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男性健康警报:癌症发病率上升!

男性健康警报:癌症发病率上升!

  7月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统计数据,显示出2022年中国男性癌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的癌症世标发病率为209.61/10万,而女性则为197.03/10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男性面临的健康威胁愈加严峻,特别是一些如前列腺癌、睾丸癌和阴茎癌等男性特有的癌症,其预防、发现和治疗的难度较大,给男性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重大挑战。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恶性肿瘤?  为了帮助男性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恶性肿瘤的侵袭,《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对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泌尿外科专家朱刚进行了专访。他表示,男性独有的癌症包括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等多种类型,临床上,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是最常见的三种。  前列腺癌的现状  在中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六位,而在欧美国家则位居第一。朱刚指出,造成中西方在前列腺癌生存率上的差距,主要源于对该病的认知不足。发达国家对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视,而许多中国患者在出现症状并接受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导致巨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因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前列腺癌的预防方法  关于前列腺癌的预防,朱刚表示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特效药或食物。常见的久坐会导致前列腺疾病的说法并未得到确凿证据支持,但适度的运动对防范各种疾病是积极的,尤其是肿瘤。定期的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前列腺的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血液检查和前列腺MRI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朱刚强调并非所有的前列腺癌都需要立即治疗,许多患者可以选择“主动监测”的方式。这包括定期检查PSA水平和前列腺的状态,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关于前列腺穿刺检查的安全性,朱刚指出,穿刺不会加重癌症病情,是一种安全且必要的检查方式。  男性肿瘤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吸烟被认为是许多癌症的直接原因,包括肺癌和泌尿系统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与吸烟有关。朱刚表示,吸烟与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存在明确的关联,因此戒烟是男性避免肿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谈到其他生活习惯时,朱刚指出,虽然有一些研究认为多摄入蛋白质与肾癌相关,晒太阳可能有助于健康,但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些习惯能够有效预防癌症。保持饮食的多样性与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某些补充剂,是预防癌症的关键。此外,过度暴晒和紫外线的接触可能会增加某些皮肤癌的风险,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  对于包皮环切与阴茎癌的关系,朱刚提到,确实在一些包皮切除的地区或族群中,阴茎癌的发病率较低,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朱刚特别强调,男性肿瘤的关键在于“早筛、早诊、早治”。无论是男性肿瘤还是其他肿瘤及疾病,及早发现并介入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的关键。倡导男性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自我保健,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风险。  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医学中,科技的进步为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朱刚提到,手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使得微创手术变得更加精准。手术机器人具备过滤颤抖的功能,而AI与全息影像技术的结合,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  通过利用CT或MRI数据生成三维影像,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病灶的空间关系。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医学生的学习,也使得患者能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结论  综上所述,男性在面对恶性肿瘤时,早期的筛查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在“国际自我保健日”之际,男性朋友们应当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降低癌症风险,保护自身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颠覆传统显微镜:新型介观物镜问世

