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微环境信号与粘膜生发中心选择:对B细胞淋巴瘤发展的影响

微环境信号与粘膜生发中心选择:对B细胞淋巴瘤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微环境信号在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B细胞淋巴瘤,这些信号在调节粘膜生发中心(GC)选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最近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这些微环境信号及其在B细胞淋巴瘤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微环境对肠道癌症的潜在影响。  粘膜生发中心中的B细胞作用  在粘膜组织中,生发中心(GC)是B细胞进行体内平衡和抗原受体驱动选择过程的主要场所。尽管GC通常在疫苗接种或感染背景下进行研究,但它们也在粘膜组织的正常体内平衡和维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衍生物质能够调节粘膜组织中的GC,因此直接影响着粘膜免疫反应和癌症风险。  DLBCL与GC B细胞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癌症过程的不同细胞引发的突变有关,特别是在GC B细胞(GCB)样亚型中,经常观察到编码G蛋白亚基α13(Gα13)的功能丧失突变。这些突变伴随着MYC蛋白质的表达增加,而MYC在细胞生长和分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Gα13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通过减少细胞迁移将GCB限制在B细胞微环境中,如骨髓、次级淋巴器官、GC和外周组织。Gα13的活性还可以防止B细胞在GC中积聚,可能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介导的。  Gα13与MYC的关系  尽管MYC和Gα13在这些过程中发挥共同作用,但两者之间关系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Gα13缺失的情况下,PI3K/Akt失调对GC积累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研究了10至25个月大成熟B细胞中缺失Gα13的小鼠的肿瘤发生率。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从这些小鼠身上获取了Gα13缺乏的肠系膜淋巴结(mLN)肿瘤,以确定Gα13的缺乏是否在竞争环境中提供了优势。他们通过与具有GC特异性他莫昔芬诱导命运报告基因的小鼠进行杂交,研究了Gα13缺失是否会导致突变负担增加,因为Gα13缺陷克隆持续驻留在肠系膜淋巴结生发中心。  此外,研究人员评估了Gα13缺乏对mLN中G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以分析从野生型(WT)或Gα13缺乏小鼠的mLN或接种疫苗的外周淋巴结(pLN)中分离的GCB。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Gα13缺乏的小鼠在mLN B细胞中发生自发性淋巴瘤,但在派尔集合淋巴结中没有发生。此外,在肠道引流淋巴结中观察到GCB增殖增加,这随后导致淋巴瘤的发展。饮食中的谷氨酰胺增加了mLN中肠道淋巴管的进入,从而促进了Gα13缺乏的GCB增殖,这可能解释了肠道中淋巴瘤的存在。  分子机制  Gα13缺乏通过增加mTORC1活性和MYC原癌基因水平来增强mLN增殖,从而导致GC反应。Gα13缺乏的GCB似乎具有竞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在没有T细胞支持或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情况下在mLN中成功生长。Gα13介导的对mTORC1信号和MYC表达的抑制信号的丧失可能会增强Gα13缺乏的GCB的T细胞独立补给,从而导致GC状态下的竞争性增殖和克隆持续性。  实验发现  实验表明,Gα13信号抑制mLN GC生长,而成熟B细胞中的肉豆蔻酰化Akt(Myr-Akt)表达促进mLN中细胞内GCB的形成,在接种疫苗的pLN中,这种促进作用较小。Myr-Akt基因表达还促进了肠系膜和外周淋巴结中亮区(LZ)GCB的发育。  启示与未来方向  这项研究表明,致癌突变可以绕过正常的体内平衡并以组织特异性的方式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微环境收缩似乎控制着胃癌的发展,而饮食中的谷氨酰胺则影响粘膜组织中的胃癌选择。Gα13通路突变会增强侵袭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肠道趋向性。  虽然研究揭示了Gα13缺失在小鼠模型中的作用,但是否会导致人类淋巴瘤的肠道趋向性增强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将饮食变量与患淋巴瘤风险联系起来的流行病学研究仍然缺乏。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饮食在淋巴瘤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是否可以将饮食干预纳入治疗这种疾病。  总之,这项研究为理解B细胞淋巴瘤的微环境信号和粘膜生发中心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这些分子机制,并探索如何通过调整饮食和其他环境因素来预防和治疗B细胞淋巴瘤。
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预测:血浆生物标志物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潜力

