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多巴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希望

多巴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大脑中出现神经元周围的硬化斑块和认知功能的逐渐丧失。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该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十分有限。近期,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CBS)的Takaomi Saido及其团队在《科学信号》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多巴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方法。这一发现为治疗这种顽疾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最早的迹象之一是神经元周围形成的硬化斑块,这些斑块通常在记忆力减退等行为症状出现的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些斑块主要由一种名为β-淀粉样蛋白的肽片段积累而成。在之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基因操作增加大脑中一种名为脑啡肽酶的酶的量,可以减少小鼠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并改善其记忆力。然而,要在临床上应用这种方法,直接使用脑啡肽酶药片或注射剂是不现实的,因为这种酶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多巴胺的发现  为了寻找一种可行的药物治疗方法,Saido的团队开始筛选各种分子,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多巴胺上。他们发现,将多巴胺应用于培养皿中的脑细胞,可以显著提高脑啡肽酶的水平,并降低游离的β-淀粉样蛋白。这一发现令人振奋,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在生物体中的效果。  动物实验的突破  研究团队使用了DREADD系统,这是一种能够精确操控特定神经元的技术。他们将设计受体插入小鼠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神经元中,通过在小鼠的食物中添加匹配的设计药物,持续激活这些神经元。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激活不仅增加了脑啡肽酶的水平,还降低了小鼠大脑前部的游离β-淀粉样蛋白水平。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经过八周的慢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前额叶皮层中的斑块显著减少。  L-DOPA的应用  虽然DREADD系统在研究中取得了成功,但其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有限。为了找到更实用的治疗方法,研究团队转向了L-DOPA。这是一种多巴胺前体分子,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因为它可以从血液进入大脑,然后在大脑中转化为多巴胺。用L-DOPA治疗模型小鼠同样导致脑啡肽酶增加,并减少了大脑前额叶和后部的β-淀粉样斑块。经过三个月的L-DOPA治疗后,模型小鼠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也优于未治疗的小鼠。  临床应用前景  测试表明,正常小鼠的脑啡肽酶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下降,特别是在大脑前额叶,这或许使其成为临床前或高风险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良好生物标志物。尽管这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多巴胺如何导致脑啡肽酶水平升高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是Saido团队的下一个研究课题。  研究结果显示,多巴胺可能通过促进脑啡肽酶的产生,帮助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从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这一发现不仅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的Takaomi Saido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发现,通过使用多巴胺,可以促进脑啡肽酶的产生,从而帮助分解大脑中的有害斑块,并改善记忆力。这一发现如果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将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然而,未来的研究还需深入探讨多巴胺在大脑中如何促进脑啡肽酶的产生,以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CT 扫描在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中的新角色

CT 扫描在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中的新角色

  近日发表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杂志《放射学》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健康筛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识别出有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个体。这一研究结果凸显了CT在机会性成像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常规成像检查获取的信息,能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见解。  研究背景与方法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自动化CT衍生标记预测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能力。研究组包括32,166名年龄在25岁或以上的成年人,这些参与者接受了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健康筛查。研究团队由Ryu博士领导,使用经过临床验证的深度学习算法分析CT图像。该算法能够对各种身体成分进行3D分割和量化,包括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肌肉质量、肝脏密度和主动脉钙化等。  主要发现  基线时,参与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在中位随访期7.3年内的发病率为9%。通过自动多器官CT分析,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患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风险较高的个体。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指数(即肌肉下和腹部器官周围的腹部脂肪)对糖尿病的预测效果最高。当结合内脏脂肪、肌肉面积、肝脏脂肪分数和主动脉钙化进行综合分析时,预测效果显著提高。  CT衍生标记物不仅能预测2型糖尿病,还能识别超声诊断的脂肪肝、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超过100、骨质疏松症和与年龄相关的肌肉损失(即肌肉减少症)。这些标志物在预测2型糖尿病方面,优于传统的风险因素。  研究的临床意义  Ryu博士表示,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因为它们表明CT成像的作用可以从传统的疾病诊断扩展到机会性主动筛查。自动化CT分析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的风险预测和早期干预策略。  在临床环境中,这些CT衍生标记物有可能补充甚至改善传统的糖尿病筛查和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将这些先进的成像技术整合到机会性健康筛查中,临床医生可以比目前的方法更准确、更早地识别出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个体。这将带来更加个性化和及时的干预,最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不仅为糖尿病的早期预测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CT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CT成像可能在更多的慢性病筛查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自动化CT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将不断提高,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和便捷的工具。这将有助于早期识别和管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总结来说,这项研究表明,通过利用CT成像技术进行健康筛查,可以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的风险,并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随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糖尿病筛查和管理将更加精确和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预防策略。这一研究为CT成像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
人工智能揭示多器官系统生物年龄差距的遗传结构及其健康影响

