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华中农业大学王湘如团队最新发表了一篇名为“链球菌细胞外囊泡通过自噬降解OCLN恶化肺泡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小鼠感染链球菌后,肺部受损和肺泡上皮屏障(AEB)功能受损严重。链球菌感染导致小鼠肺组织和A549细胞中OCLN(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降低,并激活了巨噬细胞的自噬。在机制方面,链球菌引发自噬囊降解OCLN,从而导致A549单层AEB受损。链球菌释放的pEVs可被肺泡上皮细胞摄入。作者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了pEVs内的载体蛋白,发现这些pEVs中含有多种毒力因子,作者鉴定出一种类似真核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StkP。摄入的StkP可以诱导BECN1(beclin 1)在Ser93和Ser96位点磷酸化,启动自噬并导致自噬依赖的OCLN降解和AEB功能障碍。最终,删除链球菌中的stkP完全保护了感染的小鼠免于死亡,显著减缓了内部OCLN的降解,并在体外基本上阻止了pEVs引起的AEB损害。总体来看,结果显示pEVs在链球菌毒力因子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pEVs中的载体蛋白StkP能够与宿主靶蛋白相互作用,甚至操纵BECN1自噬启动途径,促进AEB破坏和细菌致病性。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机会性病原体,是全球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这种细菌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侵袭性疾病。S. pneumoniae通常寄居在人类鼻咽和上呼吸道,但一旦传播至下呼吸道,可能引发严重疾病。这种细菌可以穿过肺泡上皮屏障(AEB)和血管内皮屏障进入气道间隙,进而进入血液,增加肺部通透性。通常来说,肺小叶炎的发展是由细菌附着于肺泡上皮细胞,随后复制并引发宿主损伤反应所致。这些过程受到细菌分泌产物与肺泡上皮之间以及随后的先天免疫防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然而,至今仍有一些S. pneumoniae引起肺泡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细菌膜囊泡(MVs)已被确定为一种独特的分泌途径,可将特定物质运送至细菌。这些MVs,也叫外膜囊泡(OMVs),已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广泛研究和鉴定,而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研究较为有限。近期研究提供了证据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也能释放出称为细胞外囊泡(EVs)的球形膜小颗粒。这些EVs将细菌成分传递至宿主细胞,参与了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引发细胞毒性效应,增加细菌的致病性。例如,研究表明,源自金葡萄球菌(S. aureus)的EVs能刺激Toll样受体,在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尽管观察到EVs进入上皮和内皮细胞后增加了屏障通透性,但有关EVs如何破坏AEB完整性的证据还不足。噬React/自噬是一种传统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可清除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质,避免导致多种细胞和器官过度受损和细胞功能障碍。一方面,自噬通过作为对外部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例如在缺氧情况下,有助于防止内皮细胞CLDN5的重新分布和异常堆积,从而减轻了BBB功能障碍。但另一方面,自噬过度可能导致自噬细胞死亡,进而导致组织受损。研究指出,自噬可以降解紧密连接蛋白(TJ蛋白),并提升肠道和呼吸道上皮屏障的通透性。有报道称,S. pneumoniae感染可能在人类肺泡上皮细胞(AECs)、人类角膜上皮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中诱导自噬激活。S. pneumoniae在细胞内可以被杀伤性自噬所识别,同时某些S. pneumoniae的蛋白质被认为是自噬激活的因子,例如表面暴露的胆碱结合蛋白CbpC、能形成孔的致病性链球菌裂素PLY和S. pneumoniae内切蛋白O PepO。然而,与S. pneumoniae感染相关的自噬的AEB破坏的直接证据和基本机制仍未可知,也尚未有关S. pneumoniaeEVs(pEVs)如何操纵这些自噬过程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pEVs可以诱导肺泡上皮细胞自噬,造成AEB完整性破坏。研究人员还发现pEVs在A549细胞内部进入导致MAP1LC3/LC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水平增加,这是自噬激活和自噬体形成的标志,并促使OCLN(occludin)通过自噬过程降解。此外,研究还鉴定出pEVs中含有真核丝氨酸-苏氨酸激酶(eSTKs)蛋白StkP,其进入细胞内后通过磷酸化BECN1(beclin 1)诱导自噬激活。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作为pEVs的载体的细菌蛋白质StkP能够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期间诱导宿主自噬,揭示了革兰阳性细菌EVs通过自噬介导的细胞降解途径对造成上皮屏障破坏具有一个先前未知的作用。总的来看,这些发现加深了作者对pEVs及其载体对屏障破坏在细胞内影响的理解,为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疾病进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肿瘤中B细胞的多样性与免疫治疗相关性研究