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预测:血浆生物标志物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潜力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痴呆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尽早识别其风险因素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于有效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最新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AD特异性血浆生物标志物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在预测其他类型痴呆症风险方面的潜力,揭示了这些标志物在疾病早期预测中的重要性。  痴呆症的早期诊断挑战  传统上,AD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通常在症状明显出现后才能被诊断。这种晚期诊断方式限制了治疗的有效性,因为此时病理性脑变化已积累到不可逆转的程度。为了实现早期干预,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能够在症状出现前检测AD病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中年时期的心脏代谢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被证明是痴呆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疾病相关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能否支持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预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从“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收集了数据,对不同人群的血浆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纵向分析。  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涉及1,525名参与者,第一次采集血浆样本时的平均年龄为58岁,第二次采集时为76岁。在所有血浆样本中,研究人员测量了AD特异性标志物(如淀粉样蛋白β42与β40的比率(Aβ42  β40)和苏氨酸181处的磷酸化tau(p-tau181))以及神经退行性标志物(如神经丝轻链(NfL)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水平。  研究参与者在研究期间持续接受监测,直至平均年龄达到81岁。研究人员评估了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的痴呆症病例,并探讨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吸烟和体力活动等风险因素与血浆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时间关联。  研究发现与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约60%的参与者为女性,26%为黑人。在研究期间,新增痴呆症病例252例,占研究队列的16.5%。数据分析表明,血浆Aβ42  β40水平较低且p-tau181、NfL和GFAP水平较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被诊断为痴呆症。  特别是对于携带载脂蛋白E epsilon 4(APOE ε4)基因的参与者,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率更高。NfL和GFAP的水平与晚年新发痴呆症的关联比中年时期更强,且这种关联性不受APOE ε4状态的影响。  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参与者表现出更高的NfL和GFAP水平,这种水平超过了预期的每十年增长幅度。具体而言,与高血压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GFAP水平增长更为显著,达到了预期水平的两倍。  中年和晚年的AD生物标志物预测  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的AD特异性血浆生物标志物与晚年全因痴呆症风险增加相关。每当Aβ42  β40比率降低一个标准差,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11%;而每当p-tau181水平增加一个标准差,风险增加15%。所有的AD生物标志物均与晚年痴呆症风险增加相关,其中以NfL的关联性最为显著。  此外,晚年时使用所有四种生物标志物进行预测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生物标志物更为有效。无论APOE ε4状态如何,将晚年生物标志物与人口统计数据相结合能实现最高的辨别能力。  结论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的重要结论是,中年时期的AD特异性血浆生物标志物可以有效预测晚年全因痴呆症的风险增加,而中年时期的神经退行性标志物则不具备同样的预测性。在晚年,AD特异性和神经退行性标志物均与痴呆症风险相关。当将晚年的生物标志物与人口统计数据相结合时,痴呆症的预测效果最佳。  这些发现为A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特别是在评估四种关键血浆生物标志物的轨迹以及它们在不同风险因素下的水平变化时。然而,未来的研究应继续验证这些发现,并探讨神经退行性标志物在监测治疗效果、降低与这些疾病相关的血管风险因素中的作用。  总之,尽早识别并监测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为痴呆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新的希望。这一领域的持续研究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干预策略,改善痴呆症的预后。
天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中的潜力与机制