人工智能揭示多器官系统生物年龄差距的遗传结构及其健康影响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最终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展。近年来,精准医疗的推进依赖于对不同器官衰老的表型异质性的深入理解。最近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探讨了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物年龄差距(BAG)的遗传结构及其与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和衰老的联系,为揭示这种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背景与方法  生物年龄差距(BAG)是指个人的AI预测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个体在特定器官系统中的生物老化程度。这项研究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哪些遗传变异影响BAG的表型异质性,以及这些遗传变异如何相互关联、与生活方式因素和慢性疾病有何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库中超过370,000名参与者的多组学数据,结合计算基因组学和AI技术,分析了九个主要器官系统的BAG。这九个系统包括代谢、肌肉骨骼、心血管、眼、脑、免疫、肾、肝和肺系统。通过支持向量回归分析,他们利用临床和器官特异性成像数据,推导出每个系统的BAG,并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将BAG拟合为表型,以识别独立的遗传信号。  主要发现  研究鉴定出393对与九个BAG相关的基因组位点对,揭示了器官特异性以及器官间的串扰现象。研究人员观察到,BAG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相似,支持了Cheverud的推测,即表型相关性可能是遗传相关性的合理估计。  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分析验证了这些基因信号,显示出器官特异性富集现象。例如,与心血管BAG相关的基因在动脉和心脏组织中显著富集。此外,研究还揭示了BAG与生活方式因素(如体重和睡眠)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  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的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因素对BAG有显著影响。例如,体重增加和睡眠不足与某些器官系统的BAG增加有关,提示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加速特定器官的生物老化过程。另一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可以延缓这些器官系统的衰老。  慢性疾病与BAG之间的关联也得到了确认。例如,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BAG明显增加,表明这些系统在糖尿病中的老化加速。此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BAG显著增加,提示脑部系统的早期衰老可能是该疾病的一个特征。  研究的意义与局限性  这项研究强调了器官系统并非孤立运作的观点,揭示了器官内的器官特异性相关性以及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跨器官的相互联系表明,针对不同器官系统疾病的药物可以重新利用,从而提高药物开发的成功率。  尽管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主要基于欧洲人群,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种族群体。尽管欧洲人群与其他祖先群体之间的GWAS贝塔值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代表性不足的群体。此外,性别差异在某些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BAG)中显著,提示应在研究中更多地考虑性别因素,因为许多慢性疾病(如自闭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未来展望  首席作者温俊豪博士表示:“我们对这项研究及其未来的研究途径感到非常兴奋。我们预见到从单器官到多器官方法的范式转变,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模拟人类衰老和疾病。”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种族群体中的BAG,并考虑更多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以期揭示更全面的衰老机制。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理解多器官系统的衰老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深入研究BAG的遗传结构及其与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的关系,科学家们可以开发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衰老过程,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荷兰研究揭示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健康和环境因素的关联

