗效果。最终,研究人员的目标是通过针对机体潜在的老化过程,使人们更健康地变老,从而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或升级。
肝癌疫苗新突破,微蛋白或激活免疫细胞作用

肝癌疫苗新突破,微蛋白或激活免疫细胞作用

一项研究由德尔玛医院研究所、纳瓦拉西玛大学和庞培法布拉大学合作进行,发现了一组肝脏肿瘤特有的微型分子,可能是开发癌症疫苗的重要因素。这些微蛋白非常小,只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可能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作出反应。相关研究已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通过整合来自100多名肝癌患者的肿瘤和健康组织数据,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一组微蛋白。这些微小的分子是由先前被认为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产生的。近年来,人们对这些基因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通常因为长度短或表达水平低而被视为无功能编码区。ICREA研究员Mar Albà说:“新技术揭示了这些基因中的一些确实可以产生微小蛋白质。”这一发现是通过整合转录组学、翻译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计算技术,以及实验室研究免疫反应的实验来实现的。癌症疫苗的研发途径癌症疫苗的发展需要依赖免疫系统认出外来分子的能力。癌细胞的变异会产生外源肽,从而提醒免疫系统。然而,挑战在于某些癌症,比如肝癌,其突变率较低。新的研究指出之前难以检测到的微蛋白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马德里医院研究所的研究员Marta Espinosa Camarena解释:“研究显示,肿瘤细胞中特定表达的微蛋白数量可用于发展新的治疗途径。”“部分微蛋白被发现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可能引发对癌细胞的抗体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疫苗来增强,类似于冠状病毒疫苗,但针对这些微蛋白。这些疫苗可能有助于阻止或减缓肿瘤生长。”CIMA和CIBERehd的研究员Puri Fortes指出。与基于患者独特变异的其他疫苗不同,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多人,因为这些微蛋白在不同患者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情况。接种这些疫苗可能相对容易,尽管有关它们的应用研究尚未展开。“这是我们的目标,”研究人员声称。
揭秘胰腺癌发展机制,LINC01133关键角色浮出水面

揭秘胰腺癌发展机制,LINC01133关键角色浮出水面

7月10日,南京医科大学张智弘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死亡与疾病》杂志上发布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LINC01133 促进胰腺导管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文章发现LINC01133是一种长链非编码RNA,是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16个关键基因之一。在胰腺癌组织中,LINC01133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可以促进胰腺癌的增殖和转移,并阻碍癌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显示,LINC01133与磷蛋白1(SPP1)呈正相关,加速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此外,LINC01133结合肌动蛋白相关蛋白3(Arp3),增加了SPP1 mRNA的稳定性,提高SPP1 mRNA水平,最终促进了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这项研究揭示了新的胰腺癌发展机制,为患者提供了潜在的预后标志。背景信息胰腺癌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疾病,患者五年存活率不到10%。胰腺导管腺癌 (PDAC) 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胰腺癌的90%以上。尽管化疗和靶向治疗有所进展,但整体存活率仍需提高。手术治疗可切除肿瘤,但患者常出现术后复发和转移,最终导致不治之症。最近研究证实了包括基因表达或突变状态在内的生存预后模型的可靠性。这些模型综合了传统的预测因子,如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可以为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然而,需注意到这些模型的构建主要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许多影响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如何被激活或抑制,仍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包含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亚群,可影响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网络,并参与多种人类病理过程,包括癌症。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展中,许多lncRNA表达异常,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例如,lncRNA MACC1-AS1的上调与NOTCH1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导致PDAC患者预后不佳。lncRNA PACERR可通过调节KLF12/p-AKT/c-myc信号通路在PDAC组织中激活巨噬细胞。此外,lncRNA HIF1A-AS1和PVT1也参与PDAC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长链非编码RNA(LINC01133)位于1q23.2染色体区段上,近期引起了研究界的关注。它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在多种癌症中显示出异常。一些研究发现,在肺癌、肝细胞癌和妇科肿瘤中,LINC01133的水平升高,与细胞增殖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上皮至间质转化(EMT)是细胞经历的一种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皮细胞不再依赖与相邻细胞的连结,并开始表现出间质细胞的特性。EMT流程与肿瘤的发展、增长以及对治疗的抵抗密切相关。研究指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可以调控EMT,因此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研究显示LINC01133参与了EMT过程,但其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LINC01133在胰腺癌细胞外部刺激细胞增殖、迁移,并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设计了三种针对LINC01133的小干扰RNA(si-LINC01133 1#、si-LINC01133 2#和si-LINC01133 3#),并通过qRT-PCR分析验证了在BXPC-3和ASPC-1细胞中的转染效果。si-LINC01133 1#和si-LINC01133 3#表现出更为有效的降低效果,并被选用进行后续的功能实验。研究人员将LINC01133过表达载体(pcDNA-LINC01133)转染入PANC-1细胞中,并通过qRT-PCR分析验证了转染效果。随后,科研人员进行了LINC01133的体外功能研究。他们利用了CCK-8和EdU分析发现,在降低LINC01133表达后,PDAC细胞的增值减少,而过表达LINC01133后则增加。克隆形成实验显示,LINC01133表达被降低后,PDAC细胞的克隆数量减少,而过表达LINC01133则增加了PDAC细胞的克隆数量。在细胞迁移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过表达LINC01133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基底膜穿透能力,而降低LINC01133明显抑制了PDAC细胞的迁移。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后发现,敲低LINC01133后,BXPC-3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而ASPC-1和PDAC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降低LINC01133后,早期和晚期凋亡增加,这提示LINC01133可能导致PDAC细胞对凋亡的抗性增强。LINC01133有助于推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肿瘤增殖和转移。研究团队利用BXPC-3细胞株成功建立了裸鼠移植瘤实验模型,并每两天测量肿瘤体积。在肿瘤直径达到1.5厘米前,对小鼠进行安乐死并取出肿瘤。与si-NC组相比,si-LINC01133 1#组显示了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减少。qRT-PCR结果显示,si-LINC01133 1#组中LINC01133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i-LINC01133组的增殖指数Ki-67表达较si-NC组下降。研究指出,在一项尾静脉转移模型实验中,两组小鼠的肺部均有肿瘤结节。但si-LINC01133组的转移结节数和大小均较低(分别为2个和0.64平方毫米,而NC组分别为42个和1.34平方毫米)。实验结束前12小时,NC组小鼠死亡,并在心脏发现转移;而si-LINC01133组小鼠的肺外未见其他器官的转移。研究显示,LINC01133促进了体内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结语根据上述综合资料,科研人员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开发出一款崭新的胰腺癌预后模型,并对一个重要的基因LINC01133的致癌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LINC01133结合Arp3形成复合物,增强了SPP1 RNA的稳定性,促进了胰腺癌中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增加。这个过程通过c-JUN的过度表达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行调控。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胰腺癌中EMT诱导途径,有望深化我们对lncRNA与癌症互动的认识,为潜在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崭新的思路。
百年来,脑电图映照大脑活动的"镜子"