天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中的潜力与机制

  天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中的潜力与机制  近年来,随着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其治疗的研究也愈加深入。其中,天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因其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在《欧洲药物化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糖尿病潜力及其作用机制。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葡萄糖生成增加,最终导致高血糖症或高血糖。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胰腺β细胞的消耗和胰岛素不足,通常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而2型糖尿病则更为普遍,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和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等固有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肝葡萄糖合成增加,最终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及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山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的α-山酮素和γ-山酮素。此外,金丝桃、远志、印度獐牙菜和桑树等植物也富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素、1,3,7-三羟基黄酮、獐牙菜素、桑树素和阿尔巴醇A。  黄酮类化合物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潜力。这些化合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包括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葡萄糖代谢、预防氧化应激和炎症。具体来说,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分子靶点包括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提供电子和中和活性氧(ROS)来抑制氧化应激,从而保护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并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产生。天然和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均已显示出改善β细胞活力和功能的效果。  黄酮类化合物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黄酮类化合物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同样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1. 糖尿病肾病:研究发现,芒果苷通过诱导乙二醛酶1(Glo-1)活性来抑制AGE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此外,α-芒果素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内质网(ER)应激诱导的肾细胞凋亡,预防糖尿病肾病。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新发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α-芒果素补充剂可以减少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氧化应激、炎症和糖化相关因素,改善血流和屏障功能。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通过减少血管生成芽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牛视网膜内皮细胞通透性、增殖、迁移和管道形成的增加,预防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3.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征是下肢感觉丧失和疼痛,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出现这种情况。研究发现,从G. mangostana Linn.根皮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α-倒捻子素、β-倒捻子素和3-异倒捻子素,具有强大的抑制醛糖还原酶的能力,这可能对糖尿病神经病变产生有益影响。  黄酮类化合物与传统糖尿病疗法的结合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现有糖尿病药物的辅助剂,为增强糖尿病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将黄酮类药物与传统糖尿病疗法(如胰岛素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并改善对糖尿病相关继发并发症的管理。  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细胞葡萄糖吸收和调节脂质代谢等多种机制,在糖尿病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保护和肾脏保护作用也使其成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潜在药物。  结论  天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糖尿病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黄酮类化合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将黄酮类化合物与传统糖尿病疗法相结合,有望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未来,随着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勃林格殷格翰投资生葆生物:推动溶瘤细菌疗法迈向临床

勃林格殷格翰投资生葆生物:推动溶瘤细菌疗法迈向临床

  勃林格殷格翰近日宣布对深圳市生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ynthetica,以下简称生葆生物)进行投资,旨在加速推进生葆生物的溶瘤细菌管线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一投资不仅体现了勃林格殷格翰在推动新一代肿瘤疗法方面的坚定承诺,也标志着溶瘤细菌疗法的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生葆生物:精准肿瘤治疗的先行者  生葆生物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科技公司。公司通过人工基因线路精确调控活菌基因,将治疗性蛋白质更精准地输送到肿瘤细胞中。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设计能够识别特定肿瘤微环境的细菌,当这些细菌在检测到肿瘤微环境时才会释放其治疗性载荷。这种设计确保了细菌仅在肿瘤内生长,而不会在肿瘤外部扩散,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战略投资:多方合作助力创新  此次投资为生葆生物的首轮融资,由勃林格殷格翰风险基金(BIVF)和淡马锡领投,联想创投、复健资本和飞镖夏焱基金跟投。多方合作的融资结构显示了各大投资机构对溶瘤细菌疗法前景的高度认可。  勃林格殷格翰在肿瘤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去年,通过收购T3 Pharmaceuticals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在其研发管线中引入了一个细菌肿瘤治疗平台,该平台能够将免疫调节蛋白输送到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此次投资生葆生物,进一步扩展了勃林格殷格翰在细菌肿瘤疗法方面的布局。  变革中的肿瘤治疗:从免疫疗法到细菌疗法  尽管免疫疗法极大地改变了肿瘤治疗格局,显著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目前只有15%-20%的肿瘤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缓解。勃林格殷格翰希望通过全面的管线产品,让免疫肿瘤疗法的优势惠及更多患者。其研发策略包括增强免疫系统和直接针对肿瘤细胞的疗法。  下一代抗肿瘤细菌疗法平台具有与其他免疫肿瘤疗法和肿瘤靶向疗法巧妙结合的潜力,这种组合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细菌疗法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其能够在肿瘤内部环境中生长并发挥作用,这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精确度,还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多元化的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在肿瘤治疗领域,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优势在于其能够设计出特定的基因线路,控制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案。  生葆生物的研究方向不仅限于溶瘤细菌疗法,其合成生物学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此次与勃林格殷格翰的合作,有望加速这些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推动医疗科技的发展。  结语  勃林格殷格翰对生葆生物的投资,不仅彰显了其在创新肿瘤疗法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生葆生物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助力其加速溶瘤细菌管线的临床试验推进。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广泛扩展,未来肿瘤治疗将迎来更多创新疗法,造福更多患者。  勃林格殷格翰与生葆生物的合作,标志着一个新兴领域的崛起,也为全球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合成生物学有望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探索大健康产业的无限可能:"氨基一周"的产业动态分析