肿瘤中B细胞的多样性与免疫治疗相关性研究

樊嘉、高强、张晓明(复旦大学)与郭国骥(浙江大学)合作,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癌症中浸润肿瘤B细胞的蓝图”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B细胞受体库和染色质可及性数据,绘制出覆盖20种不同癌症类型(477个样本,269位患者)的B细胞图谱。B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包括15个亚群,可归入两种独立的发育途径(滤泡外和生发中心)。位于滤泡外途径的肿瘤类型与不佳的临床结果和对免疫治疗的耐受性相关。滤泡外功能异常涉及到谷氨酰胺代谢产物,通过表观遗传代谢干预,刺激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机制。这些数据提示,肿瘤内B细胞在滤泡外和生发中心反应之间可能存在平衡,也表明液态免疫疗法可能用于靶向B细胞的免疫治疗。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液态免疫反应和抗体生成中扮演关键角色。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浸润性B细胞(TIBs)表现出较大的功能多样性,覆盖广泛,包括原始B细胞、记忆B细胞(Bm)、生发中心(GC)B细胞和抗体分泌细胞(ASCs,包括浆母细胞(PBs)和浆细胞(PCs)),主要基于它们的免疫表型。然而,目前B细胞研究的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驱动的,可能无法全面捕捉肿瘤环境中B细胞状态的多样性。近期报道指出,B细胞可能成为下一代免疫治疗的潜在选择。它们的抗肿瘤效应主要体现在产生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促进吞噬作用和将抗原呈递给CD8+ T细胞。在空间上,这些细胞与淋巴结内的T细胞紧密互动,这对提高某些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热肿瘤环境至关重要。然而,B细胞也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形成免疫复合物和参与免疫检查点发挥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B细胞的双重作用,并强调了通过全面数据驱动分析对人类癌症中的B细胞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在历史上,大多认为ASCs源自GC反应。在这一情况下,B细胞遇到抗原,经历体细胞高频变异、类转换重组(CSR)和克隆扩增,最终分化为长寿的PCs并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值得一提的是,最新发现的滤泡外(EF)差异化产生短暂的ASCs,导致形成低亲和力和多反应性抗体。有关EF的B细胞也被记录为老龄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模型中的年龄相关B细胞(ABCs)、双阴性B细胞(BDN)或非经典记忆(AtM) B细胞,其特征是CD21−CD11c+和T-box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已有研究指出Toll样受体7/9 (TLR7/9)、干扰素-γ (IFN γ)、白细胞介素-21 (IL-21)和CD40等信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推动EF相关B细胞状态的成熟。这些数据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B细胞的命运是由何决定的,以及在癌症生态系统中如何确切调节。因此,系统地解读B细胞在癌症中的发展阶段可以勾勒出肿瘤特异性模式以及克隆分支。这项研究绘制了20种不同人类癌症的TIBs图谱。对15个B细胞亚群进行了系统性表征,并发现了以前未被识别的AtM B细胞以及TME中EF通路的存在。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的ASC分化途径-GC和EF - 在癌症类型上表现出偏好。AtM B细胞的独特表型、功能、TLS定位和临床意义也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传统的GC B细胞。特别是,肿瘤浸润的AtM B细胞(ef来源的ASCs的祖细胞)表现出疲惫和旁观者表型,且独立于GC发展。这些发现与特定的转录因子和表观基因组调控联系紧密,证明了代谢微环境对AtM B细胞分化的影响,其中谷氨酰胺在调节AtM B细胞的分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具备免疫调节功能。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B细胞转录组数据,作为研究TIBs的宝贵资源,并有望指导出有效的B细胞导向的癌症免疫治疗策略。
中国饮食血糖指数最高!高升糖指数饮食增加患糖尿病风险15%以上