荷兰研究揭示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健康和环境因素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微生物群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尽管大量研究集中在肠道微生物群上,上呼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也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荷兰的一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鼻咽、口咽和唾液样本,揭示了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健康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背景  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上呼吸道微生物群在保护呼吸系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个体对呼吸道感染和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和心血管疾病)的易感性。呼吸道内多样的环境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这些微生物不仅充当病原体的屏障,还与粘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防御机制。  研究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荷兰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了鼻咽、口咽和唾液样本的采集和分析,以表征上呼吸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及其与宿主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涉及的参与者覆盖了从儿童到老年人的广泛年龄段,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  为了获取详细的微生物群数据,研究团队分别从 10 岁以下和 10 岁以上的儿童身上采集了唾液和口咽样本,并从所有参与者身上采集了鼻咽样本。样本采集后,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社会人口统计数据、疾病状况、疫苗接种情况、饮食和行为等信息。  研究人员从所有样本中提取了 DNA,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了 16S 核糖体 RNA (rRNA) 基因的高变区 4,以分析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此外,研究还使用定量 PCR 确定了样本中的细菌负荷,并进行了单重定量 PCR 以检测肺炎链球菌的存在。  研究结果  通过主坐标分析,研究团队评估了整个生命周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并观察了上呼吸道不同生态位之间的微生物群落差异。研究发现,鼻咽、口咽和唾液样本中的微生物群具有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态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儿童和成年人的微生物群组成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显著的变化。儿童的上呼吸道微生物群较为简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多样性逐渐增加。这一现象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环境暴露的增加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特定的微生物群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丰度,这些微生物可能在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与环境因素的关联  研究还揭示了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健康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疫苗接种、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对上呼吸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疫苗接种覆盖率较低的社区,研究发现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较低,病原体的存在率较高,这可能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结论与未来展望  荷兰研究团队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上呼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见解。研究结果表明,上呼吸道微生物群在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态下具有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宿主的免疫系统发育和环境暴露密切相关。此外,研究还强调了疫苗接种和健康生活方式对维持微生物群多样性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索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健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来优化微生物群的组成,从而增强个体的健康和抵抗力。这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改善人类的呼吸系统健康。
转移导向放射治疗改善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转移导向放射治疗改善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名为 EXTEND 的多中心试验,证明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添加转移导向放射治疗(MDT),能够显著改善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并于 2024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首次公布。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癌症,尤其是在疾病扩散到其他器官时,患者的存活率极低。转移性胰腺癌往往在确诊时已扩散至重要器官,给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标准化疗虽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效果有限,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通常只有 7 个月左右。MDT 是一种采用高剂量消融放射疗法的治疗方法,旨在消除扫描发现的所有转移性肿瘤,对于转移部位不超过 5 个的寡转移性疾病患者进行评估。  EXTEND 试验设计与方法  EXTEND 试验是一项针对多种实体肿瘤的 II 期随机篮式试验,旨在测试 MDT 加化疗是否能改善寡转移性癌症患者的 PFS,与单独化疗相比。这是首个专门评估 MDT 对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随机试验。研究在 2019 年至 2023 年期间进行,评估了 40 名转移部位不超过 5 个的胰腺癌患者。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 17.3 个月的情况下,接受 MDT 加化疗的患者的 PFS 为 10.3 个月,而仅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 PFS 仅为 2.5 个月。此外,MDT 增强的免疫反应与更长的生存时间有关。MDT 组新病灶复发的中位时间为 14 个月,而对照组为 5 个月。12 个月内无新病灶复发的比率在 MDT 组为 54%,对照组为 38%。  安全性与耐受性  MDT 主要采用高剂量消融放射治疗,研究发现其耐受性非常好,未观察到与 MDT 相关的三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这表明 MDT 不仅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免疫系统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探索性终点之一是调查 MDT 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此前的研究表明 MDT 具有增强免疫反应的潜力。研究人员发现,全身免疫激活事件与 MDT 相关,并且与 PFS 改善相关。这一发现为 MDT 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未来研究方向  首席研究员、放射肿瘤学副教授 Chad Tang 医学博士表示,尽管研究结果表明转移导向治疗对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有效且安全,但仍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来证实转移导向局部治疗的生存优势,并进一步研究全身免疫激活作为治疗益处的潜在机制。  未来的研究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 MDT 对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优势,并评估其在更大样本量中的效果。  2. 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探索 MDT 如何通过增强免疫反应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  3. 不同癌症类型的应用:研究 MDT 在其他癌症类型中的潜在应用,评估其广泛的临床价值。  结语  EXTEND 试验的结果为寡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结合 MDT 和标准化疗,研究人员不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还展示了这一治疗方法在增强免疫反应方面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 MDT 在癌症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新型工具CaST:追踪迷幻药对大脑神经元的影响

