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恒瑞医药旗下公司获准进行手术后恶心呕吐注射药物临床试验

恒瑞医药旗下公司获准进行手术后恶心呕吐注射药物临床试验

最近,恒瑞医药旗下的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允许该公司进行注射用药物HRS5580用于预防手术后恶心和呕吐的临床试验。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通常在手术后24小时内发生,有时可持续3~5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数据显示,PONV的发生率在20%~37%之间,而在高风险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80%。恶心和呕吐与手术后的疼痛合并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临床上预防PONV的常用药物在术后预防呕吐方面的效果有待提高,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HRS5580是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注射剂,用于注射。该药物通过抑制NK-1受体来达到止吐的效果。此药半衰期长,中枢神经系统透过性强,预计可提高预防手术后呕吐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术后呕吐时间较长的患者。根据以上描述,预计注射型HRS5580有望提高PONV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符合规定用药的临床益处。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尚未有类似的注射型HRS5580药物。
全球首个获得IND批准的EB病毒相关肿瘤mRNA治疗疫苗

全球首个获得IND批准的EB病毒相关肿瘤mRNA治疗疫苗

我国研发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最近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美国时间5月7日的消息,成都威斯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威斯津生物)研发的“WGc-043 注射液”近日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发的IND批件,允许进行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获得了IND批准的EB病毒相关肿瘤mRNA治疗性疫苗。mRNA肿瘤疫苗领域是当前mRNA创新药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包括默沙东(MSD)、莫德纳(Moderna)和拜恩泰科(BioNTech)等知名国际制药公司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布局,但研发进展不尽相同。威斯津生物的肿瘤疫苗管线WGc-043获得了IND批准,进一步验证了在 mRNA 核心技术方面的成熟度,为该项目的商业化进入“倒计时”阶段。同时,WGc-043的成功还将为晚期 EB 病毒相关肿瘤如鼻咽癌(NPC)等实体瘤和自然杀伤 T 细胞淋巴瘤(NKTL)等血液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技术的革命性挑战,威士汀EB病毒相关的肿瘤疫苗在临床上表现出色。作为一种mRNA新药,最大的亮点在于“WGc-043 EB病毒相关肿瘤mRNA疫苗”的技术先进性。WGc-043是威斯津生物在mRNA领域的二十余个研发项目之一。该产品充分利用了威斯津生物在mRNA领域取得的创新技术,涵盖递送载体、序列设计和放大生产等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这三项技术是mRNA领域目前最关键的基础技术。在mRNA技术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国外公司在这三个关键技术领域申请了很多专利,建立了非常高的技术壁垒,这对于后来者来说就像是进入“深水区”和避不开的障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威斯津生物汇集了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疗法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批科研人才,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最终在三个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威斯津生物已经拥有60余项专利(国际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可离子化脂质的专利已经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打破了欧美企业的专利壁垒。威斯津生物建立了5个mRNA研发技术平台,并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的WGc-043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2月,该项目和威斯津生物的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通用关键平台在由科技部主办的“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独家获得最高奖项,被认为拥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和突破,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2023年12月,由威斯津生物牵头申报的“mRNA通用关键技术平台建立及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立项。具體而言,WGc-043的技術特點還包括:抗原為優選的最為廣譜、安全的蛋白序列,mRNA分子中導入了原創設計的免疫增強子(IE),mRNA傳遞載體為自主研發的已獲得美國和歐洲專利授權的新型LNP(該LNP的安全性:已在3個品種的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這些設計使WGc-043能透過激活患者自身的抗腫瘤免疫,在體內生成殺傷腫瘤的細胞毒性T細胞(CTLs)、抗原特異性抗體以及記憶性T細胞,相當於CAR-T和單克隆抗體聯合抗腫瘤的效果,還可以避免腫瘤復發,具有更高效的抗癌效果及優越的安全性。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有望在两种肿瘤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消息,威斯津生物的“WGc-043 注射液”本次获准用于两种情况:一是针对经过二线系统治疗的EB病毒阳性晚期实体瘤成人患者;二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难以治愈的病毒性阳性血液瘤成人患者。目前,这两种适应症都是治疗EB病毒相关肿瘤时面临的挑战。爱波病毒是首个被发现的人类致瘤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90%。爱波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等10余种恶性肿瘤,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爱波病毒定为第一类致癌物。爱波病毒感染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法有限,且受感染后体征症状的差异化影响,临床诊治困难。由爱波病毒引起的全球性疾病防治负担巨大。这对于一款创新药,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WGc-043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效低毒、通用性强,生产快速、价格便宜,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国际水平,为后续商业化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已完成鼻咽癌和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两个适应症的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显示出比目前已公开的其他mRNA肿瘤治疗疫苗更为安全和有效。可以预见,一旦WGc-043成功上市,将为晚期EB病毒阳性实体瘤和血液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CYTB-187AA:线粒体基因编码的新蛋白质影响哺乳动物生育能力