颠覆传统显微镜:新型介观物镜问世

  光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工具。其核心部件是物镜,决定了显微成像的分辨率和成像视场这两个关键参数。传统显微物镜在追求亚微米分辨率时,其成像视场往往局限在1毫米左右。然而,随着科学研究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在跨尺度高通量成像方面,常规显微物镜已无法同时满足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的成像需求。介观显微物镜因其复杂的光学结构和优秀的像差优化能力,能够同时实现高数值孔径和超大成像视场,极大提升了光学显微镜的成像通量。  目前的介观物镜主要用于可见光或近红外单波段成像,尚不能满足多样化荧光成像的需求。此外,现有介观物镜的成像视场直径主要集中在3毫米至6毫米,而许多应用场景需要更大的成像视场以获取更高的成像通量。针对这些需求,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史国华团队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设计了一种在介观视场下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结构。  该团队研制出了目前报道中亚微米分辨率下成像视场最大且工作波段最宽的介观显微物镜,并搭建了相应的单光子/双光子成像系统。该物镜具备8毫米的视场直径,0.5数值孔径(NA),成像波段覆盖从400纳米到1000纳米。利用这一物镜,研究团队对小鼠脑和肾切片进行了成像,获得了单帧高达13.5亿像素的超高通量图像。通过与20倍放大倍率、0.5数值孔径的商业物镜进行定量对比,结果显示,该介观物镜在成像质量上与商业物镜相似,但其成像视场面积超过商业物镜40倍。  不仅如此,该研究还在同一物镜上实现了单光子/双光子介观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物镜在大尺度样本高分辨多波段成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脑图谱绘制、跨脑区单光子/双光子成像以及类器官高分辨成像等方面。  此次研究成果以“Large-field objective lens for multi-wavelength microscopy at mesoscale and submicron resolution”为题,发表在《光电进展》(Opto-Electronic Advances)上。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青年团队计划等的支持。  史国华团队的研究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为光学显微镜在各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传统显微物镜在高分辨率和大视场之间的取舍问题一直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介观显微物镜的出现,特别是此次研究中实现的8毫米大视场和0.5数值孔径的组合,不仅打破了这一瓶颈,还显著提升了光学显微镜在多波段成像中的应用能力。这种技术进步,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更大的视场内获取高分辨率图像,极大地提升了成像效率和数据获取能力。  此外,该研究中提出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结构,能够在宽波段范围内实现高质量成像,这对于多波段荧光成像具有重要意义。多波段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例如在细胞和组织的多标记荧光成像中,通过不同波段的光源激发不同的荧光染料,可以同时观察多个生物标志物。史国华团队的介观显微物镜,不仅实现了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覆盖,还能够在多波段成像中保持高分辨率和大视场,为多标记荧光成像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介观显微物镜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材料科学中,高分辨率和大视场的显微成像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在医学研究中,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组织,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史国华团队的研究不仅在光学显微镜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为其在各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介观显微物镜凭借其高分辨率、大视场和多波段成像能力,必将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光学显微镜将继续为人类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科技突破:光调控糖代谢的新通路

科技突破:光调控糖代谢的新通路

  光作为地球上生命的源泉,不仅为生物提供了能量和色彩,更是生物体感知外界、调控生理节律、代谢、情绪及认知等复杂过程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造光源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光照环境,包括光谱、光强及照明时长,这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夜间光污染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这说明不合理的光照模式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进而导致疾病。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一直未明。  为了揭示光调控血糖代谢的过程,我国科研团队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通过对小鼠和人类的实验,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经过数小时的光照刺激后,小鼠和人的血糖代谢能力都会显著降低。这意味着光照会直接降低机体处理血糖的效率。哺乳动物通过视网膜上的多种感光细胞来感知光线,这包括负责图像感知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以及能够感知短波长蓝光的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逐一关闭这三种细胞的光感应功能,研究揭示了光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主要由ipRGC介导。  在大脑中,下丘脑是调控机体代谢的中枢,而与ipRGC有密集连接的下丘脑区域有视交叉上核和视上核。研究人员分别操控这两个下丘脑核团,发现视上核是光调节血糖代谢的关键节点。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揭示了一条全新的神经通路:从眼中的ipRGC感光细胞传递光信号至下丘脑的视上核的催产素能神经元和抗利尿激素能神经元,再投射至室旁核、脑干孤束核和中缝苍白核等延髓的相关核团,这些核团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调节血糖代谢的神经活动。  大脑感知环境光信号后,对血糖代谢的调节最终需要由外周组织器官来执行。研究发现,这些神经信号最终通过延髓发出的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是通过代谢葡萄糖来产热以维持体温的重要组织。进一步实验通过阻断交感神经与棕色脂肪组织的联系,以及利用热中性环境温度来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证实光降低血糖代谢的原因是通过抑制脂肪组织消耗血糖的产热功能。  为了验证上述发现是否在人体上同样存在,研究人员利用ipRGC对短波蓝光敏感而对长波红光不敏感的特点,通过测试人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的血糖代谢能力,以及利用热中性温度环境抑制人体的棕色脂肪活性。结果显示,与小鼠的研究结果一致,光降低人的血糖代谢能力也是由ipRGC感知光线,进而影响棕色脂肪组织的活性所介导。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发现了ipRGC的关键作用,揭示了从光感受器到代谢效应器的完整调节神经网络。这一全新的“眼—脑—外周棕色脂肪轴”包括眼中的ipRGC、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脑干孤束核和中缝苍白核,并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棕色脂肪组织。该研究细致解析了光调节血糖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拓展了光感受调节生命过程的新功能。  光调控血糖的进化来源和现实意义方面,生命体为何进化出光影响血糖代谢这一神经生理功能?一个可能的猜测是其有助于动物快速适应不同的太阳辐射环境,以维持体温的平衡。机体总热量来源于自身产热和外部辐射(太阳光)。在户外,太阳光充足时,日照提供的热量可以替代一部分自身产热来保持体温。因此,光能通过这项工作发现的“眼—脑—外周棕色脂肪轴”通路,迅速降低脂肪细胞中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少自身产热。而当动物进入洞穴或树荫等太阳辐射较少的地方时,动物体内又会通过这条通路,调动棕色脂肪组织迅速消耗血糖来产生热量,补偿太阳辐照减少的热量,以保持体温不变。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冷暖光感背后的生理基础。生活中,短波光(蓝光)常引发凉爽感,而长波光(红光)则带来温暖,这可能是光通过调节脂肪组织产热所致。ipRGC细胞对蓝光的高度敏感性,使其能有效抑制产热,从而赋予蓝光环境下的“凉爽”体验,为光与人体感官互动增添了新视角。  更为重要的是,此发现显示了一个原本有利于机体保持体温稳定的神经机制,在现代工业化社会过多的人造光污染中,很可能造成代谢疾病的增加。已知人体的夜间糖代谢能力比白天弱,而光污染通过这条新发现的通路会进一步降低人体夜间的糖代谢能力。人们夜间反复长时间暴露于人造光源,结合进食夜宵的习惯,就会对人体代谢带来沉重负担,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该研究深化了光对糖代谢影响的理解,并揭示了光污染与代谢性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人造光源延长了光照时间,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组织活性,增加糖尿病和肥胖风险。这一发现对基础科学与公共卫生均有重要意义,不仅提供了防治光污染所致糖代谢紊乱的新理论支撑,还预示了潜在的治疗方向。因此,了解人造光源的代谢影响,提示我们需调整室内照明设计与屏幕使用习惯,以降低健康风险。  光与健康的未来研究方向不仅包括对光在调节生物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的进一步探索,还涉及极端光照环境下光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为极端条件下的生命支持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方面,个性化光照管理系统的开发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该系统将精准对接个人生理与健康需求,智能调控光照条件。借助物联网与AI技术,照明系统将实现环境感知与需求响应的深度融合,动态优化光强与光谱,全天候营造最适合的照明环境,守护人体健康。此外,可以研发光谱趋近自然光特性的新型光源,模拟自然光谱或灵活调节光谱构成,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关于光感受调控生命机理的基础科学认知,还对人类健康的促进、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光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深刻影响。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引领下,合理、智慧地使用和利用光资源,才能让光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伴侣。
全球基因表达数据新突破:打破人群研究偏见