探索大健康产业的无限可能:"氨基一周"的产业动态分析

  "氨基一周"致力于提供全球最重要的大健康产业新闻分析,深入挖掘行业动态,洞察市场趋势。无论您是行业从业者,还是对大健康产业感兴趣的读者,"氨基一周"都将是您了解行业脉动的得力助手。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探索大健康产业的无限可能。本周,"氨基一周"带来了几大产业动态分析要点,为您深入解读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对“东方甄选式”biotech说不  过去一周,东方甄选的“分家”事件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这一事件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公众对其内部控制的质疑集中在决策是否过于集中于俞敏洪一人之手。这一情况引发了关于“公众公司决策权归属”的广泛讨论。  作为上市公司,任何决策都应基于“合理、合规”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利益,而非仅仅基于某位CEO的个人意愿。启明医疗的例子更是敲响了警钟,其创始人的违规“借款”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公司创始人曾多次以低息向公司借款,金额高达6.29亿元,且无担保、无固定还款期限。  医疗健康企业必须明确公司的属性,并建立和维护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确保企业治理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以维护市场的信任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必须坚决对"东方甄选"式事件说不,确保企业治理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以维护市场的信任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融资仍不乐观  根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的最新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一级市场共记录了630起投融资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8%;融资总额达到了421.6亿元人民币,同比略有下降1.1%。若排除几起大额融资事件的影响,融资总额的同比下降幅度约为15.8%。  尽管创新药项目在融资金额“TOP20”中占据了显著比例,但国内创新药领域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背离”现象。全球范围内,创新药领域的融资事件同比下降了12.5%,但融资总额却同比上涨了15.3%,特别是海外市场,融资金额同比大幅上涨23.2%,而国内市场却同比下降了17.6%。  一级市场的冷淡,根本原因在于二级市场尚未显现出信心的恢复。许多创新药企业仍在不断刷新估值低点,加之港股、A股IPO政策的全面收紧,大大增加了一级市场投资者的退出难度,进一步降低了一级市场的预期。  尽管市场的低迷不会是永久的常态,但目前看来,这个寒冬似乎比预期的要长得多。在此背景下,监管层面或许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帮助行业渡过难关。  MNC抄底中国创新药  低迷的生态环境,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抄底中国创新药的机会。赛诺菲和BMS等公司正在中国积极寻找并购机会,原因在于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并不缺乏优质资产,并且国内资产的研发效率值得肯定。无论是临床资源还是临床效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当前资本市场的低迷环境限制了企业的其他选择,导致在谈判中的估值难以获得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希望继续在中国“淘金”,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海外医疗健康领域,大企业的并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激活存量资产的有效方式。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除资本市场外的另一种融资途径。  DRG/DIP2.0版带来了创新药械的利好  国家医保局近日发布了DRG/DIP2.0版本的分组方案,这一新政策对创新药械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新的DRG/DIP2.0版本引入了特例单议机制、除外支付、基金预付等措施,以减轻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  特例单议机制允许特殊病例跳出常规框架,医疗机构可以自主申报特例单议,为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使用新技术或复杂危重症等情况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此外,除外支付机制也为创新药械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通过建立除外支付,既保证了DRG/DIP支付方式的执行,又保护了医疗机构使用新药耗技术的积极性。  监管对集采围标重拳出击  监管层在鼓励创新药械合规放量的同时,对于违规的医药销售行为也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最近,一品红子公司一品红制药因围标行为被证实,需要退还2.66亿元。这标志着集采时代以来违约金额的新高。  从医保谈判到集采,监管层对于控制医疗费用的态度始终明确:鼓励企业采取合理的谈判策略,但对违规行为则持零容忍态度。对于不合规的药企而言,一不小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一品红制药”。  关注GLP-1的“蝴蝶效应”  GLP-1类药物的市场热度不断攀升,其迅猛发展可能对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构成挑战。CGM(连续血糖监测)领域的巨头德康医疗股价暴跌,引发了市场对其业绩下滑原因的广泛猜测,其中不乏对GLP-1类药物冲击的担忧。  GLP-1类药物不仅在降糖和减肥适应症上取得了进展,还在不断拓展新的治疗领域,例如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在心血管领域的Ⅲ期临床试验,以及诺和诺德研究的司美格鲁肽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领域的潜力。  GLP-1类药物的广泛影响,可能对传统的减重手术和抽脂手术市场造成冲击。市场参与者需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积极应对潜在的市场变化。  综上所述,"氨基一周"的产业动态分析为您带来了关于大健康产业的深度洞察。无论是企业治理、市场融资、跨国并购,还是政策利好和市场竞争,"氨基一周"都将持续为您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与分析,助力您在大健康产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的里程碑式进展