CYTB-187AA:线粒体基因编码的新蛋白质影响哺乳动物生育能力

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54301、92357302、32025010)等资助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线粒体基因组编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以“线粒体基因CYTB编码的新蛋白质CYTB-187AA在调控哺乳动物早期发育中的作用”为主题,于2024年5月3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在动物细胞内,有两组被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DNA-RNA-蛋白”核心法则系统。细胞核编码的信使RNA会在细胞质核糖体翻译,而线粒体编码的信使RNA会在线粒体核糖体翻译,它们使用不同的密码子。通常认为,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含有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信使RNA在线粒体内膜内核糖核酸包围的基质中,由线粒体核糖体翻译成线粒体内膜上呼吸链的13种蛋白质,在产生能量时扮演关键角色。线粒体基因组是否能够利用细胞质核糖体翻译新的蛋白质,是尚未解答的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科学问题之一。刘兴国研究员的团队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MoonTag系统等技术,发现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不仅编码13个蛋白质,还能产生CYTB-187AA这一新蛋白质,由胞质核糖体进行翻译。通过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清晰地标记,发现CYTB-187AA位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中,表明该蛋白质可能在胞质中翻译后重新返回线粒体(见图)。为了探究该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团队创建了CYTB-187AA敲降小鼠模型,结果显示,CYTB-187AA表达降低会导致卵泡数量减少,从而损害雌性小鼠的生育能力。这项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第14种蛋白质的线粒体信使RNA编码,并揭示了该蛋白质在早期发育功能中的调控作用。这一发现拓展了现有理论,证实线粒体并非仅编码13种蛋白质,揭示了线粒体和细胞核在编码翻译系统中交互作用的机制,为探索线粒体基础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携带双APOE4基因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几乎百分百

携带双APOE4基因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几乎百分百

最近,由西班牙圣保罗生物医学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几乎所有携带两个APOE4基因拷贝(APOE4纯合子)的个体都呈现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近期,由西班牙圣保罗生物医学研究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携带两个APOE4基因拷贝(APOE4纯合子)的个体来说,几乎所有人都展现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点,或者在脑脊液和PET扫描结果中呈现该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显示,携带APOE4/4的人比携带其他APOE基因变异的人更容易提前患病。这些结果表明,拥有两个APOE4基因副本应被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遗传类型,而不仅仅是遗传风险因素。2024年5月6日,《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标题为“APOE4纯合子代表阿尔茨海默病一种独特的遗传形式”的论文。研究人员解释指出:“这些数据代表着对于此疾病或APOE4基因纯合子的重新认识。尽管人们早已知晓此等位基因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如今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携带双个APOE4复制体的个体都将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占总人口的2-3%。”阿尔茨海默病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早发型,由于APP、PSEN1或PSEN2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另一种是晚发型或散发型,具有多个遗传风险因素,其中APOE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据认为,APOE4/4 携带者在85岁时患上与AD相关的认知障碍的风险可高达60%,与许多孟德尔疾病基因的终生风险相似。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分析APOE4基因纯合携带者在临床、病理和生物标志物上的变化,以验证一个假设:它们可能被视为由遗传方式引起的痴呆症的一种形式。实际上,这是最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之一。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调中心(NACC)的近3300名大脑供体的病理数据,以及来自五个大型多中心队列的10000多名个体的临床数据。在这些队列中,共收录了近800名携带APOE4/4基因型的个体和4000多名携带APOE3/4基因型的个体。几乎所有的APOE4/4基因携带者都会显示某种形式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例如在65岁时脑脊液中发现淀粉样蛋白水平异常。这暗示着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特征在这些患者中几乎完全表现出来,但并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另外,可以预测携带APOE4/4基因的个体患病年龄和生物标志物变化的顺序,类似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ADAD)和与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DSAD)。研究还探讨了APOE4基因在纯合子和杂合子之间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APOE4对多项测量指标呈现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而杂合子的表型则显示在APOE3和APOE4之间。美国格拉斯通研究所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黄亚东和其团队在评论文章中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对研究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这项研究为APOE4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研究、疗法研发和临床试验设计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新方向。他们说,大概有2%的人携带两个APOE4基因,除此之外,最近发现APOE4基因是一种孟德尔疾病,这对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动该疾病的诊断、管理和医疗策略发生重大变革,例如筛查和咨询。另外,他们指出,这项研究的结果应当鼓励药物研发者优先考虑将APOE4作为治疗的目标,其中包括CRISPR基因疗法和细胞替代疗法。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存在一个局限性,即参与者主要是欧洲血统的人,未来的研究需要涵盖更多不同人群,以更全面地探究APOE4对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影响。
哮喘控制率不理想,科学认知是关键