全球基因表达数据新突破:打破人群研究偏见

  长期以来,人类遗传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欧洲人群上,这种偏向性不仅限制了对其他人群的科学预测准确性,也阻碍了我们对人类基因多样性和疾病易感性的全面理解。然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最近生成了一个来自全球各地人群的基因表达数据的新目录。这一工作显著增加了未被充分研究人群的代表性,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以理解驱动人类多样性的遗传因素,包括身高、激素水平和疾病风险等特征。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对拉丁美洲、南亚、东亚以及其他地区的人群基因表达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前,这些地区的数据相对较少,限制了科学界对这些人群的研究和理解。通过这项新工作,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探讨基因表达如何影响不同人群的特征和健康状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遗传学家Rajiv McCoy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他表示:“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全球视角,了解基因表达如何促进世界各地的多样性。这是迄今为止在之前研究中很少涉及的人群中最广泛的图谱。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DNA水平的变异和特征水平的变异之间的联系。过去的基因研究已经探索了这些问题,但往往排除了非欧洲血统的人群。”  传统的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DNA的差异上,而这项新的研究则关注“基因表达”——即DNA中的基因被“转录”成RNA分子的过程。RNA作为蓝图,引导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细胞内执行各种任务。基因突变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改变基因产生的RNA数量或RNA本身的结构。这些突变及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对性状和疾病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确定哪些突变会改变基因表达,科学家们测量了731人细胞中的RNA。这些人已经参加了1000基因组计划,这是一个旨在确定不同人群DNA序列的国际合作项目。“我们不仅了解这些参与者之前的基因组序列,现在我们还测量了他们的基因表达。通过结合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在非常基本的水平上了解个体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的遗传来源,”McCoy说。  尽管这731人来自五大洲的26个不同群体,但研究发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通常是相似的,这种现象在DNA变异模式中也存在。基因表达的大部分差异是在种群内部而不是种群之间出现的。McCoy解释说:“我们的多样性分布比这些地理、政治或社会定义的标签要复杂得多。”  这种多样性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发现突变与特定特征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可能联系,包括以前未被研究过的局限于人群子集的突变。McCoy补充说:“通过这个更多样化的队列,我们可以真正专注于可能驱动这些基因表达变化的特定突变,以及它们最终如何驱动变异,如何影响性状或对疾病的易感性。”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博士生Dylan Taylor表示,这些发现可能还会导致更好的个性化治疗。Taylor说:“除非我们有更多样化的数据集,否则我们无法真正以预测的方式公平地使用这些研究。如果你试图使用仅使用欧洲人的研究结果来预测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例如南亚人)的基因表达,那么你的结果不一定是非常可靠的。”  尽管这项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的差距。1000个基因组数据集不包括来自中东、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许多群体,并且来自美洲和非洲的样本有限。Taylor指出:“这个领域正开始朝着这个令人兴奋的方向发展,即在人类基因研究中纳入不同的个体。我们的研究对其他科学家来说是一个概念的证明。我们正在证明,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做到这一点,而且这很有价值。”  总之,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全球基因表达数据的空白,还为未来的个性化医学和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更全面和多样化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基因多样性,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全球健康。
突破性研究:电流与NK细胞结合或革命性改善癌症治疗