中国饮食血糖指数最高!高升糖指数饮食增加患糖尿病风险15%以上

最近,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的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纯天然》中127,594人的胰岛素抵抗性与二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前瞻性研究”的论文。这项研究显示,中国饮食的血糖指数最高。采用高血糖指数的饮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与血糖指数最低的饮食相比,采用高血糖指数的饮食会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同时,高血糖负荷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达21%相关。升糖指数(GI)是用来评估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的一种指标。在这项研究中,以白面包(含50g碳水化合物)作为基准,它的升糖指数被设定为100。其他食物的升糖指数依次为:非豆类淀粉食品为93、含糖饮料为87、水果为69、果汁为68、淀粉蔬菜为54、豆类为42、乳制品为38。根据此面包量表,升糖指数低于79被归为低GI食物,79-99为中等,而超过100则被视为高GI食物。血糖负荷(GL)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种类进行评估的一个指标,通过结合血糖指数和每份食物中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量来计算得出。在这次研究中,专家们研究了PURE前瞻性队列研究,总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127,594名参与者,年龄在35至70岁之间。他们分析了不同国家饮食中糖的指数和血糖负荷与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在为期12年的随访中,一共记录了7326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例。总的来说,参与者的食物升糖指数平均值为85.9。中国饮食的升糖指数最高,为88.9,其次是东南亚的88.2和非洲的88。研究显示,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高血糖负荷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关。相较于升糖指数较低的饮食,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5%相关;与血糖负荷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高血糖负荷与糖尿病风险增加21%相关。另外,科研人员也用体重指数分析了食物的升糖指数与患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体重指数较高的人群中,高升糖指数的饮食与较高的患糖尿病风险之间有更强的相关性,高升糖指数的饮食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23%。在研究中发现,高腰臀比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性也更为显著。综上所述,一项横跨五大洲的国际队列研究表明,中国人的饮食模式具有最高的升糖指数。高升糖指数饮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身体质量指数较高、腰围较粗的人群。选择低升糖指数饮食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轻度肥胖为好?新研究揭示高龄老人的理想体重范围

轻度肥胖为好?新研究揭示高龄老人的理想体重范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施小明、吕跃斌等人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80岁以上受试者死亡率: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论文。研究表明,老年人群中,BMI较高、腰围较小的人具有最低的死亡风险。每增加1个BMI单位,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4.5%,而当BMI达到28时,死亡风险最低。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研究了5306位中国高龄老人,年龄在80岁以上,他们来自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队列。根据中国的BMI标准,将这些参与者分为了四个类别:体重不足(BMI<18.5)、正常体重(18.5-23.9)、超重(24.0-27.9)和肥胖(BMI≥28)。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了BMI和腰围(WC)对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以及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在对5306名高龄老人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3766名参与者去世,其中79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941人死于非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大小与整体死亡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每增加1个BMI单位,整体死亡风险降低4%,而每增加5厘米的腰围,整体死亡风险则下降3%。随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利用CLHLS数据,挑选了与BMI相关的58个SNP和与WC相关的49个SNP。孟德尔的随机化分析显示,基因预测的BMI与整体死亡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每增加1个基因预测的BMI单位,整体死亡风险降低了4.5%。根据MR模型显示,基因预测的BMI与全因死亡率呈现反向J形关系,当BMI为28时,死亡风险最低。因此,可以推断高龄老人的理想BMI可能处于超重或轻度肥胖范围。相反地,与超重或轻度肥胖者相比,体重不足和正常体重者的死亡风险更高。基因预测的BMI与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负相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没有发现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基因预测的腰围与整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终,研究人员还调查了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对死亡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那些基因预测BMI正常、而WC预测偏低的参与者,BMI较高但WC较低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了20%。而那些BMI较低但WC较高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高出22%。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具有较高体重但腰部较细的人,其死亡风险最低。进一步研究性别差异发现,体型较高的BMI和较低的WC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根据以上内容,这项研究探究了BMI和WC对整体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观察分析中,BMI和WC较高与整体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MR分析中,BMI与整体死亡率呈现一致的负相关,与观察分析结果相反。而较高的WC与整体死亡率增加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BMI较高且WC较低的人,具有最低的死亡风险。
渐冻症新药Toferson治疗取得巨大突破