哮喘控制率不理想,科学认知是关键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体现在活动后呼吸困难、深夜醒来无法呼吸、持续咳嗽等症状。然而,并非所有哮喘患者都出现这些典型表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旻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典型哮喘患者的症状较为隐匿,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一些患者即使确诊后也可能因症状不明显而忽视规范用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严重哮喘。一位专家举例说明,部分哮喘患者唯一的症状是咳嗽。其他患者可能感到胸闷,胸部有紧迫感,有时会感到背部不适。这些患者通常会选择就诊于心脏科或骨科,很少会想到气道方面可能存在问题。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强调正确的疾病认知可以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必要时及时求医。哮喘给患者带来不少困扰,如胸闷气急、影响睡眠等大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急性发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张旻指出,治疗哮喘患者不仅要控制症状,还要尽量避免急性发作,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尽量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及早诊断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通常能有效控制疾病,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与普通人无异。但目前哮喘疾病的总体控制率并不理想。据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邱忠民教授表示,哮喘疾病的控制率不佳主要源于公众和患者对疾病缺乏科学认知。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在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常常忽略症状,未能及时就医,导致治疗延误。对于已确诊为轻度哮喘的患者来说,由于日常症状不甚明显,他们缺乏对症状的认识,常常误以为病情不严重或不需长期治疗,忽视了日常用药的必要性。此外,部分患者会忽视备有常用药物的必要性,忽视哮喘发作时没有药物可用的严重后果。邱忠民教授特别强调:医生需要加强对哮喘规范诊疗的了解,正确辨识包括胸闷或咳嗽等特征的胸闷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等非典型哮喘,并为患者提供可信的医学信息和最佳治疗方案。张旻指出,提高哮喘控制率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她表示:“我们也希望患者能够主动预防。例如:过敏性哮喘患者要了解并避免过敏原;患者应养成记录日常症状和用药情况的习惯。”张旻认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我们建议哮喘患者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散步、慢跑和游泳有助于控制哮喘症状。”当前正值柳絮和杨花飘飞的季节,这些漂浮的细小颗粒物如飞絮和花粉可能诱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如何避免呢?在接受采访时,张旻为哮喘患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表示,哮喘患者应该严格遵守规范治疗,将身体炎症水平降至最低,了解自身的过敏原。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含有激素的快速作用支气管舒张剂,以便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吸入,快速缓解症状。邱忠民教授指出,高浓度的花粉和雷暴天气的叠加更容易引发支气管痉挛等哮喘症状,患者需规范使用并备足哮喘抗炎缓解药物。在访谈时,张旻提倡哮喘病患者平时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晚上不宜暴饮暴食,以避免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她特别强调,哮喘患者需减少饮酒和高脂肪食物。对于对海鲜过敏的哮喘患者,如果无法抵御食物的“诱惑”,这位专家建议在食用前提前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以减轻症状。最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不断改进,患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专业处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并通过快递、外卖等方式快速获取所需药物。中国生物制药的跨国药企业务总经理、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负责人林骁指出,中国的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公众和患者对疾病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企业将继续积极联合健康机构、新型互联网平台等,共同努力为大众和哮喘患者提供更多权威的知识渠道,推动哮喘的整体诊疗水平提高。
嗜酸性粒细胞型重度哮喘高发 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嗜酸性粒细胞型重度哮喘高发 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据新京报报道,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哮喘教育赋能”。在“注重重度哮喘,让关爱持续”公益活动中,多位呼吸领域专家分享了最新的重度哮喘防治知识和研究成果,强调了嗜酸性粒细胞在重度哮喘发病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并呼吁哮喘患者关注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告别“失控”状态。根据2023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患者指南的最新数据显示,重度哮喘被重新定义为困难治疗型哮喘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即使经过最大剂量的标准药物治疗,并排除其他相关因素,哮喘症状仍无法得到控制,或者仍有急性发作;减少药物剂量时可能会出现再次恶化的情况。重度哮喘会导致持续的症状,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导致哮喘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有8%-10%的哮喘患者患有重度哮喘。一些患有重度哮喘的患者由于疾病引发抑郁和焦虑,甚至尝试自杀。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领导下,全国33家医院共同开展了成人重度哮喘多中心队列研究(C-BIOPRED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76.8%的重度哮喘患者患有嗜酸性粒细胞哮喘,这一比例远高于欧洲的58.6%。相比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重度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型重度哮喘患者患病率更高,医疗负担更重,肺功能更差,合并症更多,并且急性发作更频繁。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在重度哮喘中扮演核心发病作用。研究指出,嗜酸性粒细胞作为特殊类型的白细胞,在哮喘病变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重度哮喘患者中。这些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导致气道炎症和哮喘发作加剧,加重患者症状和疾病程度。通过调控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有针对性减少其释放的炎症介质,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和哮喘症状。加强对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认知和疾病教育对于提高整体控制水平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黄克武教授指出,嗜酸性粒细胞是导致重度哮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0/μl并伴随临床特征时,患者很可能属于嗜酸性粒细胞型重度哮喘。相较于一般普通的重度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的重度哮喘患者发生急性发作风险增加40%,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3倍以上,肺功能恶化风险增加6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赖克方教授强调指出,未经控制的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许多患者即使接受中高剂量吸入治疗,疾病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急性发作和肺功能下降等症状频繁发生。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生物制剂问世,未来可以通过针对重度哮喘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进行相应治疗,从而实现精准治疗和规范用药的目标。以往临床对哮喘患者的诊断主要注重四大症状,并未充分重视患者的炎症状况。未来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对嗜酸性粒细胞与重度哮喘之间关系的认识。赖克方教授指出,对于确诊为嗜酸粒细胞表型的重度哮喘患者,即便使用中高剂量的ICS-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也难以良好控制,因此及时使用生物靶向制剂尤为关键。
PARP1修饰DNA,改变癌症治疗游戏规则