新型工具CaST:追踪迷幻药对大脑神经元的影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团队近日开发出一种名为CaST(Ca2+激活的Split-TurboID)的新型工具,用于追踪迷幻药对大脑神经元和生物分子的影响。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方法》杂志上,为理解迷幻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途径。  迷幻药与大脑治疗  近年来,迷幻药在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等脑部疾病方面的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LSD、DMT和裸盖菇素等迷幻化合物能够促进大脑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强化。然而,追踪这些化合物在大脑中产生的具体分子信号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CaST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CaST的工作原理  CaST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的工具,通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来追踪神经元的活动。当神经元表现出高活性时,钙离子水平也会升高。CaST利用这一现象,通过一种称为生物素的小分子标记活跃的神经元。研究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细胞标记任务,仅需10到30分钟,而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数小时。  实验过程与发现  在研究中,Kim和她的同事们给小鼠注射了裸盖菇素,然后使用CaST工具结合生物素标记前额皮质中钙含量增加的神经元。前额皮质是许多脑部疾病影响的区域,也是迷幻药促进神经元生长的关键部位。研究人员还监测了小鼠的头部抽搐反应,这是一种迷幻药引起的幻觉的行为指标。  CaST工具的优点在于可以用于自由活动的动物,而不需要稳定小鼠的头部进行成像。生物素作为标记底物的使用也非常便利,因为现有的商业工具可以通过简单的染色和成像方法检测生物素的存在。实验结果显示了裸盖菇素激活的前额叶皮层区域的详细“快照”,为迷幻药在大脑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未来研究方向  Kim和她的团队目前正在探索使用CaST工具进行全脑细胞标记的方法,并试图丰富迷幻药影响下神经元产生的单个蛋白质特征。他们计划将这些样本送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蛋白质组学核心设施,以获取所有识别蛋白质的全面图像。这将有助于检查不同条件下(如接受裸盖菇素治疗、对照组或疾病模型)的蛋白质和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阐明迷幻药对脑部疾病的细胞特征和治疗效果。  Kim表示,她有兴趣与迷幻药和神经治疗研究所的创始主任David Olson教授合作,比较迷幻药引起的神经活动与非致幻神经治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活动。通过这种合作,CaST工具有望成为研究神经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工具。  结语  CaST工具的开发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快速、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追踪迷幻药对大脑神经元的影响。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有助于揭示迷幻药的治疗机制,还为未来的精神疾病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研究的深入,CaST有望在神经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我们对大脑复杂机制的理解。
揭示精神分裂症复杂的遗传和环境状况