渐冻症新药Toferson治疗取得巨大突破

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ALS,通称渐冻症,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的五大绝症之一。这类疾病最常见,患者一般在患病后3至5年内会瘫痪并最终死亡。2023年4月25日,美国FDA批准了一款名为Toferson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上市,用于治疗SOD1基因突变引起的成年人渐冻症。这种药物是由渤健和lonis合作研发的,采用鞘内注射给药的方式,作用靶向突变的SOD1基因mRNA,促进其降解,从而减少突变的SOD1蛋白和神经丝轻链(NfL)。近期,在瑞典的默奥大学宣布了一项治疗渐冻症的重大进展。他们的研究团队使用了名为Toferson的基因疗法,成功地大幅度减缓了一位渐冻症患者疾病的发展速度。经过4年的治疗,该患者仍然能够爬楼梯、从椅子上站起、进食和说话,过着积极充实的社交生活。领头的研究者,来自于默奥大学的彼得·安德森教授表示,这一次的研究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是三十多年来的首次。我们之前从未见过任何其他治疗方式能够达到如此显著的治疗效果。在2020年初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时,根据预测,他的生存期最多为1.5至2年,但经过治疗后,他的表现远远超过了预期。托弗松不仅大幅下降了致病的SOD1蛋白水平,同时还显著地抑制了疾病的进展。这位病人来自瑞典南部的一个家庭。在此之前,他的一个亲属被诊断为患有渐冻症。他的血液样本被提供给了于默奥大学的渐冻症研究团队,但当时他选择不知晓基因检测的结果。然而事实上,他实际上携带了导致渐冻症的基因突变。四年前,他开始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后来被正式诊断为患有SOD1基因突变引起的渐冻症。自2020年夏季开始,这位患者已经参与了一个研究Toferson治疗SOD1基因突变引起的渐冻症的临床试验,该试验是专门针对运动神经元中SOD1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的患者的。患者每四周接受一次试验性治疗。当一个人的SOD1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在大脑和脊髓中制造SOD1蛋白的突变形式。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突变蛋白会积累,导致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死亡,可能引发渐冻症。当神经细胞受损或毁坏时,会释放神经丝。随着突变SOD1蛋白积累增加,被杀死的神经细胞也会增加,导致脑脊液和血液中神经丝水平升高。因此,神经丝水平被认为是渐冻症病情进展的重要生物标志。这位患者在2020年4月确诊时,其渐冻症生物标志物神经丝轻链(NfL)的水平异常高,在脑脊液中浓度达到11000ng/L,这一水平在渐冻症患者中属于较高水平。而至今4年后,其神经丝轻链(NfL)水平已降至约1200,下降率接近90%。在该患者这个年龄组中,健康人的脑脊液中NfL水平一般低于560ng/L。而该患者的血液中NfL水平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最近一次检测值为12ng/L,正常水平为13ng/L以下。ALSFRS-R评分量表表明,该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与健康个体(48分)相比有所降低,但在过去的18个月中,该评分几乎保持不变,大约在35-37分之间。这说明该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相较于健康人群下降了大约26%。对于患有携带SOD1基因突变的侵袭性渐冻症患者来说,他们的ALSFRS-R评分一般每个月将下降1-1.5分。如果没有接受治疗,患者的病情将迅速恶化,可能在6-12个月内发展至严重残疾,甚至可能会在1.5-2年内导致死亡。目前,该患者病情已持续四年,仍能够爬楼梯,这实在是令人惊讶。而且,他的生活质量未受太大影响,语言正常,仍可自理,逛街购物,照顾孩子,情感上也好转,又恢复了生活的希望。渐冻症是一种复杂疾病,只有2%-6%的病人患有SOD1基因变异型渐冻症。这类患者通常具有家族遗传,但也发现一些散发性病例中存在SOD1基因变异。目前尚不清楚Toferson是否在其他类型的渐冻症中具有相似效果,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Toferson已获得FDA和EMA批准,可治疗成年患有SOD1基因突变渐冻症的患者。研究小组指出,他们接下来将调查接受Toferson治疗的患者的结果。该药对一部分患者有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获得相同的积极效果。这可能与药量相关,也可能是因为在渐冻症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所致,这些问题尚待解答。
IGF2BPs的KH结构域在前列腺癌中的关键作用揭示