康方生物: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的里程碑式进展

  2024年7月29日,康方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依沃西单抗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sNDA),用于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受理。此举标志着依达方®在全球抗癌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全球首创“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机制  依沃西是全球首个获批的“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机制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其独特的双特异性机制,结合了PD-1抑制和VEGF抑制两种治疗方式,旨在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此创新不仅在机制上带来了突破,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强效的选择。  依达方®在2024年5月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EGFR-TKI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这是其首个适应症。本次新药上市申请的受理,标志着依达方®有望在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HARMONi-2研究: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  此次依达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是基于HARMONi-2(AK112-303)研究的成果。HARMONi-2研究通过对依沃西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进行对比,展示了依沃西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的显著优势。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依沃西单抗的疗效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成为全球迄今唯一在单药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中证明疗效超越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  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依达方®的临床疗效,同时也为全球抗癌药物的研发树立了新的标杆。依达方®的成功,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药物研发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研究方向。  广泛的研究布局与未来发展  康方生物不仅在NSCLC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在多个肿瘤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布局。依达方®目前正在进行多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依达方®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研究,以及依达方®联合化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qNSCLC的全球多中心研究。  此外,依达方®还在小细胞肺癌(SCLC)及其他多种瘤种的不同阶段治疗中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旨在验证依达方®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疗效,也在探索其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最佳应用方案。  康方生物的全球化战略与未来展望  康方生物致力于推动创新药物的全球化发展,依达方®的成功正是这一战略的有力证明。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康方生物不断扩大其在全球抗癌药物市场的影响力。依达方®作为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惠及更多患者。  未来,康方生物将继续加大在抗癌药物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更多创新药物的上市和应用。同时,依托其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上的强大实力,康方生物将继续深化与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癌症治疗的挑战。  结语  依达方®的成功获批和新适应症的申请,标志着康方生物在全球抗癌药物研发领域中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不断创新和全球布局,康方生物正逐步实现其成为国际一流生物制药企业的目标。依达方®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全球抗癌药物的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康方生物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绿叶制药集团:开拓全球市场的新药创新之路