突破性研究:电流与NK细胞结合或革命性改善癌症治疗

  科学界最近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发现,电流可以显著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能力,这对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尤其是侵袭性脑癌如胶质母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通过将肿瘤治疗场(TTF)与NK细胞免疫疗法结合,可能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脑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通常很差。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但由于这种癌症的高复发率,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研究的迫切需求。  在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三一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探讨了TTF设备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NK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研究表明,TTF设备可以通过患者佩戴的简单帽子模拟脑肿瘤暴露于电流,从而引发NK细胞更强的杀伤反应。  具体来说,这项研究由三一学院生物化学和免疫学院的Clair Gardiner教授领导,并与剑桥大学工程学院的George Malliaras教授合作。研究团队发现,接触TTF不会影响NK细胞的活力或其产生的关键免疫分子“细胞因子”。然而,令人兴奋的是,研究显示接触TTF会显著增加NK细胞的脱颗粒过程,这是NK细胞杀伤力增强的标志。  NK细胞的脱颗粒过程是其杀灭癌细胞的关键机制之一。在这一过程中,NK细胞释放出含有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颗粒,这些物质能够穿透癌细胞的膜并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TTF显著增加了这一过程的频率和强度,这意味着NK细胞在接触TTF后变得更加致命。  这一发现的潜在应用是将TTF与NK细胞免疫疗法结合,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等侵袭性脑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使得患者在治疗后常常面临癌症复发的风险,而这种新的组合疗法可能提供一种更持久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Clair Gardiner教授指出,尽管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理解这一机制并优化治疗方案。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确定TTF和NK细胞组合疗法的最佳参数,例如电流强度、治疗时间和NK细胞的数量等。此外,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种新疗法在实际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种组合疗法的优势在于它利用了两种不同的抗癌机制。TTF通过电流直接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而增强后的NK细胞则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杀灭残存的癌细胞。这种双重打击的策略可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性。  此外,这一发现还为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胶质母细胞瘤上,但TTF和NK细胞的组合疗法有可能应用于其他对电流敏感的癌症类型。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扩展到包括乳腺癌、肺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其他实体瘤,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疗法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电流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力,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尽管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但这种组合疗法的潜力不可忽视。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我们有望看到这一新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探索环境因素与表观遗传的关联