IGF2BPs的KH结构域在前列腺癌中的关键作用揭示

浙江大学的郑祥毅、刘犇和罗金旦一起发表了题为《共转录R环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促使晚期前列腺癌生长受限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增强》的研究论文。他们在Molecular Cancer期刊上发表的这篇论文指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IGF2BPs)以m6A依赖的方式识别R环。因此IGF2BPs的过表达通过阻止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信号蛋白3F(SEMA3F)启动子的结合,导致前列腺癌中R环水平升高、细胞迁移抑制和细胞生长减慢。研究还表明,IGF2BPs的K同源性(KH)结构域对于识别m6A的R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抑制肿瘤功能的关键。SEMA3F过度表达可显著增强前列腺癌对多西他赛化疗的敏感性,通过调控Hippo通路实现。研究结果指出,IGF2BPs介导着特定的R环降解途径,凸显了其在转录遗传调控和癌症生物学中作为表观遗传R环读取器的重要功能。此外,该研究首次突出了IGF2BPs在转录遗传调控和癌症生物学中作为表观遗传R环读取器的重要性。另外,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个新的RBM15/IGF2BP/DNMT1反向调控m6A轴的机制,暗示在前列腺癌中RNA m6A甲基化和DNA甲基化之间可能有新的相互作用。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表明R环通常被认为是转录的有害产物,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一般来说,R环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R环通常是由于经过特定元素的预编程过程而出现,而病理性R环则是错误地产生的。最近的研究突出了R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基因控制和同源重组修复等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先前的证据,生理性R环在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区域较为常见,似乎它们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环会阻止DNA甲基转移酶(DNMTs)结合,同时吸引TET DNA去甲基化酶,与CpG岛上的未甲基化状态有关。一种名为IGF2BPs的蛋白质群体涉及调控RNA处理。最新研究指出,IGF2BPs含有RNA识别基序(RRMs)和KH结构域。另外,KH结构域被用来识别m6A修饰,在其生物学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尽管质谱分析结果显示IGF2BP1/3可能在S9.6 IP中富集,但IGF2BPs在R-loop代谢中的共转录作用仍不甚了解。几乎所有研究都侧重于IGF2BPs在细胞质中的功能,例如RNA的稳定性和翻译。这项研究发现IGF2BPs能以m6A依赖的方式调控R-环代谢。细胞核内,IGF2BP蛋白更倾向于结合带有甲基化DNA:RNA杂交体,而不是单链RNA。另外,KH结构域对于IGF2BPs与R-环结合至关重要。此外,RBM15也参与了R环的m6A修饰。研究还揭示了一个全新的RBM15/IGF2BPs/DNMT1反向遗传学调控m6A轴机制,表明在前列腺癌中RNA的m6A甲基化和DNA的甲基化之间存在新的相互影响。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的SEMA3F被发现是IGF2BPs的共同靶点,这表明它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预测未来前列腺癌的风险。
纤维饮食不是一刀切,可能加重肠道炎症