绿叶制药集团:开拓全球市场的新药创新之路

  近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作为每月给药一次的长效针剂,该药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作为单药或辅助疗法用于分裂情感性障碍成人患者的治疗。ERZOFRI®的成功获批,不仅代表了中国新药在海外市场的突破,也为全球患者提供了更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绿叶制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突破技术壁垒,撬动巨额市场  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是两种慢性、易复发的严重精神疾病,给患者和照护者带来沉重的负担。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这些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常常不理想。基于巨大的患者需求,2023年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在全球和美国的销售额分别达到约50亿美元和29亿美元。  ERZOFRI®基于绿叶制药的长效及缓释技术平台自主研发,是首个在美国获得正式批准、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帕利哌酮长效针剂产品。该产品于2023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将于2039年到期。ERZOFRI®通过创新的临床应用方案,在美国市场打破了相关技术壁垒,建立了坚实的市场独占权和全球竞争力。  ERZOFRI®设计了每月给药一次的药物释放速度和周期,确保药物在体内持续稳定发挥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因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而导致的病情反复问题。在美国的关键临床试验显示,ERZOFRI®通过简化的起始用药方案,有望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减少管理上的挑战。  目前,绿叶制药正积极推进ERZOFRI®在美国的商业化布局。除了美国市场,该产品也在欧洲处于关键临床试验阶段,并计划推广至全球更多地区,为全球患者带来优质的新选择。  新药接连获批,形成产品组合优势  2023年1月,绿叶制药的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在美国获批,标志着我国CNS治疗领域新药出海的重大突破。此次ERZOFRI®的获批,再次验证了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成功。基于“全球化研发体系”,绿叶制药在新药开发策略、技术平台建设、临床试验设计及数据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基于“全球化生产体系”,绿叶制药在生产场地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以零“483”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前检查。  ERZOFRI®是继RYKINDO®之后,我国第二款在美国正式获批的CNS治疗领域新药。两款创新制剂均由绿叶制药自主研发,彰显了公司的新药研发实力和全球化制造体系的国际认可。ERZOFRI®将与RYKINDO®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组合,以独特的临床价值服务美国患者。  打造创新产品矩阵,提升全球价值  CNS治疗领域患者需求巨大,但新药研发进展相对缓慢。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疾病机制复杂、药物难以到达靶点、研发风险高等因素。绿叶制药长期布局该领域,已拥有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和制剂,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绿叶制药的产品矩阵覆盖CNS治疗领域的多种疾病,面向中国与海外市场同步开发,并已在部分市场率先获批上市。除了ERZOFRI®和RYKINDO®,绿叶制药还拥有在中国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微球制剂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以及在中国和欧洲多国获批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2次/周)等。  绿叶制药通过不断完善全球化商业体系,多款已上市产品积累的成熟商业化网络,进一步强化了其在CNS专科领域的商业化优势。这些产品与新获批的ERZOFRI®和RYKINDO®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公司加速跻身全球CNS领域第一梯队。  结语  ERZOFRI®的成功获批,标志着中国新药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又一重要突破。作为绿叶制药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ERZOFRI®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绿叶制药将继续深化全球布局,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治疗方案,不断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十批国采:史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药品集中采购