PARP1修饰DNA,改变癌症治疗游戏规则

匹兹堡大学(Pitt)和UPMC Hillm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领导了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个名为PARP1的酶在端粒修复过程中的参与。端粒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的DNA片段,干扰这一修复过程可能会导致端粒缩短和基因组不稳定,进而诱发癌症。PARP1被认为是基因组监控的一部分。当感知到DNA中的断裂或损伤时,PARP1会添加ADP核糖分子给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充当信号,吸引其他修复蛋白质来处理断裂。这项研究首次揭示PARP1也在端粒DNA上发挥作用,为深入了解和优化癌症治疗中抑制PARP1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匹兹堡大学的分子药理学副教授、UPMC Hillman研究员罗德里克·奥沙利文博士表示:“以前没有人相信在DNA里会发生ADP核糖化,但最新的研究结果对这种看法提出挑战。”“PARP1在癌症研究中被视为最关键的生物医学目标之一,但以前人们认为与该酶相关的药物只会作用于蛋白质。如今我们了解到PARP1还能够修饰DNA,这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我们或许可以利用PARP1在生物学上的这一特性来改进癌症治疗。”奥沙利文是团队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DNA ADP核糖化异常对端粒复制的影响”的报告的主要作者。在正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会自然产生基因组损伤,这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PARP1在修复这些错误中扮演重要角色。一种重要的大分子修饰叫做ADP核糖化(ADPr),由PARP这种ADP核糖转移酶(ART)催化生成。在细胞生理学中,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DNA修复来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作者们解释说。健康细胞有其他DNA修复机制,但BRCA缺陷性癌症,包括许多乳腺和卵巢肿瘤,缺少BRCA蛋白质,严重依赖于PARP1。因为它们缺失了控制最有效的DNA修复形式——同源复制的BRCA蛋白质。“奥沙利文指出:如果癌细胞无法生成BRCA蛋白,它们将依靠PARP1进行修复。因此,当抑制PARP1时,癌细胞将无法利用已批准的癌症药物机制进行修复,从而导致其死亡。”尽管大约60年前科学家发现PARP1在蛋白质的ADP核糖化中扮演角色,奥沙利文和牛津大学Sir William Dunn病理学学院教授以及世界知名PARP1专家伊凡·阿海尔博士有一种感觉,即有关这种酶以及其在细胞中作用的更多信息有待探究。“尽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ADPr是蛋白质的后转录修饰,但最近关于核酸,包括DNA的ADP核糖化的证据挑战了这个修饰的传统观点,”研究人员指出。奥沙利文和他的团队最初对比了正常人类细胞和PARP1缺陷细胞。通过使用结合到ADP核糖和端粒特异探针的抗体,他们发现ADP核糖附着在正常细胞的端粒DNA上,但不会附着在PARP1缺陷的细胞上,暗示这种酶负责DNA的ADP核糖化。随后,他们对正常细胞和缺乏TARG1酶的细胞进行了比较,后者可以清除ADP核糖。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没有TARG1的情况下,ADP核糖在端粒处会积累,导致端粒复制遭到破坏和端粒过早缩短。为了证实端粒缺陷是端粒DNA修饰引起的,奥沙利文和他的团队将一个类似于PARP1功能的细菌酶植入人类细胞中。奥沙利文指出:“为了指导酶只在端粒上添加ADP核糖,我们采用了引导系统,这样就不会在基因组的其他位置发生添加。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端粒负载了ADP核糖,将会导致其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并在几天内导致细胞死亡。”作者总结指出:“我们观察到,端粒DNA的重复序列受PARP1介导的ADP核糖化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被ADPr水解酶TARG1逆转…必须去除TARG1才能检测到DNA-ADPr反应,就像蛋白质受到多个ADP核糖化一样,端粒DNA的ADPr也表现出高度动态性,并受到TARG1的严格调控。”奥沙利文假设ADP核糖通过破坏一种名为shelterin的保护结构来影响端粒的完整性,这种保护结构保护着端粒。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一观点。研究团队总结道:“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端粒DNA-ADPr在滞后链的端粒复制中的功能,并复杂地与其相关。由于TARG1缺陷导致该修饰去除失败,进而影响了端粒的复制。”奥沙利文进一步指出:“尽管针对PARP1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成功案例,但一些患者对PARP1抑制剂表现出抗药性。我们对这项研究感到振奋,因为我们发现了关于PARP1生物学的新信息,这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有助于我们创建新的治疗方式,以应对PARP1相关问题或者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我们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探索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乙肝治疗领域现突破性疗法 企业获突破性认定