纤维饮食不是一刀切,可能加重肠道炎症

最近,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膳食纤维是病理性ILC2反应和肠道炎症的关键决定因素"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菊粉有可能提升肠道细菌群产生的胆汁酸水平,从而刺激免疫细胞生成炎症蛋白IL-5,可能会引发更多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加剧炎症和组织损伤。在小鼠模型中,摄入菊粉可能导致肠道发炎,加重炎症性肠病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使用小鼠模型测试了添加益生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们在激活和提高促炎性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与组织保护性ILC2的潜力中扮演的潜在角色。研究发现,摄入零果糖纤维饮食能够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具体表现为增加梭菌门的菌种比例,同时降低芽孢杆菌门的数量。通过对小鼠结肠RNA测序分析,发现与对照饮食相比,添加菊粉纤维饮食2周后,明显改变了结肠ILC2的基因转录组,促进了结肠内Tph1基因的表达,导致炎症性ILC2显著上调炎症蛋白IL-5的表达,但没有产生组织保护蛋白Areg。除此之外,相较于对照饮食,添加菊粉纤维的饮食使小鼠结肠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增加的细胞受刺激后释放胆汁酸,从而促进了ILC2产生IL-5炎症蛋白。从机制方面来看,摄入菊粉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菌群产生胆汁酸,刺激炎症蛋白IL-5的产生,进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为了对抗这些变化,免疫系统会增进一种名为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的生成,进而加重炎症和组织损害。此前的研究表明,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或有助于抵御寄生虫感染。然而,在炎症性肠道疾病模型中,这种连锁反应却加剧了肠道炎症、体重减轻和腹泻等其他症状。研究人员不仅如此,还对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炎症性肠病活细胞库研究所的人体组织、血液和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个体,与未患此病的人相比,其血液和粪便中的胆汁酸含量以及肠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均较高,类似于被喂食菊粉的小鼠。研究结果显示,就像给小鼠喂食菊粉一样,炎症级联反应也已经在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类中触发,而摄入饮食中的菊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该疾病。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出乎意料,有助于阐明高纤维饮食为何常会加重患者的炎症性肠病,同时有助于科学家开发治疗饮食,以缓解炎症性肠病或相关疾病患者的症状和肠道损伤。科研人员指出,目前的研究指出,并非所有纤维对微生物群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都是一致的。
奥布替尼:ITP患者最佳治疗选择的前景展望

奥布替尼:ITP患者最佳治疗选择的前景展望

2024年4月18日,《美国血液学杂志》最近刊登了一项关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商品名:宜诺凯®)用于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奥布替尼在治疗成人患有慢性ITP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据报道,奥布替尼可能为ITP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血小板计数连续两周达到≥50×109/L的患者比例(前4周未使用补救药物)。共有33名患者参与了此次研究。在口服50毫克和30毫克奥布替尼治疗ITP的两个组中,奥布替尼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每天口服50毫克奥布替尼能快速发挥作用,疗效更佳,尤其在之前对糖皮质激素(GC)/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在50毫克组的患者中,有40%达到了主要目标。其中12位达到主要目标的患者中,83.3%取得持续反应。在之前对GC或IVIG有反应的22位患者中,在50毫克组别中,75.0%达到了主要目标。欧博齐尼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健康调查显示,经过24周的治疗,患者的生理健康分数平均提高了21.2分,情绪健康分数平均提高了10.3分。这表明欧博齐尼有望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健康带来益处。在对28名患者的研究中,奥布替尼展现了药代动力学特性(PK)呈剂量依赖性。两种不同剂量均可使BTK靶点几乎完全且持续受药,其中,50毫克组的药物曝露量较高。给药后4小时,中位靶点占有率超过99%,并在整个24小时的给药期内始终保持在93%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显示药物曝露量受剂量影响,还凸显了奥布替尼在两种剂量下具有强大的靶点占有潜力,从而证实了其可能的疗效。奥布替尼对ITP的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大多为轻微或中度。侯明教授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血液科主任,他表示:“II期研究结果显示奥布替尼有望成为ITP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计划展开更大范围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以最终确认奥布替尼是ITP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奥布替尼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ITP患者正在快速推进,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完成患者的招募。《美国血液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血液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于1976年创刊,由WILEY出版社每月发行。该期刊已被SCIE和SCI数据库纳入,2022年的影响因子为13.268。
日本研究团队成功治疗心肌梗塞,再生心脏效果显著