第十批国采:史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药品集中采购

  自2018年4+7带量采购试点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一项重要政策。第十批国采的文件公布虽然还未正式确认,但其规模和竞争激烈程度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第十批国采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医药行业的深远影响。  时间间隔跨度最大  从2018年以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通常以“一年两采”的节奏进行,确保每年上下半年各有一批。然而,新冠疫情打乱了这一常规,第七批国采在2022年7月进行,而第八批国采因疫情影响推迟到2023年3月。这导致了8个月的时间间隔,这是前所未有的。  第九批国采于2023年11月进行,至今已有超过8个月时间,且预计第十批国采最快也要到三季度末进行。这使得第十批国采成为自带量采购实施以来时间跨度最大的一批。时间间隔长带来的产品积压,可能使得本轮国采规模空前。  规模可能史上最大  由于第十批国采与第九批之间时间间隔较长,符合“4+1”或“5+1”入围条件的产品数量大大增加。历届国采中,纳入品种数量最多的是第五批,共纳入62个品种。第十批国采很可能突破这一数字,纳入更多的品种,创造历史新高。  品种数量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药品将进入市场竞争,这对于生产企业和整个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生产企业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国采的价格要求。  竞争最激烈  第十批国采的竞争将异常激烈。一方面,符合入围条件的企业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时间间隔的拉长使得单一产品的入围企业数量普遍增多。数据显示,仅有超过10家企业符合条件的品种就有很多,而入围企业数量在7家以上的产品更是不胜枚举。  竞争的加剧将使得单个企业获得的市场份额缩小,这要求企业在报价时更加激进,以确保中标。随着国采规则的逐步严格化,企业必须专注于价格竞争,这无疑将导致价格进一步下探,利润空间缩小。  规则最严格  第十批国采预计将在报价规则方面延续之前的方案,但可能会进一步严格化。根据第九批国采的经验,企业需满足“1.8倍熔断机制”、“降幅≥50%”或“单位可比价≤0.1元”中的任意一项,才能获得拟中选资格。此外,第九批还通过计算同品种最高与最低单位可比价比值,对品种进行降序排列,进一步规范了报价机制。  预计第十批国采将在这些基础上继续完善规则,特别是在投标资质审核方面,B证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77条,药品生产许可证分为A、B、C、D四类,其中B证代表委托生产。B证企业即自身不生产而委托他人生产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监管。  企业心态相对平和  尽管第十批国采的竞争异常激烈,但参与企业的心态相对平和。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在之前几轮国采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企业对国采的目的和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心理建设普遍到位。  另外,《医保办发〔2024〕8号》文件提出,进一步提升地方采购联盟的能力和规模,实现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这意味着未来地方采购联盟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对企业而言,保持平常心并积极参与,将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国采的规则和变化。  国采对医药市场的深远影响  自2018年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以来,其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医药生态圈。国采政策不仅推动了药品价格的降低,也促进了医药行业的整合和优化。  首先,国采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压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其次,国采政策迫使药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升级。最后,国采政策促进了药品质量的提升,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  第十批国采无论在规模还是竞争激烈程度上,都将成为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一次。这不仅考验着药企的生产和报价能力,也对整个医药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严格的规则和激烈的竞争下,药企需要保持平常心,积极应对,以适应国采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通过不断优化自身,提升竞争力,药企才能在国采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基因特征的结肠癌辅助化疗效果预测:迈向个性化治疗的新希望