百年来,脑电图映照大脑活动的"镜子"

脑电图是在一百年前被发明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它对科学家们研究人脑的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美国的鲍德温学院,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副教授埃里卡·尼胡斯在澳大利亚新闻网的“对话”栏目上指出,自从首次应用以来,脑电图在帮助研究人员理解感知和记忆等多种认知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诊断和治疗癫痫等多种脑部疾病方面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大脑的镜子1924年7月6日,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伯杰第一次成功记录下了人类大脑中的能量活动,后来这种记录被称为脑电波。那时刻的脑电波图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首张脑电图。1929年5月,在《精神病学档案》杂志上首次发表了一本关于人类脑电图的使用的专刊。伯杰在一次神经外科手术中记录了他的首个脑电图,患者是一个17岁的男孩。这次记录的结果非常简陋,没有明显波形,很难鉴别。因此,伯杰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直到技术更加成熟,波形清晰可辨后,才敢发表他的第一篇研究论文。为了提高脑电图的质量,伯杰进行了73次在他儿子头部的实验,同时还为自己进行了56次脑电图测试。在伯杰看来,脑电图就像大脑的镜子,可以反映大脑的活动。脑电图的面世让人们可以直观观察到脑细胞的自发和节律电活动,这一进步为癫痫、脑部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英国的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德加·道格拉斯·阿德里安认为伯杰的研究对神经生理学领域至关重要。他表示脑电图是一种全新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许多欧洲和美洲研究的起点。记录神经震荡多个神经元同时兴奋时,它们会发出强电信号,迅速通过大脑、头骨和头皮的传导组织传播。安放在头部的脑电图电极可以记录这些电信号。自从脑电图问世以来,研究者已经证实神经活动会以一定频率振荡。1924年,伯杰在第一次脑电图中指出8到12赫兹的神经振荡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将其命名为阿尔法振荡。自阿尔法节律被发现以来,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试验,以探索神经元的振荡方式和原因。研究者相信神经振荡对于大脑特定区域之间的有效交流至关重要。举例而言,频率介于4到8赫兹的西塔振荡对于参与记忆编码和检索的大脑区域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动物还是人类身上。他们随后进行实验,旨在探究改变神经振荡是否会影响神经元之间的通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许多行为和非侵入性方法能够改变神经振荡,进而影响认知表现。脑电图技术也为揭示大脑处理信息的重要发现提供了关键线索,解开了人类感知、注意力集中、语言交流和情绪处理等诸多谜团。协助诊断并进行治疗尼胡斯指出,目前脑电图通常被用于检测睡眠问题、癫痫,以及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指导治疗脑部疾病的方法。研究人员使用脑电图观察了无创大脑刺激对记忆力的潜在改善作用。尽管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望的成果。其中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5赫兹的伽马频率无创大脑刺激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和神经递质传递有积极效果。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采用两种高频率刺激来激活脑神经。高频率刺激能更有效地穿透大脑并抵达目标区域。研究人员利用2000赫兹和2005赫兹高频刺激,向人脑的关键记忆区域-海马体发送5赫兹的西塔频率。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够促使人更好地根据人脸特征来记住人名。自闭症的大脑机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使用脑电图技术检测自闭症儿童时,发现了一些脑电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病理生理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另外,斯坦福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利用脑电图发现了抑郁症患者独特的脑电波特征,这有助于他们预测抑郁症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情况。脑电图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0多名脑电图研究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未来表示乐观。一些研究人员,包括尼胡斯在内,预测科学家将运用脑电图来诊断和治疗特定大脑疾病。另外,还有人预计脑电图将广泛应用于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或者融入虚拟现实应用设备中。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