乙肝治疗领域现突破性疗法 企业获突破性认定

近期,国家明显增加了对创新药的支持,甚至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创新药”,这无疑是对创新药产业莫大的鼓励。最近,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公示,腾博药业的两款新型乙肝药物,BRII-835(小RNA干扰物)和BRII-877(乙肝特异性抗体中和物)被认定为具有突破性疗效,有助于加快乙肝治疗疗法的研究进程。自去年11月BRII-179(乙肝治疗疫苗)获突破性认定后,这已经是第二次有两种乙肝药物获此认定。值得一提的是,腾博药业旗下三种乙肝领域的临床研究药物全部获得或拟获得突破性认定,这在国内创新药企业中尚属首次,彰显了其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卓越全球地位。经历了这两年资本市场的严冬,腾盛博药的股价已经下跌到历史最低点,今年退出港股通更加雪上加霜。然而,根据公司3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公司拥有20多亿人民币现金,足以支持公司运营至2027年。这一强大的财务支持,再加上三项突破性治疗认证,无疑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竞争优势。根据最新的年报显示,公司计划在今年进行若干项新的乙肝功能性治愈联合疗法二期研究,同时缩减其他非核心产品线,以寻求外部BD机会。这一资源重新配置使腾盛博药能够全力专注于乙肝功能性治愈领域,表现出对克服乙肝这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的坚定决心。近年来,治疗乙肝功能性治愈的研究面临许多挑战。腾盛博药与合作伙伴Vir进行了临床试验,积累了大量指导性数据,为研究团队提供了更多科学见解和研究思路。他们提出使用治疗性疫苗BRII-179进行初步筛选和联合治疗,以识别对治疗反应更好的患者,随后为这些患者提供联合疗法,从而提高功能性治愈率。这种研究思路在乙肝研究领域具有独特性。腾盛博药计划再次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这将为公司的后期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打下坚实基础。考虑到乙肝领域疾病和治疗方案的特殊性,相关临床试验通常需时较长,至少约2年才能初步看到结果。而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有助于企业加快与国家药监局的沟通进程,在后续申报中也能获得优先审评的机会。这一认定不仅是对腾盛博药产品潜力的认可,还是对其过去几年临床试验数据和结果的肯定。据报道,除了腾盛博药目前正在进行的多个临床项目外,腾盛博药的合作伙伴Vir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多个临床试验的数据。尤其重要的是BRII-835和BRII-877的联合应用,以及加或不加PEG-IFNα的三联疗法给药48周治疗结束后的数据结果。对于那些目前未见明显疗效的高乙肝表面抗原基线患者来说,这可能带来新的希望。乙型肝炎治疗功能性的突破性机会可能即将到来。通过20多年的持续研究,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发已经过半,哪家企业将成为首个突破终点线的,值得期待。
振奋人心!基因编辑或成视网膜变性治疗新突破