探索环境因素与表观遗传的关联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创新性阵列,专门用于评估人类基因组中印迹控制区 (ICR) 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这一技术不仅具备成本效益,还能用于研究环境暴露与表观遗传失调之间的潜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和行为障碍早期发育的机制。  ICR在调控印迹基因的表达中起着关键作用。印迹基因是指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在发育过程中保持活性,而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则处于沉默状态。对环境影响和疾病关系感兴趣的流行病学家、遗传学家和毒理学家一直对这些印迹基因非常关注,因为调控这些基因表达的甲基化标记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DNA甲基化修饰不仅在患病个体的一生中可以保持稳定,还可能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在表观遗传学中尤为重要,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  目前,尽管已有一些阵列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甲基化水平,但大多数常用的阵列并未包含针对ICR的特异性探针。因此,研究印迹基因调控的科学家通常需要对受试者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这不仅费用高昂,还耗时费力,特别是在大规模人口研究中尤为不切实际。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新阵列包含22,000个荧光探针,专门针对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1,488个ICR中的1,000个。这些探针是短DNA序列,能够识别并结合ICR内的特定甲基化位点。每个目标位点的探针都具有不同的荧光信号,通过测量探针结合的相对量,可以确定每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  为了验证这一概念,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DNA,将阵列数据中的ICR甲基化水平与全基因组测序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令人振奋的是,对于临床应用而言,利用这一阵列可以在一周内获得结果,而全基因组测序则需要数月时间。  这一阵列为大规模研究中的筛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研究团队成员Hoyo表示,在涉及大量参与者的研究中,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完成如此多的全基因组测序是不可能的。考虑到研究人员只对基因组中的22,000个位点感兴趣,使用该阵列进行筛选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资源,还提高了研究效率。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高效地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基因,从而将精力集中在可能与疾病相关的ICR上。通过这一方法,科学家们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后续的全面测序和深入研究。这一创新阵列的开发不仅推动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还为探索环境因素对疾病和行为障碍的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此外,这一阵列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也不容忽视。由于它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评估基因甲基化水平,可以用于早期疾病诊断和风险评估。特别是在一些与印迹基因调控失调相关的疾病中,如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神经发育障碍,这一阵列的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的这一阵列为表观遗传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高效评估ICR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它不仅为环境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临床诊断和个性化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我们有望在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CAR-E疗法:延长CAR-T细胞战斗时间的新希望

CAR-E疗法:延长CAR-T细胞战斗时间的新希望

  CAR-T细胞疗法作为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提升了某些癌症,特别是血液系统癌症如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愈率。然而,尽管在治疗初期效果显著,许多患者仍面临癌症复发的风险。这一问题主要源于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有限,当其完成初步攻击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可能会引发癌症的复发。  在最新的研究中,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CAR-Enhancer (CAR-E) 的治疗平台,该平台旨在延长CAR-T细胞的寿命,并增强其在体内的持久性和活性。通过这种方式,CAR-T细胞不仅能够持续对抗癌细胞,还能形成对癌细胞的记忆,从而在癌症复发时再次发挥作用。  CAR-E平台的核心在于一种经过弱化处理的免疫信号分子白细胞介素2 (IL-2),该分子被与CAR靶向的特定抗原融合。在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这一抗原是B细胞成熟抗原 (BCMA)。这种融合分子能够精准地靶向CAR-T细胞,激活其增殖并增强其活性,同时对正常T细胞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大幅降低了治疗的副作用。  在实验室研究和动物模型中,CAR-E疗法展现了显著的效果。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这种疗法,CAR-T细胞不仅能够彻底清除癌细胞,还能产生多种具有不同特性的T细胞,包括干细胞样记忆T细胞、中央记忆T细胞和效应记忆T细胞。这些多样化的T细胞类型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癌症,预防其复发。  CAR-E疗法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潜在的治疗复发患者的能力。研究表明,通过重新施用CAR-E,可以重新激活由该疗法产生的长效CAR-T细胞,这为治疗复发的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平台还可能简化CAR-T细胞疗法的过程。目前,制造足够数量的CAR-T细胞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且患者需要等待数周才能接受细胞输注。通过CAR-E疗法,可能可以跳过这一耗时的扩增过程,只需少量的CAR-T细胞即可开始治疗。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极少量的CAR-T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发现这些细胞无法单独清除癌症。然而,当结合CAR-E疗法后,这些CAR-T细胞迅速增殖并成功清除了癌细胞。这一发现为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未来,CAR-E疗法的临床试验将重点评估其安全性,并确定最佳的剂量和给药时间。研究团队预计,初步治疗将在患者接受CAR-T细胞注入后约一个月开始,治疗方案包括每周一次的CAR-E疗法,持续三到四周。这一创新疗法有望无缝融入现有的CAR-T细胞疗法护理中,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Mohammad Rashidian博士表示,这种新颖的治疗平台有望解决CAR-T细胞疗法的耗竭问题,使得CAR-T细胞在体内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战斗状态,直到所有肿瘤细胞被彻底消灭。研究团队对这一疗法充满信心,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临床试验中测试其效果。  总的来说,CAR-E疗法的出现标志着癌症治疗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通过增强CAR-T细胞的持久性和活性,并降低其副作用,这一疗法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为持久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未来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验证其效果,并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创新药行业现状:资金紧张,生存考验升级