揭示精神分裂症复杂的遗传和环境状况

  近日,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Yeargan精神病学和遗传学杰出教授帕特里克·沙利文(Patrick Sullivan)及其团队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这篇评论文章发表在《自然评论神经科学》杂志上,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分裂症背后复杂而深奥的遗传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控制和社交能力。尽管人们早已知道精神分裂症具有家族遗传性,但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通过基因检测和分析,识别出导致这种疾病的具体遗传风险因素。  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广泛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近300种常见基因变异和20多种罕见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显著相关。这些研究揭示了精神分裂症背后机制的复杂性,表明该疾病并非由单一基因引起,而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基因组研究不仅在遗传层面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深入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变化。通过对正常个体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组织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两者之间细胞组成和相互联系的显著差异。这些发现进一步强调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性特征,并指出该疾病的机制远比之前认为的复杂。  尽管在遗传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科学家们也认识到,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沙利文教授及其同事在文章中指出,生活方式、药物使用、贫困、压力和出生并发症等环境因素同样会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尽管这些环境因素的研究比基因组研究更具挑战性,但它们的识别和理解对于全面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具有重要意义。  沙利文教授在文章中强调,尽管研究结果揭示了精神分裂症的复杂性,但这并不应成为阻碍未来研究的障碍。相反,这些发现应促使科学界扩大研究范围,接受精神分裂症作为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努力通过多学科合作,改善受精神分裂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不仅在遗传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在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上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深入分析,科学家们可以识别出特定的遗传风险因素,从而开发出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此外,对环境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综合运用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方法,科学家们可以更全面地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总之,沙利文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精神分裂症背后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这些发现不仅拓宽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多学科合作和综合研究,我们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康方生物「AK117」联合方案治疗MDS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康方生物「AK117」联合方案治疗MDS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近日,康方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D47单抗药物莱法利(AK117)联合阿扎胞苷(AZA)用于治疗初诊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康方生物在推动全球MDS治疗新药开发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前期的研究显示,AK117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有效性。基于全球MDS患者对新疗法的迫切需求,以及MDS在全球范围内巨大的市场潜力,公司启动了这项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这一研究的成功将加速AK117在全球范围内的获批和上市进程,为MDS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MDS,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血液疾病。CD47在MDS治疗新药开发领域被寄予厚望,AK117作为一种新一代的抗CD47人源化IgG4亚型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CD47与其受体SIRPα的结合,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AK117联合阿扎胞苷的协同治疗有效减少了MDS患者的贫血症状和输血需求,同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成果使AK117有望成为全球MDS患者的一种优越的治疗选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美国,每年新增MDS病例约4万例,相当于非小细胞肺癌新发病例人数的21%。对于初诊较高危MDS患者,当前标准治疗为阿扎胞苷,但仅有20%至30%的患者能够实现完全缓解,因此在全球范围内,MDS治疗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在血液瘤治疗领域,康方生物不仅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开展AK117治疗MDS的临床研究,同时还在进行AK117联合维奈克拉和阿扎胞苷治疗一线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II期临床研究。此外,康方生物还在同步推进AK117针对实体瘤的全球市场开发,旨在充分挖掘其临床价值。目前,AK117联合其他药物(如联合PD-1/VEGF双抗和PD-1/CTLA-4双抗等)治疗实体瘤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高效进行中,入组速度也非常快。  莱法利(AK117)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新一代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结合,阻断CD47与SIRPα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莱法利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液瘤,以及莱法利单药或联合依沃西和卡度尼利治疗多种实体瘤的II期临床研究正在高效开展,初步研究数据表明其疗效优异,且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事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在未来,随着莱法利在全球范围内更多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在AML和MDS等血液瘤领域,以及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康方生物有望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创新和开拓,康方生物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动癌症治疗的进步与发展。
华东医药与艺妙神州携手,就IM19注射液达成商业化合作

华东医药与艺妙神州携手,就IM19注射液达成商业化合作

  2024年8月4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医药”)旗下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宣布与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妙神州”)达成重要合作协议。这次合作的重点是IM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以下简称“IM19注射液”),这是艺妙神州研发的针对CD19靶点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主要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  艺妙神州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霆博士表示,与华东医药的合作标志着艺妙神州在自主研发CAR-T药物的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IM19注射液作为其领先的产品管线,目前在中国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三个适应症开展临床研究。特别是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末线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即将于2024年完成。这一合作将赋予华东医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从而加速IM19注射液的市场推广。  何霆博士对这次合作充满信心,认为华东医药在中国大陆地区丰富的商业化经验以及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双方建立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基础。他表示,通过这次合作,IM19注射液的领先产品优势和华东医药的强大商业化能力将有效结合,进一步推动IM19注射液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满足国内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的巨大临床需求。  华东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吕梁则表示,艺妙神州在肿瘤细胞疗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完整的基因细胞药物研发和生产核心技术。吕梁强调,肿瘤领域是华东医药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公司在实体瘤和血液瘤领域均有广泛布局,并在血液肿瘤细胞治疗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市场服务团队。他们对与艺妙神州的合作充满期待,负责IM19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这款极具潜力的CAR-T产品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丰富公司在血液疾病领域的产品线,与现有产品形成有效协同。  根据协议条款,艺妙神州将获得1.25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并有权获得最高不超过9.5亿元人民币的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艺妙神州将继续负责IM19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注册和生产。  IM19注射液是艺妙神州自主研发的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个适应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分别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并全部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末线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即将完成,初步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表现良好,预计将于2024年四季度提交药品上市许可申请。  IM19注射液一旦获批上市,将成为国内首批自主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之一,填补国产CAR-T产品在淋巴瘤适应症领域的市场空白。这将为中国数十万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进一步奠定艺妙神州在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总的来说,华东医药与艺妙神州的合作不仅是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更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和商业化道路上的不断进步,以及在全球细胞治疗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实力。未来,随着IM19注射液的成功上市,双方的合作必将结出更多的硕果,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Vertex在镇痛药领域的突破与展望