日本研究团队成功治疗心肌梗塞,再生心脏效果显著

日本的信州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合作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实验,测试了一种新的再生心脏治疗方法。他们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培养成心脏球体(也就是心脏细胞的三维簇),然后将这些球体注射到患有心肌梗塞的猴子体内,并观察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项研究的结果于26日刊登在《循环》杂志上。将心脏肌肉细胞移植至受损心脏区域,促使其重拾功能,是一种再生心脏疗法。然而,当前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风险极高。研究员使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在营养基中分化为心肌细胞,然后从中提取和纯化心脏球体,最后将大约六千七百万个细胞注射到患有心脏损伤的食蟹猕猴的心脏中。他们对猴子进行了为期12周的监测,定期测量其心脏功能。随后,他们在组织水平上分析了猴子的心脏,以评估心脏球体是否能够再生受损的心肌。团队首先确认了HiPSC在心肌细胞中的正确重编程。通过细胞水平的电学测量,他们观察到培养细胞呈现出典型心室细胞的电位模式。这些细胞对不同药物作出了预期的反应,并表现出高水平的黏附蛋白表达,有助于它们在现有心脏中进行血管整合。随后,这些细胞从庆应义塾大学被转运至距离230公里的信州大学。存放在4℃的标准容器中的心脏球体能轻松承受4小时的旅程,意味着在将细胞送往医疗机构时不需要采取极端低温措施。最终,研究发现,猴子接受心脏球体或安慰剂直接注射到受损心室。在观察期间,心律失常极为少见。在治疗组最初两周内,只有两只猴子经历了短时的心动过速。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研究小组确认,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猴子在4周后左心室射血效果更佳,这表明其血液泵送功能更强大。经过组织学分析,最终结果表明心脏移植已成功完成,新组织与原有组织正确融合,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观测结果。
长期结果未知,DQC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需谨慎考虑

长期结果未知,DQC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需谨慎考虑

细菌性阴道病 (BV) 影响大约四分之一的生育年龄妇女,并且与不良健康结果有关,比如增加患艾滋病毒的风险。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对于BV的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治疗后BV的复发频繁。近期,两项欧洲临床研究显示,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另一种药物(名为氯化地喹铵(DQC))的疗效有限。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DQC(一种防腐剂)在欧洲多国已被使用了数十年。但是,目前该药尚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根据5月2日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评论,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基因组科学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呼吁进行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以确定DQC是否与目前已有的BV治疗方式同样有效甚至更佳。在评论中,作者探讨了欧洲试验中存在的三个重要知识缺失。“首先,我们意识到阴道微生物群可能因地区而异,而迄今为止DQC的临床试验只在欧洲进行。”一篇由IGS Brotman实验室的博士后和公共卫生硕士Kayla Carter合著的文章中提到。“此外,试验持续时间不超过五周,因此我们对DQC治疗后的长期结果知之甚少;最后,有关于怀孕期间使用DQC的数据以及其安全性的信息非常有限。”DQC和目前的治疗方法不同,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的防腐剂,而不是抗生素。它是一种阴道内片剂,而不是口服药物。目前美国女性可用的抗生素治疗有甲硝唑和克林霉素作为首选药物,也有塞克硝唑和替硝唑的备选药物。尽管这些治疗通常在短期内有效,但多达50%的女性可能在接受治疗后六个月内复发BV。“近年来,我们注意到针对创新的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包括活体生物疗法和阴道微生物移植等方法,但这些仍处于较早期的发展阶段,”布罗特曼博士指出。“与此同时,欧洲的研究结果显示,DQC可能成为一种可行且耐受性良好的细菌性阴道炎替代治疗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值得进行充足资金支持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一可能性。”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0210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找药网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