创新药行业现状:资金紧张,生存考验升级

  中国创新药产业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寒冬后,融资困境仍然严重,行业整体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无论是已上市的公司还是未上市的早期项目,资金紧缺成为了普遍现象。根据2023年港股18A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如果今年的研发投入不变,有约13家上市biotech年底账上现金不足以支撑过今年。这种现象表明,biotech公司如果现金流不足以支撑未来一年的开销,其发展策略必须重新考虑。  一些公司虽然上市了,但现金流依然紧张,而未上市的biotech情况更加严峻。有业内人士估计,大约有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实际已经停顿或解散,员工遣散得差不多但公司还未注销。这些公司可能还有一些专利或设备资产可以出售,创始人不愿意关闭公司,有的通过接私活来维持生计。这种情况在长三角地区尤为普遍。  从融资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创新药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融资金额已回落到2018年的水平,分别是309亿元和215亿元。而在2020年和2021年的顶峰时期,这个数字分别是877亿元和888亿元。全球经济流动性趋缓,创新药股价大幅下跌,未能以产品盈利来证明自己的创新药企成了投资人首先看空的对象。  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面临着资金减少和退出收益不确定性升高的困境,特别是去年“827”新政导致IPO收紧,投资热情骤降。生命科学产业园区虽然越来越多,但生物技术公司普遍缺乏持续的产品盈利,一旦现金流告急,对于租金的敏感性就会增加,不但不会考虑租用新地址,退租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面对这样的困境,一些biotech积极进行自救,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现金流。例如,荣昌生物通过贷款继续研发投入,博安生物宣布向银行贷款3亿元,圣诺医药则因投资私募基金遭遇爆雷,仅赎回了20万美元。这些公司在现金流短缺情况下,通过贷款、砍管线、BD(Business Development)等方式寻求生存。  BD已经成为biotech的一种基本操作。例如,荃信生物将一个银屑病和克罗恩病管线授权给翰森制药,拿到首付款7500万元人民币。永泰生物和艾美疫苗则期望通过重磅产品销售来“回血”。而复宏汉霖因长期股价低迷,上个月复星集团宣布将其私有化。这些公司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维持运营,以期度过寒冬。  然而,并不是所有biotech都有融资机会。业内人士指出,投资人对确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创业者拿到融资的机会已微乎其微。现阶段,投资人更愿意投既往已经合作过的项目,而新项目的机会很有限。尤其是地方政府基金,虽然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但地方财政紧张,投资步伐放缓。  未来biotech的发展策略必须更加务实,明确自己的创新核心竞争力所在,舍弃不必要的项目,并且要有明确的现金流管理意识。在弹尽粮绝的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前,就要积极寻找新的资金,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国资已经成为biotech的主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基金虽然以招商引资为主要目的,但投资条件越来越苛刻,企业需要在当地投资和租用当地厂房。国资的投资虽然有条件,但能够提供更多资源,有实力领投或跟投下一轮融资。  此外,biotech可以把眼光放到中国大陆地区之外。例如,香港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建设,链接深圳和香港,享受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中东地区也是创新企业出海的新地点,这些国家有意摆脱对于石油经济的依赖,通过引入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除了传统的股权融资,其他融资方式也在开发中。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国创投17条”提到的融资渠道包括保险、私募资产管理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债混合型创业投资基金产品。业内期待债权投资、股债混合能成为biotech新的融资机会。  在不够成熟的投资环境下,业界对国内投资结构的期待包括形成投资接力,关注临床一期、二期的项目。在创新药行业的寒冬中,创投行业也同样面临挑战,如何相持度过寒冬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
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新的治疗靶点