Vertex在镇痛药领域的突破与展望

  Vertex的创新历程  Vertex(福泰制药)作为在罕见病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以其孤儿药Trikafta在囊性纤维化(CF)治疗领域的成功而闻名。如今,这家制药巨头正向另一领域——镇痛药领域进军。近期,Vertex宣布其Nav1.8抑制剂VX-548(Suzetrigine)的上市申请已获FDA受理,并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急性疼痛。这一新型镇痛药有望颠覆镇痛药市场的竞争格局。  VX-548:镇痛药的革新  镇痛药物一直是医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传统的镇痛药如吗啡,虽在止痛效果上无可比拟,但其强烈的成瘾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的易成瘾性使其主要用于癌症晚期病人的止痛,因此,开发无成瘾性的镇痛药迫在眉睫。  VX-548是一种新型的NaV1.8抑制剂。钠离子通道是细胞膜表面启动离子电位的基础,控制着神经通路的电位变化。NaV1.8和NaV1.9仅在外周感觉神经元中表达,不影响控制人体关键功能的交感神经。因此,通过调控NaV1.8的激活状态,能够有效抑制疼痛,且不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瘾性问题。  临床试验结果  VX-548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令人瞩目。今年初,Vertex公布了VX-548在中至重度急性疼痛III期临床试验中的数据。试验包括腹部整形术和拇外翻矫正术两部分,不仅与安慰剂对照,还与阿片类镇痛药对照。在腹部整形术试验中,VX-548在两项关键量表数据上表现出色,SPID48和NPRS量表的分数均优于安慰剂组。然而,与阿片类药物相比,VX-548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拇外翻矫正手术试验中,VX-548同样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与安慰剂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但与阿片类药物相比同样未表现出显著优势。  尽管如此,VX-548的无成瘾性特点已经使其在镇痛药物领域取得了质的飞跃,为未来镇痛药市场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Vertex的成功故事  Vertex成立于1989年,虽然在历史上无法与辉瑞等老牌制药巨头相提并论,但其近年来的表现可谓亮眼。公司在囊性纤维化领域的深耕始于2001年收购Aurora获得CF管线。2011年,Kalydeco(依伐卡托)成为第一个有效治疗CF的药物,开创了CF治疗的新纪元。随后,Orkambi和Symdeko的上市进一步扩大了适应症人群的覆盖范围。  2019年,Trikafta的上市使Vertex在CF领域达到了顶峰。Trikafta的复方制剂显著增强了CFTR蛋白的功能,上市首年销售额达到38.64亿美元,2021年达到57亿美元,2023年更是突破89.45亿美元,成为全球罕见病药物销售额的翘楚。Vertex在CF药物上的成功不仅是商业化的胜利,更是一部罕见病被攻克的医学史诗。  VX-548的商业化前景  VX-548作为首个NaV1.8抑制剂,其商业化潜力备受期待。根据Vertex的计划,2024年下半年将向FDA申请批准VX-548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急性疼痛。此外,VX-548在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和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适应症范围。  华尔街投行Leerink分析师预测,到2032年,VX-548在急性疼痛适应症上的销售额将达到44亿美元,在神经性疼痛适应症上的销售额将达到70亿美元。尽管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目前占据市场,但其成瘾性和FDA的警告为VX-548的迭代提供了机会。  挑战与机遇  尽管VX-548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但在神经性疼痛市场上,Vertex仍面临挑战。不同机构对其前景持不同看法,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认为,慢性疼痛市场的攻克将是关键,结果需到2025年才能明确。即便如此,Evaluateresearch预测到2030年VX-548的销售额也将达到29亿美元。  总之,VX-548的市场潜力巨大,对Vertex的估值产生了积极影响。关键在于其能否在慢性疼痛领域取得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镇痛药市场的地位。随着FDA的审评结果即将揭晓,Vertex正迈向一个新的商业化黎明,VX-548有望成为下一颗重磅炸弹,为全球镇痛药市场带来新的曙光。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