基于基因特征的结肠癌辅助化疗效果预测:迈向个性化治疗的新希望

  近年来,结肠癌的辅助化疗在 II 期或 III 期患者中的应用广泛。然而,临床试验表明,辅助化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所有患者的生存几率。这一困境激发了科学家们寻找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2024 年 7 月 25 日,《Cell Reports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确定并验证了一种 10 基因生物标记,该标记有望预测哪些 II 期或 III 期结肠癌患者能从辅助化疗中受益。这项研究不仅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还揭示了基因特征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  研究背景与目的  辅助化疗在结肠癌手术后的应用旨在消灭残留癌细胞,防止癌症复发。然而,临床结果表明,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因化疗的副作用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如何筛选出真正能从辅助化疗中受益的患者,成为科学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员 Steven Chen 博士领导的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通过基因特征预测结肠癌患者对辅助化疗的反应。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在治疗前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化疗效果。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为了开发这一基因特征,研究团队首先从六个公开数据源中汇总了基因表达谱,创建了一个包含 933 名 II 期和 III 期结肠癌患者的数据集。这是目前针对这两期结肠癌最大的基因表达数据集之一。通过数据科学家精心策划和执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数千个潜在相关基因的网络。通过逐步筛选,他们将候选基因数量从最初的数千个缩减到 18 个,最终确定了具有生物学相关性的 10 个基因。然后,他们建立了一个模型,用于分析这些基因特征,以预测哪些患者将从辅助化疗中受益。  研究发现与验证  研究人员通过将所选基因特征与数千个随机的 5 到 15 个基因网络的结果进行比较,测试了基因特征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预测患者是否会从化疗中获益方面,这一基因特征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随机基因网络。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外科医生和肿瘤学家收集了 109 名 II 期和 III 期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并记录了患者对辅助化疗的反应信息。使用这些样本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根据基因特征预测能从化疗中受益的患者,其生存结果明显好于预测不会受益的患者。  基因特征在免疫疗法中的潜力  除了预测化疗效果,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一基因特征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目前,结肠癌患者接受免疫疗法的指导方针尚不明确,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振奋,但在临床应用之前,仍需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测试。陈博士表示,下一步将是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招募患者并应用这一生物标志物,观察其实际效果。这一过程需要与外科医生、肿瘤学家和生物学家密切合作,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相关性。  此外,陈博士团队还计划探索这一基因特征在其他癌症类型中的应用,特别是乳腺癌和直肠癌等。他们希望通过数据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结合,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最终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结论  基因特征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代表了个性化医学的未来。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预测结肠癌患者对辅助化疗反应的 10 基因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不仅为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还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进一步的验证和测试,这一基因特征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身体成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新发现与研究前景

身体成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新发现与研究前景

  在最近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身体成分模式,探讨了这些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心血管疾病(CVD)在这一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本文将基于这项研究,探讨身体成分模式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和意义。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然缺乏,因此确定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对于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此前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同时,关于“肥胖悖论”的讨论也指出,肥胖个体可能有较低的痴呆症和帕金森病风险,但这可能是由于疾病早期非故意的体重减轻所导致。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英国生物库中 412,691 名参与者的资料,这些参与者在基线时均无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在之后接受了长达五年的监测。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身体成分特征(如脂肪、肌肉和骨骼)来预测未来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并通过载脂蛋白 E (APOE) 基因型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家族史的多基因风险评分进行调整。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通过中介分析方法进行评估。  主要研究发现  身体成分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研究确定了几种身体成分模式,包括脂肪与瘦体重、肌肉强度、骨密度、腿部脂肪分布、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模式。除肌肉强度模式外,所有身体成分模式都与高 BMI 相关。具体发现如下:  1. 降低疾病风险的模式:  - 脂肪与瘦体重、肌肉强度、骨密度和腿部脂肪分布模式与随访期间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降低 6-26% 相关。  2. 增加疾病风险的模式:  - 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增加 13-18% 相关。  大脑老化和身体成分模式  研究还调查了身体成分模式与脑萎缩或脑小血管病(这两者都表明大脑老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 与大脑老化相关的模式:  - 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模式与大脑老化和萎缩相关。  - 肌肉强度、骨密度和腿部脂肪分布模式与大脑老化减缓相关。  心血管疾病的中介作用  中介分析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身体成分模式的关联中有 10.7%-35.3% 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这一发现表明,心血管健康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通过分析身体成分模式,提供了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的新见解。以下是研究的主要意义和未来展望:  1. 个性化预防策略:  - 研究表明,减少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并提高肌肉发育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一发现为个性化预防策略提供了依据。  2. 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 心血管疾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中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加强心血管健康管理,可能有助于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3.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尽管本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仍需在更多样化的样本中进行进一步验证。未来的研究应包括不同种族和年龄段的参与者,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结论  身体成分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特别是减少中心肥胖和手臂脂肪分布、提高肌肉发育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此外,心血管健康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了综合管理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