振奋人心!基因编辑或成视网膜变性治疗新突破

视网膜变性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形成的。在前一种情况下,这是一种无法治愈且进行性的疾病。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基因编辑的潜在应用,旨在矫治一种称为CEP290的先天性视网膜变性病症,该疾病会导致早期视力丧失。背景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由超过280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病变引起的。这些变异会造成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如光感受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发生故障并死亡,导致患者视力受损。这些疾病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CEP290基因突变会导致CEP290相关视网膜疾病,包括莱伯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在前十年的生命中部分或全部失明。因此,这是引起儿童遗传性视网膜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患有这种疾病,其中一种叫做p.Cys998X的单一基因变异。正常的CEP290在转录过程中被插入一个编码片段而受阻。缺乏这种分子会破坏光感受器上纤毛的正常功能。目前尚无痊愈之法。支持护理包含使用放大镜和盲文,同时进行住宅改造,为视障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组织级别上,这种情况下因为缺乏纤毛感受,视杆和视锥细胞在视网膜外段表现出组织损失。视网膜周边的视杆细胞丧失,而视锥细胞仍保留在黄斑区域(即视网膜的中心)。这些病患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近端视觉通路的组成部分保持完整,暗示这些眼睛中的光感受器可以用于恢复视力。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使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外显子的表达,或将小型 CEP290 基因传递至细胞。最先进的技术是利用基因编辑并注射EDIT-101。这种技术使用CRISPR与CRISPR相关蛋白9(Cas9)结合,来消除引发疾病的IVS26变异。目前的研究旨在验证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于该研究研究团队选择进行一项开放标签研究,参与者将按照不同剂量递增的方式接受单一药物。这项1-2期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同时考察次要疗效结果。安全性评估包括发生不良事件和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导致无法达到所需剂量的情况。评估疗效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矫正视力、视网膜敏感度、与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和视觉导航移动性测试。在12名成年人和两名儿童的体内注射了EDIT-101基因。成年人的年龄在17岁至63岁之间不等,儿童分别为9岁和14岁。所有这些人都至少携带一份IV26变体的副本。每毫升的剂量范围为6×10 11 个病毒载体基因组[vg]至1×10 12 个vg至3×10 12 个vg。两位、五位和五位成人分别接受了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孩子们接受了中等剂量。所有的注射都是针对视力受损的眼睛,也就是研究眼睛。研究显示了什么?绝大多数参与者的视力都有显著恶化,表现为1.6 logMAR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他们的视力只能通过进行伯克利初级视力测试进行评估。所有参与者的光谱感知敏锐度至少提升了3个对数单位,且他们都无法检测到视杆细胞的功能。然而,就像预期的那样,大部分患者的视网膜厚度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绝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微,约五分之一为中度,仅约40% 与治疗有关。没有发生严重不良治疗事件,也无剂量相关毒性。视网膜结构无异常变化,显示该药物安全性可接受。根据其效果而言,这项初始研究显示,六位患者的锥视力与基准相比均有明显提升。