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新的治疗靶点

  2023年7月23日,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苏州大学合作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MT6 facilitates EZH2 protein stability by inhibiting TRAF6-mediated ubiquitination degradation to promote glioblastoma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6(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50.1%。尽管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依然不容乐观,其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这主要归因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高侵袭性和复发率,常常难以完全切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揭示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性特征,从基因到蛋白质水平的多种机制逐渐被揭示出来。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是一类通过向蛋白质的精氨酸残基添加甲基来进行后翻译修饰的酶类。这些酶被发现可以通过组蛋白的甲基化或直接甲基化相关蛋白质来调控基因转录,从而影响肿瘤的侵袭性。PRMT6是PRMT家族中的一种I型PRMT,能够催化组蛋白3上的精氨酸2(H3R2)的不对称二甲基化,对于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控制至关重要。  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作用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胶质瘤样本检测发现,PRMT6在间质亚型或侵袭性胶质瘤中高度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显著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研究团队构建了PRMT6的沉默和过表达细胞模型。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他们确认了这些模型的成功构建。  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沉默PRMT6(使用PRMT6 shRNA或抑制剂EPZ020411)可以显著降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而过表达PRMT6则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PRMT6在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制研究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揭示了PRMT6通过维持EZH2蛋白的稳定性来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具体而言,PRMT6通过抑制TRAF6与EZH2的相互作用,减少EZH2的泛素化降解,从而增强EZH2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蛋白质稳定性。这一过程涉及PRMT6对H3R2me2a的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标记的激活,抑制了TRAF6的转录。  通过异种移植瘤实验和HE染色结果,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PRMT6的表达能够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在体内的侵袭。这些结果一致表明,PRMT6通过H3R2me2a抑制TRAF6转录,增强EZH2蛋白稳定性,从而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研究总结  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PRMT6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RMT6通过抑制TRAF6与EZH2的相互作用,维持EZH2的蛋白质稳定性,从而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通过PRMT6的小分子抑制剂(如EPZ020411),研究人员在体外实验中成功减弱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性,表明这一靶向治疗策略的潜力。  PRMT6-TRAF6-EZH2轴被确定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侵袭的关键调节因子,阻断这一轴向或将成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策略。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这一机制在不同类型胶质瘤中的作用,并开发出有效的PRMT6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  展望  本研究的发现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深入研究PRMT6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机制,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这一发现也为其他类型的侵袭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验证PRMT6作为治疗靶点的有效性,并推动其临床应用。
蛋白质p16的惊人发现:未来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蛋白质p16的惊人发现:未来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癌症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的热点话题,寻找新型治疗方法和改善诊断技术的途径更是重中之重。近日,奥塔哥大学基督城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种蛋白质p16的全新功能,这一发现有望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方案带来新希望。  这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由奥塔哥大学基督城分校的Vanessa Morris博士领衔,并联合了来自澳大利亚和丹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主要研究了一种名为p16的肿瘤抑制蛋白的活性,发现其能够显著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第一作者是奥塔哥大学的博士生莎拉·希思。  p16蛋白质的结构转变  在正常情况下,p16蛋白质能够保护细胞,防止其不受控制地分裂。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一旦p16蛋白质转变为淀粉样蛋白(或功能失调)状态,它就会失去这种保护功能。Mātai Hāora(氧化还原生物学和医学中心)的首席研究员Christoph Goebl博士表示:“我们知道一些蛋白质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来影响其结构和功能,但这是我们首次观察到如此剧烈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这种发现是革命性的,因为它揭示了p16蛋白质在正常和淀粉样蛋白状态之间的可逆转变。这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p16蛋白质可以从其功能失调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重新发挥其抑制肿瘤的功能。  实验室的长期测试  Goebl博士及其团队在实验室中通过分子实验和细胞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p16蛋白质进行了多年的测试,最终发现了这一显著的转变。他们发现,蛋白质在氧化状态下会变成淀粉样蛋白,但可以通过逆转氧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基于氧化还原的淀粉样蛋白系统的发现,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些数据看上去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我们与海外合作者一起重复实验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相信我们观察到的是真实的,”Goebl博士说道。  未来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这项研究受到了皇家学会马斯登基金会和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的支持,耗时四年,由十五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团队现在正在研究这种结构转变及其在几种不同类型癌细胞中的作用,并探索多种途径,从利用这些新知识改进诊断程序,到开发能稳定蛋白质天然健康状态的新疗法。  “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新发现来改进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Goebl博士说。“通过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亚洲的合作,我们相信能够进一步了解这种新的蛋白质行为,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  基督城人民的支持  Goebl博士特别感谢基督城Ōtautahi人民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慷慨捐献组织样本的癌症患者们。正是他们的捐献使得这项研究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进展。  “我们非常感激基督城的众多癌症患者慷慨地将他们的组织捐献给He Taonga Tapu癌症协会组织库,该组织库迄今为止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并且将来还会继续支持,”Goebl博士说道。  结语  这一发现无疑为未来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深入研究p16蛋白质的结构转变机制,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全球科研合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期待这一研究成果能够早日转化为临床应用,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