其中,还有五例呈现出至少一项其他方面的改善。有九名患者中的至少三分之二显示了改善,这是在最佳视力矫正、红光敏感度或视力活动方面。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在疗效相关结果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改善,还有百分之六的患者在两个或更多结果上表现出改善。有4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了0.3 logMAR,达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标准。其中,有三人在注射后的第三个月就观察到改善。整组患者该参数的平均改变为-0.21 logMAR。对于接受中至高剂量的所有参与者中约一半(6/14),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眼,其眼睛对不同频率(红、白、蓝)光的视锥细胞敏感性在视觉上显著增强,甚至有些在三个月内就已经显示出增强效果。在这两种情况下,改善程度达到了>1 logMAR,这是单个视锥细胞所能达到的最大改善。在基准线时受到最严重影响的患者中,视锥细胞调节的感知程度最为显著。几乎所有改善了锥体功能的患者也显示出一种或多种其他效果的改善。与基准相比,有意义地提高了四名参与者处理更为复杂课程的能力,其中一名至少持续两年保持了这种进步。在六位受试者中,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加,具有临床意义。这些结果证实了 EDIT-101 在体内基因编辑方面的高效性,对 CEP290 蛋白表达水平的疗效,以及视锥光感受器功能的增强。结论一项小规模研究展示了在参与者接受 EDIT-101 治疗后,其安全性较高,并且在视光感受器功能上表现出更优异的视力。这些结果有助于推动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体内治疗CEP290的IVS26变体及其他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研究。值得进一步调查的领域包括发现治疗后改善视锥细胞功能并不一定意味着改善视力更好,因为视力是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另外,早期干预可能效果更佳。最后,如果两个基因拷贝都被针对治疗,效果可能更显著。
长期研究揭示:高盐摄入与欧洲癌症数据出现类似风险

长期研究揭示:高盐摄入与欧洲癌症数据出现类似风险

在亚洲国家,高盐食品很普遍,已有研究证实高盐摄入和胃癌有关。维也纳医科大学进行的长期研究显示,欧洲的癌症数据也出现类似风险。最近《胃癌》杂志发表的分析指出,常食高盐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可能性比不用盐瓶的人高出40%左右。总结以上研究发现,来自英国的大规模队列研究“UK-Biobank”分析了超过470,000名成年人的数据,包括一个关于食盐摄入的问题。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维也纳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中心的Selma Kronsteiner-Gicevic和Tilman Kühn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将调查结果与尿液中的盐排泄量以及国家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发现总是或经常在食物中添加盐的人在11年观察期内患胃癌的可能性比那些不添加盐的人高出39%。研究结果考虑了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因素,强调了结果的重要性。年轻人患上胃癌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全球各种癌症中,胃癌排名第五。随着年龄增长,罹患这种肿瘤疾病的风险会增加,但最新的数据表明,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患病率也在上升。导致这种情况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超重和肥胖。以往的研究表明,亚洲人食用过咸食物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例如常食盐腌食物、重度咸鱼或极咸的调味料和酱汁。“我们的研究旨在增进人们对高盐饮食对健康的不利影响的认识,并为预防胃癌提供支持。”研究负责人蒂尔曼·库恩总结说。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